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载乡土情</p><p class="ql-block"> 木 犁</p><p class="ql-block"> 老伴手里拎着那片已泛白的遮阳草帽,站在果园入口已经默默地凝视了许久。我望着她那柔弱的背影,不忍催促她离去。我知道此刻的她一定是和那些樱桃树一颗一颗地对望,仿佛是在依依话别。此时她不理会我的几次催促提醒,只是不愿意让我看到她转过身来已是饱含泪水的双眼……</p><p class="ql-block"> 是啊!十年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一剪一锄的打理、一枝一杈的修整,一天一天的长大、一颗一颗的采摘,四季轮回,这样的辛勤劳作整整重复了十载。特别是那些我们亲手种下的小树苗,如今正值盛果期,挺拔壮硕、枝繁叶茂,付出换来的收获总能给人带来欣喜。十个四季冷暖,我们和这片土地的亲密接触,倾注了我们的心血,自然大地也给我们注入了能量,让我们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滋养,难怪有了这份不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来话长,之所以有缘这十年的乡土情,还要从十年前北京的环境危机说起。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GDP的高增长,我们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代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的雾霾天气。2013年,北京的雾霾天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PM2.5浓度多次爆表,空气质量指数(AQI)频繁达到危险级别。冬季时,重雾霾天气更是持续多日,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本人就是因为患有过敏性鼻炎附加哮喘而备受煎熬,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在职时身不由己,退休后立刻逃离!这是我们夫妇达成的共识,当然也为此做了一些准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调查比较,最终我们决定退休养老地选择在山东烟台。这个决定成因有三,一是烟台作为海滨城市,一年中绝大多数空气质量都能保持优良;其二烟台属于北方城市,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并且生活习惯相近,而且烟台虽然靠海,却是我国少有的北面向海的城市,基本不受南来季风的影响,空气湿度不大;第三是烟台虽然属于三线城市,但是开阜较早,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达,城市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并且与北京距离适中。概括起来可以说烟台是一处“不冷不热、不干不湿、不大不小、不远不近”的理想之地,完全满足我们躲避雾霾、颐养天年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累不死人,闲死人”,养老不等于躺平,无所事事反而会加速衰老。况且,我们虽年过花甲,但身体健康并无大恙,选择一些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做,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 故而,退休后的第一年,在老友的引荐下,我们就在一个朋友承包的果园里分包了十亩樱桃园,合同期十年。朋友这个果园坐落在烟台市莱山区的一个叫解甲庄的小镇。果园占地百余亩,是典型的北方丘岭地势,经过果园主人几年的规划建设后,己经建成基础设施配套、作物结构多样、生产加工能力完善的特色林果生产基地,主要作物品种有大樱桃、苹果、葡萄、无花果等。</p><p class="ql-block"> 十亩果园十年承包是个什么概念?对于我这个虽然有过不长一段农村生活工作经历,其后又从事过宏观农业服务的人来说,真正从事具体农事,当好一个果农并非易事。实事求是讲,起初时还是把事情想的简单、困难估计的少了一些。一下子要面临应对近三百颗樱桃树的管理工作,还是有些摸不着头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只能从头学起、现学现卖,查资料、请专家、问老农,点滴地观察摸索、认真地实践探求,真谓万事开头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天也帮忙。承包开始的来年樱桃季,我们的果园樱桃产量比当地老农的估产高出一倍还要多,品质也很争气。面对挂满树梢如宝石般璀璨的樱桃果,欣喜中不免又犯了愁,采摘收获、分级分等,包装存储、物流发运,这些都是面临着的现实问题。想起来头疼,做起来更难,特别是这个时候的雇工成了最大的问题。樱桃之所以被誉为“早春第一果”,是因为它的生长习性决定的,樱桃生长期短,是北方最早成熟上市的果品,采摘期从五月下旬开始到七月中旬结束,只有短短四十天左右。而这个季节又是烟台另外一个优势产业苹果重要的管理措施——集中套袋期,本来缺少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可谓一工难求!</p><p class="ql-block"> 虽然,茫无头绪、边学边干,但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也应验了那句“车到山前必有路”俗语。乡亲们出手相助,朋友们热情帮忙,所有的困难都逐一克服,当年收获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也有了一个强势的开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头几年的也逐步建立起一些渠道,积累了一些经验,果园的日常管理逐渐步入正轨。忙忙碌碌,时间过的很快,不觉得已经到了第三个年头,冬季农闲时静下心来仔细斟酌,难道真是这样年复一年地紧张忙碌十年吗?我们不同于当地果农,他们是要在这世代生活的土地上讨生活,这是他们不能不为的必须,而我们是花甲之年无事找乐。所以,曾经当地乡亲疑惑地质问我们:你们拿着退休金,为什么还要来找这个罪受?!