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自己的根,所以在世界各地才会有如此多的“唐人街”、“中国城”。</p><p class="ql-block">来到临汾首先要去的就是大槐树拜祖寻根。</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移民发源地之一。明初山西大移民时,大量移民在此集合,被绑着通过大槐树迁往各地。这棵大槐树成为许多移民后裔心中的故乡象征,被视为根和祖,代表着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只可惜原树已不复存在,只留有一个大树根和二代、三代大树。但这并不妨碍游客拜祖寻根的热情!了解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才是拜访大槐树的目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槐树我们驱车来到20公里外、著名的广胜寺。</p><p class="ql-block">到了停车场就看到了伫立在上顶上的飞虹塔,它显得那么雄伟而高不可攀。好在山下有摆渡车,每人花费10元便被轻松快捷地送达到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景区分为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飞虹塔、《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p> <p class="ql-block">广胜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组成。创始于汉,屡经兴废重修,现存为明代重建遗物,形制结构仍具元代风格。</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殿内木雕神龛及佛像,工艺俱佳。毗卢殿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该殿装修上木雕楼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院子里面的龙爪槐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在1934年考察时栽下的,尽管过去了近90年,但现在依然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2018年8月,经世界纪录官方认证该建筑被确定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p><p class="ql-block">琉璃塔保护得相当好,其色彩五彩斑斓,雕塑精美绝伦。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美的塔!</p><p class="ql-block">央视86版《西游记》中《扫塔辩奇冤》唐僧扫塔的取景就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广胜下寺由山门、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组成。山门高耸,三间见方,单檐歇山顶,前后檐加出雨搭,又似重檐楼阁,是一座很别致的元代建筑。前殿五开间,悬山式,殿内仅用两根柱子,梁架施大爬梁承,形如人字柁架,构造奇特,设计精巧。后殿建于至大二年(1309年),七间单檐,悬山架,殿内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均属元代作品。殿内上壁满绘壁画,1928年被盗卖出国,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纳艺术馆,残存于山墙上部16平方米的画面,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p> <p class="ql-block">下寺水神庙彩塑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看过许多砖塔、木塔、琉璃塔,但就是没有见过铁头塔。</p><p class="ql-block">铁头寺也叫大云禅寺、大云寺,位于临汾市鼓楼南街西侧山西师范大学旁,因为寺内高耸的宝塔下供奉着一尊铁铸佛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塔身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砌塔檐,回廊四绕,宝塔二层以上的外墙上镶嵌有58幅琉璃图案,内容为佛教神祇和佛传故事,四周衬以山石、树木,花、流云、城池、狮像等图案,是中国现存清代琉璃塔中的罕例。</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塔内底层是方形空室,中心置有铁佛头一尊。里面空间很小,想要拍全整个佛头,必须俯下身仰角拍摄,看来与佛祖近距离接触一定要怀有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由于那个特殊年代造成了许多文物古迹惨遭破坏,改革开放后人们才认识到这些古迹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觉醒后的各地政府开始大兴土木在原址重建,尽管重建的仿古建筑看似相同,但却早已没有了古迹的神韵和灵魂。</p><p class="ql-block">粗制滥造的仿古建筑比比皆是,原汁原味的古遗却踪迹难觅!多亏山西人民的大力保护才使我们今天能一睹古建筑的风采。今年八月才开放的临汾汾城古建筑群便是我们此次旅行的重要一站。</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建筑群原为太平县城,唐初为尉迟恭的封地——鄂公堡。古太平县城在唐贞观七年(633年)迁至此地,经历朝历代建设,留下了大批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门前的影壁,虽不再光彩夺目,但仍能看出它昔日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老的街巷仿佛穿越到了遥远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正在修缮的文庙和古塔景区都未开放,尽管天气阴沉,一直下着小雨,但我们仍在不大的街巷里慢慢游走了很久。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它久远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福胜寺位于运城市新绛县。