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4年,是改变博白学子命运的一年。 1924年新春伊始,博白学子连续接到了两大喜讯,一是2月24日,博白县教育局局长陶生熙宣布:博白县立初级中学成立;二是2月4日,孙中山先生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名义,颁令创建国立广东大学,这两所学校的创建,成为了一批博白学子改变命运的转折点。</p> 博白县立初级中学建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举制废除后,环玉书院停办,博白于1906年成立了县立高等小学堂,至1924年前博白一直没有中学,高小毕业后要到玉林或其他地方的中学就读。因为路途远,交通不便,费用高,招生名额有限,所以绝大部分高小毕业生面临着中止学业,没有出路的困境。 辛亥革命后,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渐恢复和提高,博白原有的高等小学己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博白建立中学己成为迫切需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任教育局长陶生熙是位热心新文化新教育的推行者,在其积极倡导,积极筹划,多方集资,多方努力下,1924年2月24日,博白县立初级中学宣告成立。从此,结束了博白没有中学的历史。 1924年春季开始,学校招收首届第一班新生65人,1924—1930年每年招生一班,并设师范班一班,招收讲习科学生42人。博白县立初级中学的成立,为更多的高小毕业生提供了继续升学的机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初中文化知识、各行业急需的人才,也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生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博中也成为了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阵地。 1924年正是中国大革命风起云涌的一年,革命思潮通过各个渠道传播到了博中。广西革命先驱朱锡昂给朱光等同学寄来了《向导》《新青年》等革命刊物,1926年春,亲自到博中礼堂给师生们作了有关马克思主义、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演讲,在博中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博白留穗、留沪、留京等地学生也纷纷给学弟学妹们,寄回了各种各样的进步书报;从广州聘请来的教师把中国革命中心的信息带进了博中。所以这些刚进入博中的学子们,不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接受了革命、进步思想的熏陶,这就为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如:第一班的陈朝海,进入博中后,受到革命思想影响,追求进步。到广州读大学时,参加了博白留穗革命青年社,任执行委员。1928年赴上海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在南京不幸被捕,壮烈牺牲,被列为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早期革命烈士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第二班的朱光,在博中读书时,得到了朱锡昂的亲自教导,立下革命志愿。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任共青团广西省委书记,1932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战时期任朱德总司令秘书,解放战争时期任一二九师政治宣传委员、中共嫩江省委书记等职。建国后任广州市市长、广东省副省长、国务院对外文委副主任、安微省副省长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班的刘敦安,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进入博中读书(后转入师范班),亲耳聆听了朱锡昂的演讲,激发了革命热情。毕业后曾在新村新民小学任教。1929年参加博白革命青年社,1932年考入桂林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任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中共广西省军团书记。抗战时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团,担任中共地下工作负责人,后被国民党残酷杀害,为中国革命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班的梁威林,1929年考入博中,受到进步思想影响。1933年考入桂林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东京支部宣传部部长。在领导广东地区人民抗日救亡工作中、在带领广东东江支前司令部领导发动解放区军民开展支前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出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香港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广东省政协主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第七班的李隆(李毓强),在博中学习期间,参加博白革命青年社,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1933年考上桂林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新四军政治部敌工科科长。1941年任中共苏北区党委调研室主任,1949年任山东省合作局局长、南下干部学校直属大队队长。建国后,任广西农林水利局长、广西商业局长等职,是全国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广西区第三届政协常委。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大革命期间,博白革命青年社的大部分学生;抗日战争时期,参加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的48名博中在校生;1945年初,参加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60多名博中进步学生,这些青年学生都是曾经或正在博中学习和接受了革命教育,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肩负重任,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博白中学成立至今已百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不少的学生因为通过进入博中的学习,改变了人生走向改变了命运,正如激光专家余金樑校友说的那样:“没有博中母校,便没有我的今天。”相信这也是许多校友的心声。</p> 国立广东大学的建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革命力量纷纷向广州聚集,广州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的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大钟楼内举行。