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

明强致远

<p class="ql-block">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p><p class="ql-block"> 翻译: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名誉和地位;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抢劫财产;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天下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子,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邪智奸巧,没有过多欲望。致使那些有邪智奸巧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自己要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p> <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一:</p><p class="ql-block"> 为无为:以无为(不乱作为,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和顺其自然的心态做事。</p><p class="ql-block"> 具体表现:你不逞能干,不表示你比人家懂得多,不表示我很崇尚贤能,不表现我很会用人才,我知道这个货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我有判断力。而且呢我有什么欲望,我就显示出来,让大家满足我,我想要考第一,我要钱多多,这些都是乱源。你能够把这些消减掉,你就无不治。你不管去管什么,你都管得好好的,(这内容主要是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的,但普通老百姓还是要有正常、正当、长远的追求,老子不反对富,反对的是为富不仁,不仁指什么,指有钱就膨胀,到处吃喝嫖赌抽,包二奶,有钱与名后不虚心,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p> <p class="ql-block">为富不仁:</p><p class="ql-block"> 为富不仁,为什么会为富不仁?不是富的问题,而是不仁的问题。所以我们常常觉得好像,哎呀!圣人都叫我们不要有钱,那是不对的。富没有关系,你不能不仁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为富不仁为什么可怕?因为它扰乱人心,它败坏风气。所以很多人跟我讲钱是我赚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找小三包二奶,吃穿用品奢侈浪费。我就说你这样子是伤天害理。有了点钱就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可是有了钱以后,他就作怪了,他就不虚心了,他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神气巴拉的,动不动就到处显摆你赚了钱,比别人优热,比别人有钱。(越有钱,越要虚心,越不能显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人看到你,他就觉得他不如你,然后他就会嫉妒你,想要黑你,想要抢你,想要偷你,说不定哪一天他就想杀你,如果他这些名利权都没有,他就羡慕你,他就感觉他做人很倒霉。好吗?对你都不好!(闷声发财,谦卑处下,不张扬。)</p> <p class="ql-block">名、利、欲、知:</p><p class="ql-block"> 名可名非常名(不崇拜名人,不祟拜名人,(利字旁边一把刀,)</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三章说道:是以圣人之治,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几句话引起了人们的许多争论。</p><p class="ql-block">  有人认为弱其志,是道家消极出世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说,常使民无知无欲,是愚民政策。那么老子真的提倡愚民政策吗?这几句话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而老子所说的圣人之治,又是什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  老子在第三章里面,提出了“四大社会的乱源”,叫做名、利、欲、知。所以他首先就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老百姓争的是什么?就是那个名嘛。你说你要考进士,你才能够当官,那他就拼命去考进士;你说我要有才德,我才能够被重用,他就拼命去追求才德。所以,才造成历代都是,所谓忠、不忠;所谓贤、不贤。</p><p class="ql-block"> 你看,最开始他是忠臣,最后才知道原来他是大奸臣;一阵子说他是非常高明,最后才知道,完全是自私自利,在想他自己的事情,这种事情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老子是一针见血,他说你整个社会,如果崇尚贤能,崇尚有才德的名,你就会造成很多是虚有其名,根本是无才无德,但是他装做有才有德。这样子就使得什么?整个社会,都会朝这个方向去竞争,然后搞得其他事情没有人做,对整个人类是不利的。</p><p class="ql-block">  你看我们几千年来,我们都是为了功名,我们为了考名校,我们为了拿博士,我们为了这个为了那个,不顾一切,所有东西都可以抛弃。然后就走,然后再开始骂,都是这些压力,搞得我们生活不正常。</p><p class="ql-block"> 其实老子这句话,你好好听就好了,“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你不能崇尚任何的名号,大家就不会盲目的,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去争。</p><p class="ql-block">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为什么有小偷?为什么有强盗?就是因为你家有难得的东西,有宝贵的东西,有奇珍异宝,他才会动你的脑筋。可是为什么一个石头会变成是艺术品呢?一个古董为什么会有天价呢?就是你贵难得之货。