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夏历十月一,寒衣节

平和

<p class="ql-block">  夏历十月一是寒衣节,是缅怀先烈,祭祀故亲的传统祭日。</p><p class="ql-block"> 我身在南国异土,回不了老家,不能亲往坟头祭祀故亲,但我会买些冥品在十字路口,面向北方叩首,摆上祭品,以表怀念感恩先祖之心。并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一年春冬初,寒食寒衣日。</p><p class="ql-block"> 缅怀老祖宗 ,祭祀送新衣。</p><p class="ql-block"> 今又冬节至,换季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焚纸十字路,思亲泪染衣。</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十月初一寒衣节,老人说要“送寒衣”,能提前送吗?老传统要记牢。</p><p class="ql-block">2024-10-31 10:48转发:山东三农领域爱好者,活力创作者的介绍寒衣节的文章如下:</p><p class="ql-block"> 十月初一寒衣节,老人说要“送寒衣”,能提前送吗?老传统要记牢。</p><p class="ql-block">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一度的寒衣节也就到来了。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p><p class="ql-block"> 根据民间习俗,寒衣节的主要活动是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一般来说人们会在这一天焚化纸衣,为亡故的亲人送寒衣,以示悼念和关怀。</p><p class="ql-block">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为何要送寒衣呢?</p><p class="ql-block"> 寒衣节,是夏历十月初一(十月朔日),这天人们往往都会祭扫祖墓。祭扫时,于坟前焚烧纸糊竹扎的衣服鞋帽,谓冬季来临,气候日冷,为阴间的鬼魂送衣取暖,故名。</p><p class="ql-block"> 首先,寒衣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人们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在农历十月初一进行,为亡人送去寒衣,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关爱‌。</p><p class="ql-block"> 据北宋人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北宋都城汴京在九月下旬就开始准备冥衣、靴鞋等物品,以备十月初一献烧‌。说的就是百姓在这一天会给逝去的亲人送衣送物,以便它们可以平平安安度过冬天,其反映的是古人对鬼神的敬畏和对亡人的纪念‌。这也是为何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其次,送寒衣的习俗还源于古代人们对先人的怀念和孝道的重视。在寒衣节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为他们送去寒衣,以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关爱。这种习俗不仅是对先人的纪念,更是古人重视孝道的体现。古籍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送寒衣是古人重视孝道的一种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 最后,古代物质匮乏,取暖设备简陋,衣服是古人抗御寒冷的主要装备。在寒冬到来之前准备好棉衣是家庭主妇的重要任务。因此,送寒衣不仅是为了纪念先人,也是为了满足生者和亡人的御寒需求。妇女们会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家人换季穿着,同时也会为亡人烧送寒衣‌。</p><p class="ql-block"> 寒衣能提前送吗?怎么送?老传统要记牢</p><p class="ql-block"> 首先,根据民间记载,‌十月初一寒衣节可以提前送寒衣‌。因为寒衣节的主要活动是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表达对他们的关切和怀念。虽然最佳的时间是在寒衣节的当天进行,但如果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在当天进行祭祀,可以提前进行‌。</p><p class="ql-block"> 需要注意的是,寒衣节送寒衣只可以提前,不可以推迟。而且送寒衣可以提前3天左右,算上节日当天,可以提前4天。</p><p class="ql-block">其次,送寒衣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p><p class="ql-block">‌ 准备祭祀用品‌:准备纸衣服、纸钱等祭祀用品。这些物品通常在大型医院周边的大型丧葬用品店或寿衣店可以购买到,也可以在小区附近的纸衣店、香火店购买。</p><p class="ql-block">‌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送寒衣的时间点通常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傍晚18点-21点进行。不需要非得做纸衣,可以直接烧纸,寓意纸钱,让已故亲人有钱自己置办寒衣。送寒衣的地点,往往是亲人的坟墓前,如果无法回家上坟,可以在十字路口或对着家乡方向进行烧化纸钱‌和纸衣。</p><p class="ql-block">‌ 进行祭祀‌:将准备好的纸衣服、纸钱、糕点水果等物品焚烧,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敬意和怀念‌。</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在十字路口焚烧时,最好先画一个圈,留一个小口,然后在里面进行焚烧。据说这样可以确保失去的亲人可以更好地收到这些物品。烧寒衣后,要磕头,然后祭祀用品还要等到全部烧干净,方可离开。</p><p class="ql-block"> 总之,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奠先人的重要节日。这一天正好是秋转冬的时间,因此需要人们为逝去的亲人准备过冬的衣物,这也象征着对亲人的关怀和怀念,反映了人们对孝道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好了,意思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送寒衣的事情了。话说,你准备好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了吗?