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标题:《大姐的知青岁月》续篇,老知青们逐渐老去,慢慢消失,留下无尽的祈盼。</b> <b>前言:</b>《大姐的知青岁月》一文在媒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人问“老知青”是什么?“老知青”指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特定历史时期需要,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如今,岁月如梭,这些曾经年轻的面庞已逐渐老去,但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本文将继续深化《大姐的知青岁月》的叙述脉络,转而聚焦于那段历史岁月之后,知青们晚年生活的斑斓画卷,以及与之息息相关、历经时代变迁“老知青”的现状。 <b>壹 “老知青”在变老</b><br><br>步入晚年的大姐,时常回忆起那段时光。然而,并非所有的老知青都能如大姐般安享晚年。近年来,笔者一直关注“上海知青交流圈”。有的老知青回沪后,晚年冷清,孤独地生活在破旧的平房里,身边无儿无女。他们曾满腔热血地来到“广阔天地”,如今却因病痛缠身,生活困顿。还有的老知青,回到城市,却难以融入现代生活,他们心中的农村依然那么美好,而现实的冷漠却让他们倍感孤独。更有甚者,晚年失去配偶,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br> 大姐,就是《大姐的知青岁月》文章中的原型。她曾是一名满腔热血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北大荒支援边疆建设。如今也已经七十多岁,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现在,她的眼神不再如年轻时那般锐利,看书读报时总要戴上老花镜,还时不时要再复上一副老花镜。近年来,由于身患“肺积”,她的步伐也变得缓慢,没走多远她就累得需要停下来休息,喘着气说:“年轻时候,这点路算什么。”这些细微之处,无不诉说着大姐已步入晚年的事实。 余老师,笔者曾经在闵行一家企业的老同事,她也是去北大荒的老知青。年轻时,曾是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山区的孩子们传授知识、点亮希望。如今,余老师已经年过七旬,但她的记忆力依然惊人,对当年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她有时晒一晒自己珍藏的老照片和信件,与亲朋好友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时光。笔者曾经写过一篇《照片记录,她退休后的精彩人生》散文发表在网上。在她的身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知青的风采和精神。<br><br><b>贰 “老知青”在消失</b><br> 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曾经在广阔天地中挥洒青春的老知青们,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淡去。他们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历史的见证者,是时代的烙印。但如今,许多老知青已步入晚年甚至暮年,他们的身影在岁月的长河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他们的逐步消失,不仅是个体的消逝,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网上有人在讨论这段历史,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珍视这段历史,关注他们的生活,传承他们的精神品质,让这一代人的奋斗与奉献不被遗忘,也让子孙后代了解并铭记他们。 前两年,大姐家遭遇了难以言喻的悲痛。姐夫因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北大荒参加边疆建设。回沪后为了生计过度劳累,不幸积劳成病,骤然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现实,如同晴天霹雳,让大姐一家瞬间陷入了深深的哀伤之中。姐夫的离去,不仅让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更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记得以前,每到逢年过节,姐夫总会参加家庭聚会,讲述那些知青岁月的故事,逗得大家笑声不断。现在,难得聚会时却少了他的身影和笑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同事老彭,是一位满腔热血的72届知青。晚年时,他常与同事分享那段艰苦而充实的岁月。然而,岁月不饶人,他因新冠疫情住进医院,最终未能战胜病魔,悄然离世。他的插兄说,老彭的离去,让我们深感惋惜,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知青们的每一次相聚。李姐是小区里的一位老知青,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七十出头的她却饱受疾病的困扰。去年冬天,一场严重的肺部感染让她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但她还是未能挺过那个寒冷的冬天。<div><br></div><div><b>叁 “老知青”的祈盼</b><br></div> 知青们上山下乡,为共和国分忧解愁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艰苦的岁月历程。如今知青们已经渐渐地老去,他们祈盼国家不要忘记他们这一代人的付出和牺牲。大姐说,知青是我国空前绝后的一代,我们的生命就是一部传奇,我们的贡献应该被历史铭记。笔者曾询问过几个老知青,他们祈盼社会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更多理解与尊重,就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可与传承。同时,他们也祈盼晚年生活能够安康幸福,与亲朋好友共度温馨时光,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老李是闵行马桥从事街道环卫所退休的老知青,虽然职业听起来有些不“亮丽”,但退休工资比一般企业退休的高。去年走访时听他说起过那段江西插队生活,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磨砺的难忘经历。他说,现在有个祈盼就是能够有机会回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看看,看看那里的变化,与当年的乡亲们重逢。每当看到关于江西乡村发展的新闻报道,他总是格外关注,希望那里的人们能够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这份祈盼,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老赵是最后一批知青,他的祈盼是希望儿子早日结婚,能够传宗接代。每次在微信闲聊时,他会说起那段短暂的知青岁月,心中充满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据媒体报道说上海知青陈锦元、杨荣华夫妇,曾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2团(北兴农场)修配厂。返城后工资不高,退休后夫妻俩却热衷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尤其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用25万元积蓄在乡村建希望小学,资助2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表达自己对那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祈盼。 <b>结语:</b>岁月如梭,大姐的知青生涯虽已远去,但那段时光的烙印却深深镌刻在她的晚年生活中。如今,她脸上也有了皱纹,身边的老知青也逐渐老去,有的已悄然离世。每当提及往昔,大姐眼中总闪烁着怀念与感慨。她祈盼那段历史能被更多人铭记,更希望年轻一代能从她们的经历中汲取力量,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我们无愧于伟大祖国的一代;我们是值得后代崇敬的一代。知青岁月是艰苦的,知青生活是简朴的,知青人生是难忘的。历史不能忘记知青——大姐如是说。<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