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b>商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民族,我作为商族后人通过学习滕州地方史志资料,阅读大量的史载文献,结合专家学者的论述,认为商族起源于滕州,商族多次在滕建都,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商氏后人,有责任和必要让世人了解商族在滕的历史和发展。</p><p class="ql-block"><b> 商之起源居于蕃</b></p><p class="ql-block">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为东夷的一支。《诗.商颂.玄鸟》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传说是叙述本民族起源的常见现象,玄鸟是本民族的图腾,是诸鸟的首领,东方夷族不少氏族以鸟作图腾。这里的"商"只能作族名理解。商族形成的地域应在东方。《滕县志》载:滕县历史悠久,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邾、薛、蕃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这些氏族就是在这里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居民。东方夷族领先于其他各族,而在东夷族文化中由以此地为最,所有被誉为"东方君子之国"。《续滕县志》、郭沫若《中国史稿》、王国维《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吕思勉《通史》、丁山《商周史料考证》、赵铁寒《汤前八迁的新考证》、朱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辞海》等都称"契居蕃"(山东滕县)。蕃的地望依据《水经注·渭水》篇,《通鉴·地理通释》引《世本》疑即《汉书》鲁国之蕃县地。"蕃"见《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中心区域图》位置在今滕州所在地。《滕西办事处志》之名胜遗址记:故城(蕃阳郡)"蕃阳(故城)始于殷商始祖契,佐禹治水有功,封司徒居住在蕃,春秋战国时期为邾属蕃邑,汉初于原邾置蕃县。南北朝时滕县均称蕃阳,后复改为滕县。"</p><p class="ql-block"> 如今史学界关于商族起源研究的势头方兴未艾。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封于商",汤"始于毫,从先王居",虽说明是在西方,至于此年国处。举起与传统的商人西来说反调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与爸爸说分主张的古之帝王多起事于西方说恰恰相反,王国维认为:"自五帝经观、录洽文物所主张的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首创商(下东方说,此后,此说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响应和支持。郭沫若遵从东*站以为商族起源于豫东鲁西南地区,契居之蕃,在今山东滕县。郑伯昂家永夫人的大汶口文化作为商文化的来源,认为先商文化的主支即豫东鲁西激发现的王油坊类型文化(也称造律台类型),源于山东滕县一带的大汶映化晚期、而冀南、豫北的漳河型、辉卫型是先商文化的分支,是王油坊北潮、商族起源于山东滕县一带。孙玮也认为商族起源于山东东夷族享关的远祖居地在山东东夷人活动区内,商族远古自山东往西往北迁徙之分明显。考古学角度上的大汶口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就是东夷族人留下份历史遗存、商人的鸟图腾崇拜、嗜酒的习俗、占卜之风、礼乐制度及商 C 等纹等都能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中找到渊源。杨亚长从商族卡外原始民族与图腾关系以及文献中有关商族早期的活动区域几个方面研究、认为海族最早起源于鲁西南地区,后来逐渐向西发展,到相土时徙居商丘孟世现也认为,自东向西迁徙到河南商丘一带后,才以地名为族名。景以提出"商"即商丘,契与相土所居最早的商丘之地不在河南,而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劳干先生从文献中所记"九丘"的考证,考察了东西两个民族的深滩,认为丘之称只限于东方民族。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古代史书和神治传选里、都说夏商周三代世系溯源于黄帝,商周二代同是帝兽的后裔,尽管经节上有分歧,同属黄帝族却绝无异说。"即认为商族起源于黄帝氏族或即族,商族起源于豫东鲁西南说,颇得考古界一些人士支持,如杨保成、张广直、栾丰时、吴秉楠、高平、许顺湛、李仰松、孙飞、安金槐等都主张龙山文化造律台类型(即王油坊类型)为先商文化,认为商族起源于豫东鲁西南一带。毛泽东来山东视察讲过:“商的始祖契曾在蕃也就是今天的滕县住过”。</p><p class="ql-block"><b> 商族.商朝与滕州</b></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与黄帝并列五帝的帝害生子契,契居于蕃(今山东滕州市境内》并以藩为国都,因契帮助禹治水有功,帝舜任命契当司徒,并把他封在商这个地方,赐他这一族姓子。