去福胜寺正赶上下小雨,参观的人很少,这给我们游览带来了便利。</p><p class="ql-block">这次的山西游最大的感触就是山西人的质朴无华、热情平易、不急功近利,许多文物古迹都不收门票,停车场也是免费的或是只收5元10元,在当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福胜寺创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p> <p class="ql-block">福胜寺前后两进院落,我们沿着中轴线,依次拜访了山门、天王殿、弥陀殿、三佛洞、藏经阁。弥驼殿及藏经阁下部密洞为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明、清时期所建。</p> <p class="ql-block">福胜寺的亮点是弥陀殿内的元代彩塑,殿正中为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站像,主佛像的背面是被称为中国最美菩萨的元代彩色悬塑渡海观音,四周有善财童子、明王及供养人等,皆为建殿时原作。</p> <p class="ql-block">进入运城市新绛县就开始下小雨,天气阴沉沉的,感觉提不起精神。尽管天官不作美,但旅行还是要继续。</p><p class="ql-block">我们一早办理了离店手续后把车停在龙兴寺并在周边草草解决了早餐。新绛县不大但大大小小的网红景点却不少,一路看过太多的大寺大庙的我们对此已然提不起兴趣,所以草草看了一下龙兴寺、三官庙便启程前往50多公里外的万荣县。</p> <p class="ql-block">新绛龙兴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据,恢复龙兴寺之名。龙兴寺中的碧落碑、大雄宝殿内的宋金泥彩塑(未开)和神秘宝塔最为出名。</p> <p class="ql-block">三官庙与龙兴寺相隔1公里左右,建在路边,是新绛县古城历史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庙已经不太完整,只有一间20平米左右的正殿对外开放。正殿建筑与泥质彩塑是元代道教信仰文化鼎盛时期的实物例证。正殿设“三官”(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太上道君)及天蓬、黑煞诸将彩塑,并有仕士4尊,长者2尊,兽面人身守护神2尊。</p> <p class="ql-block">出来一个星期了这是第一次遇到雨天。小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没有停歇的意思,莫非老天爷觉得我们已经出来游玩了一周了该休息休息啦?正好我们也感觉有些疲惫,那就先在东岳庙附近找个酒店安顿下来,等明天雨停了再继续游览。</p><p class="ql-block">万荣东岳庙创建年代不详,据说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置汾阳郡时就有此庙了。这次主要是看东岳庙的主要建筑飞云楼。飞云楼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与佛宫寺释迦塔一起被称为“南楼北塔”。</p> <p class="ql-block">香亭为元代重建,明正德年间重修,平面呈方形,单檐十字歇山顶,琉璃脊兽齐备。三面勾栏,望柱上雕石狮,神态各异。四根石雕盘龙柱,龙柱上刻有龙纹,只可惜都不同程度地残遭破坏。</p> <p class="ql-block">民间人称小故宫的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整个建筑群采用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的布局,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部分院落还采用了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呈现出南北融汇,中西合璧的特点。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p> <p class="ql-block">李家大院的十二面影壁设计独特,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有三个面,共十二面,寓意着四面八方都能带来好运和财富。砖雕图案多样,造型各异,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先刷手机好像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一是了解周边是否有我们不知道但却值得一看的地方,二是查阅一下下站的住宿情况。由于是旅游淡季,酒店的价格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下午三、四点左右当天的价格最便宜,这次旅行中我屡试不爽!</p><p class="ql-block">刷着抖音时突然跳出一个介绍泛舟禅师塔的视频,看着还不错,而且塔离我们也不远那就安排上吧!</p><p class="ql-block">一大早迎着浓浓的云雾来到泛舟禅师塔,寺院很小,除了几间低矮的平房就是这个塔。僧人在清理着地上的落叶,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围着塔拍照。即便如此,仍感觉这座朴实无华的禅师塔在浓雾中显得有些孤零零地,也有些凝重与神秘。</p><p class="ql-block">泛舟禅师塔别看寺小但来头一点儿不小。塔为唐代建筑,是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阁式名塔,圆形唐塔的实例、孤例。该塔门窗雕刻至塔刹饰件历经一千一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山西运城是中国最古老的盐业生产中心之一,盐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运城盐湖是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盐湖之一,据《河东盐法备览》记载,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运城盐湖发现并食用盐,这标志着我国上古时期的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为了对对运城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将运城盐湖以及唐代建筑“盐池神庙”列入了我们的游览名单。