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踏歌行,联合教研新篇章 ——小初联合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衔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小初衔接教育合力,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学校与第三实验小学于10 月30、31日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的小初衔接联合教研活动。</span></p> 语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教师展风采,课堂来展示</b></p> <p class="ql-block">  崔梦云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她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舐犊情深”,紧抓语文要素,精准把握学情和文本,把教学重难点落实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场景,关注细节,从而体悟母爱的深沉和无私,在师生智慧碰撞中实现由扶到放的过程,语文教学扎实灵动,真正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吴琼琼老师同课异构《慈母情深》,吴老师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达成度很高,课堂容量大,语言精炼,娓娓道来,让学生在细节中,在场景里,在字里行间感受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教研明方向,潜心再出发</b></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p><p class="ql-block"> 崔老师、吴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说课,让老师们再一次明白了授课老师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 接着经验丰富的陈老师、张老师、綦老师、孙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语文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一方面对课堂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欣赏两位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通过提供支架—扶放结合—迁移运用的方式,言意兼得,使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另一方面探讨了小初衔接该如何进行,课堂上如何张弛有度地取舍,大家共研共进,对下一步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p> 数学 <p class="ql-block">  三小叶金超老师执教《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教学中叶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破重难点,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展示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三校李鑫老师同课异构执教本课。李老师的教学注重渗入数学结合思想和类比学习方法,在探究环节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分析关键句,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借助中间量的桥梁解决问题,始终以学生为主,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完成后,三小和三校老师们积极研讨教学思路方法,交换教学心得与体会。叶老师和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深入交流反馈,在肯定两位老师课程闪光点的同时及时提出了自己对整节课的思考,分享各自的见解和体会,为提高三小和三校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建言献策。</p> 英语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以鲁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5 Lesson1 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为语篇依托同课异构,由垦利区第三实验学校的李长红老师和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的李秀芳老师分别执教。</p> <p class="ql-block">  李秀芳老师根据自己所擅长的运动导入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在讨论选择俱乐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决策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规划周末生活的意识,学习与生活相衔接。</p> <p class="ql-block">  李长红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她以满腔的热情和耐心,引导学生们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海洋中。课堂上,李老师巧妙地设置了听、模仿朗读等学习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六年级的老师和五年级的老师们从中学角度和小学角度对本课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通过这次联合教研,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小初衔接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小初衔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p> <p class="ql-block">编辑:赵善民</p><p class="ql-block">一审:李秀芳</p><p class="ql-block">二审:田璐</p><p class="ql-block">三审:陈英岚 刘学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