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广德湖是北宋末年以前鄞县西部的著名湖泊,原为泻湖,早在汉、晋时期就是宁波乃至浙东地区的较大湖泊,湖面涉及现今的海曙区横街、古林、集士港和高桥四镇,被史书称为“广袤数万顷”,面积比东钱湖大三倍,是鄞县西部地区数万亩粮田的灌溉之源。</p><p class="ql-block"> 北宋末年,宋徽宗治国无能,内忧外患,明州人楼异奏请宋徽宗,提议将广德湖废弃开垦为田。宋徽宗即委任楼异为明州知府,并启动废湖为田,这样一年后,浩渺的广德湖就永远消失了。广德湖消失以后,在四乡(镇)留下了一条狭长水带,这条水带包括集士港河、西洋港河、沙港河、新河、湖泊河、大江河等原先广德湖的支流,所以现在广德湖遗址上支流纵横,河上多桥,桥河交错;桥畔多寺,寺光湖色,秀丽无比,也留下了许多关于古桥的故事与传说。</p> <p class="ql-block">五港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古林镇五港交汇处的河网之上。所谓“五港”,即东通宁波、栎社,南通洞桥、鄞江,西通蜃蛟、横街,北通集仕港、高桥的五条河港,五港桥因此而得名。五港桥建成以后,沟通了鄞西水网地带的一条陆上通道,从宁波市郊石碶走陆路经闻江岸进入四明山区,十分便利;同时,也为黄古林草席的交易和外运提供了便利。</p><p class="ql-block"> 五港桥为3孔石拱桥,全长20米,宽3米,中孔跨水6米,边孔跨水各4米,拱矢离水3米,两边各设台阶18级。桥的两边各雕有一对镇水鳌首,桥面两头各雕有一对高约1米的石狮子,形象独特,摇头摆尾,活灵活现。中孔上方桥栏上刻有“五港桥”大字,落款:同治八年(1869年)里人重修。</p><p class="ql-block"> 五港桥上刻有两副桥联:</p><p class="ql-block">洞筑三环月印圆;河分五港源流长。</p><p class="ql-block">波心倒映开金境;水面横飞落彩虹。</p> <p class="ql-block">九狮桥:</p><p class="ql-block"> 九狮桥南北向横跨于古林河上。桥的东北侧为资善观街心戏亭和古朴精美的黄古林庙,西南侧为五港桥。因桥栏上的4个望柱上雕刻有有九只狮子,故名“九狮桥”,俗称“黄古林桥”。据县志载:“清乾隆五十二年重建。”桥上九狮造型奇特,形态逼真,两只为雌狮,作蹲伏状,分别镌有伏背、拖尾、缠腰、昂首、抱足等神态各异的5只小狮,蹲立抱球。由于年代久远,雕纹线条已被磨浅,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人恶意破坏,狮子形象残缺不全。但由于精雕细刻,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打,我们仍能看到几个狮子虎虎生威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九狮桥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桥面桥栏是拱型,为单孔石梁平桥。全长15米,宽3.1米,桥两头各分9级石阶,左右桥栏叶半圆型,62厘米高。因桥门太狭,文革中重修至桥门3.5米宽。</p> <p class="ql-block">鸭蛋桥:</p><p class="ql-block"> 南北向跨于古林街河之上,为单孔石梁平桥,南北向各设有石阶7级,始建年代不详</p> <p class="ql-block">十三洞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海曙区集仕港镇湖山村的董家自然村,东西向跨于广德湖废弃后形成的湖泊河上。而湖泊河从石塘经十三洞桥,于横街入中塘河,全长7公里。十三洞桥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是宁波桥孔最多的塘河桥,也是海曙、鄞州一带最长的多孔石梁桥。</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董家村董澜考中进士,后官至江西新淦县令和后知直隶,任职期间成绩显著,两袖清风。老归故里后,他见董家村宽阔的河面阻断了与对面的交通,村民出入十分不便。于是出资并牵头建造了这座石桥,因为全桥由13个桥孔组成,被人们称为十三洞桥。</p><p class="ql-block"> 十三洞桥全长53.5米,宽1.77米,14墩13孔,石墩之上铺长条石为桥面,桥中心微微拱起,不设步阶,可通人畜车马。桥两侧砌有护栏石26块,中心桥栏两侧刻有“十三洞桥”4个大字。桥墩采用棱角条石叠成,上游迎水方设分水头。桥的西堍尚存有供夜间行船的石刻天灯柱,并有凉亭、牌坊等残迹。</p><p class="ql-block"> 十三洞桥建成以后,沟通了董家村与外界的联系,村民只要过桥就能到达集仕港、高桥等地,董家村也渐渐地变得富庶和美好。百姓赞语:“金山隔银山,洞桥十三眼,前后千亩畈,杨柳十八湾。”