</p> <p class="ql-block">盐池神庙始建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年),是一座以崇拜自然神为主的神殿,是赞颂、礼拜大自然的神庙。游览一圈发现庙内好像已经没有文物遗迹了,感觉现在这里更像个民众休闲娱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运城盐湖因其高盐含量被誉为“中国死海”,当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可以看到奇特的盐花和结晶,形态各异,七彩斑斓。可惜今天大雾,难见其绚丽多彩的景色。只能从网上下载两张图片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在去解州关帝庙的途中我们偶遇了常平关帝祖祠又称关帝家庙。这里保存有全国其他武庙不具备的纪念关羽父母殉身的“井塔”,古代泥塑艺术“极品”关羽祖上三代、关夫人等彩塑。</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历史上关公是军事家和忠义精神的代表,他的忠诚、勇猛、义气深得民心,被历代朝廷推崇。所以在他死后,步步高升压倒群雄。</p><p class="ql-block">在佛教中关羽是释迦牟尼的护法伽蓝,道教中被奉为关圣帝君、三界伏魔大帝。成为统管儒道释三教、人鬼神三界的关圣大帝,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关帝庙成为特殊庙堂,不供奉佛教、道教偶像,而是围绕着关羽的忠、仁、义、勇进行设置。</p> <p class="ql-block">离关帝家庙十公里之外的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587―61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经宋代扩充、明代重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后经十余年修复如故。现存建筑均为清代所建,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是我国最高等级的帝宫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四龙琉璃照壁建造于明朝嘉靖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影壁之精华在其壁心所嵌的黄绿色琉璃四龙图,内嵌黄绿色琉璃制品的龙、凤、狮、虎、麟、马、牛、羊、鱼、雀、鹤等各类动物与怪兽图案。画面中的“天、地、水”三界,告诉人们:关公曾被明神宗朱翊封为“三界伏魔大帝”,自此关公进入帝王行列。</p> <p class="ql-block">春秋楼前的气肃千秋坊是最大的牌坊,“气肃干秋”是慈禧亲笔题写。建筑也是“龙在下,凤在上”,这种格局的建筑除北京外很难见到。</p> <p class="ql-block">春秋楼—解州关帝庙的瑰宝,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建筑,以其三檐歇山式和回廊设计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春秋楼又名麟经阁,是关帝庙的精华所在。一楼神供奉关公戎装像,上方悬挂“威灵震叠”牌匾为慈禧太后所书;二楼神供奉的关公夜读《春秋》真身像,暖阁内壁板刻《春秋》全文和顶部悬垂的“菊”,“转三梁吊柱”结构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要想登上二楼参观需另付30元,30元包括小手电、香灰香囊和电子烛火,助你更好地领略春秋楼的风采。</p><p class="ql-block">二楼的三眼藻井是此行的重点,它由408个榫卯环环相扣,精雕细琢而成。特别是那菊花藻井,造型独特,全国仅此一处!此外,你还能在神龛暖阁中看到关羽侧身夜观《春秋》的等身像,以及板壁上正楷刻写的《春秋》全文。</p> <p class="ql-block">解州关帝庙遍布着故宫同款御题,比如: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御笔“神勇”、咸丰御笔“万世人极”等。</p> <p class="ql-block">环绕崇宁殿周有26根巨型盘龙石柱,粗犷有力。正面八根柱为双龙遨游飞翔,其余三面18根石柱为单龙深浮雕。</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吕祖的出生地。50年代末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被规划在淹没区内,从1959年始将永乐宫原物原貌搬迁至县城城北2公里的西周古魏国都遗址保存。</p><p class="ql-block">永乐宫保存了四座巧夺天工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殿内存有1000平米的元代壁画,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中,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壁画大殿里面禁止拍照,但院方贴心地在另外一间画室里有临摹的壁画供游人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驱车西行60多公里我们就来到永济市。永济市有著名的著名的鹳雀楼和普救寺。</p><p class="ql-block">重建于2000年的永济市鹳雀楼因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名声鹊起。鹳雀楼的恢复重建再现了唐代风貌,其整个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复修于1986年,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重庆潼南区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p> <p class="ql-block">离开永济市,我们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行驶了一段。黄河一号公路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是沿着黄河蜿蜒而行的一条景观公路。