你们那边都有哪些习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诗经·豳风·七月》中载有“九月授衣”,指的是朝廷在此时有赐衣之制,士民则祭扫祖先坟茔,多烧纸剪冥衣,到明清时又称其为“烧衣节”。寒衣节为农历的“十月一”,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并称我国祭祖三大传统节日。寒衣节时令上在立冬前后,天气转冷,人们都开始穿毛衣添外套,由此也会想到悼念先祖,缅怀逝者,按照视死如视生的观念要给逝者烧纸钱,送寒衣。</p><p class="ql-block"> 祖先保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件真事。年少的轻狂与无知,让我们错过了太多。</p><p class="ql-block"> 寒衣节,既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当真正懂得了其中的意味,也许会让我们思考更多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祖先,是我们的根,是决定命运的一个起点。</p> <p class="ql-block">祭祀化纸送棉衣,只为阴间亲人暖。</p><p class="ql-block">人间子孙福满堂,宗亲恩情记心间。</p> <p class="ql-block">为小弟十月一回聚泉岭老家老家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赏秋何必上庄子 ,老家聚岭一抺红。</p><p class="ql-block">回乡祭祖登高处,天笑云舞老屋迎。</p> <p class="ql-block">  寒衣节,一个传唱古今千年《孟江女哭倒长城》的爱情故事。<br></p> 关于寒衣节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故事。相传,孟姜女与丈夫结婚才三天,丈夫便被官兵强行抓去修长城。临行前,丈夫眼含泪水,嘱咐妻子孟姜女“好生珍重”,然后一步一回首,很不情愿地被官兵带走了。丈夫走后,孟姜女天天都盼望着他能早日回来,但从春到秋,从秋到白雪纷飞的冬季都没有收到丈夫捎来的一丝一毫的信息。漫长而孤苦的日子无法打发,孟姜女就一针一线绣荷包、绣鸳鸯,给丈夫亲手做了一件又一件新衣服,在一针一线中缝进去、绣进去绵密的思念和成串的泪珠。思夫心切,孟姜女下决心到长城脚下去看望丈夫,给他送去温暖的棉衣。可是当孟姜女风尘仆仆地来到长城脚下时,在一群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劳工中却没有找到自己的丈夫。满腹委屈的孟姜女放声痛哭,捶胸顿足,上苍为之感动,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滂沱,一段坚固的长城因此坍塌,露出了埋在其下的丈夫的白骨和刻有丈夫名字的青砖。<br> 坚强的孟姜女挖土掏墓安葬了丈夫,之后把棉衣摊开,一件件烧掉,在一股股烟火中寄托浓浓的爱意,排遣撕心裂肺的苦楚。后人效仿孟姜女,也用送寒衣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年去岁来,相沿成俗,固定下来,就形成了寒衣节。据咸阳民俗专家山岚介绍:“后来秦始皇下令,将夏历十月一日定为冬祭日,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和已故的亡灵,并在渭阳特设十月一鬼会,从此每到十月一,千鬼万鬼穿新衣。鬼会由此延续至今。”在此期间除了售卖纸钱、冥币、香火等祭祀用品外,还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商品市场,吃的、用的应有尽有。<br><br> 寒衣节,一个传承恒古不变的祭祀习俗<br> 寒衣节起源于周朝的“十月朝”,又称“十月朔”。这一天周天子要用猎物来祭天、祭祀祖宗,祈祷天地各路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颗粒满仓;同时也慰劳民众,制定冬季的作息时间。而老百姓则在这一天祭祀自己的祖先,烧纸钱,烧纸衣。与清明节、中元节不同的是,十月初一除以烧的形式为死去的亡灵送纸钱外,因为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所以传统的寒衣节还要送去五色纸做的寒衣,以表达后人对亡者的纪念。<br> 在民俗学中,这一活动归于社会风俗中的“宗族·祭祀·墓祭”类中。主要习俗有煮红豆饭以夜奠(亦有以乌糯饭祭墓的),在门前焚烧纸糊或彩印的衣裤鞋帽,也有去坟头祭焚并用新土覆墓取意“保暖”的。奠祭时,还有男磕头不哭、女哭不磕头等规矩。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云:“寒衣好向孟冬烧,门外飞灰到远郊。一串纸钱分送处,九原尚可认封包”,正是这种情景的写照。<br> 在我国各地寒衣节的习俗中,寒衣节也大同小异。山东多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于是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江苏人在 “寒衣节”这天,人们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山西寒衣节在这天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陕西人在寒衣节这天则用各种色纸剪糊成衣服,黄昏时在祖先坟茔烧掉,谓之送寒衣。据民间传说为孤魂会,人们在送寒衣时,除给祖先焚烧外,还要多烧给无主的孤魂。<br> 祭奠亲人向死而生,寒衣节,一个倡导“向死而生”的绝佳日子。<br><br> 按照约定成俗的说法,寒衣节既然是“寒衣节”,那么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也是很冷的。寒衣节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生生死死,新时期应该大力弘扬“向死而生”的祭奠文化,时间是这样悄无声息的流走,使活着的人悚然而惊,不由得感慨人的一生在浩渺的宇宙间只不过是匆匆过客。给逝去的亲人送点什么,如何去送都不重要,重要的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传承一种 “向死而生”的价值观教育。肃穆的氛围,揪心的哭泣,一缕青烟的飘散,纸灰飞扬的弥漫……都促使我们重新自省生命的意义。生活中的纠葛与功利追逐,一下子看开很多。很多无谓的竞争,顿时失去了价值。生活的再风光、官场上再得意、机缘上再垂青,但在“向死而生”上一定是绝对公平的。<br>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实每个生命个体都一样的,偶然得以来到这个世上,却必然要回归到每一个人都要去的地方,青烟浮绕,魂兮远去。来时走不同的路,去时却是一样的路,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君子和小人,高尚与卑贱,圣人与强盗,光明与罪恶,最终都朝着一条路走。