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圣彼得大教堂

L j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圣伯多禄大殿)、梵蒂冈大殿,由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等建筑师不断设计并完善,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教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的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方则为圣伯多禄广场与协和大道。虽然并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罗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圣伯多禄大教堂仍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位建筑师与艺术家多纳托.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参与圣伯多禄大教堂的设计。圣伯多禄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尼尼。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p><p class="ql-block"> 根据天主教会圣传,圣彼得大教堂是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的安葬地点,历任教宗也大都安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  游览圣彼得大教堂是此次行程的一个重点。九年前,我曾在这里驻足,当时这里的建筑、雕塑等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广场一侧的柱廊,这是17世纪建筑大师贝尼尼的杰作。每根廊柱的顶端都有一尊3米多高的大理石雕像,据说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教者。他们形神各异,每一尊雕像都具有文艺复兴时期最明显的艺术风格。单独看,都是难得的艺术品,然而两侧共140尊塑像依次分列于高大柱廊的顶端,人从广场走过,感受的首先是宗教的力量,艺术感染力悄然退居其后。殉教者用他们俯视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经过的朝圣者,要知道,在贝尼尼设计圣彼得广场的时候,应该只有朝圣者,而没有游客。</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广场柱廊内体量巨大的柱子和大吊灯,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室外的壁灯,是巴洛克风格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的雕像立在广场的左侧。</p> <p class="ql-block">  1606年由马德诺主持设计并施工的在教堂入口处增建的柱廊上是满满的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越过廊柱,来到圣彼得大教堂的大门前,这里并排有五座大门,面向群门右起第一座门名叫"圣门",平常总是关着的,只有教皇才能在每逢"圣年"的圣诞前夜或特别重要庆典的日子里,在傍晚亲手开启,午夜关闭,之后,还有一项特别的事要做,就是每次"圣年"都要将亲手开启圣门的当任教皇的徽章刻在大门铜浮雕的下方。</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入口处的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廊柱的柱头雕刻得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来细细欣赏那些精美的建筑和雕塑吧。</p> <p class="ql-block">  刚步入教堂,一尊雕像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很熟悉又很陌生。因为九年前我曾来过这里,所以看出这是著名的米开朗基罗年轻时的代表作《圣殇》,也被称作《圣母怜子像》等。但这一定不是原作,导游告诉我们:米开朗基罗的原作还在大殿内,只是正在修缮。</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九年前在圣彼得大教堂里拍摄到的。