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南省家庭教育中心的“奶蜜盐共读”</p><p class="ql-block">分享/夏莹</p><p class="ql-block">2024年十月的最后一天,很想写点什么,为这个十月,这个秋天,这个值得回味、记载的月份。都说十月是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十月,是美妙的十月,我也想说,十月,是遇见向阳花的十月,是邂逅最美“悦书湘“的十月。</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天是10.12日,一大早,收到读书会金牌志愿者葵葵的信息,她说,她想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做一个月的《奶蜜盐》共读,期待得到我的支持。我当即告诉她“好的”,然后开始配合她做好宣传文案的编辑与整理。</p><p class="ql-block">10.14日中午,葵葵发来一个妇女儿童中心的链接,欣喜的告诉我:链接来了!</p><p class="ql-block">打开一看,很唯美的邀请函和详实的介绍,特别是对领读者和嘉宾的尊重与看见,瞬间对这个家庭教育中心有了好感,因为,仪式感满满的同时,充满着对人的看见与尊重,加之,排版和文字都很精美,一切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接着,葵葵又开始与我描绘中心的各种美好,说到身边那些热爱家庭教育事业的同行者,她兴致勃勃的赞叹与舒展明亮的生命状态,隔着屏都仿佛让你真实的看见。</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对这次的活动开始有了憧憬与期待。虽然,无论她怎样描绘,我依然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一群怎样的人。</p><p class="ql-block">16日,周三,大约五点左右,葵葵大包小包来到我的家中,说陪我一起去读书会现场。我仔细看了看她的“行李”:手提电脑、各种水果、果盘、鲜花,植物盆景、还有书、纸笔、茶点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p><p class="ql-block">我笑葵葵:你这是去做读书会?还是在搬家?怎么可以拿得动这么多东西。真的,当时看到她瘦弱的身子骨站在我家门口的时候,我真的是又惊讶又心疼。</p><p class="ql-block">她告诉我:读书会在刚刚落成的家庭教育中心,一切还刚刚开始,所以第一次在那儿启动读书会,又是自己牵头,期待尽可能的把环境布置得更好点。</p><p class="ql-block">接着,她又特别温馨地对我说:知道你要带那么多书过去,担心你提不动,特地过来帮你的。</p><p class="ql-block">“你还要帮我,你看你自己的东西就够多够沉的了”我一边笑他一边把她领进门。一边责怪她带得太多,一边开始在家中寻找装饰读书会的“桌布”……</p><p class="ql-block">傍晚,匆匆做了点晚餐,吃后,我们就出发了。担心我开车辛苦,葵葵直接叫了“网约车”,于是,我们一路畅聊,一路奔驰。</p><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以为我们是到得最早的书友了,没想到,还有好几位小伙伴早就到了。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回家,下班就直接赶到这儿来的。</p><p class="ql-block">他们当中有真真部长、鸽子老师,还有心理老师等。场地已经做了基本布置,为了更理想化一点,大家齐心协力,共商共量,没多久,一个大气、典雅又仪式感满满的读书场域就布置好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悦书湘“第21期读书会,主题就是“共读《奶蜜盐》。主持人是鸽子老师,致辞的是真真部长,领读者就是葵葵,我呢,是大家口口声声称呼的重量级“嘉宾”。哈哈,不到160的身高,114斤,还真的有点重。哦,对了,小伙伴们都说,这是读书会21期以来唯一的一个“嘉宾”。</p><p class="ql-block">纯真、真挚、认真的真真部长</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对真真部长的“真”评价。谈起对她的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三个词还表达不了我对她的好感与欣赏。比如,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姿态,还有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样态。</p><p class="ql-block">最喜欢属于她独有的那份纯真、真挚。两次读书会,她都坐在我的视线里。一次是我的后排,一次就在坐我的旁边。看到她谦逊低调地坐在普通的位置上,一字一句的跟着大家读,时不时和组内小伙伴共同探讨时,你根本不可能猜到她就是这个家庭教育中心的主任、部长。</p><p class="ql-block">说她认真,那还真的是有细节可分享。第一次读书会时,我作为嘉宾在前排分享,我就发现,高高个子的她,坐得笔挺笔挺的,眼睛一直目不转睛地在看着我,而且,眼里满是光。昨晚,非常幸运的是她坐在我旁边,两两读的时候,我们一组,两大段的合作中,她竟然没出现一点失误。对于第一次读《奶蜜盐》书籍的人来说,不出一点漏字多字、音调不准的现象时常会有,可她真的没有,可见她阅读的认真与良好的素养。</p><p class="ql-block">休息时,她和我聊到“生命教育”,聊到“课程”和“读书会”,我再一次发现她的倾听能力和思考力,还有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强烈的意识都非一般人所有。</p><p class="ql-block">鸽子老师,友好、大气、飞翔者</p><p class="ql-block">说起鸽子老师,不由自主想到鸽子的品性:社交性强、和平、幸福快乐、善于飞翔等。