享尽荣华富贵也好,受尽艰难困苦也罢,最后都要朝着这条路行进。生不公平,死却一如既往的公平着。每年的寒衣节为逝去的先人“送点寒衣”,并非“麻绳打草鞋,一代传一代”那么简单,更是对逝去的亲人的一种纪念形式和孝心表达,表明一种不让已故亲人遭受流离失所穷困潦倒折磨的良好祝愿。 而对“向死而生”的生命价值和思考,讨论“向死而生”话题,也应作为一种祭奠文化予以丰富和传承。能够有效克服急功近利、浮躁炫耀、权钱美色、物质丰厚为人生追求的错误价值观,树立积极正确的生死观,能够使我们感知在生老病死中的脆弱渺小,耳闻目睹生命的律动和沉寂,构建和谐社会,让社会秩序和人生意义趋于积极向善和充满正能量。<br> 最后还要提醒您一句,寒衣节马上就要来了,可别忘记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哦! <br>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左传》上的一个故事。《左传》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粱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br>《 左传》上没有哭声的杞粱妻,到战国时就沾染了当时音乐界的风气,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后世关于杞粱妻故事的变异就是顺着这“哭之哀”生发出来的。<br> 春秋时期中原诸国 <br> 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记载在信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周灵王二十二年(齐庄公四年,前550年)秋,齐庄公姜光伐卫、晋,夺取朝歌。前549年,齐庄公从朝歌回师,没有回齐都临淄便突袭莒国。在袭莒的战斗中,齐国将领杞梁(名殖)、华周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后来齐莒讲和罢战,齐人载杞梁尸回临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灵柩于郊外的道路。齐庄公派人吊唁。杞梁妻认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国,齐庄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仓促草率,对烈士不够尊重,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后来,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杞梁墓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这段故事明文记载在《左传》中,是真人实事。虽无后来“哭夫”、“城崩”、“投水”等情节,主要是表现杞梁妻大义凛然的刚烈性格,但已呈现反对战争、热爱丈夫的主体框架。<br>“ 哭夫”情节的增加,是在《礼记》“檀弓”里曾子的话。曾子说杞梁妻“哭之哀”;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又引淳于髡的话说“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变了国俗”;使《左传》中的史实“杞梁妻拒齐庄公郊外吊唁”变成了“杞梁妻哭夫”,故事的重心发生偏移。<br>  “崩城”情节的增加,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在《列女传》中,又平添了“投淄水”的情节。他在《烈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粱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粱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十天以后,“城为之崩”杞梁妻的故事到了汉代,哭夫、崩城、投水已成系列。<br>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邯郸淳的《曹娥碑》进一步演义,说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且哭崩了五丈。西晋时期崔豹的《古今注》继续夸大,说整个杞城“感之而颓”。到西晋时,杞梁妻的故事已经走出了史实的范围,演变成“三分实七分虚”的文学作品了。<br>唐代有关记载,使杞粱妻的故事大变了模样。杞粱由春秋的齐人变成秦朝的燕人;杞粱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杞粱妻的故事经过六朝、隋唐时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小的创造。杞梁妻在《琱玉集》所引《同贤记》中名仲姿,在敦煌曲子词中被直呼为“孟姜女”。<br>元代,中国的民间剧种十分发达,出现了很多杂剧大家和脍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作空间的故事,自然也成为戏曲创作的源泉。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范郎的名字从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到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出现很多种变异,故事的情节被铺陈得一波三折,与他们有关的其他人物,如范郎的母亲也出戏曲之中,使故事日渐丰满。<br>到了明代,明政府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创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br>传说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二、寒衣节又说之二: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说<br> 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是卖不出去,于是,慧娘想了一个办法。<br>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在她的棺材前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br> 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br>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br>三、寒衣节又说之三:“朱元璋“授衣”传说”<br>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br>  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传说<br> 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明清以来,故事在民间仍继续发展演变。