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徒步太行之白陉古道

幸运张

<p class="ql-block">  "巍巍太行八百里,悠悠岁月两千年"。 太行山,巍巍雄伟,绵延八百里,层峦叠嶂,纵穿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既有北方的雄伟壮观,又有南方的灵动秀美,它是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它的壮美与灵动让人心生敬畏。巍峨的山峰挺拔耸立,仿佛是大自然最宏大的杰作。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山峦的连绵起伏,也可以领略到自然的多彩多姿,既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又能领略到淳朴的民俗民风。当我刚刚踏足户外时,老驴友就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太行的壮美,从此让我对太行心存向往。七年前当我第一次跟随大牛(我市城市间户外联盟群主)徒步太行时就对太行留恋不已,从此迷恋不止。至今已三次徒步太行,上周末,当大牛再次发帖徒步太行看秋日的太行时,我又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再一次走进太行,再一次去领略太行的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  从广水火车站上车,奔波6个小时,我们一行28人到达河南省新乡市,当晚夜宿新乡,第二天再乘车到达此次徒步的起始地一双底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写道: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南太行。我们这次徒步依旧在南太行进行,秋日的南太行又会送给我怎样的惊喜呢?</p> <p class="ql-block">  双底村,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的一个边远山村,深藏于南太行山中,7年前我初次踏入太行时就夜宿在这里,从这里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徒步太行之旅。没想到7年后我又将再次从这里出发,开启我的第四次徒步太行的旅程。走下车来,间隔七年的双底村已让我看不出当初的原始和古朴,土坯房已大多被砖混结构的楼房所代替,路牌清晰,农家乐比比皆是。随着徒步太行的热潮兴起,纯朴的山民们也被商业的气息所侵染,不知当年20元一晚的住宿连带早餐管饱的时代是否依然存在?</p> <p class="ql-block">  双底村-马武寨-抱犊村-锡崖沟-八里沟-天界山-王莽岭-万仙山徒步路线,是著名的南太行穿越路线,这条路线基本上囊括了南太行所有特色景点。双底村作为该路线的起点或终点,吸引了全国的户外爱好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广大的徒步爱好者造就了如今的双底村。考虑到此次徒步人数较多,而且有些人还是第一次徒步太行,群主大牛精减了线路,从双底村出发,徒步白陉古道→马武寨→抱犊村→西莲寺→锡崖沟,分二天进行,这样分别兼顾了老驴和新驴(以是否徒步过太行区分)的强度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柿子依旧,红彤彤的,高高的挂在枝头,像一只只小小的红灯笼,热烈地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白陉古道。白陉又名孟门,白陉古道是连通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的南太行山区的一条山道,也是晋东南与豫北之间的重要通道,是太行山南端最深的一条大峡谷。白陉始建于春秋战国,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太行八陉之一,</span>也是太行八陉中保存最好、现存长度最大的一条古道。它盘旋于黄围山下十里河峡谷(也叫黑毛沟)的悬崖峭壁之上,被称为“悬天古道”,是太行八陉之一。这也是黄围山的一条著名风景线,他之所以著名是它不但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里曾经是古代商贸往来的繁华路段,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春秋时,齐晋争霸,齐师由此入而伐晋。上世纪民国时期,军阀阎锡山率部参加中原大战就是从这里出发进入河南,兵败后也由此退回山西。元代陵川籍学问大家郝经曾写道:"半天遮断连青城,参差雉堞云间横"来形容白陉之险。</p> <p class="ql-block">  从双底村出发徒步白陉古道,一座古朴厚重的砖石门楼矗立在双底村村后的黄围山山脚下,因双底村属山西,所以门楼上书写"晋门"二字。门楼上方有两个瞭望孔,为古时镇守古道士兵观察敌情的哨孔,恰似两只眼睛,日夜镇守着古道。我们经过二个多小时攀登到达古道出口时,门楼上书写"白陉"二字,此时涚明我们已经全程徒步走完了白陉古道。</p> <p class="ql-block">  七十二拐。七十二拐的路段长约2公里,位于两座陡峭山峰的夹角之间,垂直落差达400米。在这段路上,古人就地取村,利用山中条石,采用"之"形线路,沿着山势铺石筑路蜿蜒而上,从而解决了登山艰难的困惑。这条"之"字形登山古道因而一共形成了七十二个拐,所以俗称"七十二拐"。每个拐的角度都不尽相同,最小的拐只有几度,最大的拐则达到了180度。这条“之”形山路蜿蜒而上至相对高度达到400多米的山巅,是白陉古道风景的精华所在,更是先辈艰难和智慧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七十二拐”每走十多米呈“之”字形拐弯,坡度很缓,设计和施工都巧夺天工,人担马驮至山顶,或去山脚都不至于感到十分的疲惫,充分体现了当年筑路人的聪明和智慧。我们还发现,每隔二、三米距离,石道上就用长条石将路面分割成一小方块,形成一个两三公分高的小挡墙。我和群友朦胧探讨它的作用,我分析它的作用是古时骡马车下坡时为防止出现速度过快发生危险而设置的挡车板,就如同现在马路上的减速板。朦胧分析说这样做可以防止雨水和山洪冲坏路面,又可以有效地固定石块,保持路面平整,也可以在雨雪天气起到防滑的效果。我想不管哪一种原因,古人在垒造这条石道时都充分考虑了行车、季节等对石道可能造成的不利因素,这是一道真正的利民工程,七十二拐历经2千多年,依然保存完整,不得不说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如果让如今那些建造豆腐渣工程的黑心者来这里体验一下,他们会不会惭愧而无地自容呢?</p> <p class="ql-block">  后来今人为让徒步者清楚地看到自己攀登到了第几拐,就从双底村起始拐弯处用红色涂料明确书写有拐弯的数字,起始处为72拐,向上攀登中依次可看到剩下了多少拐,从而增加了攀登者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群友朦胧,性格豪爽,为人处世周到和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家习惯性称为"二老板"。