</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个东西,觉得它很贵重,然后把它的价钱炒得很高。本来没有什么的,马上就变成奇货可居,马上就变成大家不顾一切,要去抢夺的对象,他拿不到,他就变盗贼了嘛。就算他没有行动,最起码他也产生了一种,叫做什么?抢偷的那种不正常的心理。</p><p class="ql-block">  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p><p class="ql-block">  那个“见”要念[xiàn],就是表现出我喜欢什么。</p><p class="ql-block"> 你看一家公司,为什么突然间,干部通通去打高尔夫球呢?就是因为老板喜欢打高尔夫球。为什么突然间,大家都去钓鱼呢?就是总经理他喜欢钓鱼嘛。你上面的人,只要表现出我喜欢什么,大家都乱掉了。</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做欲?欲是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才叫欲。千万不要把欲,解释成欲望。啊!老子是反对人有欲望的,那老子算什么?老子自己没有欲望吗?我都不相信。</p><p class="ql-block"> 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他有基本需要,基本需要不叫欲。基本需要是我们本能的需要,我们本身的需求,其他的才叫欲。</p><p class="ql-block"> 他举了这三句话,就告诉我们社会乱源,就是崇尚贤名,就是贵难得之货,就是把基本需要之外的那个欲望,强烈地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名、利、欲是礼会的乱源,可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这些东西就客观存在,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领导者来说,应该如何进行治理呢?</p><p class="ql-block">  所以圣人,他要怎么样来治理这个社会?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你要把心里头有那种贪念,把它虚掉,让它不要有,可是现在人是很可怜的。</p><p class="ql-block"> 你看在家里面,一个小孩他根本没有贪念,他有什么贪念?可是大人教他贪念。哎!他的玩具比你好,去跟他要;你看我有个新的玩具,你想不想啊?所有的小孩,他都是被大人把那个贪念给引出来以后,害得他一辈子痛苦。</p><p class="ql-block"> 心,它含有欲跟知的功能。你看所有欲望,都是从心里头产生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摆在心里头,然后你才知道这个,知道那个,你知道那么多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实其腹,实其腹跟虚其心刚好是相对待的。你要让他肚子填得饱饱的,满足他基本的欲望,然后你才可以去,不是禁止,也不是压制,去疏导,去减少他的贪念。</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们从现实面来看,一个人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反而比较单纯,因为他没有太多要求,他只想着温饱,我就感谢天地了。可是有了钱以后,他就作怪了,他就不虚心了,他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神气巴拉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虚其心,实其腹,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巧妙的地方,我们还是需要从《道德经》其他的章节,来加以讨论,现在先摆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就是说老百姓,你让他温饱,我们今天叫做小康。然后你要实施教化,这教化是无言之教,而不是下命令,不是规定,那个没有用的。让他能够把这些,喜欢奢侈,爱好虚荣,贪得无厌,这些怎么样把它虚掉。</p><p class="ql-block">  为富不仁,为什么会为富不仁?不是富的问题,而是不仁的问题。所以我们常常觉得好像,哎呀!圣人都叫我们不要有钱,那是不对的。富没有关系,你不能不仁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为富不仁为什么可怕?因为它扰乱人心,它败坏风气。所以很多人跟我讲钱是我赚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我就说你这样子是伤天害理。为什么?因为所有人看到你,他就觉得他不如你,然后他就想抢你,说不定哪一天他就想杀你,他这些都没有,他就羡慕你,他就感觉他做人很倒霉。好吗?对你都不好。</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所说的圣人之治,在虚其心,实其腹之后,接着说,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里的“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不是愚民政策呢?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立大志”,可是老子却说,要“弱其志”,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弱其志,强其骨。强其骨比较容易,就是叫他强健他的体魄,多劳动,多保健,少动歪脑筋。但是我们今天都鼓励,你要有意志力,你要立志,你要怎么样。那就变成什么?争强好胜嘛,整个和谐社会都被破坏掉了。</p><p class="ql-block"> 你鼓励他考第一名干什么?干什么嘛?你就是把你自己的一些虚荣心,建立在小孩的痛苦上面,那这样算什么呢?你是爱他还是害他?</p><p class="ql-block"> 然后下面那句话就是使很多人引起误解的,常使民无欲无欲,那不是愚民政策吗?不可能的。就算民智未开的时候,偶尔愚愚民还可能;民智已开以后,你想要愚民,那是天方夜谭,根本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要用这种心智去看《道德经》。老子就算你认为他不很聪明,他也没有那么笨,还愚民政策?他为什么说常使民无知无欲?</p><p class="ql-block"> 无知,就是没有争名夺利的心智。那个叫什么?叫做巧伪,既奸巧又虚伪,这些就是心智。</p><p class="ql-block">  无知无欲,无欲,是不要有贪念。