</p><p class="ql-block"> 十三洞桥西堍的桥亭中曾有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 暂寄足乎,欲行且止;</p><p class="ql-block"> 请息肩矣,少住为佳。</p> <p class="ql-block">仲一村尚书桥:</p><p class="ql-block"> 又名石马塘桥,早期又称青阳桥,位于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石马塘,东西向跨西洋港河。</p><p class="ql-block"> 原名“青阳桥”,因桥西原有“青阳观”得名。而现在所用的“尚书桥”桥名,则来源于石马塘村人——明代吏部尚书闻渊。闻渊(1480-1563),字静中,号石塘,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任南京刑部尚书、吏部尚书。为人刚直不阿,不尚奢华,虽然为人遇事独断,勤于政事,清正廉洁。晚年闻渊因为得罪了奸臣严嵩,告老还乡,居家十四年后去世。由于他的地位和名声,闻氏后人成为了甬上名门望族,在重修石马塘桥时,在桥栏一边刻上了“尚书桥”三字。</p><p class="ql-block"> 尚书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在的桥为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尚书桥为两墩三孔石砌梁桥,全长15米左右,桥面宽2.5米,离水2.5米,中孔跨水3.5米。桥东西横跨流经村中的塘河,桥面略略有些坡度,两头不设步阶,以三排纵向长条石铺就。桥两侧围有条石栏板,栏板间置丁字形石柱榫卯相连,均素面无饰。桥面中孔栏板外侧刻有桥额,其中南向的刻有“尚书桥”三字,边款为“嘉庆二十一年里人重修”字样,里侧又刻“光绪壬辰孟秋吉旦里人募貲重修”字样。北向栏板外侧刻有桥额,上镌“石马塘”,边款为“光绪壬辰孟秋吉旦里人募捐重修”字样。</p><p class="ql-block"> 桥西有个泗水亭和施茶亭,泗水亭原是个水榭,相传是当年闻尚书母亲观看龙舟竞渡时所建。</p> <p class="ql-block">林镇蜃蛟村四桥</p><p class="ql-block"> 蜃蛟村地处四明山北麓,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称。蜃蛟村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村内河流纵横交错,桥梁众多,形成了典型的水乡景观。沿着曲折的蛟川河前行,可以看到河上自东向西横跨着继濂桥、蛟川桥、榠樝桥、蜃蛟衕桥四座石桥。这四座石桥与其它地方的石桥不同之处是“桥亭合一”,就是每座桥上都建有一座凉亭,亭桥的亭单独有其名,就是亭桥的桥、亭分别有自己的名字。蜃蛟村的四座桥亭自东向西分别为华光亭、新设亭、慧思亭、金元亭,它们排成一线,成为蛟川河独有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继濂桥:</p><p class="ql-block"> 继濂桥始建于清雍正末年和乾隆初年(1711年),相传为蜃蛟村周氏27世“静山公”周志仁出资所建,清咸丰八年(1858年)重修,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周氏亨潞、亨淝等人发起改建。“继濂”取意于周氏《宗谱》中的《静山公传》,即继承濂溪(宋代当地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故乡)之意。</p> <p class="ql-block">蛟川桥:原桥已在洪水中被毁,现桥为近年村民们集资按原样新建。</p> <p class="ql-block">榠櫨桥:</p><p class="ql-block"> 座落在原村孝子庙前,与孝子庙同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周峨山出资重建。</p> <p class="ql-block">蜃蛟衕桥:</p><p class="ql-block"> 又名魏家桥,建于1816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重修。全桥格局完整,桥墩用块石叠砌,桥面由长条石板舖垫,两侧砌筑实心石栏板。</p><p class="ql-block"> 全桥长15米,桥宽2.7米,高2.5米,跨径3米;南北各砌有台阶9级和7级。桥额上题有:“蜃蛟衕桥”行书大字和“嘉庆丙子年岁季谷旦,民国二十年重修”字样。</p> <p class="ql-block">古林镇西洋港村西洋港桥:</p><p class="ql-block"> 西洋港桥为二墩三孔石梁平桥,南北向跨于西洋港河上,是昔日古林村民通向横街、凤岙及四明山区的必经之路。