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半日游

湖光常青藤

<p class="ql-block">  香山历史悠久,香山红叶闻名全球。虽然,如今红叶不如人意,但是,香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是博大精深,值得去探寻考究。</p><p class="ql-block"> 因为只有半天时间,我只爬了半座山。实际上,老年人可以不去爬山,从东门进,北门出,沿途的秋叶已挺美的,比山上的还好看,而且,还可以看看年轻人不喜欢、看不懂的展览,还可以欣赏古迹、古树。</p> <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东门外这个石刻总是让很多游客一起打卡合影留念,周边的枫树树叶火红,不比园里的差。</p> <p class="ql-block">勤政殿前两棵枫树不知道为什么一黄一红</p> <p class="ql-block">静翠湖景色优美,值得留念</p> <p class="ql-block">从面对静翠湖的左后边上山,可以看到一些黄栌树</p> <p class="ql-block">只是不够红,有些偏黄</p> <p class="ql-block">小枫树的叶子倒是挺红的</p> <p class="ql-block">新种的小黄栌树树叶也比较红润</p> <p class="ql-block">青未了</p><p class="ql-block">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为五间四面环廊的歇山式殿阁,殿外檐悬有乾隆御书“青未了”匾额。在此极目,群峰苍翠,岱色无垠,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乾隆皇帝取杜甫《望岳》中</p><p class="ql-block">“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p><p class="ql-block">诗句为此景命名。</p><p class="ql-block">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2015年按原貌复建。</p> <p class="ql-block">我正在拍摄时,一位小老外拿手机对我拍摄,看到我看他,赶紧对我笑着说:“你好!”</p><p class="ql-block">我还以为他懂中文,用普通话问他来自哪里,他听不懂,赶紧掏出手机,打开翻译APP,结果没反应,幸亏我还懂点英语,就用英语又问了一遍,竟然有反应了,翻译出中文,他也听明白了,用英语告诉我说来自斯洛文尼亚,还比划了一下打篮球的投球手势,斯洛文尼亚篮球确实挺出名的。之后,他说了句谢谢就赶紧跑了。身体素质真好,跑着上山。</p> <p class="ql-block">流憩亭</p> <p class="ql-block">到这个岔路口没再往上走,往下走了</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一处废弃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看云亭</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p><p class="ql-block">香山之名来自佛教经典。据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故《华严经》中把香山列为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今喜马拉雅山)的第二佛教名山。自佛教传入中国,香山之名也来到我国,全国各地建立起众多的香山寺。据不完全统计,史上有名的香山寺如北京香山寺、寺洛阳香山寺、陕西铜川香山寺</p><p class="ql-block">、河南平顶山香山寺、温州香山寺、张家港香山寺、赤峰香山寺等共十余座。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已逐渐湮没,有些仅剩遗址,但这些香山寺百年来宣扬着佛教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与深邃奥义,值得后人研究纪念。</p> <p class="ql-block">接引佛殿</p><p class="ql-block">此殿为香山寺山门殿,歇山式建筑,两侧为八字影壁。殿外悬挂"香山大永安禅寺"匾,殿内供奉接引佛。</p> <p class="ql-block">听法松</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为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背面供奉韦驮。左右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p> <p class="ql-block">《娑罗树歌》碑</p><p class="ql-block">《娑罗树歌》碑为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御制,碑身四面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民族文字镌刻御笔《娑罗树歌》,碑首面南为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御笔《娑罗树诗》。</p> <p class="ql-block">坛城,梵文“曼陀罗”,在佛教中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南侧坛内原供奉呀吗哒噶,能降服恶魔,有护善之功,称大威德金刚,文殊菩化身;北侧坛城内原供奉上乐金刚王佛,亦称胜乐金刚,是藏密无上瑜部母续的本尊。</p> <p class="ql-block">石屏,建于清乾隆年间,汉白玉材质。东面镌刻乾隆御笔敬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八大人觉经》,三部经文均雕刻成宝塔形状。西面镌刻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御笔绘制的观音菩萨、燃灯古佛、文殊菩萨像,每幅画像上方均刻有御笔赞语。</p> <p class="ql-block">圆灵应现殿,为琉璃顶庑殿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面积788平方米,是静宜园内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殿内神台上供奉三世佛,神台两侧为七层八角无量寿塔,南北两侧须弥座上供奉十八罗汉像,神台背后供奉观世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圆灵应现殿旁有一棵大银杏树,树叶金黄圆润,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眼界宽,为歇山式建筑,殿外悬挂粉油蓝字匾一面及楹联一副,殿宇南北两侧连接四十六间爬山廊,与后苑最高建筑"青霞寄逸"相连。廊下内侧蹬道相连,可至水月空明殿。</p> <p class="ql-block">薝蔔香林阁</p><p class="ql-block">薝蔔香林阁是一座三层的六方亭式楼阁,阁外一层前檐悬挂“薝蔔香林”匾,原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第二层外前檐悬挂“无住法轮”匾,原内供奉无量寿佛、宝胜佛和燃灯佛;第三层外前檐悬挂“光明莲界”匾,原内供奉阿弥陀佛、药师佛、秘密佛、上乐王佛、呀吗哒噶佛。