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成长共读打卡,聚团共进<br>【打卡人】陈俊蓉<br>【打卡始于】2023年4月15日<br>【日精进打卡第135/219天】2024年10月31日 <br>【今日讲座】用命题讲述地理故事1<br>【分享者】:吴仕宇老师<br>【用时】1.5小时<br> 最近两天都在看吴仕宇老师周六的讲座回放,总计时常大概是3小时左右,内容太充实了,我这两天差不多花了3小时边看边做笔记才把进度条拉到一半,想着这部分内容也足够丰富先写写心得了。<br> 第一次听到吴老师的名号是在上学期参加一次佛山的培训,吴老师和另一位老师应该是围绕“格局过程耦合”主题开展同课异构,吴老师是用佩枯错的试题展开成教学情境,环环相扣,过渡表达也富有诗意,但可以看出学生课堂反应还是慢半拍。<br> 后来关注公众号看到吴老师的高三复习计划后,我意识到可能是高三复习方式不同,学生积累不同,反应也存在差异,所以我也是很好奇吴老师如何开展高三复习,从计划就可以看出需要老师要扎实的功底,随时能为学生在题海中的探索“兜底”才可以。<br> 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个部分,已经梳理完的部分可以分为赏题、命题两部分。</h3> <h3>1.赏题<br> 虽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好题大多具备相似的优点,差题则各有各的不同。选出好题,就是像是厨师要先选出好的食材,才能烹调美味佳肴。<br> 吴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总结的高考卷特色,例如第一组题具有门面效应,往往放的是国家正向积极的部分(这个有点像命题比赛指导里提到的不考自己国家里的灾害性事件,如果要以此素材命题可以选择国外的例子);时事热点在当年高考卷素材中的反映;平衡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等等。</h3> <h3> 一道题目可以拆开三个部分来看,例如立意、情境和设问。吴老师用了大量的试题作为例子带我们一道道进行赏析,包括立德树人中如何选择适合情境素材、设问中可以借鉴的命制思路有哪一些,怎么问问题才能让学生摆脱模板化思维,真正开始思考有趣的问题等等,例如提到22年全国乙卷海水淡化厂的小切口,或者广东卷巴音河流域的“从河流侵蚀角度”之类的限定角度,但是要注意如果是学术情境问题切口太小,有时候只有论文里面才提到的这一情况,又会倒向为论文“背书”,这个度还真是不好把握。</h3> <h3> 吴老师还会拿出同一命题者前后命制的两组题进行比较,譬如22年全国乙卷北美冰盖和24年环南极海域叶绿素含量变化,前者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以及空间想象要求,地壳均衡理论属于懂了就不难,不懂可能就有点难理解,入题就开始让人心生胆怯了,但我觉得从设问来说还是挺有思考度的,如果放在一些考查地理实践力的问题上再改一改还是不错的吧。<br> 两组题体现了相似的区域认知考查和尺度耦合的思想,命题者的偏好和习惯还是比较稳定的,怪不得吴老师会提到五月可以让学生来看看命题专家的论文,有种“中医治本”的感觉,自己可能是在“西医治标”,虽然无论哪种都是治病的有效手段,但是对地理学思考研究的深度不同,学生获得感是不一样的。</h3> <h3> 吴老师提到全国卷有着文科思维的痕迹,对专业论文的依赖度比地方卷低,目前使用地方卷的省市越来越多了,也呈现出不同的命题风格,一般和广东卷风格差很多的试卷我很少会有研究和关注,而培训时命题专家也会说真题才具有做的价值,有些模拟题质量不高反而练坏学生的脑子,所以我们除了广东重点地市的模拟题,其他模拟题也比较少看,现在想来还是有些狭隘了,要提高的是自己对题目的赏析水平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才能挑选合适题目给学生。<br> 练习册上出现的江浙地区试题都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要求,例如定日镜,如果学生问起,我们会先推荐他们做实验演示验证,讲是讲不太明白的,做一次就会了,而顺和逆也有观察视角上的差别,学生问怎么就知道图中太阳移动是从图中西侧到东侧呢?的确也是没有这个证据证明那个是日出,理解是日落不行吗?说不明白。地球科学化则是另一个突出特征了。</h3> <h3>2.命题<br> 新手命题容易出现过于依赖论文的问题太真实了!因为我平时是不怎么命题的,一般是任务比赛才会命题,想着这个题要拿给别人做,得有充分的证据才行啊,所以找不到足够的支撑,自己也不敢命制。</h3> <h3> 吴老师以佩枯错的题目设计为例,给我们复盘了一次选材-命制-解析的过程,巧的是前两周学生才做过这个题目,无论是材料、图表和设问间的环环相扣都是很精彩的,学生方面可能是对图的阅读(可能和印刷问题有关,硬件条件难以改变)或者部分答案会存疑,比如说吴老师自己提到的终稿答案“裸鲤从雅鲁藏布江进入佩枯错”,学生也会觉得这个也值2分吗?比较多答案是先解释了雅鲁藏布江和佩枯错如何相连,佩枯错和门曲如何相连,然后“裸鲤就从雅鲁藏布江游到了门曲”。初稿看着还觉得言之有物一些,毕竟流入更高海拔的湖中,水温不适宜可能都死光了,等不到再去到门曲了。</h3> <h3> 在第三问中,学生认为为什么要说“无其他扩散途径”也是个得分点呢?就算有其他扩散途径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看到吴老师原版的答案也没有这一点,可惜那晚没能及时参加问问题。<br> 吴老师说整个试题答案组织中只有少部分是来自论文,其余更多都是根据论文事实进行地理推理,艺高人胆大啊!答案的内核来自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运用,比一些比较难用中学知识解析的题目直接搬出论文,说“原文就是这样的”还要更胜一筹!</h3> <h3> 有句话说“投入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吴老师印证了这句话,这一万个小时是每天对全国各地新题的收集和论文阅读,是极其高效的一万个小时,从足够多的特殊性例子中归纳印证一般性原理和规律,既有横向迁移也有纵向迁移,再从一般性原理出发去看世界的特殊性,这样的学习路径也让学生尝试,敢为人先是最贴切的评价了。</h3> <h3> 关于题库建设,我也有点纠结用一种什么形式检索归类,发现在线编辑文档还挺好的,我可以按照知识模块、思维模型或者具体任务分类,然后把每一组题的设问收集起来快速检索,然后找对应试卷开始组卷,或者做个数据库?也可以服务于二轮复习,做做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