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湖风景区是安徽省广德市境内以卢村水库(又称:卢湖)为中心、配套周边其他风景点,所形成的自然山水生态旅游观光区。见上图:<br> 卢湖风景区地处天目山余脉,东面是竹林幽翠的万亩竹海甘溪沟,南面是有 “天下第一冲”美誉的泥桥头十里长冲,西面是峰峦挺拔的笄(ji)山。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8000余亩。<br> 上图:卢湖风景区的核心景点卢湖,是安徽省重点中型水库,广德市境内最大的人工湖泊,湖面面积有3000余亩。<div> 水库四周山峦起伏,竹海万亩,犹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茫茫绿海之中,故人们又把她称之为卢湖。<br> 景区内自然生态景观秀美,这里曲曲弯弯是湖,重重叠叠是山,水在峦间绕,峰在水中现。<br><div> 宋代名臣 范仲淹 足迹广德时,曾赋诗《石溪瀑布》一首,勒于石碑,诗云:“迥与泉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尤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风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div></div> 水库的大坝 高 30余米,长 952米,坝顶宽 4.6米,坝底宽154.5米,防浪墙1.4米,大坝坡度自上而下 1:1.8~1:3.3。见上图: 上图:我 站在 大坝 的斜坡上 留影。 看着卢湖水库现在的美景,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初修建水库前,当地人民的艰辛生活。<br> 卢村水库所在地属无量溪河流域,地形南高北低,山高坡陡,无量溪河水呈大角度地自上而下斜流下。暴雨期洪水泛滥,冲毁山地农田,淹没民房、道路;而旱情时又蓄水困难,无水灌溉田地。当地民谣说:“无量溪河真出奇,七日无雨晒河底,一场大雨灌百里,农民生活没得吃。”<div> 人们清楚地记得:1959年夏天,当地发生了连续 77天 无下雨的严重旱灾,农田一片干旱,无水可浇;而1960年7月,又发生了3号台风给当地带来的暴雨,使得山洪暴发,无量溪河下游沿河两岸遭受了严重的水灾。这二年都使当地粮食大幅度减产欠收,农民群众生活极度困难。见下图:<br></div> 灾情过后,当地的省、地、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对当地的水文、气象、地质、土壤、年均流量、暴雨频率、洪水灾情等水文地质资料和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在六十年代中期,作出决策,下决心在无量溪河上游修建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以发电综合利用的卢村水库工程,以解决本地区的洪旱灾害,保持良好的农田灌溉系统。为此,必须对河道进行综合清理,在山区采取群众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建造水库,并兼以发电综合利用,提高当地人民的用电综合需求。<br> 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大坝坝址位置的选定、移民的安置、征用土地手续的办理、农民拆迁房产的赔偿、移民自留地、竹园、茶园、果树、青苗的损失补偿、祖系坟墓的迁移补偿、农民搬家、迁运、打灶开支等费用的补贴等。<br> 1970年11月,卢村水库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工程包括建造:拦河大坝、泄洪闸、隧洞、溢洪道、灌区东西干渠等几个部分。<br> 为修建卢村水库,广德人民抽调了大批民工上工地,最多时达 13000人,平时上工人数一般为 5000人左右。民工组织按军事编制,以营、连、排组建,公社为营,生产大队为连,生产队为排,建立党、团支部,抓好政治思想工作,生产革命化、管理军事化。从指挥部指挥长到全体工作人员和民工吃、住都在工地上。在施工突击阶段,县各直属单位和各公社机关干部、职工都到水库参加劳动。有几个春节,干部和民工都在水库工地过的年。上工地民工都是自带口粮,生产队记工分,每日给予 0.4~0.5元的劳动补贴。<br> 那时的劳动工具主要是:铁铲、人力挑担,运输工具为:人力二轮手推板车。人们挖泥、挑担、运输,工地上红旗招展,高音喇叭声声频传,口号声、挑担、推车的吆喝声、手扶拖拉机开动的“突、突”声,各种车队,四面八方来往穿梭,呈现一派热气腾腾的场面,十分壮观。