这里既有雄浑壮阔的黄土高原,又有九曲连环的黄河之水,还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这条公路大部分国道和省道,由于要穿过村镇所以限速30公里,尽管现在是旅游淡季车辆很少,但我要耐着性子,不要超速,好在沿途景观还不错,可以缓解一下焦虑,同时还可以沿途顺访万荣后土庙、黄河大梯子崖、鱼跃龙门风景区和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下面一号公路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后土祠位于万荣的黄河岸边,汾河和黄河在此处交汇,因藏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今古迹尚存,现存形制结构为明代所建,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到这里祭祀,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在上古时期,祭祀和战争是人们最重视的两件大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戏楼,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品字形戏台,能够同时上演三台不同的戏。</p> <p class="ql-block">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凭河而立,崇峻壮丽。秋风楼正面门额嵌有“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图,线条流畅、结构玲巧,形制劲秀。因三层藏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镌刻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砖雕、木雕、石雕堪称三绝。</p> <p class="ql-block">黄河大梯子崖又名黄河天梯、天梯龙门,有“天下黄河第一挂壁天梯”之称。这里有北魏时期人工开凿的挂壁天梯,是传说中登天梯,跃龙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本以为可以坐着电梯登上山顶就可以到达天梯,没想到还要走很长一段玻璃栈道,对我这个极度恐高的人来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拍照打卡留念后继续向黄河壶口瀑布进发!</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虽然跟悟空游山西的主题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我们许久的愿望,今天愿望终于要实现啦!为了更好地观看黄色瀑布壮丽的景色,我们提前一天来到吉县。</p> <p class="ql-block">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另一个重要的景点是隰县小西天。领略了黄河瀑布的壮丽之后,我们沿着青兰/呼北高速向着130公里之外、心心念念的小西天进发。</p><p class="ql-block">本以为现在是旅游淡季,可以随到随看,慢慢欣赏,没成想一到隰县县城就看到大大小小的旅游大巴停靠在路边下人,警察在通往景区的路口维持秩序,停车场根本不让进。环顾四周发现周围2公里内还有几个停车场,看来今天想要停在景区是没戏了,所以我们调转车头先入住酒店,等明天一早再来小西天。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第二天游览时碰到两位老人说昨天来过,人太多什么也没看到,只有上午来阳光正好照进大殿才能看到最佳效果,所以今天一大早他们又来再看一次。</p> <p class="ql-block">隰县小西天,又称千佛庵,位于隰县县城西的凤凰山巅,由上院、中院、下院等组成,全寺建筑面积有1100多平方米,大雄宝殿处于全寺的最高点,景区内悬塑艺术是其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想到西天取经绝非易事,先要爬226阶台阶才能道入西天来到大雄宝殿,真是考验脚力呀!</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有近2000尊栩栩如生的神佛塑像,展现了精湛的雕工和绚丽的色彩。小西天的悬塑艺术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之绝唱”。</p> <p class="ql-block">返京途中我们在忻州繁峙县落脚,准备看一眼那里的公主寺。没想到走了这么多地方第一次遇到营业中的寺院大门紧锁,墙上的负责人电话打了几次话没说完就被挂断了,无奈只好给繁峙镇文物管理部门打电话,结果又把球踢回来了,还是让我再联系公主寺的负责人或是村长!无奈轮流给相关负责人和村长打电话,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等来了开门的人!真不明白了你们不欢迎游客来,大可不必装作敞开大门的姿态却又闭门谢客。真不知道这些村官们是怎么想的,难怪这个地方穷,终于找到原因了。</p> <p class="ql-block">公主寺始建于北魏年间,由北魏文成帝的第四女诚信公主创建。公主寺占地面积约4347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所建。</p><p class="ql-block">公主寺内保存有大量的明代壁画和彩塑,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雄宝殿内的水陆壁画,总面积约98平方米,描绘了480多位神邸和人物,技艺精湛,与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珠”。</p> <p class="ql-block">跟着黑神悟空沿着山西中、南、西、北绕了一大圈,15天行程2600多公里,到访了著名的大同灵丘县觉山寺、平遥镇国寺、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运城市解州关帝庙、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宫、永济市鹳雀楼、运城市万荣县东岳庙飞云楼、万荣后土庙秋风楼、新绛县福胜寺、隰县小西天、忻州市繁峙县公主寺等庙宇,领略了黄河大梯子崖的险峻和壶口瀑布的气势滂沱,完成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争取明年再战太行山一号旅游公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