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海明珠”宁波踞守浙江的东北角,古称明州。早在汉代即为最大的开埠港口;元代,宁波已成为南北货物集散地和全国最重要港口之一。宁波背倚宁绍平原、面朝浩淼东海—— 拥天然大港通达天下,挽舟山群岛渔获富足;它有上千年置州建城史,又以“书藏古今”闻名于世,还因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而彪炳史册。如今它是浙江举足轻重的经济发展大盘,更是长三角城市群中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一颗明星!</p><p class="ql-block"> 当你置身于宁波,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才会知道 “阿拉宁波” 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 宁波鼓楼是历经千年的古建筑,融合中西风格,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迄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更是宁波仅存的一座古城楼遗址,每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古老宁波的传奇 ——</p> <p class="ql-block"> “谯楼鼓角晓连营”~元代诗人陈孚的诗句,说的就是宁波鼓楼。古时鼓楼设有报时的刻漏和更鼓,日常击鼓报时、战时侦察瞭望,还负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筑城之时必建谯楼,这是汉代遗风。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到宁波“三江口”,以现中山广场至鼓楼这一带为城市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栅为城。后来再以大块砖石垒筑城墙,史称子城。“门上为楼,以望曰谯”,宁波城的历史就从鼓楼的第一块砖开始,而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新上任的鄞县县令王安石特为鼓楼作《新刻漏铭》。其文曰 “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勿棘勿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 这位11世纪著名改革家、文学家站在鼓楼上以这篇革弊维新的誓言书警醒为官者:要以刻漏报时的精神,“勿棘勿迟”处理政事,造福民众。</p> <p class="ql-block"> 宋朝金兵入侵中原,小康王赵构为逃避金兵,从杭州一路落难逃到宁波,见高台耸立的鼓楼急忙躲入楼台。这时天象大变,云雾中出现为抗击安碌山叛军而殉国的张巡、许远等五将军身着戎装、腾云驾雾前来救驾,赵构这才幸免于难。之后,他成为宋高宗时,下诏追封鼓楼为 “奉国军楼神祠”,在祠中为五位救命恩人塑像祭祀。</p><p class="ql-block"> 民国年间,宁波警察厅因鼓楼雄踞城中、高可瞭远而悬挂警钟。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119、120,城内发生火灾唯一的报警声就是敲响铜钟。1930年救火联合会呈请市政府拨租全部房屋为会所,并在鼓楼三层的木结构建筑中心,建造了钢筋水泥的正方形瞭望台,并置标准钟一座,既方便市民计时,更可消防报警。</p> <p class="ql-block"> 游人登楼,可以看到这台自鸣钟。巨幅钟面、醒目的指针,走时很准。旧时,宁波民众习惯以自鸣钟的时刻对表。如今立楼台雉堞举目四望,可一览宁波城的宽街窄巷、绿树花园,高楼大厦熙攘人流都尽收眼底。附近的公园路一带,已修复浙江督学行署、永丰库遗址、东西两端的古石牌坊;古街两侧小青瓦双坡屋面、风火马头墙+外墙木装饰,成为市民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 永丰库遗址的前身为南宋“常平仓”,是元代宁波的衙署仓储区。人们在遗址发现了砖砌甬道、庭院、水井、排水明沟、河道护坡等。这片堪称宁波历史上规模丰硕的城市考古发掘现场,已建成一个公园,就在鼓楼脚下。</p> <p class="ql-block"> 在闹市区的天一广场边,有座 “宁波汤团” 的主题雕塑:一柄比人还高的白色瓷勺,正搅动碗里的汤团;油亮亮的黑芝麻馅儿淌出来,馋得人垂涎 ……。这座造型简单却又构思奇妙的雕塑,一下子把烟火缭绕、甜美温馨的宁波推到你面前!</p> <p class="ql-block"> 到酒店放下行李,就向服务员打听美食街。哈哈,没想到最有名的中华老字号 “缸鸭狗” 宁波汤团名小吃店就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 1926年,海曙人江定法小名阿狗,在宁波老城隍庙摆摊卖汤圆,生意红火,坊间口口皆传,之后扩大经营开设了店面。有店必要取名,可怜阿狗年少清贫、目不识丁,便灵机一动以自己小名的宁波话谐音 “缸鸭狗” 作为店名。还将一口缸、一只麻鸭和一条狗作为店招~这来历有趣又令人心酸的 LOGO ,到如今已近百年了。</p> <p class="ql-block"> 跨进闹市区的这座二层小楼,只见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小小一只汤团,用东北黑土地出产的晚糯米做主要食材,精工细作,占全了 “香甜鲜糯滑”五个字;除了汤团店里还经营汤包、烧麦、青团、麻糬……,而且汤团的馅料也有七八种特色;品尝时刚咬一个小口,油香四溢、浓郁甜美的滋味就醉了心脾!