<br> 在水库兴修过程中,还有 2000多名从城市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他们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烈愿望,先后投身到治水大军的行列里,经受锻炼和考验,为广德的水利建设出力流汗。由于知识青年有一定的文化,所以很多人先后被抽到指挥部担任通讯、广播、打字、放映、测量、绘图、机械、电力、试验、土工、木工、水文、气象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导游小万在给我们的介绍中也说到:这其中也包括了部分我们上海去安徽插队务农的上海知识青年,为广德的水利建设作出了贡献。 上图:水库的拦河大坝。<div> 经过广德人民的努力和艰辛劳动,1974年9月拦河大坝竣工,后又经过泄洪洞工程、泄洪槽闸门制作安装工程、溢洪道工程、灌区工程等几个阶段的施工,整个卢村水库于1980年底基本竣工,1981年9月通过了竣工验收。整整10年,共完成有效工日 460万个,完成有效土石方 160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978.26万元。</div> 在水库基本建成以后,又开始建设了水能发电站。发电站于1984年竣工发电,装机容量 1320 KW/h(小时)。电站利用蓄水水能发电,丰水年份发电量高达 510万度,正常年份发电量在 400万度左右,并入华东电网。<br> 水库和水电站的建成利用,为提高广德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发电收入综合效益大约在140~175万元之间,并且还在继续扩容增发。 如今,我们来到了卢湖水库,那是多么的美丽,安宁,当地人们生活安祥、幸福,有很多农家办起了农家乐,吸引大城市的人们来这里旅游、住宿。<div> 上图:我们是沿着这条台阶,登上 30余米高 的大坝的。</div> 大坝,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 太阳山 和 小灵山 之间。 上图:水库大坝顶部,宽阔的游人观光道路。 上图:我们站在大坝上,眺望水库的美丽景色。坝内湖水碧波荡漾,倒映着白云蓝天;湛蓝的水面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四周茫茫竹海和松涛之间,人们不由得为卢湖及四周诗一般美丽的山水景色点赞!<br> 我妹夫 陈国明 拿起手机,对着卢湖,拍了视频,并发出了由声的赞叹!<br> 看了视频,人们不由得想起了 古诗人 苏东坡 吟咏 西湖 的诗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上图:那个小朋友在大坝上,向湖中吹气泡泡。 上图:还有人在大坝上,奔跑着放风筝。 上图:我在卢湖水库的大坝上留影。 上图:我夫人在卢湖水库的大坝上留影。 上图:我妻妹阿娟在水库的大坝上眺望水库美景。 上图:阿娟在卢湖水库的大坝上留影。 上图:三个美女旅友在水库大坝上留影,左起:毛毛、庆庆、阿娟。 上图:大坝斜坡下的绿化树植。 上图:水库四周山峦起伏,竹海万顷,大坝对面的大山、树林、公路,还有千顷良田,在微风吹拂下翻滚着层层绿浪。 卢湖景区内自然生态景观秀美,资源等级高,土特产品丰富。上图:勒石刻写的“卢湖生态鱼”字样。 上图:高高耸立的“卢湖活鱼”石碑。 离开了卢湖水库,我们又来到了卢湖风景区的另一个景点:笄山。(“笄”读 jī)。见上图:<div> 笄山,位于安徽省广德县南部卢村乡,离县城10余公里。在县城的高处向南眺望,于群山之中,一峰独秀,即是笄山。<br> 笄山,又叫鸡笼山、鸡罩山、笄罩山,是“卢湖竹海”旅游风景区内的主要名胜景观。<br></div> 笄山的名称由来,传说一:因主山峰拱出的地方,很像是女人的头笄,所以称做鸡(笄)罩山、笄山,也有说其山峰像金鸡独立报晓,便称之鸡罩山。见上图:<br> 传说二:据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妻子(皇后)路过此山,由于山上路窄,又有荆棘,不慎将盘在头发上的金笄子挂掉了。皇后非常喜爱这个金笄子,就派侍卫寻找,可一直没找着。后来就把此山封为笄罩山,意思是把金笄子罩住,不让遗失走掉。还在山上修了一座庙,民间把这座山称为佛山圣地。<br> 上图:笄山的景区导览图。<div> 笄山的主要景色是:万亩竹海。登笄山,一路上看到的就是成片的青竹。正如孔子登了泰山而晓鲁,在广德,不登笄山,不知广德竹多,真的是:满目竹海。 </div> 笄山顶峰的海拔高度是:489.8米,将近 500米。我们下了车,就直奔“登山入口”。见上图: 上图:登笄山,有二条线路。见图中的绿色线和红色线。<div> 绿色线,垂直距离短一点,大约有 2.2公里,主要以台阶路为主,要奋力攀登,对体力的要求强一点。</div><div> 红色线,是一条可以供中小型机动车驾驶上山的环山公路,线路长一点,大约有 3.1公里,对登山的体力要求比绿色线稍微好一点。