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畔旧王神

禾庐

<p class="ql-block">深秋,来到上海博物馆爆满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领略一下古埃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明</span>遗产,再看一眼古埃及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大门摆上了一对斯芬克斯,做出守护的样子,中国大门口摆石狮的习惯源自古埃及。因为埃及的地理位置是“三面沙漠一面海”,外人不易打扰,尼罗河南北横贯中间,河水沉积了一片沃土,古埃及人过着安逸的日子,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上博南门外立着埃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董,刻于3500多年前的花岗岩雕像</span>《美内普塔站像》。美内普塔(Merneptah)是第十九王朝的第四任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第十三个儿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老爹长寿,</span>前面十二个王储儿子都故去了,这才轮到十三,他60岁才继任为法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老(Pharaoh)在古</span>埃及语中是“大房子”的意思,后来意指“住在大房子里的人”,最后演变成国家元首。</p> <p class="ql-block">在位时美内普塔已是年过花甲,雕像依然把他刻画成了一个青壮年的样子,展示国王最为理想的形象。他身后拖着一条牛尾巴,显示自己威猛的像头公牛。*</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里,摆着辛努塞尔特一世(Senusret I)的花岗岩头像,他是中王国时期第12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也是这个王朝最强大的统治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雕像中,辛努塞尔特一世头戴象征上埃及王权的白色王冠,下巴装饰着假胡子。</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雕像上还出现了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名字,他是后来的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国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个崇拜,</span>经常把别人的雕像改成自己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历史发展轴线简明扼要,但对应的中国文化和文明标注得难以明白。自蝎子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后,古埃及就进入了法老时代。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都是埃及的统一时代。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征服,后被托勒密王朝统治,古埃及逐渐结束。随着阿拉伯等外族的入侵统治,古埃及文明终被消失,文字失传。现代的埃及,约90%是阿拉伯人,余下的约10%,算是古埃及人的"混血"后裔。*</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王朝大约出现于公元前5千年,当时他们有两个王国,南部的王国在尼罗河上游,叫上埃及。北部的王国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叫下埃及。</p><p class="ql-block">古埃及的石像、壁画中,有一些标志物代表上下埃及。上埃及:莲花、莎草、法老的白色王冠,以秃鹰为保护神。下埃及:蜜蜂、纸莎草、法老的红色王冠,以眼镜蛇为守护神。</p><p class="ql-block">大家熟悉的金字塔,主要出现在古王国时期的千余年,而中王国开始,金字塔慢慢消失,到了新王国时期,王室的墓葬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帝王谷等</span>岩窟墓为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的</span>拉美西斯二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King Ramesses II)雕</span>像,他治理下的古埃及较繁荣,留下无数的雕像和宏伟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活到91岁高龄,</span>在位67年,有八个皇后,其中有两个竟是他自己的女儿,有100多个儿女,其中12个有继承权的儿子都早他逝世。</p><p class="ql-block">1881年他的木乃伊被发现。1974年,木乃伊出现霉斑,送往巴黎接受真菌治疗。行前,埃及政府给他签发了护照,并举行国王出访的盛大仪式,法国在机场也举行了外国元首的欢迎仪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新王国时期的石雕</span>《狒狒形图特像》(Squatting statue of Thoth in his baboon form)。</p><p class="ql-block">图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Thoth</span>)是古埃及掌管月亮、医学和智慧的神,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形象,一为朱鹭,一为狒狒。图特被认为是众神的书吏,负责记录账目和各类文书,还被视作神庙里“生命之屋”的主人,管理重要的藏书和档案。图特还掌握强大的魔法和秘传的知识,在古埃及的神话里常常扮演调解者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9王朝(公元前1295一前1069年)红花岗岩石雕“</span>拉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像”(Statue of Ramesses II seated between Isis and Hathor)。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与赫梯帝国签定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和平条约《卡叠什条约》(Treaty of Kadesh)。</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在中间,右侧是生命和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左侧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爱与美女神</span>哈托尔(<span style="font-size:18px;">Hathor</span>),国王头戴尼美斯(Nimes)头巾,女神们则头戴三分式假发。