</p> <p class="ql-block"> 宁波城里有条“药行街”,街名古色古香。连绵长达数里的老街,曾经有50多家药行、药店、国医诊所在此经营,承载着老宁波人的生活日常和长久记忆。宁波药商还在国内东南西北收购地道药材,贸易进口海外新药奇药,成为全国药业的领头羊。</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门是一座庭院式风格的国医馆 —— 圆洞门、石拱桥、中药房、药皇大殿,移步换景。名老中医在独立诊室望闻问切,待诊的患者不慌不忙在庭院饮茶小憩。给人感觉这不是就诊取药的医院,而是看望老友、咨询医嘱的 “邻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 庭院深处是药皇圣帝殿,环绕四周是展示宁波中医药史、介绍名医专家、养身调理体验,以及同业聚会议事的会所。这样温馨舒适、飘散着药香的国医大堂真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宁波致力于重振 “百年药行街,中医药硅谷” 雄风,不断升级研学、养身体验。宋氏妇科、张氏内科、陆氏伤科等非遗传承人和名老中医的诊堂,就开在百年古迹的原址,让看中医变成一件格外雅致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宁波城以别样的秀美展示它的魅力。江船游弋在三江口,你举目四望,只见霓虹璀璨、波光摇曳;江岸的堤防、高楼的轮廓都被灯带缠绕,五彩光影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幽暗的路灯下,一块石碑描画了 “唐宋明州港海上航线示意图”,记载三江口码头汉代时句章(宁波)港就是著名海港。唐代明州至日本航线开通,贞元二十一年(805)日本僧人最澄从明州入唐学佛,回国时随身带回茶树茶籽,种植在日本近江(今滋贺县)这是中国茶从宁波向海外传播的最早记录。</p> <p class="ql-block"> 码头旧址新建“海上茶路启航地”纪念公园。四艘茶叶形船体记载了宋神宗元丰元年(1087),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由朝廷命明州府打造的安济、顺济、康济、道济四艘“万斛神舟”,先后从三江口码头出使高丽,抵达后“万民欢呼出迎”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甬上茶事,源远流长。……茶输海外绵绵不绝,起碇江厦史论凿凿。唐有日僧最澄之移种;宋有荣西之司茶承道,著有《吃茶养生记》奉为日本茶祖 ……。并茶而行者,还有越窑青瓷茶具。海上茶路,道习双传,其文化蔚为而大观者也。”</p> <p class="ql-block"> 宁波老外滩,座落在奉化江、余姚江与甬江汇聚的“三江口”,千百年来都是进入宁波府的门户。早在汉代此地叫句章港;到唐代位列中国四大港,并成为鉴真东渡的起点;南宋时期,三江口已跻身中国三大港之一,朝廷在此设市舶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专职负责对外贸易。</p> <p class="ql-block">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的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定。宁波与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一并成为“五口通商”的贸易口岸,被迫准予外资外商和外国传教士进入,还允许外国商船在五港停泊并进行贸易活动。宁波1842年1月1日正式开埠。</p> <p class="ql-block"> 开埠后,宁波的对外交流以迥异于前的方式迅速展开。大量的外资外商进入,西方殖民者得寸进尺在三江口一带建立教堂、医院、领事馆和印刷厂;还在江北沿岸设立了中国最早的外滩(比上海外滩整整早了20年,连“阿拉”这个词都是宁波人带到上海的)。清同治元年(1862)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还在宁波建造码头,开通沪甬航线班轮,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p> <p class="ql-block"> “宁波商帮”的代表人物叶澄忠、虞洽卿、红帮裁缝等,都曾是老外滩实力雄厚、呼风唤雨的大佬,三江口是他们的发迹地。“宁波商帮”转战上海、经营扩张之后不忘热心反哺家乡,叶澄忠创办的叶氏中兴学堂,吸纳大量学童入学读书,并培养出邵逸夫、包玉刚、赵安中等一批杰出校友,为宁波、中国乃至东南亚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甬江之滨的江厦桥头,现已建成大片新区。明月当空时,香格里拉酒店和刚落成的购物中心高低相搭、错落有致,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灯光景致,散发出不一样的浪漫气质。</p> <p class="ql-block"> 购物中心里辟有宽阔的艺术长廊和展厅,一些年轻艺术家正在展出自己的作品。不论抽象还是具体,不论标题还是无题~作品色彩斑斓的构思与意境,都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热爱地球家园的炽热情怀。</p> <p class="ql-block"> 有“旅游特种兵”在网上发布最紧凑的“宁波城旅游路线图”。我截图保留,第二天便按图索骥自由行动,这样打卡的点更多,旅游内容更丰富。