现存桥梁由乡人捐资重建于1901年,桥长15米,宽2.5米,中孔跨径3.5米。桥额镌“西洋港桥”,上款有字“光绪二十七年重立”。</p><p class="ql-block"> 桥西建有桥亭,桥亭廊柱上刻有二副楹联。</p> <p class="ql-block">横街镇林村万安桥:</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南宋初年(1127年),为石墩双孔木廊桥, 历代几次重修,现存桥梁为清代重建。该桥南北向横跨于浣花溪中上游。桥全长16米,宽3.2米,南北两桥堍各设踏跺13级。桥上建有廊屋数楹,廊屋长9米,其建筑结构明间为抬梁式,由16根木柱支撑着硬山顶屋面,木栏板高0.67米。该桥自清重建后,未见其有改建或添建现象,是海曙区境内迄今保存较完整的古桥梁之一。其中两个直径各为5米的石砌圆拱,映入水中,如满月一般,因此,村民又称“洞桥”。 两洞中间的石砌桥墩,迎水一方有分水尖,有锐角迎击激流,保护着桥墩和桥身。</p> <p class="ql-block">横街林村浣花桥:</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宋乾道六年(1170年),林村曾是昔日鄞西桃花乡所在地,彼时这里十里桃花溪“碧溪流红”,美丽非常,浣花桥亦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浣花桥系二墩三孔石梁平桥,桥长17米,桥中间呈微隆起状;桥面由三排厚度达半米的石板纵向铺列,每块长达5~6米;桥面不设护栏,意在发洪水时让水流能越桥而过。浣花桥的建设亮点在于该桥的桥墩。两个桥墩各用三块并列的长石板直竖楔入下方经过强化处理的护底石和桥基石中,而在迎水一方又削劈成尖圆形,从而大大减弱了洪水的冲击力。在桥面石板伸向桥墙上的两边,又用两块长条石相夹,又增加了桥体的耐冲击力。所以八百余年来,除了近年在桥边增设铁栏外,没有重建的任何痕迹。</p> <p class="ql-block">横绑镇林村板桥:</p><p class="ql-block"> 又名武陵桥,与万安桥相距约50米,武陵桥原本是一座两墩三孔木梁桥,桥上建有赏心亭,可远眺武陵山,故名武陵桥,桥以磐石为基,亦名磐桥,又因其位于村中闹市,又叫“林村市桥”。桥墩属“柔性墩”,两组直竖石板,榫接溪床和石梁,石梁上置木梁,再铺木板,故称其为“板桥”。武陵桥始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至明清屡圮屡修,重修于康熙年间。2000年9月,台风“桑美”袭击宁波,滚滚山洪自大雷山汹涌而下,冲蚀桥基,武陵桥不堪重负,倾倒巨浪中,廊桥遗恨。林村人于是在2001年集资重建板桥,并将石墩改成了钢筋水泥墩,屋顶改成了琉璃瓦,成了一座古今结合的桥梁,廊南挂“武陵桥”牌匾。</p> <p class="ql-block">横街镇横街村隐仙(广德湖)桥:</p><p class="ql-block"> 隐仙桥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南北向横跨于鄞西中塘河之西端。原为二墩三孔石梁平桥,附近原广德湖桥废圮后,被迁移拼接于隐仙桥之北,故该桥现为四墩五孔平梁桥,至今桥上仍保留有两个桥名的桥栏板,一曰:隐仙桥,一曰:广德湖桥。桥全长18.55米,宽2.92米,栏板高0.47米,石料质地为当地产的光溪石。其栏板与望柱连接处均采用榫卯形式,结构坚固。桥墩用长条块石迭筑,制作精良,砌筑规整,桥西迎水一面的桥墩采用分水尖的作法,以减轻洪水冲击。</p> <p class="ql-block">横街镇桃源村职湖桥:</p><p class="ql-block"> 为两墩三孔的石梁平桥,职湖桥,曾名曹家桥,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建,现桥为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解放后(1952年)有过修缮。</p><p class="ql-block"> 桥梁石质为红石,全长21米,其中桥面长12米,桥面宽1.8米。南边桥额刻有桥名“职湖桥”三字,落款“壬子岁桂月吉旦.里人重修”。北边桥额刻有桥名‘建设桥’,款为“..一八三三年.月造”,一桥二名,“建设桥”之名应是1952年修缮时所刻。</p><p class="ql-block"> 职湖桥东西两边设有引桥,两侧各有九级台阶,桥面每孔由三张长条石板并列铺成,每张石板长4米,宽近60厘米,厚10多厘米。桥上南北两侧设有桥栏,桥栏厚18厘米,宽50厘米,长4米。中间桥孔最高,另外两孔桥面有微坡,曾经是两岸村民“职田”、“职湖”的必经之处。</p> <p class="ql-block">注:集士港镇的十三洞桥曾经在中塘河的古桥一集中展示,但是觉得还是归到广德湖遗址上的古桥为妥,所以本集又将该桥予以展示。</p> <p class="ql-block">本集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