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正式确立。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为了适应大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革命事业的政治、建设人才,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2月4日颁令,将国内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创建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改名为中山大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孙中山先生创办国立广东大学的消息传来,博白学子欢欣鼓舞,纷纷前往报考。1924年秋,考上国立广东大学的博白学子有:梁存真、王贞谔、何义智、王祥微、陈仁鸿、朱光瑩,王荣考上广东工业专门学校,王祥生在此前己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是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孙中山先生为筹建中山大学,不辞劳苦,亲自筹措资金,并为学校的发展做了细致的部署和规划。中国共产党对中山大学的创办也十分重视,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先后参与了筹建、管理和教学工作。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山大学成立后,秉持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适应国民革命需要的政治和建设人才,向海内外招聘各方面的名师大家,傅斯年、顾颉刚、冯友兰、鲁迅等纷纷前来任教。中国共产党也推荐了郭沫若、张申府、郁达夫、陈启修、成仿吾等一批著名学者前来任教。这些名师大家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引领着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前行。1927年,中山大学图书馆己成为当时国内大学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教师中的共产党人、进步教师通过讲课,演讲或指导学生运动,传播革命理论。1924年底国立广东大学成立马克思研讨会,1926年1月国立广东大学设立专修院,开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学说等课程。中山大学既成为了大革命策源地的文化教育中心,又成为了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浓厚的革命气氛影响下,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中,梁存真、王贞谔等博白学子精神振奋,革命热情高涨,下决心遵循孙中山先生“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精神,一边读书,一边努力学习革命理论,为参加家乡的革命和建设做准备。1925年,梁存真、王贞谔、王祥生、何义智、王祥徽、陈人鸿等博白留学省外学生,成立了南流潮社,创办的《南流潮》月刊,成为向家乡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国民革命理论的喉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在革命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下,为了团结更多的博白革命青年,集中力量,唤起民众,完成国民革命。1927年博白留穗学会和南流潮社,全体通过改组合并,组织博白革命青年社(总社),随后把博白留鬱革命青年社合并到博白革命青年社名下。博白革命青年社成立后,按照社章规定,开始吸收博白革命青年参加,并成立了广州、玉林、上海、博白分社。至此,博白革命青年社成为了一个有领导、有组织、有严格纪律、有明确奋斗目标,由全体博白革命青年参加的进步青年社团。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沪江大学演讲《学生与政治,中国之改造》中指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作为社会知识分子,需要承担起责任。”在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博白革命青年社的学生们没有辜负孙中山先生的期望,自觉地肩负起时代的责任,通过《南流潮》月刊,向家乡宣传革命理论;揭露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罪恶;抨击封建残余势力;宣达民众的迫切需求。在中共博白县党支部领导的工农运动中,成为一支有文化,有革命理论的宣传队伍,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白革命青年社的成长过程,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更与中山大学的教育培养分不开,是中山大学把这一代青年学生培养、锻炼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敢担当、爱乡爱国、进步革命的时代青年,引导他们走上了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革命道路。</p> 中山大学与博白中学的紧密联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山大学不仅为博白县培养了一批有知识的的革命青年,还为博白中学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4年,博白中学成立之初,教育局长陶生熙深知“强教必先强师”的道理,聘请的第一任校长何辩章是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第二任校长李应樟也是国立广东高师毕业,连同教师张瑞权、李运昌等都是国立广东高师毕业。1924年秋,第一批进入国立广东大学就读的博白学子有7人(其中一人是原高师在读生),随后考入中山大学的博白学子日益增加,中山大学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目标。可见中山大学与博白县中学从刚成立开始,就有了紧密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到了三、四十年代,经过六年专业学习和革命理论教育,深受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精神熏陶的博白学子先后毕业了。他们深刻领会孙中山先生“教育为立国要素”,“欲我国转弱为强,反弱(衰)为盛,必俟学校振兴”的内涵,明确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民族兴衰的重要性,所以毕业后纷纷选择了教育工作,以教书、办学助力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特别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先后回到了母校博白县中学任教,投身于家乡建设。例如:何义智、王祥生、陈人鸿、王祥徽、陈人闱、梁存真、李毓澧、高福桂、李长壎、刘景枢、刘运瑩、庞大征等,他们中大多数是平民百姓家庭的子弟,通过进入中山大学学习,登上了博白最高学府的讲台,从而改变了命运,改变了人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从中山大学毕业的学生,思想进步,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业务水平较高,多才多艺,深受学生欢迎。