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行之成都

风从东方来

<p class="ql-block">  又值深秋,喜欢出游的老伴闫先生再一次做起旅游攻略,目标锁定西南。这一次属于查漏补缺。比如四川,九寨黄龙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都去过了,这次专程去看三星堆和大熊猫;云贵也一样,云南这次去腾冲和版纳;贵州去兴义和荔波。由于云贵这几个地方交通不是很方便,还需要借道昆明和南宁。</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成都。下午的航班,到达天府机场天色已晚,大约50公里开往市区,体会了一把新机场的远距离。双流机场有票的话,谁会舍近求远呢。</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先去国家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大熊猫需要赶早。据出租车司机师傅说,每天园区开放之前,大门口都挤满了人,一开门,人们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里跑,为的是看花花。“花花”是一位可爱的熊猫公主,是基地大名鼎鼎的熊猫明星,现在也称网红。如果你不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在最前面的话,排队要等很长时间。其实,即使排了很长时间队也未必能看到。这位熊猫公主是不是出来,出来之后是不是活动,要看心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然没有跑,不是缺乏激情,而是明白跑和不跑效果一样,都是最后进去。园区很大,我们乘坐电瓶车前往各个馆,路上见到也有步行的人。车速很快,穿行在竹林中,寒风凛冽的感觉。熊猫宝贝们按类别居住在自己的别墅里,比如,成年熊猫和熊猫幼崽分别居住,宝宝们居住的地方叫“产房”,有“月亮产房”和“太阳产房”;成年熊猫居住的地方叫各种名称的“馆”,比如“春日馆”、“胜日馆”等等。产房也好,各种名称的馆也好,跟我脑子里过去的印象完全不同。八九十年代曾经带着孩子去过北京动物园,熊猫在一个很大的玻璃房子里。正好有一只靠玻璃坐着,皮毛非常非常洁净,纤毫毕现,白得发亮。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熊猫,没想到熊猫如此漂亮!这里的各种馆都不是一间或者一套房子,而是一个占地不小的园子,里面是照着大自然的样子打造的,有绿树有小草,还有着熊猫宝贝们需要的各种设施。比如晒太阳的高台,洗澡的池子,打滚的坡地,可供攀爬的树、杆子,总之,生活必须,休闲娱乐,应有尽有。只不过,馆和馆面貌不同,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春日馆看的时间最长。里面三只熊猫宝贝。两只坐在一堆竹子上吃,吃的速度真快,像比赛一样,你一根,我一根。另外一只似乎不屑于吃,它从竹子堆旁边走过,目不斜视,径直向前。它果然有着更高的追求。我们的目光跟随着它,来到一个用大粗圆木搭成的高台。高台离地面大约两米左右,有台阶,它慢慢地顺着台阶爬到平台上,又一直走到平台最前端,然后卧下来。它的状态是一只脚伸出去,在木桩旁边,感觉随时准备攀住木桩,是一种防范风险的自我保护意识吧!其他三只脚都在身子下面,看不见,整个身体是蜷起来的,柔韧度非常高。它就这样屁股对着太阳,闭目养神,一动不动,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游客们看着它,忍俊不禁。大家都压低了声音,生怕惊扰了它。</p><p class="ql-block"> 途经“英雄馆”,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些熊猫宝贝都曾经作为友谊大使肩负使命,跨出国门,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回国后,它们光荣退休,住在专为它们打造的别墅里,感觉“英雄馆”占地格外大,非常气派。</p><p class="ql-block"> 从熊猫宝贝的生活区域出来,有一条街道在大路的一侧,好像叫做“熊猫街市”,其实是为游客准备的经营旅游产品的商店,熊猫宝贝是不可能光顾的。</p><p class="ql-block"> 离开基地,前往三星堆。进入德阳地界,吃午饭。这是“大众点评”推荐的一家网红店,特色是蹄花。山西的饭店里猪蹄大都红烧,作为凉菜上桌,不脱骨,不软烂,是需要啃一啃的。而四川的蹄花是清炖猪蹄。一盆蹄花端上来,感觉真是像自家做的。首先是不上色。汤是奶白色,剁成小块儿的猪蹄也是本色。其次是够火候。夹一块蹄花上来,软软的皮以及皮下脂肪微微发颤,甚至晃荡摇曳,炖得时间长短刚刚好,既非常软烂,使猪蹄里面胶质的部分充分吸收汤汁充分软化,口感达到最佳,又还能够成块成形,不至于完全脱骨。第三是味道正。没有添加过多调料,就是猪蹄本身的味道,入口浓香,非常纯正。</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的展览已经启用了新馆,据介绍无论是展品的丰富程度还是参观流程的设计都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我们选择拼团请导游讲解的方式,很快人就凑齐了,每人发一个耳机,调试好之后,导游讲解的声音就在耳边,不用担心掉队。整个参观过程是安静有序的,但内心的震撼和感慨无以言表。站在大面具和立人前,我们不禁想要跟它们对话,我们有太多的问题想要请教,有太多的不解想要探寻。那棵巨大的青铜神树更是一个奇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是怎样做到的!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大家都知道参观要保持安静,但人群里随时会发出轻轻的“哇塞”的声音。三星堆是在原址建馆发掘,文物一出土就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加以保护和展出,而且,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面世,因此,三星堆的发掘不仅震惊国人,更是在全世界的惊艳亮相!从馆里出来,三星堆于我,不再只是概念和符号,她是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实实在在的。</p><p class="ql-block"> 晚上在一家叫做“饕林”的饭店用餐,有道菜印象深刻,叫做“饕林白肉”。本色的五花肉切得宽宽长长的,非常薄,皮的部分真是能透光。一条一条挂在一个木制的架子上,肉的一面还贴着薄薄的黄瓜片。光是这菜品的呈现方式便独出心裁,别具一格。