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与商业文明

姜小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天的旅行浮光掠影,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佛罗伦萨,坐车大约二个多小时,到了与威尼斯隔海相望的大陆,又开过了一段很长的跨海公路桥,与国内不同桥面是紧贴着水面的,修建于墨索里尼年代,虽然修的简朴低矮,好处是没有破坏古城的风貌,不显得突兀。终于抵达威尼斯的主岛,还没来得及欣赏风光,我们乘坐被称为水上的士的快艇赶往今晚的住地另一个岛上。清晨用完餐后,我们乘酒店的船前往主岛。此时霞光初照,鱼人垂钓,好一派风光。船行过程中水中看见三根木头搭接在一起的桩,并编了号,经介绍知整个威尼斯由若干不同岛屿组成,周围被泻湖包围,底部乱石嶙峋,有桩的地方才能行船,现在桩下面是各种管线,桩号是为了方便维修。大约二十多分钟,主岛那令人睹目的圣马克广场钟楼高高的塔尖浮现在眼前,我们到岸了。上岸后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两根柱子,柱子顶有雕塑,分别是威尼斯的保护神与一只狮子,从中间穿过,相当于门,是当年迎接贵宾的必经之路,等于是进城,进城先是一个小广场没走几步来到当年被拿破伦称为欧洲最美的广场圣马克广场就映入眼帘了。这个广场早已被人称颂,高大的钟楼依偎在华丽的圣马克教堂旁,教堂建于九世纪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两排是此行比较罕见的一长排新旧的办公楼,对面据说是拿破伦修的联楼。圣马克教堂正面是意大利少见的多种风格混搭,顶端是拜占庭式的五个类似中国凉亭式的尖顶,中间又是传统巴洛克风格,最惊奇的是它的大门旁边有层叠一堆的柱子,原来是装饰浮华的作用,据说当年每艘进威尼斯的商船都要交出最好的东西用来装饰这个教堂,所以教堂的正面各种用马赛克拼的画都镶嵌着金丝与金铂,黄昏时分在夕阳的映射下显得熠熠生辉,所以圣马克教堂又叫黄金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广场走到码头边,就是体验驰名天下的贡朵拉了,这是种轻快的尖头小船,两边装饰华丽的金色奔马,船夫都是高大帅气,据说得家传三世才能胜任,因此收入不菲。我们三人坐上船,船夫就熟练的摇起单桨,穿梭在狭窄的小巷里,小巷两边都是五百年前的街道,墙面五颜六色但多以浅色调为主,虽然历经苍桑依然焕发着光彩,当年住着寻常百姓,两岸商铺仿佛触手可及却隔着二三米宽碧绿的海水,一路上游船如织,每到相会外船夫精湛的技艺却总能让两船差之毫厘有惊无限,一路上各式各样的小桥多姿多彩,每个小桥都是世界各地追求美与艺术的人在弄姿摆拍,不经意间我们也成了他们的风景。不一会,涓涓小巷终于汇入运河,眼前的河面顿时开阔起来,能行大船。河两岸房子虽然也是三四层却宏伟了许多,原来是当年的各种楼堂馆所与达官贵人的住所。运河上有一座大型的石拱廊桥,上面挤满了人,争相在桥上留影纪念。不一会船又回到一个小巷,在最窄处船夫用脚踩住旁边的墙壁,待对向船过后轻盈的一蹬船倏地一下欢快的前行,熟练而轻盈。不一会靠岸,下得船来转过一个弯又来到运河边,我们走上了刚才看到的廊桥,桥上摩肩接踵的争相拍照,还有各式各样的精品店,站在桥上看运河两岸各式建筑外观各异美不胜收,可以想像中世纪大船从这里出发通向整个地中海,展露出的是当年通江达海财源滚滚民生富裕的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逛完了桥,地陪丁导领我们到他女媳开的店吃午餐,餐厅就在岗朵拉码头的旁边,威尼斯的中心,导游特意给我们推荐当地特色墨鱼面,黑黑的让人有点害怕,但吃起来很好吃,据说是当年海员吃这种面才不会得败血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完了午餐,导游带着我们乘船去彩色岛,船是那种轮渡船,坐满了游客也夹杂当地的居民,船在海中绕来绕去沿着桩的方向前进,先后到了三个岛大约快二个小时才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彩色岛。顾名思义,岛上的建筑五颜六色的,说实话由于此行见过太多辉煌的东西,对我们没多少震憾,岛子不大,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村,不过还是有让人一眼望见的高高的钟楼与雄伟朴实的教堂,要知道岛上当地居民也就千把人,可以洞见整个中世纪宗教就是当地人生活的重心,宗教固然有钳制思想麻痹人民的作用,但也净化人的思想规范人的生活同时中世纪欧洲封建邦国林立,宗教对王权也起到限制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大规模的整体战争保护了文明多样性的种子,不像大一统的国家伐异求同,从而使文明彊化停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主岛已经近黄昏,吃过晚饭我们又一次乘船绕大运河一周,夜色初临,两岸五百年前的建筑依然屹立挺拔,流光溢彩。整个中世纪的威尼斯,完全是商人自治,前后国祚一千一百多年,比我们最长的朝代周朝都长三百年,这一千多年里鲜有伟大的英雄伟大的政治家人民却安居乐业,这种安居乐业又让财富得以积累文明得以诞生。当然后来由于新大陆的发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威尼斯衰落了,但它独特的存在形式留给我们以启迪与思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个曾经的商业城邦里,我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同胞温州人,今天的意大利流行一种说法,意大利人做不过犹太人,犹太人做不过温州人。就拿我们的导游小向来说吧,二十多年前刚刚二十出头全家借钱资助他从东欧走线意大利,前后走了差不多二个半月,其中在俄罗斯还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千辛万苦到了意大利在那不勒斯打了两年黑工足不出户还清了债务然后开始街上摆摊卖点小物品,经过二十多年奋斗今天拥有一家五百平超市还入股一家日料店,收入稳定早买了房儿子也进入当地私立学校,可以说进入了当地中高收入阶层。今天无论是罗马还是威尼斯旅游最热门的景点周边一定有温州人开的商店,卖的都是利润最高的纪念品。这些海外华人的奋斗与成功,再一次证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如果有合适的土壤与氛围,一定能奋发有为创造辉煌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