</p><p class="ql-block"> 我们已经讲过了,基本生活需求要满足他,其他的不给他,不能说什么都要满足他。没有办法,小孩要,没有办法,隔壁有。那你这样算父母吗?啊!人家都起洋楼,我们也要起洋楼。最后谁倒霉?自己倒霉。</p><p class="ql-block">  无知无欲,意思就是说,你过正常生活,你不要跟人家比,你跟人家比干什么?你一定要去想办法整人家,要想办法超越人家,这都不需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那为什么要这样做?那老子讲得更妙,使夫智者不敢为也。</p><p class="ql-block">  不敢为,不敢为的意思是不敢胡作乱为。使那些有聪明才智的人,不敢胡作乱为。现在就鼓励大家,你有聪明才智,你要创造,你要为什么为什么,全都错了。搞得什么?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然后不但民不聊生,连官也不聊生。因此它这个不敢为,将来也是个重点。</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人都是不敢为,不敢为那算什么?不敢为才是高明的。现在不是,要有作为,做错了再说。而且还有人说你就做了,你要表现得跟别人不一样,我也觉得很奇怪,他还会讲那么大声。</p><p class="ql-block">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是第三章的结论。你不逞能干,不表示你比人家懂得多,不表示我很崇尚贤能,我很会用人才,我知道这个货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我有判断力。而且呢我有什么欲望,我就显示出来,让大家满足我,这些都是乱源。你能够把这些消减掉,你就无不治。你不管去管什么,你都管得好好的,</p> <p class="ql-block">雅风讲经:</p><p class="ql-block"> 上两期内容,我们解读了道德经第二章,讨论了老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章,这一章,老子借助名和利来剖析人类的巧智和欲望的根源,从而论述圣人在治理天下时,什么事当为,什么事不当为。</p><p class="ql-block">我们先看一下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p><p class="ql-block">我先简单翻译一下: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名誉和地位;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抢劫财产;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天下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子,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邪智奸巧,没有过多欲望。致使那些有邪智奸巧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自己要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老子这里还是在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人类自从有了阶级和差别以后,人们都会努力去摆脱自己的现状,而争取得到社会上更好的地位和享受,人类有一种否定自我的趋向,都会追求那美好的事物,而美好的事物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名和利。</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有了名就会有社会地位,会被人们承认,被人们赞誉,受到尊敬,特别是现在社会,名气是自带流量的,流量是能变现的,所以有了名,自然就有了利;以前不少自媒体创作者为了博取关注,吸引流量,不惜低俗恶搞,人身攻击,还有的没有政治觉悟,贬损民族英雄,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等等,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物极必反,最终落个封号的下场;</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情况,一个人谋得了一个好职位,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自然也就有了利益,不但有了社会地位,还附加有很强的优越感。</p><p class="ql-block"> 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为了达到个人迅速升迁的目的,不顾群众的实际需求,乱设指标、定计划、行奖惩,结果闹得是鸡飞狗跳,怨声载道。溜须拍马者得到捷径以达成心愿;与人不和者得到挟私整人之机会;虔诚服从者变得不通人情,厚道老实者却遭到不公正对待。</p><p class="ql-block"> 最后呢,欲速则不达,可能还要被纪委或巡视组调查。</p><p class="ql-block">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的非常形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天下人都为名和利而争夺的时候,自然也就人心不古,不得安宁了。</p><p class="ql-block"> 就像后来秦始皇巡游时招摇过市,刘邦见了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见了直接生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这样天下能不混乱吗?</p><p class="ql-block"> 因此老子提出来,如果统治者能够不崇尚和奖励什么贤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不会去争夺那个名声和高位了。如果统治者不把那些难得的财货视为珍宝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去偷盗抢劫财物了,如果统治者不把那些足以让人升起贪心的宝物拿出来炫耀的话,那么就不会让人升起非分之想了。如此一来,也就民风淳朴,天下太平了。</p><p class="ql-block"> 作为圣人管理天下的方法是让老百姓的心理虚静下来,把他们非份的欲望和意志削弱下去,社会也就安定了;同时,要让老百姓吃饱吃好,让他们的身体强壮,身心健康,这个时候自然就安分守己了。