各地的口头讲述,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此时秦始皇也直接成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增加了新情节。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孟姜女美貌,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三个条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此外,尚有秦始皇用赶山鞭,驱石填海,砸孟姜女等说法,幻想成分和传奇色彩有所增加。<br> 孟姜女的故事不仅流传的时间漫长,受其影响的地域也十分广泛。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做了各种改造,使孟姜女的传说呈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色彩。<br> 如果说从春秋到西晋,杞梁妻的故事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的话,到了唐代诗僧贯休的诗《杞梁妻》那里,就变得面目全非了。贯休在这首诗里,把春秋时期的事挪到了秦代,把临淄的事搬到了长城内外,把“城”嫁接到“长城”,再把“长城”直接定义为“秦长城”。经过贯休的大幅度调整,杞梁妻的故事开始向“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靠近。<br>从开始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传说,其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br> 相传秦朝时有个孟老汉和姜老汉一墙之隔互为邻居,孟老汉一年春天在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细心浇水、施肥培育,后来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葫芦瓜,姜老汉眼看葫芦瓜成熟,一刀切开了后,却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里面。于是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吵闹不休,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取名“孟姜女”。<br>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修筑万里长城。有个叫范喜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院子,躲在丝瓜架下,正好被游园的孟姜女发现,万喜良连忙起身作揖哀告。孟姜女一看是个俊俏书生,便回报给孟老汉,孟老汉见范喜良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礼,于是提出把孟姜女许配给他。<br> 良辰吉日时,正当二人即将拜堂成亲,不料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喜良抓了去做民夫。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转眼已是一载,范喜良一去后杳无音信,眼看天寒地冻,孟姜女万分不放心,夜赶寒衣,辞别二老,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一路打探着万里跋涉寻到长城脚底,却听得修长城的民夫说丈夫早已累死,尸体不知埋于何处。孟姜女顿时痛哭失声,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荡波,长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里,一堆堆死人骨露出来。孟姜女为了辨认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范喜良的骨头之上时,血珠凝住不动。<br> 正在这时,秦始皇巡察长城而来,看见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姜女,遂起心霸占。<br> 孟姜女将计就计,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里长的孝棚;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领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万喜良;三要在成亲之前,与秦始皇游海为万喜良举行葬礼。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宁死不从。秦始皇此时色心难耐,为了讨得孟姜女欢心,竟然一一答应。但在祭祀那天,孟姜女哭完丈夫,哭得血泪模糊时,一纵跳入了海里。秦始皇大发雷霆,命令士兵赶忙打捞,即时大海咆哮,狂风四起,秦始皇不得而归。原来是海龙王和公主可怜孟姜女的遭遇,命令了虾兵蟹将前去把孟姜女接进了龙宫。<br>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现代历史学者顾颉刚在20年代中对这个传说曾经作过系统的研究。编著有《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除国内学者继续研究外,日、苏等国汉学家也注意对它进行研究。<br>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不仅在我国的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北京、河南、湖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广为流传,也被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民众所熟知,并逐渐形成多种传说版本。早在唐朝时便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日本写本”。<br>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历史上各地兴起了建庙热。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据《孟姜仙女宝卷》,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故事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br>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河北省有孟姜女庙,是文物游览胜地。