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4日早晨,我独自驾车行驶在回家乡的路上,落叶飘零的季节,城里的人在到处欣赏秋天的浪漫风景,被美丽的风景所累,而农民们却忙着秋收,所谓的诗和远方对于他们而言,是那么的遥远,每天置身于黄土地上,风吹日晒、辛苦劳作,来不及欣赏身边的景色,也无法感受诗人墨客笔下的浪漫,能多休息一会对于劳累的他们是多么的奢侈!</p> <p class="ql-block"> 弟弟家今年种了不到五十亩地,自己家八亩多平地,有姐姐家十多亩山地,其余的是承包地。今年种了十几亩地的玉米大多是山地,山地车上不去,靠的是肩背和人扛,秋忙时节人员短缺,家家都忙秋收,弟弟昨天才收完了玉米,九角钱一斤卖的。玉米收购的价格比去年还低,种了近三十亩地花生,上次我回家时就开始犁花生了,晾晒一周多了,前两天下了一场小雨,忙于收玉米,花生来不及翻个,时间长了紧挨地面的花生角就会捂黑了,我回家帮着弟弟忙几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想想这几十亩地,从春天的播种,夏季的拔草、打药,到秋天的收成,弟弟、弟妹天天都是这样的累,他们付出的艰辛是别人体会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弟弟种的花生地挺零散,在好几个地方,今天来北沟南坡地翻花生秧子,山坳里零散的农户同属于一个村子俗称“北沟”,远望已不是童年时的老房子了,这是我离开家乡第一次来到这里,记忆里四十多年前,“北沟”的南面山谷里是我们生产队的梨园,远望山谷南坡还有几棵老梨树,在我面前的这一棵梨树,它伸展的枝丫历经流年里风霜雨雪洗礼,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即使断臂求生也面临着枯死,阳光惨淡的照耀着枯干的树枝,它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岁月里的一抹温馨,一缕幽香悄然弥散,沁入心间……</p> <p class="ql-block"> 这北山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迹,童年的春天常带着弟弟和邻家小伙伴来挖野菜,记忆里梨子成熟的季节,爷爷给生产队看护这片梨园,我和弟弟来看他,在平洼处找到了爷爷,他坐在一棵梨树下,爷爷让我俩捡掉到地上的梨子吃,而不许摘树上的梨子,记忆里爷爷那时六七十岁的样子,身体硬朗,性格耿直,即使年纪大点生产队也愿意用他,公家的东西从不占一分。姑姑给他做双鞋子,他都得给5元钱,欠了别人的情,过年得去给人家孩子一个红包。爷爷引以为荣的是,他和毛主席是同龄人,也常给我们讲那个时代的故事,也天天哼唱同一首我不知道名字的歌,他九十岁时去逝,身无病苦,行动自如。他的品行影响了父亲的一生。时光匆匆,任前尘往事在回忆里婆娑…</p> <p class="ql-block"> 记忆里童年我家老房子后边的那片梨园是八队的,我和小伙伴常在梨园荡秋千,如今早已变成一片虚无,也只有北山的这片还有几棵近百年的老梨树,也将同爷爷一样归于尘土,他模糊的尘影仿佛还在梨园游走,记忆里曲折的山路现已变成了水泥小路,这里曾经熟悉的沟沟坎坎对于我有些陌生,不由得我伤怀,还是干活吧!想想弟弟、弟妹每天都这么劳累,而我这些年没挨过弟弟这样的累,尽自己的一份力吧!他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回到家里随便吃点东西躺下就着了,哪还有心情去想那些烦心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有几片山坡地沟坎多,机器不好直接在地里打花生,翻完了花生秧子,他俩开始用三轮车往家拉山地的花生秧子了,集中一起用机器打,平地的直接在地里打,赶在下一场雨来临之前收完。弟妹开着三轮车上山下岭的,我看着心里都害怕,他俩装车往家运,拉了几块地的花生秧子,我一个人大概捡一下黄土地上落下的花生角,垄沟的花生叶子轻轻的随北风飞舞又飘落,叶子完成它的使命,在季节的轮回里归于尘土,回归大地的怀抱,而人类生生不息,劳作不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黄土地托起农民的希望,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是他们所期望的。今年年成不好,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明年。周而复始的期盼让靠天吃饭的农民惊喜不多!</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显示,最新人口普查农民占比约为33.84%,农村居住人口转化城镇人口的比例在逐年增长,没有了农民我们餐桌上还有什么?少数的农民为十四亿人口的吃饭做着贡献,他们不受社会的尊重,他们勤劳朴实、勤俭节约奉献于社会,甚至于还受那些追求名利、没有同情心之人的嘲笑,往前算两代人,你们的先祖也都是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他们也仅仅是解决了温饱,身体有病的农户家庭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年成不好,收成少农副产品价格反而更低,这些年了城镇居民工资每年在涨,而农民的农产品价格不涨反降,如今农村固守田园的大多是年纪大些的老人了,弟弟算是年轻的了,弟弟是位孝子,因为母亲年岁大了,他守护家园放弃外出的机会,而那些年纪大干不动、体弱多病的农户把紧有的几亩地包出去,收入更是微薄。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或是定居城市,靠自己打拼未来的生活,而大多独生子女赡养没有养老金而体弱多病的双亲也是力不从心。</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10月30日我回家乡整一周了,上午开始打家院子里集中的花生了,下午雇的另一台机器打地里的花生,分散的五块地天黑才打完,明天我去一块地捡花生,其余的就随便村民去捡了!弟弟家的花生总算收完了,收购价钱不到三元,弟弟算一下今年的收成,四十多亩地收成去掉投资成本,平均每亩地收入不到五百元钱,还不够付出的工钱!弟弟用他那瘦弱的肩膀,撑起母亲和家中的一片天,他秉承了父亲的品行,即使自己不宽裕也从不亏欠别人,和人办事讲理讲面,乐观积极,而今年农作物收成不好,先旱又涝,农产品价格又低,他和弟妹辛苦劳作了一年,今年的纯收入两万多块钱,是市里高新人群两个月的工资,是城里某些人的一顿饭。城镇居民的工资每年都有上涨,而靠天吃饭的农民却不能保证辛苦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p> <p class="ql-block"> 我体验了一周多的农民生活,弟弟家近三十亩地的花生收完了,每天早出晚归累得腰疼,而他俩却从不喊累,秋收冬藏,农民没有喜悦,心里流淌着辛酸泪,我顺便在寒衣节祭奠长眠于地下的父亲,计划后天回城了。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却解决着两倍城镇人口的吃饭问题,我每次去市场买菜等农产品从不和农民讲价,因为懂得农民的难处和不易,他们自强不息,从不怨天尤人,以已微薄之力不能拯救他们于困苦感到无助和悲凉!他们无权为自己争得利益和福祉,靠辛苦劳作勉强度日,无法呼吁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注,一个社会的进步、文明与否往往取决于对待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缩小城乡差距是几代农民的梦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资源匮乏,进一步加剧了贫困。虽说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距离小康还很遥远,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也希望更多的惠民、扶持农民政策出台,让每个农户受益,各级政府官员多干实事不以权谋私,以为老百姓解忧为己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在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负担。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的富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再是农民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文字:幽莲</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音乐:秋心之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