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p><p class="ql-block">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p> <p class="ql-block">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包括生活习惯、待人习惯、学习习惯等。</p> <p class="ql-block"> 那好的习惯又从何说起呢?</p> <p class="ql-block">1️⃣课堂常规</p><p class="ql-block">一、课前准备:</p><p class="ql-block">1、教学设备:电教设备开启完毕,黑板擦拭干净。</p><p class="ql-block">2、上课前必须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所有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课桌左上角,文具盒横放在书本左上方,学具放在铅笔盒下方。</p><p class="ql-block">二、候课:预备铃响时,要立即进入教室安静等待老师上课。</p><p class="ql-block">三、问好: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环视四周,提示同学要上课了,待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后,发出口令“上课”班长喊“起立”,齐喊班级口号,老师说:“同学们好”后,同学们齐答“老师好”,说“好”字时行鞠躬礼,“好”字结束后即站直,老师还礼后坐下。坐下要安静、端正。</p><p class="ql-block">四、坐姿: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上或放下,手里不玩弄小物品。</p><p class="ql-block">五、举手: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不离开桌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倾听:别人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应学会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不打断同学的发言,别人说什么,说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或陈述、或补充、或更改。</p><p class="ql-block">七、阅读:读书时,双手握书,使书与桌面夹角成135度。课堂阅读分朗读与默读。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指读,不唱读,不读断句。默读的要求是:保持安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动手动脑。</p><p class="ql-block">八、执笔姿势: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60度夹角,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点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抵住笔杆底。余下两指紧相依,指离笔尖一寸余。)</p> <p class="ql-block">九、书写姿势:身体正,脊柱直,两臂平放桌上,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写字时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右手握笔,做到笔画清晰、字体规范。</p><p class="ql-block">十、阅读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在身体正前方,拇指扣压课本,书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批注,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拿笔圈点勾画;拿书放书做到毫无声息。</p><p class="ql-block">十一、讨论: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规则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p> <p class="ql-block"> 培根在《习惯论》中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成长轨迹。</p><p class="ql-block">好的习惯,如同种子,在时间的滋养下生根发芽,最终开出绚烂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而坏的习惯,则像杂草,一旦滋生,便难以根除,给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p><p class="ql-block"> 培养习惯,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需要精雕细琢,不断地打磨和完善。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孩子才能真正将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 <p class="ql-block"> 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有哪些好处呢?</p> <p class="ql-block">一、提高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1.集中注意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专注,减少分心和走神的情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2.合理规划时间: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p> <p class="ql-block">二、增强自信心</p><p class="ql-block">1.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味着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增强自信心。</p><p class="ql-block">2.取得好成绩:随着学习习惯的改善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他们会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学习挑战。</p><p class="ql-block">3.面对困难不退缩: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轻易放弃。</p> <p class="ql-block">三、培养自律性</p><p class="ql-block">1.遵守规则: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遵守学校和家庭的学习规则,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律性。</p><p class="ql-block">2.自我管理: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执行计划,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3.承担责任: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意味着学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成果承担责任,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p>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它还可以包括对课外阅读、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发展。</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他们将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总之,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并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所以,为了孩子们,我们一起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