我想,这也许是鸽子老师名字的一种来历吧。也许,只是我个人的猜想。有空问问大家,鸽子老师名字的来历。</p><p class="ql-block">每次读书会,鸽子老师都在场,而且亲自主持。她很细腻,很善于发现每个细节中蕴藏的教育智慧。比如,孩子的习惯、书友带来的水果、活动中的互动等等。书友中有好几位是她的粉丝,而且都很优秀。</p><p class="ql-block">最佩服是鸽子老师的行动力和媒介素养,特别是对《奶蜜盐》书的挚爱。读书会一开始,她就计划启动十场《奶蜜盐》线上伴读,现在已经进行到第八场了。</p> <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优点</p><p class="ql-block">分享/林宥希</p><p class="ql-block">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相信在场的蜜友们都听过,也觉得非常有道理。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其实当我们说到天才的时候,往往是指一个人拥有过人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往往不是靠后天训练就能得到的。</p><p class="ql-block">天才往往是自然天成与特定环境偶然结合的产物,可遇而不可求。试图培养天才,可能会陷入不切实际的期望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天赋和发展路径,强行以培养天才为目标,可能会忽略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感受。</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天才的出现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试图刻意培养天才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在高强度的期望下失去童年的快乐和自由。孩子可能会因为过度的压力而产生焦虑、抵触等负面情绪,反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和兴趣爱好。强行按照培养天才的模式去塑造孩子,可能会忽视孩子真正的兴趣和潜力所在。也许孩子在某些领域有天赋,但如果不是他们内心真正热爱的,也难以持续发展和取得卓越成就。</p><p class="ql-block">比如,我的小侄子,天生灵动,喜欢做一些我们大人无法理解的事,可是在他的圈子里,他就喜欢去操作,也深受同伴的喜欢。他有一种毅力就是不怕失败,一次失败再来第二次,每次他都是那么专注的做,比如几样水果混在一起,可以做美味的果冻;还喜欢画画,他画的画从正常人的眼光去看的话,根本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从抽象的角度去审美这副画,就觉得非常有特色和想象力丰富了。</p><p class="ql-block">他有一点让他学习跟不上去的就是不怎么认字,做题目不会读题,不懂读题目和理解,又怎么能回答题目的内容呢?这点我觉得是基础问题。我看过一个教授说过,现在的小学生不是“aoe”开始深入教学,而是从”ABCD”开始了,也不怎么重视笔画,而是直接认字开始,不像我们以前的教学方式,从基础扎根开始抓,识别字确实是他的一道难题,主要是他的父母发现问题了,没有从这方面进行补救,继续给他报名各种学习班。</p><p class="ql-block">所以,不要给孩子下一个定义,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完美和出色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去培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特色,比如:有的孩子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和活力;有的孩子沉稳内敛,做事专注认真,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p><p class="ql-block">还有的孩子是具有艺术天赋,可能擅长绘画、音乐或舞蹈,用色彩和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的孩子对科学充满好奇,喜欢探索自然现象,动手能力强,在实验和发明中展现出创造力。</p><p class="ql-block">在品德方面,孩子们也有各自的闪光点。有的孩子善良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有的孩子诚实勇敢,敢于面对错误和挑战。</p><p class="ql-block">总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独特优点犹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不同的光芒,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欣赏。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优点,而不是执着于培养所谓的天才。</p> <p class="ql-block">因为读了奶蜜盐,让我做了一件幸福的小事</p><p class="ql-block">分享/张若英</p><p class="ql-block">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分享嘉宾,各位蜜友,大家好!书有光读最美,又到了周四,我们一起分享的美好时刻了。我是来自黑龙江省的张若英老师。在我们这里已经下了第一场雪。你那里飘雪了吗?</p><p class="ql-block">上周,一叶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几道适合于冬天饮用的茶品。