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完福建,该回家了。回重庆须经过两个省——江西和湖南,细心挑选,沿途中有几个比较好的景点也想顺便看看,她们是江西吉安的青原山和萍乡的杨岐山、湖南安化的茶乡花海和云台山,还有重庆黔江的神龟峡。</p><p class="ql-block">中国有一个清源山,还有一个青原山,音同字不同,前者在福建三明,后者在江西吉安,前者是道教名山,后者是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青原山名气不小但景色一般,见山不太高,没了攀登的欲望,就没有上去,山下一大片平原,油菜花正盛开,显得壮阔。青原山的名气主要来自于文化,这里是文化名山,集佛教文化、名人文化为一体。青原山的看点一是净居寺,唐高僧行思居此,他是佛教七祖。另一看点是阳明书院,王阳明曾在此讲学,后来建书院,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书院里创办红军第三分校、红军后方医院。山上林木葱茏,有一条步行小道,还有一水库,也可以是一看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景区游览图</p><p class="ql-block">介绍:青原山景区位于吉安市青原区东南面,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千年古刹净居寺,为禅宗七祖道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宗祖庭,为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之一;有“西江杏坛”之称的阳明书院,为著名的阳明心学传播中心。青原山佛禅、理学、生态文化交相辉映,是著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不远是“三宗景墙”</p><p class="ql-block">介绍:中国禅宗自唐代以来,分为神秀的北宗渐门与慧能的南宗顿门。南宗分为怀让的南岳法系和行思的青原法系,两大法系又衍化出五个宗派。其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属青原法系。浮雕所描绘的是“青原法系”三个宗派开山祖师悟道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曹洞宗</p> <p class="ql-block">法眼宗</p> <p class="ql-block">云门宗</p> <p class="ql-block">山下是平原,沿大路游览。</p> <p class="ql-block">农禅苑</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红亭”</p><p class="ql-block">介绍:亭子为出入青原山歇息之用,元代已有建筑。元至正五年(1345),邑人将文天祥书写的“青原山”三字刻石嵌于亭额上。后人将亭外墙刷成红色,遂称红亭。</p> <p class="ql-block">路旁一大片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祖关”</p><p class="ql-block">介绍:唐永泰元年(765),颜真卿任吉州司马,游青原山瞻仰七祖塔后,以八分书题“祖关”二字,后刻于石。宋米芾评价:“此为鲁公八分书不失真者。”清康熙年间(1662-1722)施闰章重立,嵌于山门石坊上。</p> <p class="ql-block">进祖关后,便是净居寺,古刹幽幽,依山傍水,林木葱茏,流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净居寺</p><p class="ql-block">介绍: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安隐。唐开元二年(714年),行思驻锡青原山,扩大安隐寺道场。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赐名净居寺。为佛教禅宗南宗青原派系祖庭,是我国南方重要佛场之一。</p><p class="ql-block">寺内有金刚殿、大雄宝殿、毗庐阁、地藏堂、念佛堂、藏经楼、药树堂,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大雄宝殿四周环水,三桥拱立,建筑风格,国内罕见。现为国家重点对外开放寺庙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七祖塔</p><p class="ql-block">介绍: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十二月、七世行思圆寂,次年唐玄宗敕建“七祖禅师归真塔”、原为青砖砌成的五层尖塔,塔内藏七祖肉身、外以木构三层楼护塔、明天启四年(1642)、改护塔楼为石楼,今塔为1990年按原貌重建。</p> <p class="ql-block">上寺后坡上走走</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有一水库</p> <p class="ql-block">水坝</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阳明书院</p><p class="ql-block">介绍:明正德五年(1510),王守仁知庐陵县,在青原山讲致良知之学,学者趋之若鹜。建青原会馆后,举春秋讲会,常有千人与会。从此,青原山成为王学的传播中心。讲会持续百余年,使吉安荣膺理学之邦,有“东南邹鲁、西江杏坛”之誉。清道光年间(1821-1850),王学传人为纪念王守仁而创建阳明书院,集吉郡九邑隽秀在此肄业。1930年,红军学校第三分校迁至阳明书院办学。1938年秋至1944年冬,阳明学院曾为国立十三中学高中部和第36后方医院。2013年在原址按原貌修复。</p> <p class="ql-block">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