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本解读】《小小称呼语 个中情意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 class="ql-block">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一般读者从词作创作背景的角度进行赏析,这自然没有问题。如果细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词中有多达五个关于古人古事的称呼语,这其中有没有隐藏什么奥秘呢?笔者认为探究这些称呼语背后的含意,辛弃疾在词作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就会逐一从沉潜走向明晰,学生也就能真正读懂这首气势磅礴、怀古咏志的词中佳作。</p><p class="ql-block">一、孙权——孙仲谋</p><p class="ql-block"> 词作开篇,辛弃疾从时空两个维度,发出深沉慨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百年来,江山无限,再也寻觅不到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了,因为这些英雄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无迹可寻了。将“英雄”前置,突出作者对其渴慕和景仰之情。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国君。在迁都建业以前,孙权于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221年,孙权自京口移至秣陵(今南京),建都建业。登临京口北固亭,辛弃疾自然会想到曾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孙权,此属于相关联想。 那么,辛弃疾于此为何不直接称呼孙权呢?《颜氏家训·风操篇》说得很清楚:“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这说明“名”是辨别自身名分,主要用来自称,也供长辈或同辈称呼自己;“字”用来表示德行,有尊重的意味,一般专供他人称呼自己。辛弃疾称呼孙权为孙仲谋,无疑表达了对建立丰功伟绩的孙权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英雄不再的深沉叹惋之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遥想公瑾当年”,其中的“公瑾”即是周瑜的字,此处称呼周瑜的表字而不直呼其名,其原因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二、刘裕——寄奴</p><p class="ql-block">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接着词人的视线转移到寄奴曾经居住过的普通街巷,并引发了对寄奴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北伐壮举的遥想与神思。</p><p class="ql-block"> 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的祖先移居京口,他生长于京口,并于京口起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气势如虹、振奋人心;后灭南燕、后秦,又废晋恭帝,建立刘宋政权。这里辛弃疾为何称刘裕小名寄奴呢?众所周知,小名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使用的名字,长大后一般不再使用。如果在正式场合称呼人小名,要么表达极其亲密(如长辈称呼晚辈)的情感,即昵称:要么表达厌恶甚至憎恨之情。“人道寄奴曾住”中的“人”为何人?很显然是当年与刘裕同住一起的左邻右舍,他们对刘裕的事迹非常熟悉,提及刘裕用小名寄奴表达的是一种亲密、夸赞之情。辛弃疾借用这个小名表达了对刘裕的景仰,他何尝不希望自己也能“金戈铁马,气吐万里如虎”般收复失地,洗刷国耻。</p><p class="ql-block">三、刘义隆——元嘉</p><p class="ql-block">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下阕开端作者提及一段史实: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刘义隆命令王玄谟率师北伐。王玄谟没有周详的部署,而是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回。本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时年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担任镇江知府的辛弃疾积极练兵备战,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他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准备并不充分,朝廷也无真正北伐之意。</p><p class="ql-block"> 历史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并且可能即将重演,词人怎能不忧心如焚?事实上,开禧三年(1207年)宋朝伐金失败,为满足金人媾和要求,韩侂胄被杀。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年号,辛弃疾用年号元嘉来指称宋文帝刘义隆,以古喻今,以古警今,很显然表达了自己的忧心和愤懑之情。</p><p class="ql-block">四、拓跋焘——佛狸</p><p class="ql-block"> 接着词人的思路由回忆自己43年前的经历回到现实:“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构成鲜明对比,当年沦陷区的百姓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如今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以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极其痛心的事。不堪回首往事,其实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这里用小名佛狸来称呼拓跋焘显然是有用意的。如前所述,称呼人小名要么双方的关系亲近、情感密切,要么表达厌恶、憎恨之情,此处应该是后者。在辛弃疾看来,拓跋焘无疑是入侵的外族,“佛狸祠”是拓跋焘的功绩,却是“辛弃疾”们的耻辱。其实用小名来表达贬斥情感的例子并不鲜见,《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回目用小名阿瞒来指称曹操,如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曹国舅内阁受诏”,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和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等;还有词语“扶不起的阿斗”……</p><p class="ql-block">五、自况——廉颇</p><p class="ql-block"> 词作的结尾又写到一个历史人物——廉颇,此属于相似联想。此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时年六十六岁。“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意蕴丰富,既表达了决心,抗金杀敌,当仁不让;又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老当益壮,勇武依旧;还抒写了忧虑,担心重蹈廉颇覆辙,壮志难酬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辛弃疾于此直呼廉颇姓名,原因何在?仔细分析,大致有二:一是廉颇赢姓廉氏,名颇,史籍对其字没有记录(一说字洪野,可能不太靠谱);二是作者以廉颇自比,写廉颇就是写自己,感慨廉颇即感慨自己。事实上,辛弃疾直呼廉颇的背后包含着更为复杂的情感:既有满满的自信,又有深深的忧虑。自信的是自己宝刀未老,仍能为国杀敌;忧虑的是朝廷不能真正为自己提供舞台,而仅仅将自己作为抗金复国的一个点缀。</p><p class="ql-block"> 短短百余字的词作,用了五个典故,使用了四类称呼语,贴合词作的感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由是观之,杨慎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稼轩词中第一”,此言不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