1956年,被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1993年,在姜女庙北侧,新兴建了大型园林式庭院建筑——孟姜女苑。 [5]以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民间传说为依据,以具有秦、明代建筑风格的宫殿、瓦舍、衙署、城垣、水榭、楼廊等为依托,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控制技术,修建了许多场景,将“孟姜女寻夫”这一历史传说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姜江女的两难选择:不送寒衣夫受冻,去送寒衣已受寒,大家说,去送,还是不去送?<div>后人唱道:<br> 葫芦结籽生孟姜,喜结良缘遇范郎。千古一帝秦始皇,拆散一对好鸳鸯。范郎修筑长城死,孟姜哭倒长城墙。贞烈女子性情刚,为保全节跳了江。</div> <p class="ql-block">寒衣节的起源和习俗</p><p class="ql-block"> 寒衣节是农历十月初一的传统祭祀节日,源于周朝授衣习俗,习俗包括准备供品、烧寒衣、祭扫、吃特定食物和烧包袱等,因地域差异习俗有所不同,是承载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寒衣节,亦称“鬼头日”,定于农历十月初一,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盆节”)并列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三大祭祀节日,它们共同承载着华夏儿女对先祖的缅怀与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寒衣节,其名寓意深远,正值深秋时节,寒风渐起,人们通过焚烧五色纸衣,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无限哀思,期盼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温暖过冬。这一习俗,不仅是对逝者物质需求的关怀,更是心灵慰藉的体现,让生者与逝者之间,在冥冥之中建立起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纽带。</p><p class="ql-block">相较于清明节的春暖花开、扫墓踏青,以及中元节的夜半灯火、放水灯祈福,寒衣节更多了一份凄清与庄重。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勿忘根本,珍惜眼前人,同时也映射出中华民族深厚的家族观念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一、起源</p><p class="ql-block">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其起源与古代人们对季节变换和祖先祭祀的重视密切相关。《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即农历十月初一,这也是现在的寒衣节日期。</p><p class="ql-block"> 在北方,寒衣节还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紧密相连。这个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寒衣节为祖先和亡灵送寒衣的习俗,并使其在北方地区尤为盛行。</p><p class="ql-block">二、习俗</p><p class="ql-block">寒衣节的习俗丰富多样,且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准备供品:寒衣节当天,人们会准备供品,如五色纸(红、黄、蓝、白、黑或红、黄、蓝、绿、黑)、冥币、香箔等。这些供品在祭祀时焚化给祖先,以示关怀与敬仰。</p><p class="ql-block"> 烧寒衣:这是寒衣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将五色纸裁剪成衣服的形状,有些地方还会用棉花等材料填充纸衣服,使其看起来更加厚实。然后,在傍晚时分,家庭成员会带着这些纸衣、香烛等到十字路口或者坟地进行焚烧,为祖先送去温暖的冬衣。在焚烧时,人们还会念叨着祖先的名字,告知他们来收取寒衣。</p><p class="ql-block"> 祭扫:家家户户会前往墓地祭扫,焚香点蜡,摆放供品,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在北方,以家族墓地祭祀为主;而在南方,除了墓地和祠堂祭祀外,还有在祖屋祭祀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吃特定食物:在寒衣节期间,不同地区的人们还会吃特定的食物来庆祝这个节日。例如,在北方,有些地方会吃荞麦面,寓意驱寒保暖;而在南方,广西部分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吃糍粑,象征团圆和甜蜜。</p><p class="ql-block"> 烧包袱:在一些地方,人们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他们将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这体现了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的习俗差异。例如,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人们可能会在河边或者家门口焚烧寒衣;而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还会在祭祀时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或者在坟头划一个圆圈来防止孤魂野鬼来抢夺送给祖先的衣物。</p><p class="ql-block"> 寒衣节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周朝的授衣习俗,并经过历代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多样习俗。</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节日里,家家户户无论贫富,都会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献上鲜花、祭品,或诵读经文、吟咏诗词,每一种仪式都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无尽的追忆。这些传统习俗,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也让中华民族的祭祀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