我看我们的夏莹会长已经开始了21天的养生计划。共读一本书,共读一本书,我们交流的不仅是育儿路上奶蜜盐,更是生活中的奶蜜盐。所以说读奶蜜盐。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甜。</p><p class="ql-block">读奶蜜盐也让我善于观察,用我们的奶蜜盐滋养,助力自己做了一件幸福的小事,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同时坚定了奶蜜盐共读与分享。</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学校呢,有这样一位爱哭的女孩儿,一哭能哭两个小时,谁也劝不了。我在前面分享中提到过。</p><p class="ql-block">上周我却破天荒的劝服她不在哭了。她的班主任老师住院调理身体,别的老师代课。下课的时候,我顺道从她的班级门口走过。这时候,一个男孩叫住我,老师,她又在屋里哭了。我一猜就是那个女孩儿,于是我走进屋里,我问她怎么了?女孩连哭带说的,说她前桌儿动了她的铅笔袋儿,她告诉我,那个铅笔袋是爸爸在上海给她邮过来的生日礼物。</p><p class="ql-block">听到这里,我明白了笔袋对于她很重要。于是,我不在关注谁动了她笔袋的问题。我转移话题,就聊到了这个铅笔袋上。我说,哦,你好幸福,你看,你的爸爸从那么远的地方给你邮回来了铅笔袋儿。你知道吗,上海是一个经济文化都特别发达的地区,老师的女儿去年就在上海工作,可惜老师还没有去过那个地方。我又问了一句,你的妈妈也和你的爸爸一起在上海吗?这个孩子哭着喊出了一句,妈妈不要我了,她和别人走了。</p><p class="ql-block">听着女孩儿的话。那一刻,我真的为这个孩子感到伤心。当我们总看事情的表象,发现这个孩子不听话,总是哭,总是不懂事的时候,我们却没有真正的走进内心去发现她需要什么。她为什么把这个铅笔袋儿看得这么重呢?因为那里包含着父亲对他的爱。</p><p class="ql-block">看着她桌面上的笔油,我又跟她一起合作。我说,老师用湿巾帮你擦桌面,你用干纸擦好吗?她同意了,我们俩一起合作着,把桌面擦干净了。擦干净以后,看见她内心平复了,我又让她把身边的纸屑扫了,她对我说,那是前桌扔的,不是我,我说,那你能帮老师把它扫了吗。于是她又拿笤帚把纸屑扫的很干净。</p><p class="ql-block">下午上厕所的时候,我又看见了这对姐妹俩。当他跟妹妹在一起的时候,是很开心的。看到我以后,她破天荒的和我笑了。</p><p class="ql-block">这个孩子呢,听她妹妹班主任说:“妹妹虽然和她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可能妹妹更乖巧懂事一些,所以呢,爷爷奶奶也就格外疼妹妹一些。”同样的环境,两个人的心理环境却是不一样的,所以呢,妹妹是向上生长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妹妹向上生长?因为有一天,我和她的妹妹一起去厕所,一路上我就问了妹妹,我说姐姐在家也哭吗?她说是的。我说,你哭吗?她说,我不哭。我知道爸爸出去挣钱了,我才能上学。多让人心疼的孩子。</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同样是一个家庭中成长中的孩子。可能姐姐就是在极度缺乏安全感缺乏关爱中成长的。而妹妹因为乖巧懂事,得到的爱可能更多一些。所以,妹妹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更能坚强一些,而这个姐姐因为缺乏安全感,幸福感。又得不到家人的正确教养,就一直向下生长。作者说他小时候,虽然经常挨打,但是父母对他的陪伴没有缺少,让他能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而如今我们许多家长没有正确教养方式,他们对孩子缺少陪伴,不知道跟孩子怎么沟通,于是就有了那么多问题孩子。</p><p class="ql-block">看着眼前的孩子,我在想如果天下能多一些读奶蜜盐的家长,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突然因为一点小事而崩溃的孩子了。是不是我们读了奶蜜盐的人多分享就能让更多人受益!我不知道最终结果什么样,但是今天助力这个孩子,却让我很有成就感!非常幸福!</p> <p class="ql-block">“意义非凡”的体验课</p><p class="ql-block">分享/王贞融</p><p class="ql-block">于我而言“意义非凡”的体验课是什么呢?是一次次的陪伴?是一次次的观摩?还是能一次次置身其中呢?</p><p class="ql-block">每周二我们几位钢琴老师都会组织学习,主要是解决体验课和上课时的沟通以及教学设计流程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样式。每位老师参与其间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最大的乐趣或者说幸福感就是我能够在各位老师的研讨学习中,担任“最重要”的角色——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p><p class="ql-block">本周体验课如期举行,我依然担任学生,年龄是在5岁左右。模拟是从孩子进门开始,钢琴王老师和陪同家长打完招呼,就半蹲着和“我”打招呼,瞬间我感觉到不那么紧张了,王老师进行了自我介绍,也让我介绍了自己。来到一个很大的三脚架钢琴前正式带我开启音乐🎶王国之旅……</p><p class="ql-block">这个体验课过程中,王老师温和细腻带我熟悉了钢琴结构,“黑白房子”,高音谱号、五线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冉老师还巧妙利用故事让我迅速记住了钢琴🎹上的“黑白房子”,记住了钢琴练习书本上的“大boss”,还让我充满了期待,期待下次我一定能在“钢琴王国”探宝成功……哈哈特别有意思。</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让我总结老师们带给我的体验课感悟,我会用三个字来谈我的体悟,哪三个字呢?