<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雕像原本是中王国国王辛努塞尔特一世的,后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搞个人崇拜可以不讲套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0王朝(公元前1186一前1069年)的石雕</span>阿蒙荷太普一世(Amenhotep 1)<span style="font-size:18px;">彩绘石</span>碑,描绘了身着盛装的第18王朝国王阿蒙荷太普一世,这哥们穿戴随便,像个猎人。左上角是他的两个王名圈,碑周边是象形字铭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span>阿蒙荷太普二世(Amenhotep II)法老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雕</span>坐像,老爷们儿穿着紧身筒裙。双脚的二拇趾最长,典型的“埃及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石雕</span>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跪像,这位传奇女王被称为“埃及武则天”。</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是新王国第18王朝的女王,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初期摄政,而后以上下埃及之王的身份统治埃及,为埃及带来了二十年的和平与繁荣。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女性形象逐渐转变为男性。图特摩斯三世在女王去世后统治埃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的石雕</span>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坐像。</p><p class="ql-block">雕像呈现奥赛里斯式坐姿,双手抱于胸前,握持连枷和权杖,两腿并坐头戴象征上埃及的自冠,椅子两侧展示了上下埃及统一的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三世是第18王朝的法老。在他继位初期,继母哈特谢普苏特摄政井很快掌权。女王去世后,图特摩斯开始了军事征服行动,在亚洲的土地上奠定了帝国统洽的基础。图特摩斯三世是埃及拿破仑,擅长打仗,使埃及成为真正的大帝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2王朝(公元前1985一前1773年)花岗岩石雕</span>阿蒙涅姆赫特三世(Amenemhat III)像,看来治国不易,一脸愁容。</p> <p class="ql-block">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埃及长达四十五年,期间曾与其父辛努塞尔特三世共治二十年,埃及从此进入了中王国的“黄金时代”,有了显著发展。</p> <p class="ql-block">雕像为典型的中王国国王雕像风格,国王被刻画为忧虑的中年人,治国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的“</span>国王和王后头像双面石灰岩浮雕板”,1916年于出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的“</span>王后半身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头</span>浮雕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的“</span>国王头像草图石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的“</span>绘有阿蒙和拉美西斯四世形象及铭文的石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的石雕“</span>国王头像”。古埃及艺术家,也或是匠人的高超写实技法令人异外,3500多年前的古埃及不亏为世界文明,艺术土壤太深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2王朝(公元前945一前715年)的石雕“</span>舍本索普度特(Shepensopdet)坐像”。</p> <p class="ql-block">雕像的美女舍本索普度特是阿蒙第一祭司和赫拉克利奥波利斯(Herakleopolis)的将军尼姆洛特之女,也是古埃及第二十二王朝国王奥索尔孔二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Osorkon II)</span>的孙女。她头戴宽大的假发,左手持莲花,双足赤裸,四肢外侧刻有神灵。雕像上可见奥索尔孔二世的王名圈。</p> <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的花岗岩“泰伊王后站像”。</p> <p class="ql-block">泰伊(Tiye )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妻子,是埃赫纳吞的母亲、图坦卡蒙的祖母。她出身于上埃及的非王室家庭,这在以母系血缘决定王位继承(即以迎娶嫡公主为先决条件)的古埃及是非常罕见的。泰伊王后在国王心中有着重要地位,二人的名字和形象几乎一起出现在当时所有的纪念碑上,她也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活跃于帝国的外交事务中,在埃赫纳吞统治早期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王后雕像身着贴身长袍,头戴假发,手持蝇拂。蝇拂通常由羽毛、象牙等精细材料制成,兼具实用功能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权威、声望以及神的眷顾。挥舞蝇拂的动作象征着统治者在天地两界维持秩序和掌控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的石雕“</span>阿蒙荷太普四世(Amenhotep IV)(埃赫纳吞)巨像”。在这座石雕前,可以感到一股清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玛尔纳风”(</span>Amarna style<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这是埃赫纳吞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埃赫纳吞及其家人、臣民都被表现为长脸、宽额、厚唇、窄肩、大腹的样子,实现了神与人在形象上的彻底分离。</p> <p class="ql-block">阿蒙荷太普四世(公元前1353一前1335年)在其执政的第四年改名力埃赫纳吞,意为“阿吞神的阿赫”,大力推行宗教改革。</p><p class="ql-block">这座埃赫纳吞国王巨像高约四米,不同于传统国王雕像英武的风格,埃赫纳吞的形象阴柔,有着狭长的双眼和下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的石雕“</span>纳芙蒂蒂(Nefertiti)头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一时期完整的纳芙蒂蒂头像样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像现存柏林</span>),她名字的古埃及语意思是“美人已经来了”。