</p><p class="ql-block">说起“常使民无知无欲”,很多人认为是老子说的愚民政策,其实不然,这里的“知”通“智”,是指奸诈巧智,是与厚道老实相对立的概念,而欲望过剩不仅会毁掉一个人,甚至会毁掉整个国家和民族。让老百姓没有那些奸诈巧智和非份欲望,民风自然淳厚,人心自然古朴,那么就算有个别奸诈巧智的人, 在古朴的生活风气之下也不敢有所妄为,也不敢去破坏良好的社会秩序,而与社会大众为敌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老子还有另外一重意思,那就是统治者必须要以身作则,第二章刚讲过: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统治者要教化百姓,首先要以身作则,对人对物没有分别心 ,并克制自己的私欲,不剥削压榨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也就不用治理而呈现安宁和谐的局面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现在有很多人并不赞同老子的说法,因为时代不同了,如果中国人不去追求名和利,不发展市场经济,不大力搞建设的话,怎么可能在短短的40年时间能够追上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呢?靠的就是挖掘人们内心的欲望,让人们高度竞争,让生产效率快速提高,社会财富快速增长。</p><p class="ql-block">这样说确实也很有道理,但是这样就一定好吗?看一看现在的生活,表面上物质丰富了,财富增加 了,但实际上是生活成本提高了,大量的超前消费让人们为了生活不停的奔波,甚至是一家人的收入加起来还养不了一个孩子,不断有新闻报出年轻人过劳死的现象,就连科技公司高管,甚至电影明星这样令人羡慕的职业人群都有过劳猝死的报道;很多年轻人每个月为还信用卡发愁,不少甚至陷入裸贷,套路贷而导致自杀的屡见不鲜;追名逐利尚且还能理解,但为此付出健康,甚至生命就得不偿失了。我的一个朋友最近为交保险费发愁了,他最怕生重大疾病,给自己和家人都买了好几份保险,每年要交差不多十多万元,最近由于疫情影响了收入,财务上有些吃力,终于想明白了,他说与其天天累死累活挣钱交保险费,还不如抽些时间锻炼身体呢,难道真要前半辈子拿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买命吗?是啊,按照老子说的,弱其志,强其骨,按正常饮食和作息,按规律锻炼,再加上修身养性,又怎么会生重大疾病呢?</p><p class="ql-block">当然,我并不是否定经济建设的成果,毕竟现在不是地球村,仍然存在比较激烈的国际竞争,老子的思想更适合于国家大一统的和平时期,后人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没有老子就无英雄之守成。如果是大一统和平时期,甚至将来实现地球村,不再有国家概念的时候,圣人的无为之治就一定会令天下太平昌盛,西汉早期的黄老之学能成为官学并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那么将来能够统一全人类思想的文化恐怕也就是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研究道德经,一定要清楚老子这一章的侧重点是先让统治者没有分别心,让老百姓过上类似于现在小康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实现基本的共同富裕,这和我国现在的精准扶贫政策以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虽然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用老子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老子原本是把这些话讲给统治阶级听的,他首先要求统治阶级自己把欲望降低 ,自己先做到不争,然后才能使民不争,自己先做到无欲,然后才能使民无欲。</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做领导还是做下属,只要自己先做到不争不贪、不耍心机,公平公正,那他就是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借用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中的话说,那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 <p class="ql-block">  道一经典讲经:</p><p class="ql-block"> 圣人登上舞台,道就开始流行了。现在是圣人第二次登上舞台,想完成什么使命呢?圣人第一次登上舞台,就是破斥凡夫的“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的单面思维和单面逻辑,高举无为的大旗,诠释不言之教,宣扬玄德的法音。现在圣人出现,准备医治困扰凡夫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争”与“和”是老子《道德经》的暗线,被道、德、无、一、玄、妙所隐没。从社会学的角度说,争代表野蛮,和代表文明,老子思想虽然是修道运动的经典,但具有明显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争”与“和”的主题上。第1章没有出现圣人,第2章、第3章都出现了圣人,以后反复出现圣人,这是《道德经》最特殊的地方。《道德经》就是圣人的代言人。</p><p class="ql-block">第三章</p><p class="ql-block">第一段</p><p class="ql-block">不尚贤,使民不争;</p><p class="ql-block">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p><p class="ql-block">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p><p class="ql-block">第二段</p><p class="ql-block">是以圣人之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虚其心,实其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弱其志,强其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使民无知无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使夫智者不敢为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无为,则无不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3章分为四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段经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尚贤,使民不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见可欲,是民心不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凡夫的欲望宣战是《道德经》的主题之一。