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文部南村,我们开始驱车北上,往改则县驶去。此行地目的很重要,将要开始我们的国道216羌塘无人区穿越。 这又是一条神话般的穿越线路,之所以这么说,一是从改则县开始直至新疆的民丰县,有820公里的道路要通过;二是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三是全程没有通信信号;四是沿途没有加油站、服务点。这些因素凑在一起,使得“216”这条高海拔公路变得不寻常。<br><br> 在启程“216”的前一天,我们开始准备工作。前往改则县政务服务中心办通行手续。先填告知书,出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开出穿越证明、加散装油证明等。大厅内办理人员并不少,既有常来常往的当地人,也有初走“216”的游客。<br> 820公里长途行驶,中途是否要加油大家心中都没底。为了心宽,四车都带上了备用油。去加油时,曾听人说,可以回购走过216线废弃了的旧油桶,但在加油站一打听并没有,必须买新油桶,看来那就是一个传说。<br><br> 9月2日改则的的清晨5点多,我们四车在黑幕下出发了。望着车外,环顾四周,天地浑然一体,啥也看不见。又一段未知的旅途。<br><br> 随着时间的流过,天地间被一条金色分割了,太阳欲喷薄而出,只是被浓厚的云雾遮盖,照出火烧云,如燃烧的火焰。<br> 途中第一个打卡点,先遣乡。这里有一座先遣纪念碑,它记录了70多年前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从新疆于田出发,翻越昆仑山进军西藏,以牺牲63人的巨大代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藏北作出了贡献的事迹。在这个曾经掩埋过包括李狄三在内的63位进藏先遣连先烈的地方,立碑为念,致敬。<br> 过了先遣乡,"216"正式开始了。我的心也在暗自期待着羌塘无人区有什么好奇的东西会吸引。<br><br> 车轮滚滚,前方一路坦途, 路两旁的地貌,仍是无尽的高山枯黄色草原,零星的马儿在悠闲的吃草。<br><br> 时不时的有一些车辆从身边闪过,更有勇猛的大货车呼啸而过。 道路虽不宽,但这上百公里铺装路并没有挑战性。新修的柏油路,绝大多数都是视野良好的直道。<br> 途径美玛措,海拔已经4980米。远方的雪山白皑皑,我们又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br> 一路上,羌塘无人区的草原蓝天白云变幻无穷,美的我忍耐不住在车内抓拍,可惜我不是摄影师,构不出最美的图案。但高原大自然的绝美却让人醉了。<br><br> 继续行驶,在看到了骆驼湖等许多小湖后,我们已不再动心而停下。因为团队决定当晚不露营,节约时间直达民丰县。<br> 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由于冻土路基的原因,使得路面塌陷、下沉、变形、破裂,出现了许多深约十几厘米宽或一米以上的断裂带,这时先生就很注意地观察着路面情况,已免车子暴跳如雷。<br><br> 路上能抓住我眼球的是,车子左侧的一片黑乎乎的岩石,绵延几公里。这地貌出现,有些不同凡响。我想让先生停下看看,可惜大车不停的超过,又无停车区,不宽的道路旁又停不下车,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段如火山岩般的黑石往后退去。<br><br> 在黑石北湖,我们下车停留,侥幸还能看到黑石的余脉。<br> 黑石北湖也是这条路线的一大亮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壮丽。<br> 820公里的‘216’穿行,我们从地理面貌上也能看到它们不断的发生变化,从红土地到黄草地,到盐碱地,再到黄沙地。<br><br> 地貌的演变预示快到新疆界了。<br> 新疆的地貌截然不同。沿途黄沙路段,恰逢遇到沙尘暴,黄沙弥漫着天空,还夹杂的冷雨。在看到壮观的库亚克大裂谷时,我们都无法下车拍照。干旱的新疆下起了雨,真是奇了怪了。 在以后短短的最后100多公里的行驶中,海拔从5200米急剧下降至海拔1400米。怕司机醉氧,在瓦石峡服务区不远处,专门设立场地,被警察强制要求休息20分钟。<br> 当看到民丰县的路牌时,表示我们顺利的完成了“216”线。在持续居高不下的5000多米高海拔处,行驶500公里,确实是对许多人的一个挑战,我们都经受了 。<br><br> 坦克300车,在改则县一次加油,全程通过,携带的备用油也真正成了备用油。<br><br> 曾经朝思暮想的“216”,我们走过。如今也带给了我们满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