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把中山大学严谨、求实的学风,新的教育理念带回了博白县中学,还在学生中传播了民主革命的思想,为博白中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博白中学的进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高福桂是这些优秀学子的代表之一。高福桂1937年于中山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即投身于教育事业,1940年至1952年,其中的10年出任博白中学训育主任和校长职务。他把从中山大学学习到的文化知识、新的教学理念、教育管理经验,还有他的聪明才智、革命热情全部倾注到对博白中学的建设中。为了把博白县中学办成科学、民主、进步的学校,高福桂在任期间,和学校其他领导成员(王贞鹭,上海暨南大学毕业,1940一1942年任博中校长。陈人闱,中山大学毕业,1944一1945年任博中教导主任。)团结一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先后两次从广州等地招聘进步教师(也有共产党员),到博白中学任教任职,还从广州购买了大批进步书刊充实学校图书馆。 二、积极支持中共博白特支地下党进入博中校园活动,1940年9月博白中学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成立,1941年秋博白中学建立党总支,下辖9个支部,党员50多人。 三、1942年和1947年,制订了博白中学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先后建成教室宿舍楼四座,办公室和学生食堂各一座,还建了卫生室,科学馆,图书馆,运动场。创办了高中部,1942年下期开始召收高中第一班学生,从而成为了一间完全中学,校名从1942年9月开始,由“博白县立初级中学”改称为“博白县立中学”。</p> 焕然一新的博白中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4年博白中学制定了“任重道远,继往开来”的校训,以毛泽东主席为延安抗大的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校风。实施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生产教育的方针,提倡践行课内外并重,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 经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同时战胜了一系列的艰难曲折,博白中学得到了发展壮大。博白中学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师生空前团结,追求进步,好学成风,自觉遵守纪律,积极锻炼,课外活动蓬勃开展的大好局面。培养了一批爱乡爱国,勇于肩负时代重任的学生。 1944年底日寇入侵广西,高福桂在《博中生活》发表多篇文章,号召同学们行动起来,为保家卫国而战斗!1945年2月,在中共博白县党组织的领导下,博白中学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60多人踊跃参加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但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博中师生牺牲了30多人,后来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48年全面内战爆发,博中全体党员和进步师生,纷纷奔赴粤桂边游击区,参加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武装游击战争,直至博白解放,博白县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博白中学校园升起,在祖国的蓝天高高飘扬。 博白中学在革命战争时期,不但是博白文化教育中心,同时是孕育革命力量的摇篮,所以被誉为“桂南革命摇篮,白州文化先锋”。高福桂和全体博中的进步师生,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密切配合,为守卫这个革命的摇篮与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使这个革命的摇篮始终牢牢地掌握在革命者手中,为革命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生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由于高福桂积极支持掩护地下党和进步学生运动,1949年8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直到博白解放前夕才出狱。1950年秋一1952年夏,高福桂再度出任博白县中学校长,建立新的教育秩序。1952年5月博白中学被省教育厅定为重点学校。1952年下半年,高福桂调往广西教育厅工作,曾任广西教育厅中教科科长、普教处处长、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广西教育学会副会长、广西自治区政协常委、区政协教育工作组副组长等职。1956年2月出席自治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985年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是广西著名的教育家,为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智慧和精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中校友梁定伟(曾任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广西新闻出版局局长)在他的文章中曾感叹道:“在博中读书的五年,是我人生打基础的宝贵五年。母校不仅教我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还教我如何做人,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是博中培养我成长。”“我为博中有这位德高望重的好校长感到高兴和自豪。”这代表了博中校友的心声,同时我们也万分感谢中山大学,为博白中学培养了高福桂这位好校长! 高福桂以及全体回归博白任教的中大毕业生,牢记中山大学的教育与培养,用行动践行了孙中山先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的教导,淡泊名利,从事平凡而责任重大的教育工作,他们中不少人一生从始至终只做好教育这一件事,这一件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大事。 中山大学建校以来,为博白县中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博白县中学为中山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生源,两校之间的这种友好往来、紧密关系经历了百年,源远流长。中山大学建校百年以来,秉承伟人志业,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值此中山大学和博白县中学百年校庆之际,祝福中山大学: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祝福博白县中学:百年芳华,继往开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