第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就颠覆了主流社会的认知,让世人坠入云里雾里。尚贤与德治价值观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有一千个理由相信尚贤是社会由乱到治的唯一途径。难道还有另一条道路吗?第2章第一句颠覆了世人的认知,第3章第一句也是一样。《礼记》是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是周公德治思想的继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的口号是华夏文明中最响亮的口号,直到今天,直到永远。孔子认为,天下为公与尚贤是不可分离的,但老子认为天下为公必须有更高的境界。老子不尚贤的口号引起了世人对老子思想的疑惑。在世人心中,不尚贤容易误解为奸佞当政,这正是疑惑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在定中以道眼观察,见到真俗二谛。真谛是永恒的真理,俗谛是短暂的真理。世人的尚贤虽然美好,但还是俗谛,即世俗的真理,正像“美之为美,善之为善”一样。自古的圣贤德行彪炳,万民仰赖,但老子知道他们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有人之形,有人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朝的傅说和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是古代三大圣贤。他们使华夏世界在几十年中获得相对安定幸福,后世人对他们赞不绝口。孔子就是以周公为人生榜样,以践行周公德治礼教为人生使命。老子看的更深,圣贤能够维持几十年的安定幸福,但很快就衰落了,华夏社会重新陷入混乱之中。不尚贤一句正是洞观历史长河而发出的告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胜内心的欲望才是最崇高的目标,才是人生幸福和社会安定的最终答案。庄子说“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才是真人的境界。世人表示怀疑,有人之形,无人之情,这样的人还算是人吗?庄子说,道赋予了他一切,怎么不算人呢?这样的人才是真人,被欲望控制的人只能称为假人,也就是凡夫俗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庄子这里我们得到了老子不尚贤的理由。欲望是最大的敌人,对于凡夫是如此,对于圣贤也是如此。这里的名词要说明一下。《道德经》与儒家经典一致,圣人是最高的境界,单独的圣和单独的贤不是最高境界,而是世人中的优秀者,最多是老子三道九品中的下之上,下士中的最高阶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把老子的圣人分为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大人五个阶位,称为五圣位。老子除了圣人,还有大丈夫、古之善为道者、善摄生者等称呼。大丈夫相当于勇猛精进的大修行人。庄子是老子思想的坚定捍卫者,把老子的不尚贤称为“至德之世”,人们“相爱而不以为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把战胜自己的欲望放在第3章这样显著的位置是有深意的。修道就是为了战胜自己的欲望,只有战胜自己的欲望才能摆脱束缚,获得无限自由。凡夫和圣人都向往自由,但不战胜欲望是不能获得自由的。弟子虽然不敢彻底战胜欲望,做到如如不动,但也知道战胜欲望是无比美好的。只有战胜欲望,才能获得生命的最高价值,登上生命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胜欲望是痛苦的,但对自由的向往是不可遏制的。欲望束缚自由,这是老子的教诲,所以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能战胜欲望,即使德行垂范如周公,也还是凡夫,不能达到“使民不争”的理想。使民不争就是老子对天下为公的诠释。“古之善为道者”都是成功的修道者,都知道战胜欲望是无比痛苦的,他们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很多修道者中途退转,成为彻彻底底的凡夫,被欲望的绳索牢牢的捆绑,向往自由,但得不到自由。佛教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凡夫八万四千种欲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夫的欲望有八万四千,对治的法门也必须有八万四千。到了人生的最后,很多中途退转的修道者心中充满无限的悔恨,心中对自由的向往不能磨灭,哪怕曾经窥探了彻底自由的一瞬间,心中也会留下深深的印记。“使民不争”一句承载了老子多少大愿和悲心,学人常常轻易放过,真是可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争的争有二,一是凡夫与他人争,一是凡夫与自己的内心争。凡夫的内心有二个声音,一个要顺欲望,一个要断绝欲望,这二个声音也在争。只有内心不争的音声彻底战胜了欲望,那么外在的不争才会实现。使民不争是老子第3章的根本义,贯穿始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使民不争达到了,则凡夫个个都成为无位圣人,不是圣人也是圣人了。个个都是无位圣人,还需要尚贤吗?贤是来对治不贤者的,现在没有了不贤者,当然应该是不尚贤了。况且贤者自己也是带病的医生,自己的争病还没有断除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文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火着起来了,大家都去救火。盗贼四起,严刑峻法来了。这多么合理啊,这就是常情。常情是世人最不怀疑的,所以老子说“常有欲,以观其徼”,世人都在出定中,感觉器官统治人心,欲望就是指挥棒,常情就不会被怀疑了。