艺术界称她与维娜斯是世界上最美的两位女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纳芙蒂蒂是埃赫纳吞的王后,雕像刻画了她的优雅容貌,细节写实,线条柔美,具有阿玛尔纳时期艺术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埃赫纳吞执政期间,除了推行政、宗教的改革,还倡导阿尔玛纳(Amarna)艺术风格,注重写实和生活。纳芙蒂蒂雕像就是在此期间创作,是埃及文化最伟大的标志性作品之一,绝世佳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的“纳芙蒂蒂</span>浮雕”。</p><p class="ql-block">石灰岩板正面是纳芙蒂蒂的头像浮雕,背面是一名呈跪姿的贵族女性形象,可能是某位王后或公主。阿玛尔纳时期初,由于宗教改革下艺术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雕刻家都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技艺。戴尔.埃尔.麦迪纳工匠村中发现了大量类似的习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的“</span>埃赫纳吞(Akhenaten)及家人浮雕”。埃赫纳吞及其家人正在为阿吞神举行仪式,阿吞神星现为日轮的形式,光线末端化作人手,代表将神的恩赐传递给国王一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主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span>“带有贝斯神形象的木椅”(<span style="font-size:18px;">Chair with Bes between two Taweret figures)。</span>木椅出土于泰伊王后的父母尤亚和图雅的墓葬。在图坦卡蒙墓被发现之前,尤亚和图雅墓是一帝王谷中保护最好、随葬品最精美丰富的墓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椅背的图案中,侏儒模样的贝斯神站在两位持刀的塔沃瑞特女神之间。贝斯是家庭的保护神,也司掌音乐和舞蹈,塔沃瑞特则通常被刻画雌河马,因其护崽凶猛而被古埃及人尊为家庭的保护神。塔沃瑞特贝斯两位神祇具有相似的职能,因此通常一起出现。</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古埃及唯一存世的王室公主吃鸭绘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的“</span>图坦卡蒙(<span style="font-size:18px;">Tutankhamun</span>)巨像”。埃赫纳吞死后,年幼的图坦卡蒙在孟菲斯接受了加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1年春,芝加哥考古队在卢克索发现了两座红色石英岩雕像,其中一座相对完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面容的细节显示,雕像所刻画的是年轻的国王图坦卡蒙。他以仪式性的姿态站立,戴着宽项圈和尼美斯头巾、穿着象征王室的短裙,流畅的身体线条以及面部与肢体的细致刻画,又凸显了人物本身的自然特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2王朝(公元前945一前715)的花岗岩石雕“</span>舍尚克二世(Shosheng II)与阿蒙(god Amun)神像”。</p> <p class="ql-block">雕像中,国王手捧阿蒙神像,以展示其对神的虔敬,这是后期埃及出现的雕像形式。早先,神通常位于国王两侧,二者大小相近,新王国后期,开始出现国王和官员怀抱神像或神龛的雕像。国王大于神,尽管其位置在神的后方,依然表达了对神的虔诚,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感”却增强了。</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是多神教国家,据说供奉着740多位神。古埃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6王朝(公元前664一前525年)的青铜“</span>奥赛里斯像”。奥赛里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Osiris)</span>是古埃及的冥界神,多是站姿或坐姿的木乃伊样子,手握象征王权的连枷与权杖,身体被裹尸布紧紧缠绕,他也是冥界判官,代表着复活与永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一前2160年)的石雕</span>《奥赛里斯三神像》(Stela of Isis, Horus, and Osiris)。这是冥神奥赛里斯与夫人女神伊西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Isis</span>)、儿子鹰神荷鲁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Horus</span>)的全家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6王朝(公元前664一前525年)时的玄武岩石雕</span>奧赛里斯头像,妥妥一位小鲜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6王朝(公元前664一前525年)时,</span>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头、灰泥、玻璃、黄金和颜料制作的《</span>奥赛里斯头像》,浓浓的眼熏装,古埃及男人是要涂眼影画眼线的。像貌虽是写生手法,但差别较大,这位老成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6王朝(公元前664一前525年)石雕“</span>复活的奧赛里斯像”(埃及国家博物馆藏)。这尊雕像表现了冥界之神复活的一幕。奥赛里斯俯卧在制作木乃伊用的石床上,手臂僵直地放在身体两侧,头部抬起,直视前方,显示了他从死亡中重生的能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时的青铜“</span>奥赛里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Osiris</span>)站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铜</span>《伊西斯哺乳荷鲁斯像》,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制作(埃及国家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是奥赛里斯的妻子,怀抱孩童时的荷鲁斯(Horus)神。孩童裸体,单绺侧辫,没有口合食指的标志性动作。女神与神子皆正视前方,庄严肃穆,只有身体接触,而无感情互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的费昂斯琉璃“</span>伊西斯护身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时的青铜“</span>阿蒙(Amun)站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普塔</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Ptah</span>)石雕像,雕刻于第19王朝(公元前1295一前1186年)。