</p><p class="ql-block"> 《圣殇》高2.15米,由白色的大理石雕成,米开朗基罗花费两年的时间于1498年在罗马完成这件作品,当时他才23岁,正是才情横溢的年龄。作品完成即在圣彼得大教堂陈列,赢得无数赞誉,米开朗基罗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圣母内心的悲伤,低垂的风帽下年轻的面容似乎与圣母的年龄不符,然而米开朗基罗说,"圣母贞洁无瑕令她永葆青春",人们应该相信她永远都不会变老。平静的哀伤比起仰天长泣更叫人心生悲悯,这正是米开朗基罗心中对圣母亦神亦人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得越近越不能相信这是冰冷的石头,圣母身上的衣纹没有一处规整,仿佛她怀抱逝去的基督良久,深陷哀伤,顾不得衣冠体统,而基督呢,没有了生命的躯体就那样瘫软在母亲的怀抱中,他的肌肉并不像古希腊雕塑中常见的那般强壮,却健康、匀称,皮肤下血脉静止,仿佛生命刚刚离去却带着残存的体温,光洁的身体与圣母凌乱的衣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得不叹服米开朗基罗的才华,作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年轻时的这件作品汇聚了文艺复兴早期的特征,用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表现强烈的戏剧性冲突,摄人心魄,完全突破了中世纪末期古板、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在精致的技巧背后凸现创作者内心无法抑制的激情,而这种才情,在古希腊雕塑中也找不到,那些纯粹的肢体表现更多地与宗教和神话相结合,并不具备社会政治高度发展和冲撞的背景。而米开朗基罗身处剧烈的社会动荡与政治漩涡之中,年轻的他,正是刚刚走在了步入社会的边缘。</p> <p class="ql-block">  《圣殇》刚一问世即惊诧于世人,但并没有立刻为米开朗基罗本人带来正面评价,正相反,许多人不相信这件作品出自年轻气盛的他,一气之下,米开朗基罗在作品首日陈列的当晚即独自来到圣彼得大教堂,在圣母左肩的衣带上刻上拉丁文"佛罗伦萨人米开朗基罗作"( Michael Angelus Bonarotus Fiorentinus Faciebat ) 这也导致《圣殇》成为唯一一件有米开朗基罗本人署名的作品,因为此后无论喜欢作品本身与否,再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的中路甬道,道宽阔明亮。前面就是令人瞩目的、由贝尼尼设计的旷世之作—青铜华盖。遗憾的是,由于正在修缮,青铜华盖已经被遮挡住了,就用我前次来拍到了青铜华盖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  青铜华盖是贝尼尼主持创作的,就艺术成就而言,堪称是举世无双的巴洛克艺术品。当青铜华盖于1633年竣工揭幕的时候,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通高近30米的巨作,在圣彼得墓的正上方,4根20米高的青铜螺旋形柱从各自的白色大理石基座上升起,上方4面横梁上托起8根曲梁,从四角朝中向上汇聚,托起一只金球,形成优美的皇冠型顶。白色大理石基座上浮雕着教皇乌尔班八世所属巴尔贝里尼家族的家族纹章。青铜螺旋柱分为三段装饰,下1/3处阴刻细密的螺旋纹;上2/3的大部分则包裹着立体的镀金橄榄树叶和月桂纹卷叶,还有圆雕小天使和蜜蜂,这些都是巴尔贝里尼家族纹章的内涵要素,与基座相呼应;柱子的顶端使用了古希腊经典克林斯柱头作结尾。再往上的4根横梁外侧悬挂着青铜铸成的帷檐和流苏,当然不是织物,但是艺术家却将它们做得好似随微风飘动。</p> <p class="ql-block">  青铜华盖的上方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贝尼尼设计的精美的青铜华盖,与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华丽的穹顶交相呼应,互相衬托,美得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位于青铜华盖下方的圣彼得墓,明亮、华丽,这里没有了庄严肃穆,反倒让人感觉犹如圣殿般的美若天庭。</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贝尼尼设计的圣彼得的宝座,这是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圣髑。</p> <p class="ql-block">  这是意大利雕塑家菲利普于1745年完成的《天赐圣约翰》。作品中的圣约翰和传统意义上的圣徒形象非常不同,他气质高贵、有教养,目光充满悲悯和睿智,表情坚毅、勇敢,肢体语言充满力量,不大符合自顾不暇却坚持求助他人的经历。