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吃完桌上的这盘饺子就又失去了一份念想,对婆婆的念想。</p><p class="ql-block">婆婆离开已有百日,我们也逐渐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p><p class="ql-block">从认识婆婆的那天就觉得婆婆很老身体也不好,每次见面不是腰疼就是腿疼,就这样一边念叨着这疼那痛一边张罗一桌子的饭菜,甚至饭后为了跟我们多坐下唠会,也不让我们收拾桌子洗碗筷,说等我们走了她慢慢收拾就行。对,我们不在一起住,但离的也不远,婆婆总能在儿子们需要的时候跟公公一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比如宝宝出生后她一直陪着我,给我做饭帮我照看孩子,直到半年后另一个孙女出生,她又转战小儿子家。</p><p class="ql-block">时间很快,她跟公公两个人拖着病怏怏的身体把两个孙女带大,如今两个孩子一个高中一个初三。她也像是完成任务一般借着一场病离开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将近二十年的相处,我发现婆婆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妈妈,无论是对儿子还是媳妇,可以说无可挑剔。</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远嫁的女人,父母是工厂上班的普通工人,他们总倒班,没时间管我,所以我出生不久便跟在姥姥身边,姥姥和几个姨把我带大,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被接回家,可能因为离开太久了,父母也不太习惯家里突然多了个我,他们手忙脚乱,比如中午12点必须得有一个人赶回来给我做饭,比如休息日不管多累也得带着我这个新来的去公园转转,去商场买件合适的衣服。我上小学的时候,妹妹出生了,我就又被寄放在奶奶家一段时间,因为奶奶家离学校更近。就这样到了妹妹三岁的时候我开始担起放学再去幼儿园接妹妹的工作。小学和初中的日子挺漫长,但也正是大人忙碌的日子,那个年代养孩子主打一个吃饱不饿就行,父母跟我的交流几乎是零,更别提什么深度沟通了。然后就是学校寄宿,外出求学……所以别人眼里我独立,我有主见,其实是一直无所依靠。</p><p class="ql-block">直到结婚后,我才知道有人关心,尤其是有妈妈这样的角色关心你是啥样的感觉,时而觉得很温暖,时而又觉得跟啰嗦。这个关心很具体,秋天院子里的西红柿、黄瓜,冬天家里的大葱、腌菜,凡是她能想到的都给准备好,每次回去都要一个袋子一个袋子的分类装好。酸菜是切好团成团的,饺子是包好冻起来再分成小袋的,肉是肥瘦分开的……</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学习越来越紧张,周末时间越来越少,我们从每周回去到节假日回去,又到节假日也只能停留半天,我能看到婆婆的不舍和无奈。直到今年五一假期,她给我们拿了几袋子的冻饺子,说这是平时没事包的,最近身体实在不行了,坐一会就腰疼,公公也揉不动面了,还想着多做点,来不及的时候能救急,我还半玩笑半敷衍的应付着说外卖这么方便有啥急不急的,真还能饿着儿子孙子呀?她叹了口气,说不一样,自己做的还是好,我没再接话,因为我特别想说声谢谢,又觉得实在说不出口。</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给我们拿东西,五月底她便一病不起七月底就离开了,到十月底已是百日,有时候忙到不觉得亲人已离开,恍惚中又很想念那个苍老的背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