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簧(原创)

天涯若比邻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一年的节日,是一个刚刚过了之后,紧接着就是又一个节日的到来。以至于一些节日都安排在一起过。</p><p class="ql-block"> 譬如那中秋节和国庆节,大多数时候都是一起过的。而国庆节过去了十来天,重阳节又来了。五一劳动节过了不久,端午节又到了。</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节日的氛围,在千家万户各种各样的喜庆方式中显得是既热闹又浓郁。就连那每一条大道两旁的路灯架上,那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与红艳艳的国旗一起,都让人感到眼前的一切都是明亮着双眸。</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每每到了节日时,那交通台忙不过来的提醒人们,每一条高速公路都是拥挤堵塞,不是告诉大家另外选一条路线,就是建议大家避开高峰期间,选择错峰出行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那综合体的游乐地方,节日期间的大人和小孩就如下饺子一样的密密麻麻。</p><p class="ql-block"> 每每目睹如此境况,都会勾起我的一些回忆,让我想起几十年前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父亲在我八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因此自打那以后的每一年学校放了寒假,母亲就带着我和两个妹妹,去藉田区的煎茶公社建设大队我舅舅家,一直要等到过了春节后寒假结束才回到母亲工作的杨柳小学。</p><p class="ql-block"> 而在那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尽管已经是腊月年关将至。可舅舅家的生产队里,却也是完完全全的没有一丁点儿的春节快要到来的气氛和样子。</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天色还是蒙蒙亮的时候,舅舅家那生产队长王鸡儿,催促社员们出工的叫喊:“出工了,快点出来,出工了!”的声音,就在整个生产队的五十多户人家的旷野上响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小舅舅廖光海是生产队的计分员。至今我记得我小舅舅给我说过的话,说一年四季中,生产队的社员们只有春节才可以放二到三天的假。而其他的什么端午节中秋节包括十月一号的国庆节,都没有放过一天半天的假。就更不消说什么九九重阳节,以及元旦节、五一劳动节要放假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可能正是因为生产队的春节放假很晚,而且假期又非常非常的短,所以家家户户的人到了腊月,都盼望着春节快点来。当然就把过春节看得非常的重要,也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到了腊月初八,祭灶王爷的时间,我小舅舅上午干了半天的农活回来,放下锄头家什什么的,马上就到竹林里去摘下一把竹枝,找来一根竹竿捆上那竹枝打扫扬尘。完了之后,又在煮中午饭的时候,把平时很少放的清油拿出来,在灶门口反反复复地晃动几下,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上一些大吉大利和恭维祝福的话,感谢和寄希望于那灶王爷,能够让锅里头有东西可以煮。</p><p class="ql-block"> 这让人自然地联想和感觉到,虽然是生产队放假的日子还早,可年的味道在大家的心里,就如那家家户户做早饭时烧的柴火,从那草房茅屋上冒出的炊烟一样,渐渐的慢慢的弥漫开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节日,大人和小孩虽然玩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也极其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和地方。譬如小孩们喜爱的游乐园和玩奥特曼,大人喜欢的逛街了亦或是出行。</p><p class="ql-block"> 而在那年那月那个时候,就是那人们最为期盼的春节到了之后,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也全部都是没有玩耍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在单调的生活讯息中,能够体现和预示着春节就要到了的第一个讯息,是在腊月二十左右开始,那平常时间不会和没有的,大人和孩子都能够拉的响簧声音,在生产队人家户外响了起来。这也是记忆中的我舅舅家预示着春节即将来临最为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质生活还十分贫乏的年代,缺少娱乐场所和娱乐器材又十分的缺少。使得拉扯响簧就成为了大家喜爱,且乐此不彼的一种与春节组合成一体的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响簧是一个用竹筒做成的。做响簧的竹筒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可大可小全由拉响簧的人喜好不同而定。后来我在有关资料上看到,响簧,又俗称空竹。</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记载,关于空竹,最早见于北宋宣年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空竹古时也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北方一些地方俗称“老牛”。据说响簧(空竹)最初为宫廷玩物,后传至民间并广为流行。响簧的制作采用的是四川特有的大斑竹,每个响簧两端各2个风门,且响簧两端粗壮,腰身小。</p><p class="ql-block"> 玩者两手拿细竹竿,竹竿另一端用打上松香的粗线连接,再将绳子套上响簧中间,双手用力上下作打鼓动作,使其响簧高速旋转,在旋转达到一定速度时,就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声音最大时方圆几里都能听见。</p><p class="ql-block"> 现在虽然不多见,而上过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扯响簧在川西平原上老百姓在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种娱乐活动。现而今的老人印象里,都还记得那时候不扯响簧等于没有过年。</p><p class="ql-block"> 响簧,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据说成都所产的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 响簧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双轮响簧比单轮响簧容易操作。圆盘四周的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以各圆盘哨口的数量而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拽拉抖动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到了春节的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那两天,我舅舅家的生产队里,十几家人的年轻小伙子和小屁孩,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开始在家门口的地坝上玩起了扯响簧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那既浑厚又有些空灵的“嗡嗡嗡”的声音,就像号角声一样漫过竹林,漫过山丘和田野树梢,与相邻的生产队的响簧声音一起,弥漫在乡野大地上。仿佛是在告诉人们春节来了,过春节了,这就是大家期盼的春节和春节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