也许作者看重他医院牧师兄弟会创始人的身份,便赋予他颇有医师气度的形象,而那个被救者并非象征性地靠着他,而是完全倚在他的怀中,苍白无力、不能自持,若非圣约翰扶持,会立刻瘫软到地上的。毫不夸张地说,这件作品继承了米开朗基罗注重内心表达的优点,两个人物的表情都内敛、含蓄又充满感染力,肌肤和衣纹的处理极尽写实,同时又借鉴了一些贝尼尼擅长的戏剧性冲突,两个人物的对比反差之明显,令观者为之动容。这是两种大师风格相互浸淫的结果,虽谈不上超越,但作者不失个性的达到了唯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意大利雕塑家完成于1740年的作品《圣朱莉安·法高妮莉》。朱莉安·法高妮莉1270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自幼潜心于教堂内祈祷,15岁便创立第三圣母玛利亚忠仆会,以忍耐、刻苦和敬护圣体为修会宗旨。在朱莉安临终前发生一桩奇迹:她因体弱无法领圣体,神父依她要求将圣体隔着一块圣布发在她的身上,一放上去,圣体立刻隐没消失,那一天是1341年6月12日,朱莉安在圣体消失后去世,修女们为她治丧时在她的腹部发现一个中间有十字架的圆形图案,与圣体一模一样,朱莉安因此也被称为"圣体圣女",1737年教皇克雷芒十二世封她为圣徒。</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的朱莉安孱弱得几乎无法自我支撑,但那展开的双手似乎还在践行她亲自制定的会规,以善服人,令冷淡者热心敬主,教罪人洗心革面。</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意大利雕塑家彼得罗完成于1735年的《理斯的圣嘉弥禄》。圣嘉弥禄1550年生于意大利那波里的大富人家,年少时19岁时是纨绔子弟。 13岁时母亲去世后,他终日无所事事,到威尼斯加入父亲所在的军队,后父亲也去世,更加无人管束,其间他曾因足部负伤而入院治疗,由于秉性恶劣最终被医院驱赶。回到军队后他沉溺于赌博,直到散尽家财,沦为乞丐。在一次为一座修道院运工程做苦力的时候,得到修道院长的劝诫,幡然悔悟,长跪于路边请求宽恕,并立下行善的宏愿,那一年他25岁。依照安排,他在罗马雅各布医院一边治疗足部旧伤,一边为病人服务,33岁时创办了灵医会,以自己身为病人的感受,力求改善医护人员对病患的服务,号召医护人员用爱心对待病患,提倡为病患可以舍弃生命的主张,他的名言是:"不为报酬而照顾贫病,以慈母心肠看护病人,使穷苦疾患的人病中有慰藉,临终时有保障,身灵皆安。"在1590年罗马瘟疫大流行时期和1595年、1601年匈牙利、克罗地亚战争时期,他的修会以这样的精神培训了大批医护人员,他们奋力救治伤员,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灵医会更是被誉为国际红十字会的先驱。1614年7月14日,嘉弥禄在罗马平静去世,享年64岁,1746年时被追封为圣徒。</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的圣嘉弥禄手中抱着一本书,那上面用拉丁文写着: MAIOREM CARITATEM NEMO HABET (无人善心大过于此)。圣嘉弥禄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好,足部顽疾46年未愈,即使这样,他一直坚持每天到病房为病人服务,直到临终前不久。作品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形象,并不矫健的身体蕴含着精神的力量,目光中满含着纯真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圣方济各》,由意大利雕塑家乔万尼完成于1732年。</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的圣方济各全身被宽大的斗篷覆盖,只在风帽下露出面容,他眼窝深陷,须髯虬结,仰望上空,那神情好像耶稣突然出现,连他的双手都好像要合十却又被惊呆在半空。飞临他脚下的天使则是一派清纯,手持勋章样式的盾牌,上面用拉丁文大大地写着" CHA RITAS "(慈善)。</p><p class="ql-block"> 这位圣方济各1416年生于意大利加拉伯利亚的保拉城,他的父母曾经苦于无子嗣而祈祷,之后竟一连有了3个孩子,而圣方济各是第一个。他小时候因生病导致一只眼睛差点失明,父母再次发愿,若孩子病愈,则情愿孩子去修道院待一年。他的眼疾果然痊愈,他也真的在修院待了一整年,之后他选择了比修院更为苛刻的修行方式,先是在父亲的领地找了一个极为荒京的地方,后来索性去海边找到一个更为艰苦的洞穴,一待就是六年。他给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最极端的,包括永久斋戒和赤贫、隐遁于不为人知的地方,最不同的是保持永远的谦逊,据此创立的修会最早取名为"圣方济隐士",1474年,时任教皇西斯笃四世将其更名为"最小兄弟会(Minims)","最小"所涵盖的意义包括最清俭的生活方式(斋戒)、最穷(赤贫)、最不为人知(隐遁)、最低调(谦逊)等,是名副其实的苦行僧。