那就“奶、蜜、盐”,对的,你没听错,就是“奶蜜盐”。你可能会很好奇:你怎么啥事都“奶蜜盐”?啥事都可以“奶蜜盐”呢?是的,我可以非常笃定告诉你,我就是可以事事用“奶蜜盐”的理念来体会,用“奶蜜盐”智慧来滋养我们的孩子;用奶蜜盐样式浸润我们的老师;用奶蜜盐常识来重养自己,开启彼此润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奶”在这节课里它是给孩子充分的原动力。是孩子们初次来到我们这儿,在他充满好奇,期待打开一条新的人生赛道时,我们要给予孩子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情感链接,所营造的环境就是以充分的爱和满足为导向的,为孩子的生命涂上温暖底色……</p><p class="ql-block">“蜜”在这节课里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甜蜜,感受到他的到来我们是充满了期待的,在他即将开启的音乐旅途中,这些积极的爱抚、鼓励、赞美都能让他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被“蜜”的浸润,让他能自然而然、舒展明亮的打开自己的生命状态,当孩子能卸下防备,他的主动性、乐观态度、探索精神等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就会释放出来,成为生命中最本真的能力和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反应方式。他会更愿意参与这样快乐幸福的体验……</p><p class="ql-block">“盐”在这节课里就是孩子们将要面临的生命成长路径中的各种正常挑战、历练。生命之“盐”,让成长举重若轻。这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以及笃信笃行,无论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需要尊重孩子,让他们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动力。有着从容的心境,有着对美好生活创造的能力。张文质老师说:我们人生往往最缺的是品格与智识的“盐”。其实面对一个全新的赛道或者说全然未知的未来,我们唯一能做好的就是永远站在孩子生命的背后,鼓励每一个生命被看见,被发现,被积极的参与其间。</p><p class="ql-block">每周一堂“意义非凡”的体验课,我想一定会让我们对孩子、对家长,甚至是对我们老师自己有着生命影响生命的眷恋。加油吧,努力学做具有“奶蜜盐”味道的行业飞翔者吧。</p> <p class="ql-block">逐光者也成了光,共读照亮更多人</p><p class="ql-block">分享/彭澎</p><p class="ql-block">我坐在书桌旁,本想染一些墨香,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清波徜徉,去触摸那魂牵梦萦的诗和远方。殊不知,窗外的一阵秋风挑弄,我的眼光又回落到刚诵读的《奶蜜盐》。</p><p class="ql-block">突然地异想天开,觉得假如在我小时候妈妈就有读《奶蜜盐》这本书,我的人生可以少走多少冤枉路;假如我刚做母亲就有读《奶蜜盐》,我的儿子又将少走多少弯路?走了弯路还不打紧,在走这个弯路的过程,我不知道伤了多少人的心,又不知道造成多少人的痛苦。深深地觉得很悲伤,也很遗憾。六年来初读时的同理心,精读时的共情力,一股脑涌上心头,然后,我有一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朋友、同事,甚至于萌生我们的中国人的下一代再发生同样的遗憾。</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决定以后向夏莹校长贞融老师一样,一有机会就把《奶蜜盐》说给别人听,把《奶蜜盐》放在包包里面,随时缘分成熟可以送给别人。</p><p class="ql-block">我觉得有这样的一种诚心,便会是很大的福分,而这个福分因为自己有深刻的遗憾,就不愿意别人再重蹈覆辙,必将庇佑我的后代,相信我的孩子一定会慢慢看到父母亲的典范,进而去改善自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共读分享是我余生选择的另一种活法。</p><p class="ql-block">我曾一度以为,退休了,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一张不大不小的书桌,一支朴实无华的笔,一本书,一段文字,以及那扇交界在光芒与黑暗的窗,可以装作万事顺遂的模样,去迎接新的曙光,待茶凉言尽后,我停下手中的笔,不愿寻觅星辰和书本之间,而是抬起头,独揽窗外被雨水浸润的世界,去聆听大自然籁籁低语。</p><p class="ql-block">自开始接触、开始阅读《奶蜜盐》,我对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关注日渐月染,每进到一篇章,如在那里面再活一遍。而这特别的经历,我的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总是“原来如此”,还有十分地惊讶和震憾,《奶蜜盐》书,我可是划了又划,翻了又翻,就差把书翻拆、翻烂,却总觉得每读一遍受益匪浅,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常读常新。</p><p class="ql-block">比如《奶蜜盐》有段“允许并帮助孩子进行各种尝试”的章节文字,“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曾经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中写过一个片段,非常直观地反映他母亲的教育观点,尝试各种兴趣。约翰·梅迪纳教授很庆幸地说,在他的童年中,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约翰·梅迪纳他从自己的童年中学到了一点,“好奇心就是一切,家庭环境是一部分”。