红星初耀~新中国早期象棋拾遗

张超英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刚刚过去了,新中国已经走过风雨兼程的75年。在此与大家分享收藏的大约75年前出品之红色元素象棋,共同缅怀那段红星初耀、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行文还涉及对于红色象棋收藏的点滴思考,都是一家之言,敬请指教。</p><p class="ql-block"> 如果对红色象棋收藏进一步划分时期的话,笔者以为可以以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节点,之前或可称为解放战争红色象棋,之后称为新中国红色象棋。本文分享的就是新中国红色象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 新中国早期红色木质象棋全副 </p><p class="ql-block"> 出品者 不详,出品年代1950~1955年 </p><p class="ql-block"> 尺寸11厘米X11厘米 </p><p class="ql-block"> 纸盒主画面为雄伟的天安门和高高飘扬的红旗,毫无疑问是新中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发展生产保证社会安定当然是重中之重。同时也可看到政府重视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努力。其中象棋运动受到特别垂青。我们可以横向对比一下,在民国还有三种比较活跃的民间游戏即麻将、牌九和纸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三种游戏由于与赌博和旧风俗纠缠不清实际上被新政府禁止了,至少公开游戏是不被支持的。</p><p class="ql-block"> 不难想象,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客观上也促进了象棋运动的蓬勃发展。笔者虽搜寻游戏具多年,确实没有见过具有建国时期出品特征的麻将、牌九和纸牌。 这也是一个旁证。</p><p class="ql-block"> 棋盒的侧面是带有五角红星的装饰图案。</p> <p class="ql-block">  棋子分为红蓝双方,似乎没有使用的痕迹。从正面的压花看比较精细。棋盒上没有出品者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  棋子背面刻有齿轮状的图案,引人瞩目的是中间有农民二字,一般而言“农民”二字的位置多是品牌的名字。盒面上有“特制”二字,也许是向农村地区特供的产品。</p> <p class="ql-block">  二 新中国早期“红星象棋”全副 </p><p class="ql-block">出品上海地区,具体名称不详。出品年代 1950~1955年 </p><p class="ql-block"> 盒子虽破损比较厉害,仍清晰可见放光芒的红色五角星,特制二字也很清楚。耀动的五角红星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文化符号,这显然可算是新中国红色象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收藏中 如何区别解放战争象棋和新中国象棋呢?画面上的时代特征和特定历史事件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此外制作工艺的精细度也是一个重要依据。一般地说制作比较粗糙的是前者而工艺比较精细是后者,这是不同加工手段造成的。以本品为例它的压花也是比较精细的,出品者署名虽然损破辨读困难,但第一个字是“上”,这就说明本品为上海制造。上海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就不可能出品红色象棋,所以出品者地区同样是一个判断两者的依据之一。</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以象棋历史文化研究为主要目的的收藏,棋盒应是取舍的核心,它包含着大部重要文化信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棋子背面图案为齿轮和“幸福”二字。这些文字的内容自然包含有历史信息。笔者收藏中就有“新华”“光荣”“丰收”“上游”“跃进”等。大约都是在1950~1959年十年之间的产品,再配合其它因素,大致可以判断哪些在十年间更早或晚一些。</p> <p class="ql-block">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深深扎根于民间生生不息。新中国早期新政府对它的重视和垂青并非偶然,比如本文红色象棋上的革命文化信息,就通过万千对弈者巧妙又自然地传达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张超英2024年秋日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