他的追随者日渐增多,日后又为修女成立了 Minims 第二会、为普通信众成立了 Minims 第三会,但是由于其隐遁的特点,并没有在世界各地广泛扩张。1507年1月,圣方济各预见到自己的生命无多,便在3个月里完成了最后一次严格的独立修行,4月1日,他召集修会的兄弟聚在身边,要他们刻苦修行、永守斋戒、彼此相爱。2日,他再次召集大家给予最后的教导,指定了一位继任者,领受最后的圣体,在诵经声中安然辞世,终年91岁。1519年,教皇利奥十世追封他为圣徒。</p> <p class="ql-block">  《马蒂尔伯爵夫人墓》的全称是托斯卡纳大区卡诺萨城马蒂尔伯爵夫人墓。这是贝尼尼的作品,整件作品精致、完整而有气势,基座部分是马蒂尔伯爵夫人的石棺,正面浮雕记录了教徒亲吻教皇右脚的场景,近20个人物表情生动传神,举止凝重。上方的马蒂尔伯爵夫人立像更是仿佛生命的瞬间凝固,她右手握着权杖,左手抱着荣誉之冠和钥匙,平静地目视远方。在石棺和塑像之间,两位天使手扶巴洛克风格的椭圆形牌匾,那上面的拉丁文写着:乌尔班八世教皇将马蒂尔伯爵夫人的遗骸移置这里,这位具有阳刚之气的女性勤于宣教,以其宽厚慷慨而著称。1635年从曼图亚的圣本尼迪克特修道院迁葬至此。</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教皇格雷戈里十六世墓,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由修道士直接推举为教皇的人,就任于1831年2月2日。他的墓看上去要正式得多,主要由3座大理石雕像构成稳定的正金字塔形,教皇格雷戈里十六世的坐像高高在上,他右手抬起,食指和中指并拢直指天空,为众生祈福。座下是他的石棺,正立面的浮雕描绘了主教团成员围拢在教皇格雷戈里十六世身边聆听布道的场景,在历史上,他是圣会布道最出色的红衣主教之一。与石棺的底部平齐,有两座雕像分列石棺的两侧,左边的头戴王冠,是知识之神,右边的持镜子和蛇,是审慎之神。石棺的下面是一座门,通往隔壁的圣餐礼拜堂。这是19世纪中期的雕塑作品,正值新古典主义时期,总体上看,布局中庸,工艺细致,只是相对新古典主义的典型风格而言还是略显拘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格雷高利礼拜堂的中心所在﹣﹣圣母救助祭坛。在历史上,曾经有基督徒落入穆斯林领主的掌控,并由于不愿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沦为奴隶。其他基督徒曾经以圣母救助的名义集资赎买这些奴隶,还他们以自由,这座祭坛就是以此为主题而建造的。它是一件16世纪中叶的作品,使用了多种珍贵建材,如雪花白石膏、天然紫水晶、半宝石石材等,顶部的半圆壁上装饰着传统的"天使报喜"图案,4根非洲大理石和绿色斑岩柱子庄严华丽,马赛克细密精致,将高大的祭坛装饰得五色斑斓,金黄色、棕色和绿色基调构成了巨型画框,中央是一幅木板画,圣母玛利亚和圣子都头戴金色皇冠,神情穆然,这幅画是12世纪的古物,重建之前就在老教堂里,1578年被重新安放到这里。祭坛顶部的拱肩上有4座雕像,分别是拉丁教堂之父圣·杰罗姆和圣·格雷高利一世、希腊教堂之父圣.巴塞利和神学家圣.格雷高利·纳西昂,这些雕像的作者是一位与米开朗基罗同时代的艺术大师捷洛拉莫。</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斯图亚特王室家族最后成员的墓地,由英国在任国王乔治三世出资修建的。作者是新古典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雕塑家卡诺瓦从1817年开始设计历时12年宣告竣工。</p> <p class="ql-block">  《圣女维罗妮卡》像,由雕塑家莫奇于1629年完成。蒙难之前,在耶路撒冷的加尔瓦略山,耶稣被罗马士兵驱赶着身背十字架前往刑场,维罗尼卡用自己的面纱为耶稣擦拭脸上的汗和血,耶稣的面容因此永远留在了维罗妮卡的面纱之上。在这座雕像上方的石室内保存着与耶稣蒙难有关的遗物,其中有一块面纱残片,上面有一位胡须男性的影像,由十字军东征时从耶路撒冷带回罗马,教廷相信这正是那件圣女维罗妮卡面纱的一部分,如今,这件圣物在每年的圣周五向公众展示一次,耶稣蒙难十字架的残存部分也存放在这间石室,安放在一只银镀金和青金石制成的十字形匣内。另外,这座雕像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意义,就是在1506年4月18日圣彼得教堂正式重建之日,时任教皇朱利奥二世正是在这个位置埋下了奠基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圣海伦像》,由雕塑家鲍尔济于1639年完成。