圣人入定中,“常无欲,以观其妙”,无欲的美妙谁能品味?品味过无欲的美妙,常情就值得怀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人蒙在鼓里。到吴哥去旅游的人很多,最开始到几个破庙遗址参观,感觉好得不得了。导游告诉你,让你激动的在后面,小吴哥的辉煌壮丽会让你惊呆。我心中有点疑惑,到了小吴哥一看,真的惊叹人心竟然有如此崇高的追求,今天的五百层高楼也无法与小吴哥的壮丽媲美。凡夫不是真凡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得之货开启了欲望之门,盗窃的根源在此。盗窃问题表面看是法律问题,其实是内心的欲望问题。难得之货一词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欲望之门一开,世人都喜欢难得之货,为难得之货争的头破血流。第一句使民不争,后面即说出了所争的内容。难得之货就是珍宝,不是平常之物。世人都把珍宝当做最有价值的东西,老子看出来正是盗贼所起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平常之物贼不会惦记,难得之货正是贼日夜惦记的东西。贤代表世人所争的名,珍宝代表世人所争的利。争名的是雅贼,争利的只是俗贼。俗贼被人谴责,雅贼被人赞美,这是世人的误区。老子在玄同大定中观察的真是仔细。今天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珍宝,有自然的珍宝,还有现代科技带来的珍宝,豪车游艇都是,这些都勾起我们的贼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权力地位愈高,贼心也会增高,更要警惕。这一段既是对王公贵族而言,也是对所有的世人而言。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和印度人的经典《吠陀》《奥义书》都有极深的教诲。《道德经》则是华人的经典,与《塔木德》、《吠陀》、《奥义书》站在同一个制高点,唤醒内心的真知来抵御欲望的泛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欲之可,不是名利,而是勾魂的对境,老子暗指色欲,但也包含一切欲望。古代侯王生活糜烂,姬妾数千,甚至数万,还豢养大批被阉割的宦官,这在世界历史上也不多见。这被视为公认的特权。孔子的名言是“食色,性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并不指责人类自然的繁衍后代,而是指侯王贵族的糜烂生活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夏商周的灭亡都与可欲有关,汉朝以后更加严重,血亲之间也互相残杀。荒淫生活导致皇帝大都短命,宦官也能把持朝政,主宰皇帝的废立,导致天下危倾,流民四起,最后饿殍遍野。当然,老子的经文不仅是对侯王的警告,还是对凡夫的警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人读经,以为老子的“民”一定是指普通百姓,这是一大误读。很多版“民”又作“人”。老子的民有时也指侯王,而圣人是指道的化身,显示于人间,如同庄子所说的“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圣人不仅能战胜可欲,而且能战胜一切欲望,所以圣人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理想君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都包含侯王。如果老子的民只是指普通百姓,那《道德经》就读不懂了。断除可欲的重要性,侯王比普通百姓更为突出。佛教中有很多方法,其中修白骨观、污秽观都是有效的修法。老子没有提出相应的修法,但第13章中“吾之大患在吾有身”一语全部说透。庄子观幻都是对治可欲的有效修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证悟者洞观世人深陷可欲和各种欲望之中不能自拔,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产生了,欲望一个接着一个,无止无休,使人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世人被可欲所困,无法领略生命的无限喜悦,远离众妙之门。玄同之境使人获得高级的生命,可欲使人身心分崩离析,在证悟者看来世人得到的是低级的生命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段经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段经文的意蕴引起了修道士极大的关切。表面意义是让世人断除欲望,承接第一段经文。欲望由心产生,所以要“虚其心,弱其志”。心是一个复合形态,既是凡夫心,也是圣人心。按量子力学的理论,心就是叠加态。老子和慧能都知道,心就是叠加态,念头一动就是决定态,念头未动就是随机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决定态的是凡心,随机态的是常心。证悟者把凡心称为妄心,常心称为真心。第49章经文“圣人常无心”,进一步诠释就是圣人有常心而无凡心,这样一目了然。这是帛书乙本最大的贡献。王弼本作“圣人无常心”,颠倒了文字,哲理完全不同。常在老子的语境中是真常,与常道一致。妄心和真心是叠加态,所以真心就在妄心中,修道又被称为借假修真,借凡夫的这颗假心修圣人的真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圣人难得一见,孟子说满大街都是。凡夫是假凡夫真圣人,如果把凡夫看成真凡夫,那你就看走眼了。佛教说:生、佛、心三无差别,就是凡夫、佛、与自己的心都是同一的,没有差别。换句话说,一念转即成圣人,妄心变真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是产生欲望的根源,虚其心就是断除欲望的修法。虚其心就是虚其妄心,《楞严经》称为息其狂心。凡夫心是一颗狂心,像演诺达多一样。演诺达多早晨起来照镜子,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头,但反观自己却找不到头,以为自己是个无头鬼,于是在大街上狂奔,寻找自己丢失的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本来是具足的,不缺乏什么,但凡夫受到无始来的无明妄心驱使,追逐虚妄的欲望。凡夫追逐虚妄的欲望,就像演诺达多追逐虚妄的头。虚其心就是要把这颗狂心息下来,当心虚到极点,就会像太虚空一样广大,产生空灵的美妙境界,真心呈现出来。这就是修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文“实其腹”的表面意义是吃饱肚子,很多没有实修经历的学人看来,就翻译为“填饱自己的肚子”。