是啊,我们即不是生活所迫,也不是搞科研试验,更不是投资创业,那么这个规模无疑让我们颇有压迫感,感觉玩的并不轻松,体力和精力无形中增添了不少压力,加之年龄增长逐渐表现出的力不从心。冷静分析,似乎不知不觉中我们好像脱离了年老颐养的初衷。想明白了就毅然决定,及时做出调整,回归本源。</p><p class="ql-block"> 来年,经过友好协商,我们大幅调减了承包面积,只保留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如此一来,我们免除了雇工难的困扰,亲力亲为,自主打理,可以轻松应对了。</p><p class="ql-block"> 调减了承包面积,同时也调整了种植结构、优化了品种。首先辟出了一块小菜园,由老伴负责主理,学习种植一些常规蔬菜。另外,购入一部分优质品种的树苗,改善品种结构。再者,通过剪枝整形减少产量提高品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我负责实施。</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来,精力体力与需要匹配适应,管理工作更精细化了,故而,后来这几年的每一个季节周期都比较平稳顺利,果园生活也过的轻松惬意、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有张有弛的果园劳作,能够不时活动腿脚、舒展筋骨,晒晒太阳、出出汗,排毒补钙、强身健体。每每一身疲惫后的那种劳累感和饥饿感,会让人吃得香、睡得沉。亲近亲近自然、接接地气,紧扣着大地的脉搏、呼吸着土壤的芬芳,享受了蓝天白云、阳光绿草的滋养。难怪,一位可称的上高尔夫高手的老朋友戏说,你们这是在享受着独特的“乡村林间高尔夫”运动。的确,这十年间除了新冠疫情感染外,我们几乎没有得过感冒,这大概就是最直接的受益了。</p><p class="ql-block"> 其次,每每那种采摘果蔬时地喜悦,远远胜过享用的快感。当亲友邻里分享我们的劳动成果时的那份成就感,又给我们增添了不少愉悦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使我惊喜的是出生成长于城市优渥环境、从来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老伴,居然从被动的陪伴逐渐变成了主角。扑下身子,完全像一个农妇一样打理她的那些果蔬,播种移植、除草浇水,修剪打杈、疏枝绑蔓,样样都精心管理、有模有样。平时也老惦记她那些宝贝在风风雨雨中的安危,三天不见心发慌,而一进果园就好像忘了整个世界。难怪有朋友对我说:佩服你们的毅力和坚持,更佩服你夫人的表现,她的转变验证了一句话,人是有很大潜能的,一个人喜欢做的事或想做好的事,就一定能够坚持并且把事情做好。</p><p class="ql-block"> 说起夫人的变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她最具幽默感的两件事,第一件,某一天老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人的眉毛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吗?我故意打趣地说,好看呗。她表情十分认真地反驳我说,不对!是挡(导)汗的。看来实践对认知形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第二件事,从打她自己亲自打理小菜园以来,赶集时再也不与售卖自家农产品的农户分分角角地讨价还价了,她理解和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和不易。</p><p class="ql-block"> 这两件事看起来似乎有些幼稚,细想起来其实代表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认识转变,更重要的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情感地拉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十年近距离地观察乡村、接触农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直接、更现实。农业的脆弱性、农村快速的消亡和农民的弱势地位,让国家和社会始终存在粮食安全性的焦虑。虽然如此,脆弱的中国农业顽强地支撑起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农民没有八小时,没有双休日,有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忙到黑,一年忙到头,他们被自己的那片土地紧紧束缚着,即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依赖,即使外出打工或已经进城安身,也不会放弃这份拥有,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依靠和庇护。</p><p class="ql-block">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各地因地制宜的示范样板呈现出别样多彩的局面。农村的重新振兴到底应该瞄定一个什么样的方向,遵循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什么样的目的?这些需要明确和具体。其中,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乡村振兴”并不是仅限于村庄社区的建设和振兴,而重点应该是农业产业振兴与农民素质的提高,筑牢“农”字这个魂。绝不可以按照城市人认知和价值标准把农村搞成一个微缩的城镇!否则,难以避免农村的凋零,恐怕以后的乡愁只能在学生书本或文学作品里寻找了。</p><p class="ql-block"> 别了,属于我们的那片樱桃园!不过,我们依然放不下这片土地与我们的情感联系,想念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农民朋友,我们会惦记着你们,也会来看望你们,也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曾经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10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