</p> <p class="ql-block">左上右下的廊道</p> <p class="ql-block">步道已禁止进入</p> <p class="ql-block">青霞寄逸楼 位于香山寺后苑区最高处,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一座三间,下层殿外悬挂"青霞寄逸"匾,内供奉紫降香胎佛五尊、铜佛三尊;上层殿外悬挂“鹫峰云涌”匾,在此凭栏远眺,京城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古树(一级)</p><p class="ql-block">编号:110131A08559</p><p class="ql-block">柏科:桧柏</p><p class="ql-block">学名: Sabina chinensis </p><p class="ql-block">年代:清朝(约310年)</p><p class="ql-block">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7年制</p> <p class="ql-block">香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一处关闭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继续从这里下山</p> <p class="ql-block">宽敞的下山路旁有一些黄栌树比山上的还好看,还完整一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叶子是黄色的,只有少数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难得有这么红而完美的黄栌树。</p><p class="ql-block">在山道上遇到一些不知道哪里来的年轻人,不仅很无知,而且很缺德,有好几位女生竟然让男友上去摘叶子给她,甚至不知道这是黄栌树,说是叶子黄的是黄栌树,叶子红的是红栌树,真让我哭笑不得。</p> <p class="ql-block">下山路有很多拐弯处,其实也挺美的,像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小白楼</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小白楼原为清代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绿云舫,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在旧址上修建图书馆,俗称“小白楼”。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此处为中共中央图书馆,归中共中央宣传部管辖,1951年改称“中共中央宣传部图书馆”。里面除了一些办公用品,几乎没有啥可看的,二楼不开放。建议放一些书在二楼,做成一个读书室。</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大树上爬山虎开始变红了</p> <p class="ql-block">路边发现一个小门开了,进去才知道竟然是</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題展览。早上9点开门,下午4点停止进入,4点半关门。</p> <p class="ql-block">里面一面墙上的爬山虎</p> <p class="ql-block">办公室窗外的红叶</p> <p class="ql-block">电话局工作人员居住用房</p> <p class="ql-block">有很多毛主席电文手稿影印件。本帖只选了很少一部分展示,感兴趣的不妨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每件电文都有导读</p> <p class="ql-block">有一对青年男女很无知,女的说“谁的字那么潦草,看不懂”,男的解释说那时文化水平都很低,所以发报员字写的不好。他们根本就没仔细看,根本不知道那些电文手稿都是毛主席亲手写的,也不懂得什么叫毛体草书。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二百五,不知道毛泽东学富五车,岂能相比。也不知道这些电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有多么重要,它们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园子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院外有一片银杏林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致远斋</p><p class="ql-block">香山静宜园在京城西北郊“三山五园”中相地最胜,规格最高,是融自然、历史、</p><p class="ql-block">人文景观于一体,独具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典范。</p><p class="ql-block">致远斋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与勤政殿、虚朗斋及丽瞩楼同为静宜园皇</p><p class="ql-block">家宫殿区,庭院占地面积3,430平方米,建筑面积723平方米,由致远斋、韵琴斋和</p><p class="ql-block">听雪轩等建筑组成,其名取自“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乾隆皇帝治</p><p class="ql-block">国理政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有一些瓷器,不知道是不是古物</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朝服像</p><p class="ql-block">清 佚名 绢本设色</p><p class="ql-block">纵220厘米横183厘米</p><p class="ql-block">原画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图中乾隆帝身着全套朝服,端坐在龙椅上,华丽富贵,神态肃穆。用笔一丝不苟,细密工致。脸部及龙袍皆用西洋画法,龙座地毯的描绘已初具焦点透视之法,笔墨技法却仍用中国传统勾填画法,为中西合璧之作,和谐统一。此画为弘历二十五岁时肖像。</p> <p class="ql-block">乾隆帝戎装像</p><p class="ql-block">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p><p class="ql-block">332.5cm,横:232cm</p><p class="ql-block">现藏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乾隆四年(1739年),弘历亲临南苑检阅八旗军的队列及各种兵器、火器的操练活动,乾隆帝每3年大阅一次,以壮军威,鼓士气。</p><p class="ql-block">本幅系弘历29岁时的戎装像,精神焕发,亦系郎世宁的盛年佳作。但此时画家对传统中国绘画尚处在学习阶段,图中的表现技法基本上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而取得了西方细笔油画的艺术效果。作者减弱了对景物、人马的素描手法,以平光处理明暗,线条在起到轮廓线的作用后几乎被色彩隐去,天空中云彩的画法全出自西法,近景的草叶近乎西方的静物写生,只有远山的结构保留了清宫写实山水的一些程序。</p> <p class="ql-block">冰箱贴</p> <p class="ql-block">往北门方向走,路边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设置了一些有趣的摆设,让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片银杏林和枫树也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眼镜湖</p><p class="ql-block">景色很优美</p> <p class="ql-block">没时间去了</p> <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北从这里出去离公交、地铁站比东门近,而且人少,煤厂路的有一些饮食店,餐饮不算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