</p><p class="ql-block">普塔最初为工匠与艺术之神,衍生成了造物神,被称为“大地的雕刻师”。普塔的形象通常为一站立的木乃伊,手握权杖。新王国时期,他与索卡尔神和奥赛里斯神共同组成三联神,在底比斯受到崇拜,而作为工匠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的青铜“巴斯泰特(Bastet)立像”。猫首人身的女神站姿威严,身着繁复的裙袍,手持古埃及的重要乐器叉铃,以及装饰着日轮与神首的盾形护符。</p> <p class="ql-block">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化身为家猫形象的巴斯泰特女神是象征母性、家庭和守护家宅的力量,兼具音乐、舞蹈等众多埃及女神所拥有的职能。</p> <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费昂斯(</span>Faience<span style="font-size:18px;">)琉璃“</span>塞赫迈特(Sekhmet)女神坐像护身符(Amule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时的“</span>彩绘普塔-索卡尔(god Ptah-Soker)木雕”,<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卡拉(</span>Saqgara<span style="font-size:18px;">)考古遗址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普塔-索卡尔神,即普塔-索卡尔-奥赛里斯神。普塔是孟菲斯神论中的创世神,索卡尔是孟菲斯的鹰神,最初是工匠保护神,又与奥赛里斯产生联系,中王国时期三神合而为一。神的头上有两根舒展的鸵鸟翎,翎下是由两只公羊角托起的太阳圆盘,身体呈木乃伊形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的费昂斯琉璃“</span>神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Five faience gods</span>),应是超现实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及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费昂斯琉璃“</span>圣甲虫”(Scarab),制作于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在古埃及的装饰图案中,经常可见到这位俗称“屎壳郎”的圣虫形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时用费昂斯</span>琉璃<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头和黄金制作的“</span>帶翼圣甲虫”。</p><p class="ql-block">圣甲虫护身符通常为一只蜣(qiāng)螂的形状,有时带有展开的双翼。《亡灵书》中曾写到用黄金雕刻成圣甲虫护身符,涂敷上圣油后,可用于死者的开口仪式,确保死者的心在冥世审判的称心仪式中保持缄默,避免说出对死者不利的证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时的石雕“带翼</span>圣甲虫”(Winged scara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时的青铜“</span>尼弗特姆(Nefertum)站像”。尼弗特姆是香气之神和疗愈之神,生自原初水中的莲花里。起初他是黄昏太阳神阿图姆(Atum)的一个化身,在每天日出时出生,在白天长大成熟,又在日落时进入死亡世界。他因孤独而落泪,其泪水创造了人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时的青铜“</span>阿努比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Anubis</span>)坐像”。</p><p class="ql-block">阿努比斯是古埃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丧葬神之一,在木乃伊开口仪式和末日审判中扮演重要角色。对阿努比斯神的崇拜在中王国时期被吸纳进奥赛里斯崇拜体系。奥赛里斯被认为是阿努比斯之父,二者通过血缘关系和阿努比斯的防腐职能建立联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年)时的青铜“</span>权杖顶端的阿努比斯”(Top of a scepter with Anubis)。</p> <p class="ql-block">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石雕“阿努比斯像”(Statue of Anubis)。</p><p class="ql-block">雕像头部受损,但仍能看出昔日的威严,豺狼形的阿努比斯神蹲伏在圣龛上,头颅高昂,以警惕的目光凝视前方。阿努比斯是墓地之神,掌管木乃伊防腐和开口仪式。他最初守卫王陵,后来演变成为所有亡者的接引者和守护神,也是墓地之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时的青铜“</span>哈珀克雷特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Harpocrates</span>)站像”。</p><p class="ql-block">“哈珀克雷特斯”是“孩童荷魯斯”一词的希腊语译名,他是奥赛里斯和伊西斯的孩子,形象是一个含着食指的裸体男童,在希腊化时期被赋予了与神秘和魔法的含义,他因此也时常和魔法之神贝斯一起出现。在罗马统治时,他成为受欢迎的家庭守护神,庇佑儿童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26王朝(公元前664一前525年)时的青铜“</span>塞赫迈特三神组铜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Statue group of Sekhmet, Nefertum, and Heka</span>)。</p><p class="ql-block">铜像以狮首女神塞赫迈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Sekhmet</span>)的神座为中心,香气之神尼弗特姆(<span style="font-size:18px;">Nefertum</span>)和魔法与医疗之神海卡(<span style="font-size:18px;">Heka</span>)分立两侧,后两者都是神子,并与塞赫迈特有联系。面朝三神跪拜祈祷的人物是铜像的供奉者或拥有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托勒密(</span>Ptolemaic<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及时期(公元前332一前30年)的石雕“</span>女神坐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明如此灿烂,非过往帝王所能为,古埃及人能干。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神教图腾,是古埃及人的精神支柱,古埃及人信仰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 为网络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