</div> 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到笄山,也不知道有二条线路及其登山特点。看到“登山入口”旁边就是登山的台阶路,以为就这一条路,就直接上山了。<div> 上图:我们的旅友在登山。</div> 上图:我们的旅友 老宋(后)、毛毛(前)在登山。 上图:阿娟 在 登山。 上图:登山 路旁 竖立的 人物造型。 <p class="ql-block"> 笄山,因有万亩毛竹,而得“笄山竹海”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上图:我在满目青竹的小路上留影。 </p> 上图:登山 路上 看到的 满目竹海。 上图:登山 路上 看到的 满目竹海。 上图:登山 路上 看到的 满目竹海。 上图:满目青竹,一望无际。 也有少部分人是从 环山公路 登上山的,见上图。有的区域坡度还是比较大的,也需要一定的体力。 上图:从 环山公路 登山,看到的二侧竹海景色,好像更加好一点,这是他们在路上拍摄的镜头。 上图:环山公路 二边的 满目竹海,以及照明灯箱标。 上图:满目青竹,以及晚上照明指路的灯箱标。 上图: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攀登,我们终于来到了接近 笄山顶峰 的一块平地。那里有一个可供游客稍微休息一下的凉棚,供应一点小点心和矿泉水,还有一个宣传栏和指路牌。图中那辆小轿车,是一对小夫妻从 环山公路 盘旋驾驶上来的。<div> 抬头仰望,我们看到了 笄山顶峰 的标志物----那座 高耸入云 的广德电视信号发射塔。</div> 从那块平地到真正的笄山顶峰、电视塔下,还要走上一段上坡路。见上图:我们的旅友正在走上去。 上图:阿娟 可能是有点劳累了,在台阶上坐下休息一会。 上图:喝点水,补充一点 水份 吧。 上图:我 在顶峰平台上招呼 阿娟:快上来吧,我 已经在 上面 了。 上图:终于登上 笄山顶峰 了,这是笄山顶峰的圆形平台和竖立的标志牌。 上图:标志牌的左侧是:“我爱笄山”的语句,“爱”字是用“红心”作标志物的;中间是:“卢村九峰”的二维码,扫一扫二维码,可在手机上观看关于“卢村九峰”的介绍;右侧是一个健身跑步的人物形象,面对的跑步目标是:卢村九峰 之 笄山。 上图:在山顶平地的另一侧,有一块“卢村九峰之笄山”的介绍宣传牌。原来,卢村四周共有九座山峰,其中以 笄山 为最高,海拔 489.8米,笄山竹海景区现为国家 3A级景区。 上图:笄山顶峰 矗立的广德电视台信号发射塔,是广德的著名地标。这座电视塔曾经为广德及其附近地区人民的电视信号收看,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广德地区的“东方明珠”。 上图:电视信号发射塔 高高的塔尖。 站在 笄山顶峰,遥看 群山环抱,山水相依,景色秀丽。<br> 面东远眺,是为卢湖;面南山峦起伏,笄山与其左右二山更是有着“三峰叠翠”之美誉;面北则可观广德市城市全貌。<br> 真所谓:来广德,到卢村,登笄山,观湖光山色,品生态卢材。以上视频是用手机巡拍的美丽景色。 上图:我 在 笄山顶峰 的圆形平台和标志牌旁留影。 上图:阿娟 在 笄山顶峰的圆形平台和标志牌旁留影。 上图:毛毛(左)和 阿娟(右) 在 笄山顶峰的圆形平台和标志牌旁留影。 上图:我(左)和 老宋(右)在“卢村九峰之笄山”宣传牌旁合影。 上图:阿娟(左)和 毛毛 (右) 在“卢村九峰之笄山”宣传牌旁留影。 上图:陈国明(右)和旅友(左)在“卢村九峰之笄山”宣传牌旁留影。 上图:陈国明(中)和 孙国平(左)、旅友(右)在“卢村九峰之笄山”宣传牌前合影。 上图:我 在 笄山顶峰 的 临崖铁栏杆 前留影。 上图:阿娟 在 笄山顶峰 的 临崖铁栏杆 前留影。 上图:陈国明 在 笄山顶峰 的 临崖铁栏杆 前留影。 上图:在我的提议下,登上 笄山顶峰 的 九个旅友,在 电视信号发射塔 前合影留念。 上图:登上 笄山顶峰 的 九个旅友,在 临崖铁栏杆 前合影留念。 上图:再来一张,大家做个手势吧! 观赏完了 笄山顶峰 的美丽景色,也拍摄了不少照片,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估计没登山的同车旅友,已经在车上等得心焦了,我们赶快下山吧!<div> 下山,我们一致决定走可以开车的环山公路,稍微轻松一点。</div><div> 上图:旅友们 在 下山途中。</div> 上图:阿娟(左)和 毛毛 (右) 在 下山途中。 上图:阿娟 在 下山 途中。 上图:下山 途中,高大、满目的 青竹,阿娟 的 背影。 上图:我们回到了刻有“雨竹生态”巨石 的 笄山下,停车场旁。 我们乘车回到了住宿的农家乐,中午菜 端上了一大盘 美味的 卢湖生态鱼,见上图。 上图:还有 鲜嫩的 笄山竹笋,大家都吃得 津津有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