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日,天气晴好,气候宜人,加上诱人的秋景,决定去一次晋祠,拍点照片制作个美篇,以此让更多的人感受晋祠的历史底蕴与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祠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建筑。追溯其源,晋祠原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候唐叔虞及其母邑姜而建。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将国号唐改为晋,叔虞祠也叫做晋王祠。随着历史的演进,晋祠逐渐从一个祭祀场所,发展成为集宗教、文化、艺术、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晋祠的文化遗存极其丰厚,殿、堂、阁、亭、台、桥、榭各式建筑100余座,把这里点缀的十分幽雅、秀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主要由祠庙、园林两大部分组成。祠庙在前,园林在后,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使其成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璀璨文化的人文景观。今天我来到的是深厚与广博、繁荣与灵秀的晋祠博物馆,这里是晋祠的核心与精华。</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中轴线漫步前行,晋祠的“三三三经典”绝对不容错过。从正门出发直至“书法三匾”“建筑三宝”“景观三绝”,每一站都是历史的驻足之处,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书法三匾之一:“水镜台”。走进晋祠大门,迎面就是水镜台,这座戏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形式于一体,极具特色。“水境台”这块匾额挂在水镜台大殿上,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翰林杨二酉所书,比喻戏台上的人物都逃不出世人的法眼。这幅字字体潇洒清秀,如行云流水,堪称秀丽之笔。</p> <p class="ql-block"> 书法三匾之二:“对越”。位于对越牌坊上,是明万历五年(1577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所题。“对越”意即报答宣扬祖先的功德,匾书金字,笔力遒劲,磅礴大气,堪称雄伟之笔。</p> <p class="ql-block"> 书法三匾之三:“难老”。位于难老泉亭内,是明未清初大书法家傳山所题,意为晋水青春永驻,源源不息。字体圆润流畅,堪称神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 建筑三宝之一:献殿。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1594年、1955年曾进行过修缮,是国家级古建筑之一。献殿是祭祀陈列供品的场所,纯木结构,四周无壁,仅有木质栅栏,结构简单,宽畅透亮,是一座殿和亭结合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建筑三宝之二:鱼沼飞梁桥。鱼沼飞梁桥位于圣母殿前,是在一个方形的水塘上建设的一座十字形的石桥。此桥建于北魏年间,1023年、1953年曾进行过修缮。桥身由34根八角形石柱支撑,桥上立有汉白玉栏杆。这种十字形的石桥,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可谓国家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建筑三宝之三:圣母殿。它是晋祠的主体,也是宝中之宝。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1102年、1996年均进行过修缮。圣母殿是奉祀晋国叔虞之母、周武王之妻的殿堂,是晋祠最古老、最壮丽的建筑,是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堪称是国家级建筑。大殿高达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采用重檐歇山殿顶,气势恢宏壮观。殿前的八根柱子上盘绕着八条木质雕龙,巧夺天工,栩栩如生。这些雕龙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我国现在最早的木质雕龙。圣母殿檐下巨大的“显灵昭济圣母”是宋仁宗御笔。殿前左右守护着两尊高大魁悟的天神,分别是方相和方弼,后人把这二人尊为开路神和门神。</p> <p class="ql-block"> 景观三绝之一:难老泉。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大约1500年左右。“难老”二字源于《诗经.鲁颂》中的“永锡难老”一句。难老泉与旁边的善利泉、鱼沼泉同为晋水之源头,是三泉中的主泉,号称“晋阳第一泉”。难老泉从晋祠后的悬瓮山脚下涌出,从东面的龙头喷入晋水。不过现在的难老泉己经老了,全靠人工抽水维持了。</p> <p class="ql-block"> 景观三绝之二:圣母仕女像。这一组彩绘塑像共43尊,位于圣母殿中。一进大殿,正中的主像就是圣母邑姜,她端坐正中,神态端庄,凤冠霞帔,显得雍容华贵。其余42尊仕女各有分工,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这组宋代彩塑人像是我国雕塑艺术领域罕见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景观三绝之三:周柏。周柏又叫龙柏,位于圣母殿北侧的苗裔堂前,为西周初年种植,距今已有三千余年。据说当年还有一株凤伯,两柏一大一小,相伴生长,非常和谐。可是后来凤柏生病枯死被伐,龙柏因伤心过度而倾倒,刚好倒在圣母殿旁的撑天柏上而得以存活。这株龙柏至今仍然老枝纵横、苍劲挺拨。</p> <p class="ql-block"> 晋祠博物馆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这里保存着很多名胜古迹,每件珍品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水母楼:难老泉亭上方的水母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供奉着晋词水神。</p> <p class="ql-block"> 苗裔堂:俗称奶奶庙、子孙殿。创建年代不详,元致和元年(1328年)重建,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供奉送子娘娘等七神。檐下走马板绘儿童嬉戏图9幅,构图均衡,线条流畅,生动有趣,为晋祠彩画中的佼佼者,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殿前道钟为明永乐十年(1412)铸。</p> <p class="ql-block"> 金人台:也称“莲花台”。金人台为方形,台中央建有一座明代琉璃小阁,台四角各立有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被称为“护祠金人”,因此得名金人台。这些铁人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制成,代表了宋代铸铁艺术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隨槐:晋祠隨槐有两株,一株位于关帝庙院内,另一株位于智伯渠旁、会仙桥东,均为隨代种植,树龄已14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不仅是一个建筑群,更是一个历史的缩影。来到这里,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石一木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千年历史浓缩于此,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历史的印记、艺术的瑰宝所带来的震撼与敬畏。</p><p class="ql-block">(文物古迹的文字介绍引用自相关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