也可以换成,父母在看见孩子的喜爱和兴趣之后,怎样支持和鼓励?是为他们提供了怎样的自然引导和一个教育环境?还是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多大限度的一个尊重和满足?等等这些才是我们父母求索的宝典。甚至我们其实多少也明白,教育不是简单的塞知识给孩子,而是为他们营造一个全面发展的一个环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着独特的兴趣和天赋,父母应该认真的倾听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而不是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他们之上。</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成功的成长过程,必然是他家庭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命化的共同教养成果,是家庭决定了成长环境,是环境成就了人的好奇心、成就了人。</p><p class="ql-block">无任家长们的一言一行,认真的、信任的、敏感的,或是敷衍的、刻薄的、讥讽的。只有各方携手的奶蜜盐滋养和陪伴,在童年时做足了爱的加法,基本才可能是一个明亮的健康成长,才是一个向外扩散善意和充盈温暖的社会需要的人。</p><p class="ql-block">《奶蜜盐》给我最大的教诲就是这种亲子互动情感。</p><p class="ql-block">古人曰:“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说得是互联方可汲取动能;交流有助登高望远。</p><p class="ql-block">在读书会,这种具有仪式感的阅读,不但多了一份庄严,更增添了一份“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美好。让我们开始坚持重复,把阅读当作一种自觉行动,把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理念融于生活,携一抹书香传递阅读,做幸福的阅读推广人。</p> <p class="ql-block">学会把孩子的负面情绪导出来</p><p class="ql-block">分享/孙美霞</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蜜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聊的这个话题源于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位大学生暑假外出打工,可是呢,他进了人力资源部的第一天就签了合同,但是他发现工作不对劲,于是就解除了劳动合同,一天工作也没做,居然支付了1100块钱的学费。他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实际上还有更大的一些漏洞被人力资源部通向了这大的一个坑里。两个月以后,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已经三次被扣除799元的租车费。突然,他想到了自己在7月23号的时候租了这样一部车子,但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把钥匙也寄给了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只负责把钥匙拿上了,并没有给他跟系统里还车,所以系统以为他一直在晕车,而人力部门,主管人士已经杳无音讯!</p><p class="ql-block">这个孩子是一个大人的孩子,所以他向家长求助的时候,家长给他的反应是你没脑子啊,你没看什么条款就签合同啊,就把孩子的情绪堵住了!就这样,这个孩子就到处的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向家人倾诉!毕竟他遇到的这件事情的核心就是他跟租车公司的合同解除就可以完成这件事哦,可是孩子带着负面情绪到处去抱怨抱怨人力部门抱怨注册行没有及时通知他也一下子抱怨自己的父母,当初让让他出去打工!</p><p class="ql-block">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孩子就是有负面情绪,需要一个聆听者,需要一个宣导的空间,结果家长这样一读,不要紧,把整个孩子逼得好几天睡不着觉!他把这件事的情绪和事情本身裹挟在了一起,整整两个礼拜都没有安心的上课!回想自己这一次经历,觉得倒霉透顶,也觉得家人一点都不理解他!幸好这个男孩找到了我,我先把他的情绪找了出来,毕竟在年轻成长的路上,该踩的坑都得踩,如果我们不踩坑的话,后期会有更大的坑,需要我们去踩,何况我们当下这件事是我们能左右嗯,去协调解决的!这件事发生不管好还是坏,它能带给你启发和影响就够了,父母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不关注自己孩子的心智发展,不关心他未来的发展,一味的想让孩子去避免踩坑甚至犯错!犯错不可怕,不犯错的孩子反而更可怕!我们父母似乎都希望孩子活在一个保险袋里,其实这就阻碍了孩子的成长,甚至会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假象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他们是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容易陷入情绪里,拔不出来就看不见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处理情绪,然后再处理事情!如果情绪没有处理好,那你就会被裹挟进去,甚至会和很多家长一样,陷入了这件事情的负面情绪里!</p><p class="ql-block">处理完整个事情的话,这个妈妈跟我聊天,发现她自己当时跟孩子的态度就是错误的!