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公园第四十三届菊花展采撷

亦东

<p class="ql-block">  北京近年来一年一度的菊花文化节菊花展,在市区主要有五个场所(北海公园、陶然亭公园、花卉大观园、国家植物园、天坛公园),当北海公园、国家植物园缤纷的菊花展即将谢幕时,天坛公园的菊花展隆重登场了。</p> <p class="ql-block">  作为2024北京菊花文化节的分会场暨天坛公园第四十三届菊花展览10月29日拉开帷幕,展览主题为“龙腾盛世 · 菊舞芳华”。本次展览分为菊花主题展示区、菊花专类展示区,共展出独本品种菊、大立菊、悬崖菊、盆景菊、什锦菊、造型菊等多种类型,设置4个主题展棚,4个专类展棚,用花量达一万余盆,达到以菊为媒、以花传情的最佳效果,受到广大游乐的啧啧赞叹。</p> <p class="ql-block">  天坛菊花展展区以祈年门为中心,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主题展棚为主,分别为“雀舞秋华织锦绣”、“灯映寒菊耀福光”、“满堂霜英唱吉祥”和“献瑞秋菊庆丰年”,展棚在布景设计中将不同品种、颜色各异的菊花与金鱼、孔雀、花瓶、果实等元素结合,展现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满堂霜英唱吉祥”展棚以金鱼、花瓶样式的博古架为主景,取“瓶”同“平”谐音,有平安顺遂之意。金鱼为吉祥、繁荣的象征,寓意生活富贵有余、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  “雀舞秋华织锦绣”展棚,主景是一个菊花绑扎的孔雀造型。菊花又称秋华,在菊树、竹林的映衬下,孔雀翩翩起舞,将秋天的景色和自身的优雅姿态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献瑞秋菊庆丰年”展棚以金黄色为基调,菊花绑扎的花篮内硕果累累,寓意丰收富足。</p> <p class="ql-block">  “灯映寒菊耀福光”展棚以菊花灯笼为主景,红灯映照寒菊,展现傲骨风姿。</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原本独株大立菊是菊花栽培的一大特色,为更具观赏价值,公园园艺师在传统栽培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改良,形成了“满树繁花”的半球形造型。</p> <p class="ql-block">  大立菊是展览的菊花主角,展区围满了市民游客拍照打卡。本次菊展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均创历史之最。特别是今年展出的双色大立菊“国华雨晴”、“圣光华宝”,直径达3.1米,花量超过千朵。</p> <p class="ql-block">  用悬崖菊做成的“双龙戏珠”造型,别具特色,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  菊花是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北京市的市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种历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远在西周时期,《礼记》一书记述:“鸿雁来,鞠(菊)有黄华”,即以菊花的生态现象,反映气候变化的规律。文人骚客更是喜欢菊花,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苏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叹菊花的品格亦隐喻了文人的情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