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了解一下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吴玉章</p> <p class="ql-block">一、南北“墓葬美术”</p> <p class="ql-block"><b>自然环境、埋葬方式造成了南北墓葬美术的巨大差异</b></p><p class="ql-block">1)没有"祭祀﹣来世图像体系",没有墓主画像,没有家居生活和出行内容。</p><p class="ql-block">2)由于画稿设计和拼砌施工的难度,也无法像一次性成稿的彩绘壁画那样便于表现细节,往往构图相对简略而且固定。</p> <p class="ql-block"><b>北朝墓葬</b></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墓葬,有长长的墓道,墓空只有一个(不像汉代有多个墓窒),但空间很大,为壁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p><p class="ql-block">长长的墓道两侧常见出行图,有严格,等级区分地面也有莲花一类的画,像铺了地毯一样。在墓道进行礼仪功能时需要装饰,这像壁画是给这活人看的,画的水平相当高的。</p><p class="ql-block">像高洋墓两侧各有53个人的仪仗,茹茹公主只有13个人组成。</p> <p class="ql-block">传高洋墓壁画是以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的画为蓝本来绘制的。</p> <p class="ql-block">壁画的叙事逻辑,要把内容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墓主人夫妇宴饮图,叫做“墓主夫妇祭祀图”是在接受祭祀,祭祀就是生者与死者的一种沟通,中国古人有“灵魂二元论”,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能够与生者交流。这种传统可俗遗留至今,比如清明节扫墓摆供品烧纸钱念祈祷词…这就是灵魂观的一种反映,虽然我们今天是唯物主义者。</p><p class="ql-block">墓主接受祭祀后,灵魂就要去到另一个世界列祖列宗所在的那个世界,与左右两边的内容联系起来,代表他要开启一段旅行,从生到死就是一段旅程,他到另一个世界带了多少车多少人多少财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种观念。</p><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对待死亡的观念不一样,像希腊叫重生,基督教叫复活,我们叫升仙…</p> <p class="ql-block">南朝墓葬与北朝差别非常大。</p><p class="ql-block">自然环境、埋葬方式造成了南北墓葬美术的巨大差异。</p><p class="ql-block">没有"祭祀﹣来世图像体系",没有墓主画像,没有家居生活和出行内容。</p><p class="ql-block">由于画稿设计和拼砌施工的难度,也无法像一次性成稿的彩绘壁画那样便于表现细节,往往构图相对简略而且固定。</p> <p class="ql-block"><b>南朝墓葬</b></p> <p class="ql-block"><b>六朝砖画的形式:单体砖画和拼砌砖画</b></p><p class="ql-block">模印砖画(画像砖)是汉墓的流行做法,但汉代以后,北方地区以彩绘壁画、石刻为墓葬装饰主流,南方则继续以砖画为主要装饰方式。</p><p class="ql-block">单体砖画:一砖一画,批量制作,画幅较小、内容简单。有家居宴饮、出行狩猎、神禽瑞兽、历史故事、吉祥文字等。</p><p class="ql-block">拼砌砖画:多砖拼砌成一幅画。东晋出现,南朝流行。</p> <p class="ql-block">东晋葛洪《抱朴子》:"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p> <p class="ql-block">迈皋桥东晋永和四年(348)墓:</p><p class="ql-block">单体砖画有兽面、莲瓣、几何纹、文字。拼砌砖画由3块砖拼砌成"虎啸山丘"。</p> <p class="ql-block">"虎啸山丘"画像砖是魏晋时期隐逸思想的反映。</p><p class="ql-block">东汉张衡《归田赋》:</p><p class="ql-block">于焉逍遥,聊以娱情。</p><p class="ql-block">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p> <p class="ql-block"><b>单体砖画:</b></p><p class="ql-block">邗江、常州、余杭、闽侯等;</p><p class="ql-block">襄阳、邓州、谷城等地。(统称襄阳地区,属于南北朝的边境地区,是南朝的边疆,战略位置很重要,建康对这一地区非常重视,常常是派亲王、王子驻守底襄阳,所以有高等级的墓葬。同时这里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在这里交汇)</p><p class="ql-block">以单体砖画为主,兼有简单的拼砌砖画。</p> <p class="ql-block">余杭小横山东晋南朝墓地:20座墓发现画像砖,四神、凤、千秋、狮子、飞仙、莲花化生、宝珠、人物等。