烹饪更是讲究少加工,少调料,体现食材本身的味道,由于有了黄瓜的加入,那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便没那么油腻,入口平添了几分清香,加上蒜香浓郁的蘸料,很是惊艳。据说,这种做法最初从宜宾李庄传出,因此,很多人更习惯叫它“李庄白肉”。搭配白肉的主食,是玉米锅贴。这里的锅贴与一般锅贴的不同之处,是在锅贴的一端带有长长一段薄脆,真的是很薄很脆,非常好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相关照片、视频及说明文字</p> <p class="ql-block">  天府机场,一进大厅就看到两个非常漂亮的大花篮,每个花篮上面都有一张亮丽的名片,那就是可爱的熊猫宝贝。</p> <p class="ql-block">  在成都街头有一个大大的熊猫造型,它高高地攀在建筑物外立墙面上,两条前腿攀住墙头,后腿<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上一下撑住墙面,努力往上爬,动作虽笨拙但萌态十足。</span>初次来到这里,人们会不由地停下脚步,抬起头对着它细细观看,越看越觉得可爱。</p> <p class="ql-block">  在成都,喝杯咖啡都是这样滴!</p> <p class="ql-block">  国家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顺着指示牌,我们到了胜日馆。</p> <p class="ql-block">  胜日馆里三只熊猫宝宝。</p> <p class="ql-block">  熊猫宝宝面对镜头神态自若。</p> <p class="ql-block">  开饭了!两只熊猫宝宝按时吃饭。另外一只为什么不吃呢?难道它也想减肥吗?只见它不受美食诱惑,径直走了。</p> <p class="ql-block">  两只可爱的熊猫宝宝坐在一堆竹子上吃起来,你一根,我一根,胃口特别好,吃得非常快。</p> <p class="ql-block">  这只大概有着减肥决心的熊猫宝宝走到这里,顺着台阶上到平台,将身体蜷缩起来,屁股对着太阳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德阳,“破店——烂蹄花”。不仅起一个又破又烂的名字,还在旁边盖一个“小菜饭”的印章,实在是太谦虚了!这家的蹄花的确很“烂”,烂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p> <p class="ql-block">  店里写着“回归儿时最真的味道”,他们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  青铜大面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它</span>面庞夸张,嘴阔至耳,棱角分明,线条流畅。面对着大面具,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尤其是那双眼睛和那两只耳朵。读《史记》,看到司马迁描述樊哙“目眦尽裂”,我以为是极致,现在看来还不是。大面具的眼睛已经不受眼眶的束缚,有如离弦之弓箭,奔腾之战马,那种一跃而出的动感,那种血脉偾张喷薄而发的力量立刻感染到你!耳朵也是极度外张的状态,任何文学作品都没有过如此描述,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我们祖先的思维已经是天马行空,令人景仰。这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距今已有3000多年,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青铜纵目面具。纵目面具的造型更为独特,眼球呈柱状向前凸出,双耳则展开得更加充分,甚至向上拉长。仔细看,鼻子是卷起来的,需要的话随时可以伸出去!整个五官都是极度夸张的状态,给人一种强烈的神秘感和震撼力。有人认为,纵目面具的形象可能与古蜀人的祖先崇拜有关,也有人猜测它是古蜀人对千里眼、顺风耳的想象和表达。</p> <p class="ql-block">  青铜大立人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青铜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重约180公斤,</span>是三星堆的镇馆之宝。它造型独特,双手虚握,双足之下的方台被认为是神坛或神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身份和手中的物品至今仍是个谜,有待进一步考证。</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尊立人像的姿态很有特色,从造像比例看,腿偏短,且微屈,看上去很有力量的感觉。从残臂和空握的姿态看,手中有可能是兵器。</p> <p class="ql-block">  青铜神树。这是一件由青铜制成的神树,高达396厘米,是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当然也是镇馆之宝。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主干三层,每层三枝,全树共有九只鸟和一条龙。青铜神树被认为体现了古蜀人的神灵崇拜以及与神灵沟通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饕林,成都一家不错的饭店。</p> <p class="ql-block">  饭店门口赫然写着:不入饕林,焉知川味。吃过之后再看这句话,觉得人家骄傲得有道理。</p> <p class="ql-block">  “饕林白肉”。这道菜也被称为“李庄白肉”。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等文化科研机构迁至宜宾李庄,研究院的陶孟和博士常去“留芬”饭馆品尝当地美食。这道菜最初名为“蒜泥裹脚肉”,因其肉片薄而长,用筷子裹着食用,得名“裹脚肉”。陶孟和博士对这道菜的风味赞不绝口,并建议将其改名为“李庄蒜泥刀工白肉”,因此,这道菜不仅是美食,更承载了诸多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玉米锅贴。粮食很少,主要是薄脆。</p> <p class="ql-block">  离开成都前往腾冲,一大早赶往天府机场。起飞后洽逢日出,那美丽的云霞和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是那样地令人鼓舞和振奋,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起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