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古井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诸暨牌头镇域内有多口古井,这些古井不仅仅是一个取水之地,古井有更多的象征意义,被视为一个村落一座寺庙的象征性标志物,一口古井还可能蕴含一段段历史往事一个个神奇传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古井被废弃或者毁坏的不少,我们应该保护好古井,宣传古井文化,参与古井文化传承工作,让古井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符号永远得以存续下去。今特将收集整理了牌头镇古井的一些资料,以供大家阅看,希望大家了解、关注古井,也为地方史留点类别性系统性史料。</p> <p class="ql-block"> 牌头越山寺(云居禅寺)的“鸱夷双井”是传说中最古老的水井,相传战国时期越国范蠡曾带西施到过勾乘山的侧山越山那个后来建寺的山坳,为取山泉水挖了两口井,因范蠡又叫鸱夷皮子、西施叫夷光,后人把这两口井称“鸱夷双井”。因为此山坳有泉水涌出的水井,越山寺祖师鉴真禅师(叫师鼐,俗姓唐,江苏常熟人,后法号鉴真,与唐天宝年间东渡扶桑之鉴真的法号相同 )当年(909年,唐末已是五代时期)将此地选为寺址的一个重要因素,又因为勾乘山曾是越国故都便与古越国人物联系起来了,寺建起来了,“鸱夷双井”保存下来了。这两口古井现在还在越山寺大雄宝殿前,左右各一,其大小和式样一致,井壁石砌,圆径三尺许,深三尺许,井水清洌,终年不涸。</p> <p class="ql-block"> 越山寺下有个寺下张村,据《孝感里志》记载,唐张孝子万和公六世孙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从南湖(今安华涨墟村)迁越山。寺下张村原称石鼓头,后名越山村。《光绪诸暨县志》记载:王炼师丹室在越山亭西北石鼓山,唐朝王炼师炼丹处,山下有村曰石鼓头。越山寺建于909年,张氏始祖曾捐良田山地给越山寺。村庄应该早于越山寺一百多年已形成,由于越山寺名气大,后来村名就改为寺下张。村中就有一口古井,井在张氏祖先最早的卜宅地,越山溪北石鼓山下,这口古井一直是村民的饮用水井,说不定也是唐朝王炼师炼丹的取水处。现古井周边都是旧宅。罗家古宅和张氏香火厅(后改建为越山公社大会堂)就在古井旁边。寺下张古井是石质井栏圈,刻有花纹,圆径不到三尺,深有九尺,井水清澈,1958年修建越山水库(后停建)大坝中心墙后,井水清澈度降低水量减少了。</p> <p class="ql-block"> 越山寺大雄宝殿内还有一口古井,在殿靠里右侧,现建有井栏,径近三尺,深数尺,水质清澈,叫“运木古井”。传说宋代济公和尚为了重修杭州净慈寺,受派到越山寺募化木料,越山寺住持答应山上断头的树全给他,不料夜晚狂风大作,刮断了山上许多大树的树梢,越山寺住持只得同意。济公用法力把募化来的木头通过越山寺内的井运送到净慈寺的井,从此,越山寺古井与净慈寺醒心井被传为“运木古井”。这流传下来的神奇故事应是越山寺与济公与杭州静寺曾经有一段很密切过往的一个佐证。杭州与越山,两座名寺,两口古井,一段神奇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在勾乘山主峰王坟岗南侧到天灯盏的一山谷小台地中有一口古井,石块筑砌,年代久远,具体建成时间无从考证,现井形完整,因天灯盏不远,姑且称此井为“天灯盏古井”。旁边有石屋残壁,曾有山民居住过,说不定住过好几户人家呢。</p> <p class="ql-block"> 牌头斗岩的金井龙潭很有名。斗岩峰西侧山腰崖下一水潭,围而成井,宽深不过数尺,常年泉水盈盈,大旱不涸,久雨不溢,传说井中有龙王。朱元璋称帝后,感谢斗岩白鲎大仙利用井潭水起雾助战有功,封井中龙王为“金井龙王”,水潭为“金井龙潭”。现金井龙潭前建有牌碑,成为斗岩风景区主要景点,去斗岩龙王殿都要经过“金井龙潭”。</p> <p class="ql-block"> 牌头义井村有关于的“义井”的记录:“义井”是诸暨四大古井之一,至今已500多年,旧时曾有“一井在县(即县衙门)内,二井在庙(即义井庙)前,三井在路边,四井就是四眼井”的说法。郭氏村落因义井而名为“义井村”。义井位于郭氏宗祠右前侧的路边,井栏圈为石制,呈圆形,外径为0.57米,内径为0.43米,高0.36米,井深8米,上镌刻有“义井,道光元年重建,郭何氏裔孙立”字样的14字铭文,1982版《诸暨县地名志》和《诸暨文物志》亦有有关“义井”的记载。“义井”井水清澈,汲之不断,味道甘甜,过去一直是村民饮用水水源。 </p><p class="ql-block"> 现“义井”井栏圈外面加设六角形石制井栏圈作为保护。关于井的来历版本很多,有“方言二(nì)字与义(nì)字音同,故名‘义井’的说法”。但多种说法缺乏考证,唯郭氏太公仁慈开放水井惠及村民的说法较为可信。传说义井村自古人口众多,周边没有江河少有池塘,日常饮用水较困难,为解决吃水问题,有条件的家庭自挖水井。有一年盛夏,旱灾严重,村里仅有的几口井快干涸了,一户郭姓大户人家的太公,不忍村民用水困难,生恻隐之心,打开院门,让村民都前来打井水,渴得要命的村民都非常感谢。此后,不论是不是旱灾,郭氏太公他家的那口井全天候都开放了。村民们为纪念郭氏太公的善举,就将这口井称为“义井”,一直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其实“义井”之名不至500多年,早在宋代已有“义井”村名了。南宋文学家楼钥(1137~1213),明州鄞县(今宁波)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历任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乾道五年(1169年),以书状官随舅父汪大猷出使金国。按出使行程以日记形式写成《北行日录》。楼钥北行是1169年11月初从温州出发的,《北行日录》中记录:“经丽水、缙云……行二十二里,饭罗岭下篆坑何店。行三十五里,宿义井夏店,过牌头十里。”根据记录楼钥于1169年11月15日早晨从义乌出发向诸暨进发,在罗岭(可能就是现在的善坑岭)下的篆坑何店(善溪何氏的店)吃中饭,行走三十五里,住宿在义井(牌头镇义井村)夏氏的店,在过牌头十里路的地方。楼钥于1169年11月15日住宿在“义井”,据此义井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义井村关于“义井”的历史介绍需要改写一下。</p> <p class="ql-block"> 牌头镇东面勾乘山西麓有一个自然村叫白塔陈,曾称白塔址,又称白塔子。据陈氏族人一代代传下来说,陈氏祖先宋末从东阳县白塔路西村移居来的。因此地外形很象故地,陈氏为纪念故乡,定村名为白塔址村。到清代白塔址改名白塔陈。其实白塔陈除了陈氏外,后来有何氏、许氏迁入,成为陈家、何家、许家三族聚居的村落,不过陈氏一族大一些。有关陈氏有一个传说,白塔陈曾有个叫陈三的大户,有良田数百亩,钱庄一处,船埠一个,庄院一座。陈三公乐善好施,陈氏庄院处于婺越古道边,有一年,金衢地方暴雨成灾,向北逃难人群陆续不断,陈三公率陈姓人家驿道上支起大锅煮粥舍饭,接济逃难人群。陈三公见逃难人群中有父子两人,文弱儒雅,谈吐不俗,获知父子俩是求功名之书生,特予关照并资助。后父子俩登科高中,为报恩德,父子在村口建了一座小庙,立实心白玉塔一座,上刻陈氏功德,故称白塔庙,故村名为“白塔陈”。白塔陈村边确曾有一座白塔庙(曾办过小学,现庙址建了山下周村委会办公楼),但陈氏族人老辈人说有白塔庙从来没有看到过白塔,白塔庙其实是湖头、白塔址、山下周三村的社庙叫“三保庙”,因庙在白塔址故称“白塔庙”。白塔庙前有一口常年不干的水井,应与陈氏族人徙于此地的历史一样悠长,这口古井至今还在。村民说这口井原来是没有井栏圈,是石板石块砌成的,常年水质很好水量充盈,水桶可以直接从井里提水。旧时连周边村庄做酒打丝都到这井来挑水,据说用这井水缫出来的蚕丝特别白,价钱可以卖得特别高。白塔陈有一座白塔庙,白塔庙前有一座井,这座古井应称“白塔古井”。据白塔陈村民还说起白塔古井南向过去从勾乘山西麓发源的马家坞溪上还有一座叫“白塔官桥”的石板桥,可惜早已圯。白塔陈村与埂大村的浦阳江段还有一个“白塔潭”。</p> <p class="ql-block"> 牌头中华村对古井保护做得比较好。中央宣(中华村原村名)古并位于村中池塘边,建于清代,井口原圆形,四周用石头彻成,直径大约2米,井水清澈,常年不涸,1964年进行改造,2021年重新清理并进行整修,现井口呈六边形。并配上护栏。</p> <p class="ql-block"> 最后牌头集镇上的“三公井”值得一提:民国时期(1940年代),当时牌头地方政权机构发起在牌头老街的上、中、下市头新建“一公井”“二公井”“三公井”三口井,镇上才有了比较好的饮用井水。过去近80年了,虽称不上古井,但这三井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肯定也发生过一些故事,可惜这井及与此有关的一切的一切都湮灭了,连井址也找不到了。今特加撰这一段文字放入牌头镇古井系列文中,为牌头地方史留下一点历史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