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曾国藩心中永远的痛》

雨田笠翁

选自《风物的故事》<br>作者 李晓愚<br>诵读 雨田笠翁<br> <br>爱因斯坦曾经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知识终生不懈的追求。”这句话很有道理,不过在中国社会,学历一向被看得很重,中国人对高学历的热情已经持续了上千年,它的产生与科举制度的创立有着密切的关系。<br><br>科举制开创于隋朝,到了唐代已经成为成熟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在唐朝,一个人的价值高低有一大部分是由学历文凭来衡量的,这个文凭就是进士头衔。当时社会上对进士还有一种称呼,叫“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读书人大都穿白袍,一旦金榜题名就意味着离飞黄腾达的日子不远了。不但普通百姓对进士无比崇敬,就连皇帝对他们也是另眼相看。就拿唐宣宗来说,每次大臣到朝堂上来和他问对,他都要问别人是不是进士,如果回答是,他就特高兴,拉着人家问长问短,比如:哪年考的啊?题目是什么?考官是谁啊?让臣子觉得受宠若惊。要是哪个人很有本领,是靠实干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但没有进士头衔,那宣宗就会长叹一声,说人家的人生不完整。宣宗的进士情结非常浓重,他的一大遗憾就是自己是皇帝,没法参加科举考试,于是在宫里偷偷写字,写什么呢?“乡贡进士李道龙”,李道龙是他的笔名,自己给自己封个进士称号,也算过把瘾了。<br><br> 在古代,学历是官场的入门券,可有些功成名就的大官仍然对高学历心心念念,晚清政坛的两位“大腕”曾国藩和左宗棠就是如此。在清代,每次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从一百到四百多人不等,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也就是“三甲”。头甲只有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有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字实在叫人很尴尬,“同”就是“相当于”,其实就是“不同”。曾国藩是湘军的创立者,中兴名臣,可他就是同进士出身。有个故事说曾国藩的两个幕僚在一起对对子,一个出上联“如夫人”,如夫人就是小老婆的别称,像夫人却不是夫人,另一个对“同进士”;第一个人又说“如夫人洗脚”,另一个人立马接下联“同进士出身”。两人一来一去,兴致勃勃,旁边的曾国藩脸都绿了,那两个幕僚根本没意识到他们捅到了曾大人的软肋,“同进士”是曾国藩心中永远的痛哪!<br><br>科举制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虽然这一制度已经终结,但对高学历的崇拜却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有人指出,中国教育的病因就在于“学历的军备竞赛”,话虽尖锐却不无道理。不过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人才选拔途径的不断丰富,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学历只是手段,而创造价值、服务社会、获得幸福才是目的。<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