本来一件很小的事情,搞得很复杂,所以今天我们回到核心,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样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最后,我们再次强调,先处理情绪,然后再处理事情!</p> <p class="ql-block">父母成长才能促进孩子真正的成长</p><p class="ql-block">分享/依慧</p><p class="ql-block">这个主题来自有一天先生分享了樊登老师的视频,回到家就表达要我好好看看,吃过饭后一起交流讨论一下,过去我们育儿路上有哪些做的不好的。 原因是大宝的脾气最近特别大,只有我们要顺他的意,我们说什么他几乎不听的。 先生九月十月在家时间多,大宝缠着爸爸机会多,好几次把好脾气的先生都点爆了,也要我很无奈,曾经也跟他表达过,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家庭教育才能匹配孩子的成长,可效果不是很大。 这次他主动表达他的感悟,我还是很欣喜。 </p><p class="ql-block">樊登老师的视频里表达,孩子的学习不是一个听话照做的过程,而是模仿出来的,不是我们教了孩子什么,而是我们做了什么。 先生说到大宝发脾气的表情,跟我几乎相同,他知道我不容易,但是如果不去管理好自己情绪,孩子受的伤害是最大的。 同时他也表达以后也会努力做积极正向的事,争取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p><p class="ql-block">我听了确实有些惭愧,面对大宝的哭闹,我在一边学习的情况下,只坚守到他一岁三个多月,在去年回到父母家的时候,双层压力下打了孩子,曾经做了很多个目标只为不再动手打他,几乎都失败了,他真的太考验人了。 好在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成长自己的路上,也在不断地突破自我。 </p><p class="ql-block">上周我和孩子们都受凉咳嗽了,我自己吃了点中药就没事了,两个孩子咳嗽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是带他们去推拿的路上,基本都是半天不在家,好在我还是坚持了参加读书会和品读分享,借着这两次机会的深入学习,终于迎来雨过天晴。 </p><p class="ql-block">过去这几年都是和长辈生活在一起,因为理念的不同,我和他们处于比较隐蔽的对立,表面一片祥和,内在已经波涛汹涌,对他们的各种行为都是批判不认可,自己也无法放松,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从初中时代我就立志以后做个贤妻良母,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所以面对公婆的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特别痛苦。 我做了很多事情,感觉在外折腾了半天,结果还把自己也给弄丢了,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每每看到孩子的安全感不足,内在真的痛苦万分。 最后我终于选择和自己和解,接纳他们的现状,也找到自己和孩子的生存空间,我是感觉慢慢就看到了希望。 这一次先生在家有两个月,我感觉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黑暗的冲击,好在这次能够稳住,通过学习奶蜜盐后,看明白了先生的现状,不再跟他较真,努力去成长自己,给予他多一点空间。慢慢他陪伴孩子更用心了,也会在视频里学习各种育儿知识。 孩子经历这次生病,感觉也成长了,愿意和大人分享最喜欢吃的食物,哭闹也很少了。 </p><p class="ql-block">张文质老师说过,一切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童年,要从根子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就要认识,理解缓慢又漫长的童年,包括父母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 因为父母童年时期的一些经验会在自己孩子身上复演。 </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希望不要再走父母的老路,可渐渐我们又活成了父母的样子,要想孩子能够走出这个循环,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斩断童年给孩子带来伤害的行为习惯,从生命本性出发,真正从心理去认可接纳孩子,把鼓励,赞美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 不要再去担忧,要真正去关爱孩子,给予他食物,衣服,情感等一切的支持,然后努力去成长自己,真正去托起孩子的生命成长。 </p> <p class="ql-block">奶蜜盐让我的工作举重若轻</p><p class="ql-block">分享/董玉梅</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夏莹会长,优秀的主持人美霞校长,亲爱的各位蜜友们:</p><p class="ql-block">大家晚上好。我是山东济南的董玉梅,今天是我连续第五周参与奶蜜盐读书会全国总会的周四分享会,我很感恩遇到这样一群大爱的人,这是一群致力于真正“把最好的共读方式献给1亿个珍爱孩子的父母”的践行者。夏校说到她参与到的线下读书会,依然是那么绘声绘色,依然有极强的代入感,长沙有夏校真的是何等的幸运。中国很多老师及其父母因为遇到夏校又是何等的幸运啊!我经常会暗自窃喜,这么宝藏的夏会长奶蜜盐姐姐。我居然可以每天都与她有交集,每天早上我都愿意在第一时间送上最真诚的晨间问候与祝福。每天接收到夏姐姐的分享与赋能,真的是一种幸福。今天再次听到夏姐姐的分享有感而发,我想很多蜜友们内心也一定是和我一样的。</p><p class="ql-block">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奶蜜颜让我在工作中举重若轻。