</p> <p class="ql-block">王子乔与浮丘公</p><p class="ql-block">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乘白鹤驻山头。</p> <p class="ql-block"><b>拼砌砖画:建康周边多构图复杂的拼砌画像。</b></p><p class="ql-block">丹阳胡桥鹤仙坳墓(齐景命萧道生修安陆)丹阳建山金家村墓(寿明希君骂兴安孩)</p><p class="ql-block">丹阳胡桥吴家村慧(洛和专君宝航恭安法)</p><p class="ql-block">◇南京栖霞区狮子冲墓(梁昭明大子萧纯及母丁青镇)</p><p class="ql-block">南京西善桥宫山墓(南京西善将宫山墓)</p><p class="ql-block">南京西善桥维子山墓(陈宣陈典)</p><p class="ql-block">南京雨花台铁心桥墓M1◇肉剂中说期市王成宗室◇</p> <p class="ql-block"><b>地域差异</b></p><p class="ql-block">1.建康周边</p><p class="ql-block">墓葬等级高,椭圆形、穹庐项的墓室空间为大幅画像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多</p><p class="ql-block">见以拼合的大幅画像装饰墓壁。</p><p class="ql-block">两壁上下分层,上层前部是羽人引导的青龙、白虎及飞翔的天人图像,后部是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下层从前至后为骑马武士、伞盖侍从、骑马鼓吹。</p> <p class="ql-block">2.余杭等地</p><p class="ql-block">兼用拼合画像和单体画像</p><p class="ql-block">拼合画像中没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这类帝陵特有题材。大部分拼合题材主要是三类:一是承担守御功能的狮子和守门武士;二是象征神仙世界的神禽瑞兽(麒麟、"千秋万岁"、四神)和飞仙等;三是象征来世生活的骑马出行、马车出行。单体画像多反映佛教信仰的图像,如男女供养人、小佛像,以及莲花化生、宝瓶、摩尼宝珠、飞天、力士等。</p> <p class="ql-block">3.襄阳等地</p><p class="ql-block">不见器壁外弧的现象,不是穹庐顶而是券顶,像中原墓葬一样砌筑于较深的地下,墓前建有较长的斜坡墓道。</p><p class="ql-block">全墓用画像砖砌筑,大多是单体画像砖。在画像设计、制作和砌筑上对工匠技艺、组织能力的要求不如拼合画像砖。</p><p class="ql-block">砌筑较为随意,常见倒置、横置现象。</p><p class="ql-block">墓主可能是本地世家大族或因军功起家的豪强。</p> <p class="ql-block"><b>六朝砖画的题材与意义</b></p><p class="ql-block">竹林七贤与荣启期</p><p class="ql-block">受魏晋玄学的影响下,思想上崇尚老庄, "越名教而任自然";在生活中不拘礼节,常常放浪形骸、纵酒酬歌,是对汉代儒学的反叛。</p> <p class="ql-block">在东晋南朝时期,竹林七贤经历了从偶像化到神格化的转变,他们的事迹逐被"叠垒"而放大,南北朝时期进一步被提高到与神仙同等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将七贤图与羽人、青龙、白虎、天人等置于同一平面,位于墓壁的最上部,与下部表现凡人生活的内容(如出行卤簿)严格划清了界限。南北朝时期的"高士信仰",不仅限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还有"南山四皓"、王子乔及其他神仙化的高士形象。</p><p class="ql-block">南方的高士画像也影响到北朝乃至所唐墓葬美术。</p> <p class="ql-block">以狮子、凤凰引导的歌舞图,或许反映了六朝荆襄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西曲歌、文康舞。</p><p class="ql-block">西曲倚歌图(从右至左)对舞者、持节歌者、细腰鼓者、击铃者、吹笙者。</p> <p class="ql-block">西曲的民间性极强,此与六朝襄阳的地域文化相关。</p> <p class="ql-block">文康舞(左:邓县墓;右:茹茄公主墓)</p><p class="ql-block">左图可能是文康舞图:(左起)长髯朱衣舞蹈老者、持节、腰鼓、击铙、吹奏</p><p class="ql-block">荆襄民间假扮胡人的傩戏,在六朝时期受到西城移民的影响,发展出六朝时期的文康舞。</p><p class="ql-block">南朝乐府《老胡文康体》:"西方老胡,厥名文康。……青眼智智,白发长长。蛾眉临髭,高鼻垂口。非直能俳,又善饮酒。箫管鸣前,门徒从后。济济翼翼,各有分部。凤皇是老胡家鸡,师子是老胡家狗。……歌管愔愔,铿鼓锵锵。响震钧天,声若鹓皇。前却中规矩,进退得宫商。举技无不佳,胡舞最所长"。</p><p class="ql-block">梁武帝时作为《上云乐》之一进入宫廷。</p> <p class="ql-block"><b>讲座内容回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