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迪老师系列讲座 蒋勋老师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P18-P21)

岁月静好

<p class="ql-block">在卢浮宫里看《蒙娜丽莎》时,其实到最后你已经不太知道到底怎样去分辨它美还是不美。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所有人在它前面拼命往上跳,想越过人群看清楚。你只想看到心里好渴望的那种美,但通常是看不到的,因为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其实我觉得很有趣的一个领悟,就是回来好好把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这一点比较重要。如果有人跟我说,终于看到《蒙娜丽莎》了,它好美,我会有一点沉默。因为到现场去过的人都知道,一层一层的殿檐、一层一层的玻璃,一层一层的人,大家都在跳,因为只要跳上去看到一点点,你就很满足,好像你觉得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想美从来不是这样被看到的。有人说,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出生以后,他的母亲,一个地位非常低的农家女孩子,就被驱赶走了。然后他父亲娶了四次太太,继母一直对他不好。从心理学的角度,有人一直在讲一个问题:达·芬奇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缺席的母亲,那个母亲是最美的、慈祥的、温柔的,永远懂得他的心事,永远可以安慰他,可是她在现实里是不存在的。他画出这么美的女性后,很多人都从心理学上解读他母亲缺席的这个故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忧伤,我也觉得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的部分。那个遗憾的部分,如果经由一个很大的信仰和渴望,它会变成美。如果不经由一个智慧的方法,就会让人很痛苦,甚至抓狂。</p> <p class="ql-block">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给这个遗憾的部分更崇高的向往,然后尊重、包容它,反而会把这个遗憾的部分变成一种生命里的圆满。可是如果这个遗憾变成渴望,变成狂暴的状况,它会非常伤害自己、伤害别人,无论从美、从伦理、从道德上,甚至从权力和财富上讲都是如此。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财富怎么赚其实都有遗憾的部分,伦理怎么样妥帖也都有遗憾的部分,面临母亲的衰老,面临兄弟、姐妹、妯娌的争吵,它都有遗憾的部分。这些都是我讲的遗憾,人在现实生活里一定都有遗憾。而面对遗憾时的从容,也许是发生美非常重要的时刻。因为没有习惯把美放到生命里去面对遗憾的状态,所以常常会觉得要不断地去填塞遗憾,使得遗憾没有机会转换成美好的情操。</p><p class="ql-block">我的意思是说,想念不是很美好吗?或者多期待一点点、多渴望一点点不是很美好吗?可是当变成每天晚上要不断刺激感官,比如刺激味觉,吃到饱成那样,其实这时所有遗憾的东西都变成了很痛苦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现在稍微好一点点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台湾到处都能看到"吃到饱、吃到饱"的宣传,打出的口号都是"吃到饱"。我的法国朋友问我:你们怎么会宣传"吃到饱"?他是一个非常仰慕我们古老文化的人,是爱读《红楼梦》的那种人。我想不是吃不吃到饱的问题。回到前面讲的小镇文化,当很多东西摆在面前的时候,你自己的节制力跟选择力在哪里?那是美。那是非常重要的美。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小镇,也不可能回到我小时候只有一个空心菜或者是一块豆腐那样的年代。现在东西真的很多,在这样的状况里,反而变成很大的美学考验。你的感觉在最舒畅的状况里是美的,如果不断地去刺激它,觉得它永远不能满足你的时候,反而变成一个对美最大的伤害。</p><p class="ql-block">所以我相信这个看不见的竞争力其实非常有趣。这个部分在我们的企业也好,在我们整个社会也好,是看不见的,它是不炫耀、不嚣张的一个东西。</p><p class="ql-block">我记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刚回国的时候,有一个搞美术设计的同学帮人家装修房子﹣﹣那时候很流行装修房子﹣﹣他带我去看。这是于北投的山上好大的一个豪宅,我进到房间吓了一大跳,每个房间的墙壁全部都是用进口的西班牙牛皮包起来,不是用壁纸,是真的用整片整片牛皮包。有意大利进口的水晶吊灯吊下来,有厚重的沙发,客厅里建苏州园林式的小桥,还有宝塔。我真的是吓坏了,看到这么多东西。我想这座小桥其实放到一个对的地方是好看的,这个牛皮放到一个对的地方也是好看的,这个水晶吊灯也绝不难看,但是问题是不知道选择了。当东西多的时候,是一个非常要提醒自己的时刻,就是不见得一定我都要。</p><p class="ql-block">食物是最明显的。哪里有人觉得食物比自己重要?如果吃到不舒服的话,那当然是自己最重要,生命的状况最重要,所有的感觉、感官的部分最重要。我想这不是我们平常提到的道德范畴,常常讲到这些的时候,人们会提到道德所讲的节制,当然古老的道德对于节制有很多的训诫。我觉得就是从审美范畴来看,审美就是你知道刚刚好的状况、够用的状况在哪里,而不是去伤害它,不是扭曲的、反自然的状况。</p><p class="ql-block">我想台湾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里,大概进入到一个对感官最大挑战的时刻。其实我们的感官世界一败涂地。我在做大众美术教育,我常常告诉自己说,你的工作是一败涂地。这个"一败涂地"包括整个社会感官世界泛滥到这种程度,人对人不尊重到这样的状态,以及个体的无限嚣张和扩大,而不能沉静下来。我不觉得我对此做了什么事情,真的是一败涂地,必须好好地省思和检查,再去想想下一步可以做什么,应该使所有浮动的东西沉静下来,能够比较沉淀。</p><p class="ql-block">我现在还会经常到一个小镇住几天,看一本书。我觉得我们的休闲或者旅游,现在也都被导向于很奇怪的方式了,比如去大饭店,或者交给旅行社。其实自己可以读一点东西,然后觉得我很想看看某个地方,它盖了房子以后,目前是什么状况。在那边我住个两三天再回来。我觉得这是自己可以安排的事情。要从这样的方式里,慢慢地找回自己跟这片土地一些比较深的关系。要在所谓的周休二日度过不是被外界所制订的休闲假日,而是自己心里面感觉到的休闲,把平常的工作放下来,去追求自己的一个完整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