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八七仍笔耕》过半随想

实圃斋

<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阅读一部书,一部出自八七高龄老报人的书。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自传书,记载了作者自幼至今学习、工作、生活、交友……的方方面面。文章精妙绝伦,读来爱不释手,每每读到精彩处,不免暗自击掌叫好赞叹。时已深夜,读书过半,掩卷萌有写点什么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甲辰重阳日,我从衢州旧书店“青简社”,取回了庄月江老先生所赠的新著《八七仍笔耕》,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和庄月江先生走在一起》的小文,准备作为美篇平台的习作发表。即兴发给先生浏览,先生阅后电话里提出了修改意见,指正之处,我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翌晨,先生发来修改后的电子文稿。文稿删除了一段跑题的章节,纠正了与史实不符的讹误,标点、错字也作了标红处理,并署上了我的大名,文末添加了成文日期。我被庄老严谨入微的治学态度,深深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  使我惊喜的是,先生说要把拙文辑入新著的附录里,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自习作以来,文字方面一直长进不大,能为先生看重,有机会与他的文章一起排排坐、吃果果,是我莫大的荣幸。但也担心先生出于关爱,由于它的存在,是否对整书产生负面影响,持以怀疑。我一直处于两难之间,诚惶诚恐,先生却直言:“我自己的书,我作主。”就这样打消了我的顾虑,使我倍感受宠若惊!</p> <p class="ql-block">  其实,庄老的书稿已送排版付印,说巧不巧,我正好赶上了那个点,这或许是文章的缘分吧!拿到书后,封面是文友“江郎散人”的题笺“八七仍筆耕”五个大字,苍劲有力,赏心悦目,“江郎散人”不愧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会员。速览目录,最后一篇文章,《和庄月江先生走在一起》赫然在目,还有于杏生、严元俭几位熟悉的报界知名人士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青简社”旧书店是众多文友的据点,庄老把签名的新书放在店里,由老板王汉龙小朋友负责分发。给我的签名本上留言,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旭东先生</p><p class="ql-block"> 先生文章我很喜欢,真实、自然、毫不浮夸,写文章之道也,望继续这样写下去。</p><p class="ql-block"> 庄月江,甲辰重阳日</p><p class="ql-block">并钤有二枚印章,一枚是朱文签名章,另一枚是朱文“劳碌斋”之印。这分明是一段仪式感满满的签名,一位文坛艺术常青者的殷殷寄语。我倍受鼓励,甚是感激!</p> <p class="ql-block">  王汉龙告诉我,先生那天签了很多书,老人家手都写酸了。并且给每位书友写的内容不尽相同,言简意赅。我得到的是文字最都的一本,这让其他书友好生羡慕,还有写给青年文友钟睿的,也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句句关心、关爱有加。</p> <p class="ql-block">  先生全书分六辑,其中《散文.随笔》15篇,《书信》15通,《读书》17篇,《历史人物》5篇,《日记选辑》14篇,《附录》9篇。字是先生用五笔输入法,一字一字敲打出来的,共十万有余。这些天来,我一直以此书为伴,让我认识了先生笔下的张谷良、傅通先、钱松樵、陈文锦、米谷、黄豆米、萧乾、殷白、周耕妥,贤妻周文仙、凡人邢师傅……带我畅游了难忘老家--江南水乡嘉兴海宁斜桥,那是一方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鱼米之乡,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  先生的文章,或歌咏革命之风华、或记时代之变迁、或抒发故土之情怀、或写儿女之亲情,君子之交往。我感受到他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朋友的真诚和无价的情谊;对家人、儿女、故土的亲情表露;对世事的洞明体察;又能以独特的视角,爱憎分明,剖析、臧否社会世故。</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是先生在痛失爱妻之后完成的。他是怀着无比的悲痛,坐在妻子灵前,每天先上三柱香,说一些爱妻再也听不到又不得不说的闲话之后,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搞定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血有肉,包含深情,倾注心血的力作,书的顺利出版足可告慰先生贤妻的在天之灵。</p> <p class="ql-block">  先生何尝不是我为文的学习榜样。一篇文章成稿,先生在结尾标注“某月某日或某月某日夜--次日晨,于劳碌斋”,这是何等的入静入定。</p> <p class="ql-block">  创作是孤独的,创作又是快乐的。对于一个独身的八七老人尚能笔耕不辍,而我仅有薄如蝉翼的文字功底,在读书、习作的道路上,又有什么理由放纵懈怠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