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文西美术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长乐镇,于2024年6月28日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水竹村,旧名水竹安,始建于元延佑七年(1320年),为汉高祖刘邦后裔刘氏聚居地。水竹村地处绍兴市南陲,座落长乐江上游,青山环抱,绿水围绕,人文荟萃,钟灵毓秀。</p><p class="ql-block"> 水竹村被誉为“剡西文化第一村”,耕读传家历史悠久。明永乐元年就设幼学书田,清末民初创办镜清小学。百余年来,镜清小学孕育了众多的家国栋梁,尤以科教文卫英才为盛。其中有人民艺术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西安美院奠基人、著名版画家刘蒙天等。据近年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水竹儿女就职于国家科教文卫领域达120余人,其中人民教师78人(含校长、教授 25名);医生护士42人(含院长、主任医师 12 名)。水竹村人才济济,科局级以上干部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达137人,获省部级以上文化艺术及科技进步等奖励80余人次。水竹英才遍布神州大地,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默默耕耘。</p><p class="ql-block"> “美哉 水竹安”,这是刘文西为家乡亲笔题写的深情赞美。2019年撤并行政村,周边新安等6个自然村并入水竹村,户数扩至1150户,人口增至3460 人,自然人文资源越发丰富,勤劳智慧的水竹儿女更加踔厉奋发,家乡的明天将迎来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30日,我们一行二十多人来到嵊州长乐镇水竹村刘文西美术馆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源泉,视绘画为生命。这就是人民画家刘文西先生的艺术人生。</p><p class="ql-block"> 从育才中学到西安美院,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原,刘文西始终践行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扎根黄土,深入生活。他饱含对领袖、人民、生活的热爱之情,将为人民造像、为时代抒情的历史使命诉诸笔端,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 “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从西洋素描到中国笔墨,刘文西巧妙地熔中西绘画精华于一炉,以严谨的造型和粗犷阳刚、淳朴浓烈、气势雄健的笔墨语言,创造性地开拓了新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气象与格局,为世人留下众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珍品,开创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的“黄土画派”,对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六十余年来,刘文西上百次深入陕北高原,踏遍了那里的沟沟峁峁,走访革命遗址,学习领袖著作,领悟伟人精神,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情感、精神气质与时代印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艺术形象,在当代中国画坛树立了旗帜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刘文西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光辉典范,是党的文艺方针的忠实践行者,是一位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艺术大家,他的作品与艺术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刘文西“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精神,在探索中国艺术发展道路、繁荣中国文化艺术、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进程中散发魅力、闪耀光芒。</p> <p class="ql-block">一代伟人风采尽在妙笔神功</p><p class="ql-block">刘文西创作第五套人民币上毛泽东画像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第五套人民币发行背景</p><p class="ql-block">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商品交易日趋活跃,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对流通货币的数量与质量等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设计发行第五套人民币。</p><p class="ql-block"> 1997 年,刘文西正在北京参加第八届全国人大会议,印钞企业的一位技术人员找到他并邀请其为人民币画领袖像。</p><p class="ql-block">20 多天精心绘制 反复打磨终成经典</p><p class="ql-block"> 接到这一任务后,刘文西既紧张又兴奋:紧张在于这是一项难度颇大的绝密任务,兴奋的则是今后自己的画作可能出现在亿万人民的手中。因此,怀揣着神圣而庄严的心情,他精心挑选了1949年毛主席在政协会议上讲话的一张照片为“蓝本”。但由于拍照时使用了闪光灯,照片上脸部没有轮廓和阴影,缺少立体感,这极大增加了创作难度。为此,他辗转找到照片原件,然而原件尺寸很小,与一张扑克牌相差无几,而且还是全身照,头部就显得更小。为画好主席头像,他用放大镜反复观看、揣摩,经20 多天的绘制、修改和完善方才定稿,并一举通过审定。</p><p class="ql-block">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正式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从此,刘文西的“作品”便“飞入寻常百姓家”。</p> <p class="ql-block">东方</p><p class="ql-block">纵 270 厘米,横 780厘米 1993 年</p><p class="ql-block">题款:东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袖。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了一生。新中国像巨人般屹立于世界东方,他们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伟大业绩,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p><p class="ql-block">为敬爱的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一九九三年十月,刘文西。癸酉年秋,画于陕西省西安东方大酒店。</p><p class="ql-block">钤印:刘文西(白文方印)、江山如此多娇 (朱文方印)、刘文西印(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为人民而创作就要逐年建立起与人民血肉相依的情感,逐年到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去激情创作,逐年不断地累积经验去提高创作。</p><p class="ql-block"> 创作是艰辛的,当一个好的画家更是干辛万苦的,只有画家长期融人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得为什么画画、怎样画画。