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br> 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br> 退休十多年来在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我也曾不止一次的游览欣赏了我们祖国的四大名桥。<div> (图为北京卢沟桥)</div> <h1><b>(一)广济桥</b></h1><h3> 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四大名桥之一 ,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该桥白天正常通行,晚上断成两截,自800年前持续至今。</h3><h3> 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潮州八景之一,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4A景区 。</h3><h3> 2023年2月,我与老友一行五人“东南沿海自由行”其间来到潮州广济桥。</h3><h3> (本图片源于网络)</h3>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 2007年修复竣工后的广济桥。 广济桥西岸的潮州广济楼 广济桥西岸桥亭与广济楼隔路相望 西岸桥亭 广济桥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 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 。 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该图片在东岸拍摄) 我们从西岸上桥,依次观赏了西东两边的梁桥桥亭、浮桥和“铁牛”、“民不能忘坊”、“古石梁”等文物古迹。 <b> 凌霄亭。</b>广济桥桥亭都建在桥墩上,全部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形态多种多样,空间大小不一。<br> 桥上殿式阁匾分布在大桥中轴线上,黑底金字。 <b> 涉川亭。</b>是西岸主要桥亭之一,这里有广济桥的镇水兽鉎牛。 广济桥上原来有二头鉎牛,分立东西梁桥矾头墩,后一只被洪水冲走,下落不明。现今剩一只独立西桥第八墩。广济桥鉎牛是广济桥重要的组成部分,韩江水患频繁,大桥屡屡受损,人们期望鉎牛镇水减少水患。 过了涉川亭就是浮桥, 浮桥在韩江主航道偏东,浮桥由十八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浮桥可启可闭,闭合可连接二边梁桥,开启能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 下了浮桥来到东岸,首先见到的是“<b>民不能忘坊</b>”。这是纪念1841年韩江洪水,冲垮若干桥墩,次年又泛滥,当时的太守和分司发动盐商和富户重修广济桥,历经数年才得以完工,后来百姓建坊以作纪念。 东岸的桥墩、桥亭比西岸多,而且桥亭的规格、档次也似乎比西岸的要高。下图中间的桥亭为“摘星亭”,左右两侧分别为“寻麟”和“引凤”。 寻麟亭 引凤亭 亭内陈列的与广济桥相关的精美工艺品 在东岸拍摄的西边石梁桥 东岸场地上立有邮电部2009年11月、2021年10月和2021年12月先后三次发行的与广济桥有关的邮票,下图为2009年发行的一套三枚《广济桥》特种邮票。 桥东不远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的山坡上坐落着韩文公祠,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两侧台阶中间岩石书卷上雕刻着韩愈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走过高高的台阶来到祠庙前,遗憾的是当天因是周一而不开放。 隔着大门的铁栅栏,我拍摄了一张影像留作纪念。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里面有近百米碑廊,正殿中央塑有韩愈像。 <div> 夜幕中的广济桥</div> 夜幕中的广济楼 <h1></h1><h1><b>(二)赵州桥</b></h1><h3> 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h3><div> 2019年10月我与老友三家冀南豫北自驾游去邯郸途中曾来到赵州桥。</div> 赵州桥所在的洨河风光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故称敞肩桥),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赵州桥跨度大、弧形平,采取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圆弧拱形式。优于多孔桥单跨跨度小、桥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点。赵州桥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 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刀法苍劲有力,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1961年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以赵州桥为中心建成赵州桥公园,用以保护赵州桥。2010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进入赵州桥景区大门,便是八仙大道,大道两边有八仙塑像(下图上左为汉钟离,上右为吕洞宾),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经倒骑着毛驴走过赵州桥,此外传说中的“柴王推车”(下左)、“小放牛”(下右)等也与赵州桥有缘。 公园内李春塑像像,中年学士打扮,文质彬彬,左手持一卷图纸,玉树临风。隋朝虽然短暂,但是李春作为一代桥梁专家,他建造的赵州桥作为一座历史名桥,将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牢记。 赵州桥旁的“神桥”石碑 景区陈列的其他历史遗物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撰写的“中国石拱桥”碑文 一行六人在赵州桥留下美好的记忆 <h1><b>(三)洛阳桥</b></h1><h3> 泉州洛阳桥,是福建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也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 ,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h3><div> 2007年和2023年我曾两次来到洛阳桥。</div> 洛阳桥,原称“万安桥”。因这里原有的古渡口“万安渡”而得名。 唐宋以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唐朝初年,由于战争社会动荡不安,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多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南迁,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桥北的牌楼,中央开间横匾上面题有“洛阳潮声”四个大字。 洛阳桥最初建造于宋代。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历经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div> 近千年来洛阳桥经历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及战争的毁坏,多次维修。1993年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勘察古桥后,对洛阳桥全面修建,使其恢复古桥旧貌。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开放。</div> 洛阳桥所跨的洛阳江水道风光。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 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 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 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 “月光菩萨”神像。2007年第一次去洛阳桥时拍摄于洛阳桥头上的宝箧印塔。 可惜两次到洛阳桥都未能拍摄其全貌。这是一件弥足珍贵的纪年文物,建于宋代的月光菩萨塔,它见证了洛阳桥近千年的历史。 网上下载的月光菩萨塔 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 桥中央碑亭旁是“海内第一桥”展示馆,展示了洛阳桥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史料。 清道光年间沈濡瀚所书“海内第一桥”石匾及桥下出水的扶栏。 1998年,洛阳镇政府在桥北江滨建立了一尊高12米的蔡襄石雕像,以纪念这位造桥创始者。<div>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洛阳桥是其中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div> <h1><b>(四)卢沟桥</b></h1><h3>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西侧的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北京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卢沟晓月”,是乾隆皇上钦定的燕京八景之一。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h3><h3> 卢沟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中我去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在这里我不仅了解见识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智慧所创造的许多文物和艺术瑰宝,而且参观游览了卢沟桥景区众多的陈列和雕塑作品,与此同时在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和雕塑园受到了一次次爱国主义教育。</h3> 卢沟桥为十一孔不等跨连续圆拱桥,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宽9.3米,墩前尖后方,迎水面砌成分水尖,并在每个分水尖上安置一根长约26厘米的三角形铁柱,以其锐角迎击冰块,保护桥墩,人称“斩龙剑”。桥墩的另一头,形如船尾,水流出券洞即可分散,减少券洞内水流的压力。(下图源于网络)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卢沟桥建亭刻碑,将乾隆帝手书“卢沟晓月”四字刻碑立于桥头。 康熙察永定河碑 碑的背面刻有乾隆帝手书“卢沟晓月”四字,远处是宛平城西门。 乾隆重茸卢沟桥碑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石雕狮子485个。 石狮子是卢沟桥最大看点之一。因其数量多,且小狮子多雕于隐蔽处,故明代即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 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各个栩栩如生。 除了狮子,主题文化广场也是卢沟桥的一个必看之处。主题文化广场位于卢沟桥东侧与宛平城相接处,8组大型雕塑艺术地再现卢沟桥的建桥史和卢沟桥作为通商要道的历史画面。 展现建桥场景的雕塑 展现卢沟桥历史上作为通商要道的雕塑 卢沟桥的东头是宛平县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卫京都的拱极城。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1987年7月6日建成,邓小平题写馆名。 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雕塑。 紧邻宛平城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而建。 雕塑园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与雕塑群。 1961年3月4日,卢沟桥(含宛平县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2021年3月,卢沟桥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div><div> 2023年11月,卢沟桥入选北京市第二批水利遗产名录</div> 谢谢观看!部分文字个别图片源于网络,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