已多次徒步太行,今年春我们也一起徒步攀登过太行最险梯一鸡冠梯,虽已是花甲之年,依然老当益壮。在双底村他看中了一只木雕花篮,顺手购买并装满了山西的柿子,并友好的送给大家做道具。这不,"二老板"即兴发挥,休息时扮作贩买柿子的商贩,"坐地起价",一只柿子卖十元,大家纷纷配合,讨价还价,"买"起了柿子,真是名符其实的"二老板",大家的欢笑声飘荡在古道上,将我们在攀登中的疲惫轻松的化解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古道悠悠,已是深秋,七十二拐深处黄围山中,山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深秋已至,葱郁的树叶也渐渐染成了黄色、红色等多种色彩,它们与绿色的主色交相辉映,五彩斑斓,有如上帝打翻了调色板。艳丽的色彩在和煦的秋日照耀下,和着柔柔的秋风,送给我们温暖美好的气息。行走在古道上,宛如漫步在美丽的画卷里,偶尔树木轻轻飘落一瓣或黄或红的叶片,在空中悠悠扬扬的飞舞着,犹如一位身着彩衣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正攀登在陡峭险峻的七十二拐的山道上,忘记了疲惫,沉醉在这美丽的太行山中。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不顾舟车劳顿,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太行山徒步,就如我一样,似乎中了太行的蛊,一次又一次的来到这里,不为别的,只因为来到这里,欣赏到美丽的秋日山景,享受到那一分宁静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登上七十二拐顶端,立在七十二拐说明牌前,我们再次感受它的魅力。七十二拐,如一道天梯架设在山梁之中,又如羊肠一样盘旋蜿蜒在山中,屹立千年,是太行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继续行走白陉古道上,此时的古道高悬于十里河(又称黑毛沟)大峡谷的悬崖峭壁的中段,脚下是万丈深渊,所以又称"悬天古道"。</p> <p class="ql-block">  站在"悬天古道"上可俯瞰刚刚经过的双底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双底村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山谷深处,</span>村前一大片平整的土地,养育着勤劳朴实的山民。仰首四望,南太行的秀美和险峻尽展眼前,苍翠之中,异峰突起,层层叠叠的垂直岩壁,如刀削斧劈,尽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古道上遗留下的古驿站,仍保存着完好的石桌、石凳,还有废弃的小水池、灶台等,这是古时为来往客商休息打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古道边,悬崖下不时有巨大的石洞,可供行人遮风挡雨之用。</p> <p class="ql-block">  古道悬崖石壁上生长的树木,透露着生命力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  一些马蹄印记和车辙印深深地烙印在古道上的石头上,有的已被摩擦的漆黑发亮,可见古道上曾经的车水马龙和繁华。我们行走在已经磨圆了棱角的光滑古道上,登山鞋和登山杖的叩击声回荡在古道上,我们仿佛听到古时候马帮驮马的铃铛在眼前回响,我们也仿佛看到肩背马驮客商流下的滴滴汗水浸透了古道,也洗涤了石道上的尘地,那油光发亮的石条,见证了古道的拥挤,也见证了往来客商的辛劳和艰难。行走在古道上,我们也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看到了晋豫客商们拥马而行,辛苦奔波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被踩踏地油光发亮的条石、鹅卵石,无不流淌着历史的气息,仿佛在我们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传奇,讲述着一个个悲欢离合,那是历史的倾诉,那是岁月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  古道上秋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山中的风带着自由的味道,也是那么的无羁,吹散了奔波的疲惫,群友阳辣子一改往日的淑女形象,背起古道边的彩旗,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这也许是美丽古道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  透过悬空古道边茂密的树林,我们还发现古道下的悬崖上建造了一条坚固弯曲的水渠,至今仍在使用,清澈的流水正缓缓流淌,源源不断的送给太行山人民甘甜的乳汁。这是一条堪比"红旗渠"的巨大工程,再一次充分体现了太行山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念夫桥。白陉古道上有一座桥,传说古时候水村村民武二吕下山卖粮,回来时石桥坍塌,只好绕进深山而行。不料路遇强盗,命丧此地。其妻玉莲思念丈夫,立志重修石桥,在古道上打工集资,历经三年,终于在丈夫遇难三周年的那天将桥修饰一新,故而人们又称“念夫桥”。可惜我们行程匆匆,没能一睹芳容。</p> <p class="ql-block">  经过水渠,下行不远,我们终于走完了白陉古道,经过写有"白陉"二字的古门楼,我们来到了通天大道上,结束了上午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白陉古道因紧靠白鹿山而被称作白陉古道。回看古道,山高谷深,落差达到千米多,这条全部是用石灰岩鹅卵石铺设而成的古道,是太行山迄今保存最长最为完整的一段,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和雨水的冲刷,变成了白色,故有人认为它是被叫做白径古道的原因。不管白陉古道因何而名,但这条用鹅卵石和石条垒造的古道,承载着绵长两千六百多年的悠悠岁月,既见证了金弋铁马、战火纷飞的悠长岁月,也见证了众多商贾和平民百姓往来通商、走亲串戚的普通生涯。</p><p class="ql-block"> 白陉古道就像一条苍茫巨龙,蜿蜒盘旋于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白陉古道就是一部历史长卷,记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民族兴衰奋斗史。如今古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作用,成了人们徒步赏景的旅游之路,但无论怎样,白陉古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厚重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值得今人和后者观赏、思索和追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