圣海伦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她有过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举动,包括改变信仰皈依基督教、在罗马和耶路撒冷圣地建造教堂、组织慈善团体等,与她的名字关系最密切的事件是她在公元4世纪初到耶路撒冷朝圣的时候,执着地寻找到了耶稣蒙难的那座十字架原物,并将这座十字架带回罗马奉献给教廷,成为罗马教廷最珍贵的圣物之一,这座雕像展示的正是这一著名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亚历山大七世纪念堂中,由雕塑家马佐利制作的慈爱之神,她怀抱婴儿,神情充满爱怜之意。</p> <p class="ql-block">  整个教堂里面的每一座祭坛、每一尊雕塑都堪称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  《马蒂尔伯爵夫人墓》,这是贝尼尼的作品。整件作品精致、完整而有气势。基座部分是马蒂尔伯爵夫人的石棺,正面浮雕记录了教徒亲吻教皇右脚的场景,近20个人物表情生动传神,举止凝重。上方的马蒂尔伯爵夫人立像更是仿佛生命的瞬间凝固,她右手握着权杖,左手抱着荣誉之冠和钥匙,平静地目视远方。在石棺和塑像之间,两位天使手扶巴洛克风格的椭圆形牌匾,那上面的拉丁文写着:乌尔班八世教皇将马蒂尔伯爵夫人的遗骸移置这里,这位具有阳刚之气的女性勤于宣教,以其宽厚慷慨而著称。1635年从曼图亚的圣本尼迪克特修道院迁葬至此。</p> <p class="ql-block">  穹顶这个位置属于圣彼得,是他的墓以及青铜华盖下的忏悔台。穹顶到地面有120米,最大处直径71米,人在其下,是无比渺小的,而在这神奇的光影中站在穹顶下一侧,你会模糊了周围的喧嚣,仿佛自己在梦境之中。米开朗基罗用心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是他人生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  穹顶的表面由细密的拼贴马赛克和白色石膏塑型装贴而成,以16扇天窗为界,半球形的穹顶被16条拱梁均匀等分,16个等腰三角形弯曲婀娜的腰伸向中央藻井,每个曲腰三角形上有规律地分6层布置了人物画像,从天窗往上开始,第一层是16位安葬在本堂的教皇胸像;第二层是圣像,有耶稣基督、圣母玛丽亚、圣约瑟夫、圣浸信约翰以及耶稣十二使徒;第三层的16个矩形画框内,天使们手持象征耶稣精神的法器;第四层圆形徽章框内是小天使和六翼天使肖像;第五层是圣彼得墓守护天使像;第六层是背生双翼的天使像。再往上就是藻井的檐口,那上面有一圈拉丁文字,写道:"献给圣彼得,教皇西斯都五世于1590年,在位第15年。"以上总共96个人物,并不是在1590年与穹顶一同完成,而是迟至17世纪初,教皇克雷芒八世就位后,命令艺术家朱赛佩着手穹顶装饰,从1603年到1612年,他花费9年时间完成画稿,由当时最杰出的马赛克艺术家们用马赛克呈现于天顶的。从檐口往上,藻井有18米高,在那最高处的天花板上是圣父肖像。无疑这是圣彼得教堂的最高点,光明从天而来,来自天堂。</p> <p class="ql-block">  克雷芒礼拜堂的穹顶美仑美奂,这个礼拜堂是专为纪念圣格里高利一世教皇而建。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手笔,它像是深陷的井,向着天空的方向深陷,从井口环形窗透入的光照亮了近处的穹顶彩绘,由近至远渐次变暗。及至中央,那是井底部的窗,穹顶的最高点离地面有42米,一束最明亮的光从那里泻下,仿佛一轮明月,幽柔而清澈的光,好像来自天堂。</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拍摄于九年前的春天。那时站在这里,心中感到震撼,因为如此精美的教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今年重游圣彼得大教堂时所拍摄的,还是九年前穿的外衣,只是心境与那时大不相同,少了几分震撼,多了几分沉思:感叹人类的信仰究竟有多么大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离开前,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的瑞士卫队是于1506年朱利奥二世作教宗时成立的。原来教宗的这支私人卫队是由200位瑞士卫兵组成,他们所穿的别致的制服五百年来没有改变过,据说是这制服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  在大殿外以圣彼得广场为背景拍一张照片,蓝天白云恰如我此刻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  与我的偶像导游小吕在圣彼得广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走出圣彼得大教堂,里面精美的礼拜堂、祭坛、雕像等在脑海久久浮现,挥之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