只有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的画家才能画出人民欢迎的作品,只有为人民画出丰厚的优秀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欢迎。</p><p class="ql-block"> 作品是画家的生命,精品是生命中的生命。画家靠画来说话,画是献给人民的也是献给历史的,作品的优劣只有人民和历史才能给其定位,因为人民和历史总是最公正的。画家应该是最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人,应该是最有思想的人,应该是最勤劳、最勇敢、最吃苦的人。</p><p class="ql-block"> 画家要一辈子把心思放在画上,放在人民身上。</p><p class="ql-block"> —— 刘文西</p> <p class="ql-block">与祖国同在</p> <p class="ql-block">历程</p> <p class="ql-block">伟大的转折(组画系列)</p> <p class="ql-block">更喜岷山千里雪</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抗日年代</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与牧羊人</p> <p class="ql-block">春天</p> <p class="ql-block">黄土情</p> <p class="ql-block">沟里人</p><p class="ql-block">纵 169 厘米,横133 厘米1982年</p><p class="ql-block">题款:沟里人。写陕北秋收时节,一九八二年,文西。钤印:文西(朱文方印)</p><p class="ql-block"> 1980 年秋,刘文西到延安冯庄写生,赶到时太阳已快要下山,几位老汉迎面走来,背上压着小山一样的谷垛,和着泥土的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流淌。刘文西的经典作品《沟里人》正是描绘了这样三位朴实、平凡的陕北农民,真实地刻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勤劳,反映出一代代黄土地人坚忍不拔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摘自光明日报《刘文西:把自己“种”进黄土地,用丹青书写黄土情》</p> <p class="ql-block">藏族母女</p> <p class="ql-block">北斗</p> <p class="ql-block">藏女卓玛措</p> <p class="ql-block">巧姑娘</p> <p class="ql-block">磨锄</p> <p class="ql-block">黄河汉子</p> <p class="ql-block">新疆舞</p> <p class="ql-block">陕北姑娘</p> <p class="ql-block">新疆姑娘</p> <p class="ql-block">陕北老乡</p> <p class="ql-block">新疆维族老人</p> <p class="ql-block">甜睡</p> <p class="ql-block"> 《黄土地的主人》作品长102米、高2.1米,由《黄土娃娃》《陕北老农》《米脂婆姨》《绥德的汉》《麦收场上》《喜收包谷》《葵花朵朵》《高原秋收》《枣乡金秋》《苹果之乡》《安塞腰鼓》《横山老腰鼓》《红火大年》等十三个部分组成,画面构图宏伟、大气磅礴,人物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作品热情歌颂了黄土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奔向美好幸福生活的辉煌历程,集中凸显了黄土高原的风情文化,刻画出陕北人民勤劳坚韧、淳朴热情、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极富冲击力和视觉效果。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受到黄土地和劳动人民蓬勃向上的伟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绥德的汉</p> <p class="ql-block">陕北老农</p> <p class="ql-block">米脂婆姨</p> <p class="ql-block">枣乡金秋</p> <p class="ql-block">横山老腰鼓</p> <p class="ql-block">红火大年</p> <p class="ql-block">喜收苞谷</p> <p class="ql-block">葵花朵朵</p> <p class="ql-block">麦收场上</p> <p class="ql-block">高原秋收</p> <p class="ql-block">祖孙四代</p><p class="ql-block">《祖孙四代》是1962年刘文西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山姑娘</p> <p class="ql-block">沸腾</p> <p class="ql-block">老百姓</p> <p class="ql-block">相聚</p> <p class="ql-block">道 情</p><p class="ql-block">纵 180 厘米,横143厘米1992 年</p><p class="ql-block">题款:道情。毛泽东同志和陕北曲艺家韩起祥同志在一起。一曲《翻身记》道尽悲和喜,陕北著名盲人说唱艺术家韩起祥紧握着毛主席的双手,一股暖流沟通着领袖与群众、人民与时代。韩起祥一生的演唱广为流传,《翻身道情》更是陕北人民家喻户晓,他唱出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是亿万受苦人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旧社会所经历的大悲大喜,粗犷的三弦琴倾注了对新中国的挚爱,浑厚的歌喉流淌着对黄土地民众的深情。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他虽是盲人,心中却充满光明,虽是几块竹板,也能敲出改变山川的雄心,可谓丝丝琴弦,使山川为之欢呼,声声吟唱,使大地为之动情。正是:千古江山诉悲喜,一把三弦道真情。</p><p class="ql-block">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而作,一九九二年三月春日,刘文西.</p><p class="ql-block">钤印:文西(白文方印)、黄土情深(白文方印)、黄土颂(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道情</p> <p class="ql-block">唱支山歌 </p><p class="ql-block">纵 214 厘米,横189厘米1991 年</p><p class="ql-block">题款:唱支山歌。陕北是民歌之乡,陕北人的心声时常用山歌唱出,在他们憨直、纯朴、寡言的内心中蕴涵着黄土地的芳香、风土人情的乐章、高原的豪壮气质与博大的胸怀。在这块厚土上流淌着永不枯竭的温泉,我赞美这只求奉献,很少索取,但依然不断在付出的可敬爱的人们。一九九一年写陕北黄土高坡上我所熟悉的乡亲,刘文西。</p><p class="ql-block">钤印:刘文西(朱文方印)、黄土情(朱文方印)、黄土颂(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唱支山歌</p> <p class="ql-block">银花朵向阳开</p> <p class="ql-block">苹果之乡</p> <p class="ql-block"> 刘文西美术馆如一颗明珠,镶嵌于长乐镇的清涧碧溪之间,装点了这片悠悠山谷。据介绍,该项目整体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354平方米,分为刘文西美术馆、研学美育中心和闻溪民宿3幢主建筑。其中刘文西美术馆建筑面积4292平方米,共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青山主题,二层为黄土主题,对应刘文西先生“半生青山,半生黄土”的艺术人生,全景式展现刘文西先生的艺术之路,以全面丰富、系统有序的脉络回顾了刘文西作为“人民艺术家”的使命与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