刚才若英的分享中也谈到了因为奶蜜盐让她在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感受到了小幸福。那么在我的工作中,因为奶蜜盐也让我更多的拥有了举重若轻。</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30多年的资深老师,在语文课堂或者语文教学中是有很多天然的优势的。就是不管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家长,对于语文老师是有一种天然的尊重。从上学期开始,因为身体原因,膝盖儿上下楼的时候会疼。我从四楼教语文变成了到一楼教传统和科学。这一次改行,让我对于学科教学又多了一些认识。从事过小学教学的蜜友们都知道,相比初中以上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堂秩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所谓的小科老师。而作为读了奶蜜盐的老师呢,让我就会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身边有一部分老师是通过吼叫的方式来管理班级,而我始终是以温和的态度来对待的!举例说明,当我走进教室时,班级纪律比较好的时候,我一定会首先为他们点赞。并给予具体的肯定他们:今天董老师来上课真的好幸福啊!你们安静的等我的样子,真的是最美的样子。你看,小男孩儿都那么帅。小女孩儿就像小仙女一样,你看你们的坐姿多端正啊,我看到你们真的好开心。而他们听到这样的肯定与赞美的时候。也会很放松的、开心的、笑眯眯的看着我。这是一种孩子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自然的、真实的、甜蜜的给予我的回报。当然,一年级的小娃子这样的时候并不是太多,更多的时候是你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他们依然在吵嚷,依然是吵声震天的情况。因为我们小科老师的课,大多在上午的三四节和下午的一二节,大课间活动后,他们的兴奋依然让他们处于亢奋状态。这时候,我是不急于上课的。我会比较平和的注视着他们,一个字都不说,慢慢的他们就会安静下来,这时我才会说,现在安静的状态,你们觉得舒服吗?董老师不带扩音器,就这样温柔小声的和你们说话,你们能听清楚吗?每一节课都这样不厌其烦的去引导他们,其实小朋友是特别喜欢被夸赞的。这样每次上课用于维持纪律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这也许就叫做慢慢的快吧。有的时候我进到教室,小班长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会用讲桌上的戒尺使劲的敲桌子,那个噪音极其的让人不舒服,有时还会伴随大声的吵嚷:别吵啦!小嘴巴不讲话!这个时候呢,我会静静的看着他,然后他就会把手中的戒尺放下来,我问是谁教给你这样去管理班级呢?他就会说,我语文老师就这样。这个时候我就会轻声的告诉他,以后董老师来上课的时候,我们不用这种方式好不好?就像董老师这样安静的看着大家。或者是你不要吵,也不要敲,你就静静的等着我。当我来了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再去管理了,由董老师来处理,好不好呢?他就会懂事的点点头,下一次我再去的时候,他也是果真不再拿起那个戒尺敲桌子了,因为这样的管理方式会让整个班级处于一种躁乱的状态。所以我每次都会用平和的状态去影响他们,这样其他小课老师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管理班级,或者每次上完课那种生气的状态,在我的身上是看不到的,每次上课的时候,我是很开心的。下课呢,我也会很开心,而且孩子们也会很开心。他们会追到教室门外来给我说再见。其实在教室里已经说过了,我感觉他们只是想要表达对我的一份喜爱。因为共读奶蜜盐,让我知道了张文质老师说过的,16岁以前的孩子,他是会反复的犯错,而且他不会自我改正,这是他们的特点,而不是他们的缺点。我们家长或者我们老师了解了他的这个特性,就知道其实他没有和我们存心作对,这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点。我也会把这些话告诉他们,我说我会无条件的接纳他们,我会用我的温柔和平和,用我的好的状态去和他们一起成长。所以在我的课上,基本上每个班的状态都非常好。我现在所任教的是8个班。有时候领导会去查岗,当然有的时候我能看到他们,有的时候我也看不到他们,但是我想他们能感受到我上课的状态。所以今天我们区教研室来学校视导的时候,校领导还向他们推荐了我的课,这是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的,我想这都是因为奶蜜盐的助力,还有低年段的孩子一节课能够集中精力的上课时长也就在15分钟左右,我则会在这个过程中去巡视,发现有听课认真的小朋友,我就会用小贴画默默的给予肯定。或者是在很多的环节,我会去不时的发现小老师,发展小老师,当你用小老师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虽然不完美。但是孩子们的参与度却是格外的高,而且热情也很高,所以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小朋友的认可。今天居然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向我表白说:董老师,我好喜欢你[呲牙]。我就笑了起来。我说,你为什么呢?他说,我觉得你好温柔,好漂亮。说实话,我知道其实孩子们要表达的,我们能感受到,他更喜欢的是我们的状态,我们对他们这种温柔这种看见,就是看见孩子,看见生命。我身边同事,还有我的同学,当我把这个读书方式去推荐给他的时候,他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我相信我也会像夏校和佩佩那样,用奶蜜盐的方式疗愈他们,在滋养自己的同时,带给身边的人更好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智慧养生走进家庭</p><p class="ql-block">分享/李一叶</p><p class="ql-block">看到大家开始对中医感兴趣了,所以今天,特别想跟大家聊聊养生这个话题</p><p class="ql-block">涉及生活,尤其是对身体的养护,大家都会很关心,所以我总是会收到朋友们提出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很具体,比如皮肤怎样保养才能更好,怎么吃饭喝水,怎么学习中医,等等。