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精神的守望者——记兵团二代孙江元老师

朱自强

<p class="ql-block">作者与孙老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与他的兵团文化展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兵团精神的守望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内蒙兵团二代孙江元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炎天暑月,荷花绽放,我跟随着内蒙知青甘建民不远万里、坐上火车一起奔赴内蒙参加兵团战士下乡55周年纪念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下乡到黑龙江的知青,但一直很向往内蒙,向往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尤其是对当年内蒙兵团知青的曾经工作和生活环境始终充满着好奇心里。在与巴彦淖尔、在包头、在呼和浩特等地点知青接触后,处处感受到“天下知青一家亲”的氛围。尤其是参观了巴彦套海农场(甘建民下乡的一师二团所在地)后,更让我对内蒙兵团的背景和全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此期间,偶遇巴彦套海农场学校孙江元老师,引发了我对兵团二代孙老师二十年如一日执守兵团精神的感慨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天,我在巴彦套海农场学校门口散步,碰巧遇见了孙老师。孙老师中等身材,脸色黝黑,戴着一副眼镜,颇有沧桑感。当他得知我是从上海来的知青后,非常高兴,于是我俩就聊了起来。学校门前有一块醒目的纪念碑,这块纪念碑比较特殊,它的主体部分用钛合金做成,碑上非常醒目地镌刻着三个问号和三个感叹号。看着我对这块碑前正在琢磨着三个问号和三个感叹号的迷惑不解之时,孙老师就给我不嫌其烦地介绍了这块碑树立前后的来龙去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纪念碑的碑高1969mm(寓意1969年成立),用三个问号和三个感叹号组成三类人。三个问号:知识青年为什么要上山下乡?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三个感叹号:在乌兰布和沙漠这个不毛之地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和一些人生感悟。三类人指现役军人,退伍老兵,知识青年,他们肩并肩,手挽手,共同开拓乌兰布和沙漠。雕塑有两把铁锹,一杆枪一本书,寓意为三类人中三分之二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三分之一的人从事科教卫生武装保卫;下面金黄色部分像流动的沙丘、像打开的一本书、像雄鹰展翅;最下面是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的题词“人生起点”后面有纪念碑碑文,碑文底座用黑色大理石砌成,为了发扬和继承兵团精神,教育下一代,特意将此纪念碑建立在学校里,现在成为了二团标志性建筑。纪念碑涵盖1969至1975六年间的兵团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内蒙兵团跨越年限虽短,但兵团精神永存。因此,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知青从四面八方回到这里,瞻仰这块纪念碑,怀念过去的兵团生活,追忆不朽的兵团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兵团二代的孙老师,他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都是在兵团度过的。现在仍在这里工作,因此对于兵团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他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孙老师说,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内蒙可以说荒凉无际,沙漠一片。1969年春天,其父一人在当地牧民的陪同下,骑着骆驼从包尔盖农场来到二团。当时只是在沙漠腹地规划了一片地方,没有任何建筑和居民。开始了二团的建设,当时父亲还是开拖拉机,并且成为师傅,每天领着那些老兵、知青徒弟们开着东方红开荒垦地、推房地基,脱坯、盖房子……那时农业部的专家曾预言说:“这里是沙漠地带,很难种出庄稼。”但是父辈们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垦荒治沙、反复耕种,终于把小麦、南瓜、西瓜、白菜等作物种出来了,还进京展示丰收果实引起轰动。在父辈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了现实。1969年组建兵团,巴彦套海农场的所在地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后来各地知青响应毛主席的上山下乡的号召陆陆续续来到了这里建设内蒙、保卫内蒙。从此,孙老师就和兵团知青连在了一起。知青老师教他读书、教他写字,教他成长。孙老师还告诉我,在校期间,他参加过“批林批孔运动”;学过黄帅、张铁生;给老师贴过大字报,有“反潮流精神”。参加过“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拾过麦穗,捡过粪,拔过苦豆子(积肥),挽起裤腿掏过厕所;给学校修过桌凳;给学生理过发。刚上学时,我们的队组织叫“红小兵”。后来又改成了“少先队”,上了初中还当了一年“红卫兵”。初二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总之,在运动中上完了中小学这一段经历,真可谓是轰轰烈烈。后来又在磴口一中念了两年高中,1982年毕业。回农场当补员工,1983年3月通过考试进入巴彦套海农场学校开始了教师生涯,至今已有三十八年教龄了。在他与知青老师的接触的几年中,使他深深地感受到知青老师为兵团建设所付出的不凡经历,也让他见证了知青老师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兵团二代的无私奉献。孙老师亲历了农场的几次重大变迁,1969年组建兵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1975年体制改革原生产建设兵团均改为国营农牧渔场,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国营农牧渔场管理局(呼市)巴盟农牧渔场管理局(农管局)。