但在有实修经历的学人看来,实其腹与虚其心相连,都是实修的秘诀。老子是个修道士,实修工夫纯熟,知道对治凡夫的欲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论说法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引导凡夫进行实修才能让凡夫体会战胜欲望的美妙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家对这句话极为重视,对于生命体而言,实其腹是提供维持生命的营养。不吃饭是一定会饿死的,在屈原的《楚辞·远游》中,描绘了仙人可以吸风饮露,这也是实其腹。但人更重要的生命营养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精神营养。精神需要滋养,所以老子后面说“我贵食母”,修道士以道为精神营养,以道为母亲,吸收母亲的乳汁,修炼自己,这样才可以摧毁欲望狂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修道士的胜利。实其腹成为后世道家修炼内气的方法,气沉丹田,使生命具有强大的精气神。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志刚之大,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的浩然正气成为华夏精英的精神气质,甚至成为战场上的军人气质。道家比儒家更重视养气,方法也更具体,老子的实其腹是很具体的养气方法,所以实其腹的双重意义不能忽视。注释家把实其腹翻译为填饱肚子是远远不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文:弱其志。志就是志向,俗语说人各有志。志是士之心。古代有士这个阶层,这个阶层没有继承土地财富,于是必须有自己的事业,志就是士的事业心。追求世间事业的是俗士,追求心灵事业的才是修道士。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还必须有自己的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志士的标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说“古之善为道者”也作“古之善为士者”。老子的士就是修道士,志就是修道士之心。修道士的心与凡夫的心不同,修道士的心是坚定不移的,凡夫的心是飘忽不定的。凡夫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心意识是属于自己的,其实凡夫的心意识是随波逐流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后念生前念灭,今是昨非,哪个念头是属于你自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为什么要说“弱其志”呢?《史记·老子列传》说出了原委。孔子向老子问礼,实际是请教修道的秘密。老子告诉孔子“去子之淫志”,老子的弱其志就是去其淫志,要修道士真正窥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是随自己的意识心随波逐流。虚其心是断除自己的心与世沉浮,追随世俗的时尚热点,弱其志进一步要断除自己的心意识本身的随波逐流,偏离正道。虚其心是离境,弱其志是离根。境根双离,自然强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文:强其骨。其表面意思是体魄强壮,深层意思是使自己的生命力变得强大。生命力才是自己的骨。凡夫认识到生命是极其脆弱的,根本原因是生命力的脆弱。修道士就是要增强自己的生命力,使之强大无比。人生的悲哀就是失去生命力,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庄子认识到,身体活着心已经死去,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几千年的文化精英与庄子深有同感,在他们的诗歌中反复述说这种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这样说,庄子一句哀莫大于心死让文化精英彻夜难眠。关注人生大事就必须关注生命的终极意义,如果找不到生命的终极意义,人生大事终究没有着落。人生的骨还是不知在哪里,更谈不上强其骨。人生的终极意义是强其骨的核心,这就是生命力所在,光有北极熊的体魄也是枉然。庄子一语击中了文化精英的软肋,这是老子传给庄子的教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句经文“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内涵非常深。用世人听得懂的通俗语言宣说修道士内心甚深境界和修道实践秘诀是《道德经》的一大特色。老子的修道要诀是三字经格式,《道德经》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是修道秘诀,第56章的“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都是三字经式的修道口诀,是弟子们反复念诵的,正像净土宗弟子念诵阿弥陀佛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每天至诚念诵,必有收获。当然念诵时还需要引导文配合,效果才更好。随文入观是初发心实修所必要的,不然难以与老子的心境相应。虚其心是第一步,让感觉器官与心意识脱离纷杂的外境,从而使真心显露。实其腹是第二步,正像吃饭能够免除饥饿一样,让精气神充足,让丹田成为生命力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弱其志是第三步,随波逐流的内心开始清净,这是俗士与修道士的区别所在。强其骨是最后的成果,生命力无坚不摧,如同金刚利剑,此之谓强。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一步一步修道士培养强大无比的生命力,战胜欲望狂魔,获得彻底的胜利,这样的修道士才是大丈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3段经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使民无知无欲,夫使智者不敢为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承袭第2段“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而来的,是一个结果。老子无知无欲一语使后代学人产生了极大的争议,第65章“不以明民,将以愚之”连在一起,被解读为一种愚人哲学。这是极大的误解。