商始祖契惠民善政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p><p class="ql-block">当地居民得以安居乐业,百姓因此得到了安定,后封地不断扩大。《诗.商领》:"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契孙子相土时领土扩展到辽东半岛或朝鲜西北境、说明商代先王相土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海外也有治理得很好的地方,商代王位传至十四代天乙,即商族首领成汤,汤是继尧舜禹之后中华民族最敬仰的四大帝王之一。夏朝末年商部落日渐强大,商汤以仁慈宽雁闻名四方。商在东方的大国地位已经确立,许多小国都先后归服于商,其中当然也包括建立在今滕州市南的薛国。夏王朝的统治正面临内外交困、难以维持的局面、成汤认为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任命仲他为左相,一举灭夏、仲在滕境地辅佐商汤建国,其著名的《仲他之诰》成为商朝的建国纲领《官桥镇年鉴》载:历史名人、仲迪传略:仲独商代薛人(官桥一带)、奚仲后商、协助商汤夺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商朝左相,《仲他之浩》成为商朝的建国纲领。仲他一生为商朝兴国安邦,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汤王病危时告诉子孙说:"左相之功你们永记!"仲迪卒后葬于薛城千山头一带、其墓址俗称"他谷堆"。</p><p class="ql-block"> 《走进官桥看历史文化》:三千年前奚仲的十二世孙仲迪又在这里辅佐商汤建国、成为薛族的又一个伟大首领,前掌大遗址出土精美文物见证了这一时期的辉煌。商汤接受仲他的建议,在位期间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很快发展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可称为当时的文明大国。成汤论功请赏,把仲重新封于薛、薛国便成了商王朝在东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臣扈、祖己、祖伊都是仲他后裔,臣扈是商朝太戊、仲丁时期重臣,祖己是商朝武丁时期的一名重臣、祖伊是商朝末期帝辛的一位大臣。二人均继承了先祖奚仲的智慧和仲的才能,不仅成薛国的伟大首领,也堪称商王朝的王佐之师。为商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94年至2001年,在官桥镇前掌大村发掘出申字型大墓一座,"甲"字型大墓四座,七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车马坑、其规格之高与殷墟发掘的商大墓相似而轰动考古界。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说:"前掌大遗址是一个很大的遗址群,而这墓葬出土的东西,完全够一个商朝的重要诸侯国的水平,大量的青铜器、玉器、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如古时的铜青,在殷墟发现过,这里也有,而且不止一次地发现。墓地规模之大,是整个商朝墓中所不多见的。"李学勤先生又说:"在这地区有没有待我们能够感觉到相当于作为商朝都城,后来又成为奄国这么重要的商代诸侯的遗存呢?我们可以说够得上格的,即前掌大。"李学勤先生甚至把薛侯之墓看成是商王之墓,说明薛侯的地位不亚于商王,这已被出土文物所证实。前掌大之墓是否有祖尹之墓,更有待于考古学家的进一步探讨。《枣庄名胜古迹》篇:在滕州市南部古薛河下游两岸,集分布看近十处商代的遗址群,而前拿大商代遗址,就处在这个遗址群的中心。它位于山麓与湖旁冲击平原的边缘,可以借沼泽为阻险屏障,东与东南有绵延数百里的丘陵山地。这种地理特点,显然具有攻守兼备的优越地势。它扼守着古代齐鲁大地的咽喉要道,应该是当时政治斗争的要地所在。如果我们求证于古代文献,商周之际这一带方国史料较多的有奄和徐。人们传统中奄的中心应在今曲阜周围,而徐则今徐州市或铜山县一带。但是,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围绕着上述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曲阜周围奄的调查所获资料多数是以西周中晚期及春秋战国为主,与奄所处的年代对不上口径,苏北地区除铜山县发现商代祭祀遗址和连云港附近出土少量商代铜器之外,也无可供方国都城选择的理想遗址。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在前掌大墓地周围,薛河下游近十处商代遗址群有可能就是商代某方国所在,其属性最有可能的是史载的奄国或徐国。滕州历史悠久,商朝时期,滕州境内的方国主要有薛国、滕国、小邾国、倪国等百个之多。"滕、薛、小郑"三国已是齐鲁大地著名的古国之一,文化昌盛,经济发达。滕州作为《禹贡》的徐州首府,是建立商王朝的策划地和建国之地。源远流长的东夷文化、著名于世的北辛文化、博大精深的班墨文化孕育了商代始祖契、相土、商朝首领商汤、太戊、仲丁、武丁、帝辛、商代重臣仲独、臣扈、祖已、祖伊、商族后裔微子、目夷、孔子、墨子等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先贤圣哲,他们共同谱写了滕州历史文化最壮丽的华章,也为滕州增添了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