对于伴随我们一生的身体,如何护持、如何保养,中国古人有很多智慧的理解,但是,现在的我们很容易把养生变成一些贴士,或者说一些小“招儿”,有一种对于效果立竿见影的过度期待。大家其实对于解决或改善自己身体状况的期望很迫切,但它们都需要基于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被真正地理解和取用,而不是拿一个单一“结论”走,那样并不能真正解决或者改善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理解里,“养生”便是休养生息,把自己照顾好,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在当下的时代中,焦虑和过度消耗已经成为常态,所以养生也是一个迫切的需求,就好像一台车,每天都在路上奔跑,也需要加油,跑到一定的公里数,也需要看看哪里需要更新,哪里需要养护等等-,这个照顾好自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p><p class="ql-block">很多事情,我们得靠自己去做,而每件事情的背后,都有其来龙去脉和各样关联。所以从对自己负责任的角度上看,我们需要先放下诸如“药到病除”的设想,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将“养”这件事,放进日常必做的清单中</p><p class="ql-block">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养”几乎是有点陌生的观念,因为我们都习惯了把自己放在“用”的状态中。</p><p class="ql-block">“养”通常有三层含义:供养、培养、修养。</p><p class="ql-block">供养,指把身体供养好,满足人最基础的生命需求。</p><p class="ql-block">培养,是像培土一样,增加我们的能量和活力。</p><p class="ql-block">修养,是在精神和情感的层面予以丰富和成长。它们代表着一种能量的蓄积状态,是日常的准备和收藏,是人面对自己的身体时一种更为主动的姿态。</p><p class="ql-block">“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话我们都听过,养和用,就是“千日”和“一时”的关系。如果没有日常的“养",战事发生时也就谈不上承担和胜算,以及在没有战事时,也会缺乏构建和享受太平岁月的资本。中医讲究“固本培元”就是这个意思,能量、元气是需要先养好,然后才能拿出来用的。</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都倾向于“用”,倾向于结果,喜欢速成,因而很容易忽略“养”的过程。并且在没有什么问题发生,自己的各种事情都能运转的时候,更不觉得保养自己是一件重要和必要的事情,甚至觉得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车开一段时间都会去保养,但自己的精气神就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觉得那是可以无限量供应的东西,不需要宝贝和保养,只要尽情挥霍就好。</p><p class="ql-block">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外在的种种侵扰以及内在的思虑情绪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我们的能量。尤其在当今的生活,从对外部事物的接受和承担,到我们需要内化处理的种种,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密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养护,就很容易来到能量告急或枯竭的那一天,于是就会出现身体状态下了一个台阶的状况,或是长久以来不健康的积习从量变到质变,结出了一个不好的果子,人就会生病。</p><p class="ql-block">除了一些突发的意外,我们身体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如上的那些日复一日的损耗。</p><p class="ql-block">很多的状况,都不是因为我们运气不好而突然发生的,而是一种有因有果的必然。所以,“避免伤害”和“治未病”是中医养生里的两个核心思路。</p><p class="ql-block">前者就是让人知道那些对生命不利的情况,然后去避免它,如果有了相关的不好的习惯,则去进行调整和改变,避免对身体的不恰当使用,从而减少损耗。后者则是可以评估人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和生活,进行日常养护,从而对现有状况进行弥补和平衡,避免之后可能发生问题。因为一旦发生问题,不管是中医西医,即便可以应对和治愈,这个过程中对人有限能量的损伤都已经发生且是不可逆的。</p><p class="ql-block">人的生命状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质,也有与之相匹配的保养方式,但并不是只有在年老或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养”,而应将这件事纳入日常,建立起相应的习惯。建立这个习惯的前提,便是去学习一些关于生命运作的基本原理,在这样的认知里,去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行为,进入一种厚积薄发的节奏,生活本身就是“养”的过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