研究老子思想的学人一定要深入老子的整体思想才能揭示老子的原始要义。老子自称是“愚人”,修道士在世人看来很憨厚愚直,没有世人的智巧,面对名誉地位一脸茫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反复宣说天道与人道的对立,但是世人把人之道视为当然,看不到在人之道之上还有更高的天之道。看到了天之道,则人之道就不是正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之道是世人所认为的常道,俗儒认为君君臣臣是天经地义的,与父父子子一样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老子只认为这是人之道,而不是天之道。庄子说:“人之道与天之道相距远矣”,完全继承了老子的天道与人道相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站在天上往下看的视角才能获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老子见天道而小人道。老子思想极其伟大,是关怀人类文明的思想。老子不是人之道的捍卫者,他站在天界的视角,得出与俗儒完全不同的认知。老子思想从天道的视角捍卫人的核心价值,根本不是愚民政策的辩护者。这是整体上读懂《道德经》的必然结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段经文的无知无欲是无为不争的发展。无知是虚其心的表现,感觉器官不再扰乱凡夫的心,使凡夫的心恢复宁静。心的宁静才具有明亮能照的特性,这是修道士与凡夫的不同之处。庄子说,圣人之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举水作为比喻,静止的水如同一面镜子,把眉毛照的清清楚楚。圣人的心如此寂静,就成为天地万物的一面镜子。无知就是心寂静而产生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描述。此章是制欲章,以控制欲望为主旨。通过第二段“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修道次第,逐步达到无知无欲的明白四达的自由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使智者不敢为也”一句,说明心静如水而产生的内明境界使一切人间的巧智诈伪之徒不敢露面,巧智诈伪之徒的一举一动就会原型毕露,所以“不敢为”。在无知无欲的修道士面前,巧智诈伪之士黔驴技穷,好像妖精在一面照妖镜面前一样不敢现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文第四段:为无为,则无不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2章就宣说“圣人处无为之事”,第3章进一步宣说此理,一脉相承,义理明晰。前章以无为来弘扬不居功的玄德,破斥单面思维,瓦解单面逻辑,此章以无为对治欲望。无为的功德巨大,任何人间的功德都不能与无为的功德相提并论。无为的功德是天之道,不是人之道。但人应该效法天之道,而不是天效法人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25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说明效法顺序,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春天来了,百花盛开,这一切都是天道的无为法则在起作用。一份基因研究报告说,人的肢体、器官从无到有逐步生长,长到一定时候就不会再长,因为基因里有一个开关基因,使肢体器官生长到预定的目标。如果没有开关基因,你的肢体不知要长到什么时候,也许你根本不是二只手,会长出很多只无用的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在《骈拇》一篇中描述了发育不正常,人会长出多余的手指。这样一想,人体发育过程就是无为的最好见证。所以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天道法则,不是人道法则,但人道必须效法天道,学习无为法则,就会获得天道的大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的欲望是妨碍无为的天道法则的根源,欲望使人失去了效法天道法则的能力。世人受欲望控制而不知,以为欲望是自己的本质,最后甘愿为欲望而失去生命的自由。后面老子进一步宣说“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小欲望好像没有危害,但最后大欲望就会使人心发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网络游戏、毒品都会使人上瘾,这就是心发狂。老子宣说无为的天道法则,让世人从欲望的牢笼中逃离出来,重新获得本来具有的自由。老子告知世人,不受欲望控制的心才是真正自由的,这颗自由的心能够用之不勤,自然成就一切事业,所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宣说的是古代证悟者的教法,所以累称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翻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切勿崇尚贤能者,世人放下好争之心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切勿喜爱稀奇珍宝,杜绝世人为盗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切勿招摇勾魂的尤物,世人内心将无法遏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代圣人传下无为的教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外境离开世人的内心,让内心回归虚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肚子回归本能,含藏有益于生命的营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妄动的心志回归寂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身体真正的强大无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使世人远离无用的知识,知道欲望的危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使那些世间的巧智者无法用巧舌如簧引诱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