巴彦套海农场2013年归属磴口县,隶属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套海农场。耕地面积越来越大,编制却越来越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的历史写照和真实体现。1964年出生的孙老师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都是在兵团度过的。自幼受到父辈的红色传统教育和熏陶,对于兵团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他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刻骨铭心。1999年8月1日,京浙沪等地的大批知青回返第二故乡举办了“建场三十周年”暨兵团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学校也为此专门组织了鼓号队、花束队、秧歌队——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欢庆活动,这都成为庆典活动一道亮丽风景线。孙老师和他的兄弟三人都成为了巴彦套海农场学校接待工作人员和主要参与者。随着教学的改革、学校的兼并,曾经辉煌的农场学校已经撤销了,但已经退休的孙老师没有离开学校,他依然守护着兵团文化展室,这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守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孙老师守望着的兵团文化展室,就建在原学校留下的陈旧而又破烂不堪的仓库里,大铁门已经部分脱落了。当我走进展室里,有些激动,里面摆满了那个时代的旧物、生产农具和各种图片、文字资料,好多东西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物品都凝聚了孙老师的二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望着这一切,让我深深感动,从中也对兵团的背景和全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兵团确是学政治、学文化、搞工业农副业的一座大学校。甘建民向孙老师提出希望能在这找到他当年在此下乡时原始兵团津贴费的单据。从这些汗牛充栋的资料中让我了解到,当年兵团战士每个月的津贴费为五元钱,第二年六元钱,第三年七元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孙老师说,30年大庆过后,我着手于收集保护兵团时期的生活物品、生产工具、文字资料、户口本、工资表及财务账本等。2012年10月2日,原兵团战友赵二勇、杨培豫两人专程从北京回二团,通过原机运连杜守丰、孙元德、王万宝三位师傅的帮助,我和刘欣宏从农场库房将29麻袋半的资料拉回放入学校。我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共计万余件(册),以实物、图片及史料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兵团创建、发展的全过程。2015年,利用学校这些资料打造兵团文化,现已初具规模,通过留存资料还为多位兵团战友找回兵团时期的工龄及工作关系,为一位北京知青找回丢失多年的户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孙老师还说,45周年大庆,我与知青老师同台主持在友谊大酒店举办的文艺联欢会。50周年大庆,我在学校为知青老兵发放纪念品,讲解兵团文化,参观兵团文化展室,接待机运连和六连知青,部分五、七连知青。我煮了一大锅玉米,买了一小车西瓜和一些西红柿,接待近200名知青来宾。这些年,我义务维护维修纪念碑,义务讲解兵团文化和发展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眼前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感人故事,让我的思绪万千,仿佛走进了历史隧道,走进了峥嵘岁月。我拿着手机不停的拍照,要把这里的一切都装在手机里。站在校门口,暮然回首,兵团文化展室仿佛就是一段雄沉厚重的兵团历史,暗香轻扬在巴彦套海农场的上空中。看了兵团历史文化展室,使我对兵团战士年轻时的历史使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有了这个简陋的兵团历史文化展室,也就有了兵团战士的精神寄托!兵团战士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用真诚和坚强,在内蒙古大地上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农场领导安排的招待宴上,我再次与孙老师见面了。此时此刻,我握着孙老师的手,仿佛有许多话想跟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师要讲,但不知从何处讲起。情急之中,我匆忙端起了桌上满杯的酒敬上一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这位二十年如一日守望兵团文化的基层老师表示我深深的敬意,我俩连干了三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转眼之间,我离开内蒙回到上海已有些日子了,但巴彦套海农场的场景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孙老师的声音依然在我耳边回响着:“我深知知青精神是为国分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执着进取的时代精神。知青精神在兵团人心中永放光彩,这种特殊的情感将伴我终身,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并把这份兵团精神代代相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和他的同事</p> <p class="ql-block">参观兵团文化展室</p> <p class="ql-block">与农场领导在场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戏</p> <p class="ql-block">和知青老师在纪念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