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圃,姓白名进海,金海,菜园子老白。1955年生,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考入中央美院两年制博士课程班,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修班,师从张立辰先生,现为荣宝斋画院研究创作中心主任,其画作多取材于瓜果、青蔬、花鸟,从选材到如何描绘题材上显示与一般花鸟画家有很大的不同,能将自然之情、乡情融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审美世界,用笔简朴、设墨清雅,崇尚简淡中和之道,在写实中强调表现性,独蹊一格。
</p> <p class="ql-block">他称自己为“菜园子老白”,他绘画的作品不追求气势恢宏,只绘画世间质朴的东西。其创作作品取材于民间朴实的蔬菜,在他寥寥几笔下表现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他能将自然界中简单的食物融入独特的审美,具有一定的艺术境界。一支画笔绘画出了质朴,一幅墨迹表现出了清雅,一张纸表现出简洁的中和之道,他的画如其人,绘画清新、质朴。</p> <p class="ql-block">一身素色唐装,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淡定、儒雅大方。这是老圃先生给大家的第一印象,走进他的作品,农民伯伯田里长的栗子、南瓜、梨儿、茄子等跃然纸上,自古文人墨客常把“梅兰竹菊”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寄托和追求。而老圃对中国文人画在传承的基础上开辟了新天地。他以蔬果为题材、中国笔墨为表现、古朴素雅为归依,用笔简朴,设墨清雅,古意盎然,尽得清新素雅之妙。他的作品给人一种素心得真知、淡味生古香的气质。著名评论家刘曦林曾这样说老圃:素画、素心、素人。</p> <p class="ql-block">走进老圃的“菜园子”世界老圃是一位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心境且艺术语言鲜明的花鸟画家。他以横溢的才情和异禀的天赋,找寻到了一种饶有意味的艺术语言。他的绘画题材类似于《本草纲目》中的插图,这在传统的文人画中非常少见,更重要的是,他在形式上颠覆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构图技巧与造型认知,使得他的作品更具绘画性和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老圃的艺术风格借鉴于宋代的纯水墨绘画和木版年画,并在长期的摸索中将这一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既提升了画面的品质,又丰富了笔墨的志趣。从《莲升图》《种豆得豆》《此物最磨牙》等作品可以看出,老圃在物象的寄托与寓意上又与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以及对佛家和道家倡导的修心、修性、修行的认知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他也长于对物象的描绘和塑造。作品中各式田园物产的真实质感,加上形态上的夸张与变形,给观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尽管老圃的绘画仍隶属文人画中的折枝花卉一类,但他并没有过多地强调笔墨特征,始终保持着色泽的素雅与纯真,在绘画语言上与乡居生活中真挚、朴素的情感一一对应,塑造了一种平淡清逸的“写真”情怀。</p> <p class="ql-block">荆浩在《笔法记》中强调作画要“图真”。曾言“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而老圃所提倡的对生活写真,是在本质上做到了“传神”和“得其气韵”。他借助具象的写实语言来表现抽象的情感流露,用一筐筐充满生活温情与朴质馨香的瓜果菜蔬,抒写着最真实的田园物产,也借此反映了他对乡居生活的热爱和回望。</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人们看老圃的画时,会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静下来,心灵清透。在他的画面中,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的本真完美平衡,是老圃随意组合蔬菜、瓜果、野草后所追求的艺术方向。他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黑、白以及一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以及直达内心的优雅和真挚。</p> <p class="ql-block">当一个艺术家不满足于只表现双眼看到的世界,而是由此“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画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菜园子”,在现实的物象和内心中的自然中找差距,表现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这无疑是莫大的精神慰藉和艺术上的至高追求。</p> <p class="ql-block">具有古朴气息的元书纸配以大量黑白灰的使用和点线面的结合,让老圃的作品充满素静之气。他的绘画或积墨成形,或染色生韵,在水墨浓淡干湿的对比中,在点线面的精致组合中,尽显本真与素雅。</p> <p class="ql-block">画蔬果农具、喝清茶、吃素菜、种花草,老圃从平凡中契悟大道,他认为艺术创作与佛家修行一般,他以一种近似“禅定”的状态,心无杂念的描绘物象,营造入圃得真味,安禅养素心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既无故作高雅之态,又无矜持媚俗之感,老圃崇尚中和之道,绘出生命本源,让人在平淡清逸中,体会他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乐境……</p> <p class="ql-block">他(老圃)不追求那种气势夺人的阳刚之美,他也不欣赏那种孤寂悲愁的苍凉之境,既无故作文人高雅之态,又无矜持造作媚俗之感,他的画如其人,崇尚简淡中和之道。正像唐人司空图在著名的《诗品》中所指出的“冲淡”、“典雅”、“自然”、“清奇”诸品其意旨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如果我们用平常心、细致心、静默心去看,是不难进入老圃菜园子里的平淡清逸、柔雅玄思的审美境界的,也体会到他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和“素处以墨,妙机其微”的感受与乐境。</p> <p class="ql-block">来自于童年生活的追忆,老圃对于田耕器物、烹饪用具与蔬菜瓜果等有着独特的情感,也因此成为他钟爱的主题。老圃喜以特写方式描绘农耕器物和菜蔬作物,作品恬淡简白,亲切质朴,有一种信手拈来的自然无造,特别重视线条的表现和落款、构图间的平衡关系,充满文人禅画的意趣。《果蔬物语卷》和《农耕物语》是近年的代表系列,从原本概念化的朴拙写意朝向更具写实性的细腻造型,在构图和对象关系架构上更着力,显现出对于物本体细微透撤的观察心得,以及「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的禅学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