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问】太阳光穿过太空到达地球,为什太空是漆黑的而地表是明亮的?</b></p><p class="ql-block"><b>【答】</b>主要原因是太空是一个真空环境,没有大气层。</p><p class="ql-block"> 在地球上,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和尘埃会散射、反射太阳光,使得白天天空变得明亮。但在太空中,光线不会发生散射、反射,因此即使有阳光照射,周围也会显得漆黑。人们只能看到太阳这个光源本身。</p><p class="ql-block"> 另外,虽然宇宙中存在无数星体发出的光,但由于宇宙中同样也漂浮着无数不透明物质,这些光线被遮挡,使得我们看不到这些光。这也是太空漆黑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附】</b>光的散射(scattering of light): 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主要是可见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偏离原方向的光称为散射光。</p><p class="ql-block"> 光的散射与介质大小有关:</p><p class="ql-block"> 当介质直径较大时,易散射波长较长的黄、红光,因此风沙天气我们感到天空是黄的。</p><p class="ql-block"> 当介质颗粒较小时,易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因此晴朗天空呈蓝色。</p><p class="ql-block"> 当介质颗粒不大不小时,散射对可见光无选择,所以云是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问】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球,能使地面温暖起来,而太空依然寒冷。原因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答】</b>原因主要有三:</p><p class="ql-block">1.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的辐射,其温度仅为2.7开尔文(约-270摄氏度),这也表明了宇宙的低温状态。</p><p class="ql-block">2.太空中几乎是真空,没有介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物体热能(吸收、传递、储存热能)。</p><p class="ql-block"> 而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被地表收收(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地面又以长波辐射形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又以辐射、对流、传导等多种方式传递给整个地球大气。</p><p class="ql-block">3.地球上有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有保温作用。故地表和大气温度不仅高(15℃)而且昼夜温差还很小。</p><p class="ql-block"> 而月球就不一样了,由于没有大气等原,因而月面昼夜温差竟高达310℃,白昼月表温度高达127℃,而夜晚又可降至零下183℃(-183℃)。</p><p class="ql-block"> 说清楚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四季更迭,岁月流转,春之花语,夏之热烈,秋之静美,冬之纯净,每一刻都值得珍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问】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根本原因?</b></p><p class="ql-block"><b>【答】</b><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季更替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公转。</span></p><p class="ql-block">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且倾斜方向与角度始终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p><p class="ql-block"> 这种移动导致了同一地区(尤其中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光和温度具有年内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问】四季是如何划分的?</b></p><p class="ql-block"><b>【答】</b>四季的划分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p><p class="ql-block">1.天文划分法: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时间长度来划分四季。</p><p class="ql-block"> 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冬季则相反。春、秋二季是冬夏二季的过渡季节。 </p><p class="ql-block"> 根据此划分法,夏季出现在夏至前后三个月,冬季出现在冬至前后三个月,春分前后三个月为春季,秋分前后三个月为秋季。 </p><p class="ql-block"> 这种划法具有理论意义,适用于半球统一的季节划分,但不能准确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p><p class="ql-block"> 2.候平均气温划分法:由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以1候(连续5天)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 </p><p class="ql-block"> 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候平均温稳定高于22℃为夏季;候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为冬季。 </p><p class="ql-block"> 这种划分法以气温为主要指标,非常适用于中纬地区,但在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温度变化不明显,没有意义。</p><p class="ql-block">3.气象划分法: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月为冬季。 </p><p class="ql-block"> 这种方法主要定向依据气温和天气变化,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季节感知。</p><p class="ql-block">4.传统划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分别做为春夏秋冬开始。 </p><p class="ql-block"> 这种划分法,基于传统的节气,具有文化意义,但与实际气候不完全吻合。</p><p class="ql-block">5.季度划分:将一年平均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为三个月的时间,即第一季度(春季):1月-3月;第二季度(夏季):4月-6月;第三季度(秋季):7月-9月;第四季度(冬季):10月-12月。 </p><p class="ql-block"> 这种划分几乎没有季节/气候意义,但有助于政府、公司更好地管理项目进度、评估业绩和制定战略计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