</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是古代宗教文化中的重要神庙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历来供奉“守护城池之神”的专祠。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城隍神大多由地方民众崇拜信仰的英雄充当,他们生前对地方有显著贡献,死后被封神祭祀。如杭州供奉周新,会稽供奉庞王,苏州供奉战国名将黄歇,北京供奉文天祥和杨椒山 ……。</p> <p class="ql-block"> 宁波府城隍庙也称郡庙、老庙,是浙东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府城隍庙,用以供奉威灵公纪信。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将各地城隍庙分为“都、府、州、县”四级。洪武二年(1369)春城隍庙毁于火灾。知府张琪倾力组织重建。洪武十四年(1381)明州易名“宁波”,城隍庙就正式定名“宁波府城隍庙”延用至今。千余年来,屡遭灾祸,却历劫不亡。</p> <p class="ql-block"> 2020年6月宁波府城隍庙,结束了历时两年多的建筑修缮、重新开庙。庙址占地6000平米,沿南北纵轴线依次分布照壁、门厅、仪门、前戏台、大殿、后戏台和后殿,两侧分设厢房,二楼还设置了非遗文化陈列馆。“一庙护一城,一城伴一庙”,古朴庄严、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见证了古今宁波的发展变迁,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大殿金碧辉煌,正中位置是城隍爷纪信持如意牌的神像。采用传统漆线盘绘、贴金等填色工艺,呈“国泰民安”字样,寓意倾听民声民怨、护佑城市繁荣。神龛也称“暖阁”,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刻等手法,用上千个榫卯构件组装完成,体现了宁波顶级工匠的非遗水平。</p> <p class="ql-block"> 汉朝大将军纪信,楚国人,曾护送刘邦赴“鸿门宴”。汉王三年(前208)项羽围攻刘邦于荥阳,形势危急。纪信身形样貌酷似刘邦,于是着主公服、骑主公马伪装成汉王,出了城门假意投降楚军,以此分散项羽的注意力,刘邦因而得以安全逃生。纪信被俘之后刚正不屈,最终被项羽活活烧死。刘邦立业后,下令大汉各地建城隍庙祭祀舍身救主的威灵公纪信。</p> <p class="ql-block"> 大殿里城隍爷东侧是文判官魏征,他是唐太宗时期的忠臣贤士,以敢于对皇帝直言相谏著称。造像身穿红色官服,执笔拿善簿,负责赏善。</p> <p class="ql-block"> 城隍爷神像西侧是武判官钟馗,蓝袍怒目,威风凛凛,手执“惩恶”牌,呈刚正不阿的一身正气。立柱楹联是:“悯贫拯危原人生本色,欺小媚高非吾辈行为”。</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仪门里,有一幅精美绝伦的木雕画《甬城风情图》。作品构思奇巧、刀笔细腻,刻画了古明州的亭台楼阁街巷邻里、风俗流变世俗人情 ……。当地人说,这就是宁波的“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仪门前东厢房内的“怀棠祠”,是城隍文化最具地方特色的设置,用以缅怀当地历代惠政代表人物。“怀”是怀念之意,“棠”则出自《诗经 . 召南 . 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祠内八大陪祀神,包括建宁波子城的刺史韩察、修筑第一座灵桥的刺史应彪、建成它山堰的县令王元暐、北宋鄞县知县王安石等等。祠外柱子上一副黑底金字的楹联昭告天下:“八度棠荫芳㷕昭史,两间莲气雅道贯今”。</p> <p class="ql-block"> 月湖初辟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和七年(833)引它山堰水入日月二湖。北宋元祐年间,知州刘淑刘珵大修月湖,形成“十洲”胜境。元丰元年(1078)著名文人曾巩任职明州,组织民众疏浚月湖,使其成为学术中心。南宋 “甬上淳熙四先生” 杨简、袁燮、舒璘、沈焕在月湖讲授陆九渊的心学,形成本土的“四明学派”。</p> <p class="ql-block"> “一部宁波史,半部在月湖”。月湖是宁波人的母亲湖,更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最让人惊叹和钦佩的是,历朝历代星移斗转,居然让它的精气文脉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鄞县学者王应麟一生著书700余卷,除代表作《通鉴地理通释》外,他撰写的《三字经》也在此诞生并流传千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 “人人背诵,毕生践行” 的蒙学经典。</p> <p class="ql-block"> “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城名胜半城湖”。月湖水域面积9公顷,亦称鉴真湖,历为文人雅士荟萃之地。不同于其他景点人潮涌动,这里宁静古朴。湖畔一座座书院、画坊和老宅子,或开门迎客或掩扉留窗,都在无声叙说烟雨江南的故事。孩子们蹦蹦跳跳,在柳汀、松岛、菊花洲之间穿梭往来,与天光一色的湖面相映成趣 ……</p> <p class="ql-block"> 这天早晨,我在人称“小曼哈顿”的鄞州CBD的绿地中央,注视宁波博物馆时,第一感觉是它造型古怪、色泽灰土,外墙七扭八歪窗户大小不一,与周边各种新颖建筑格格不入,似乎比西村大院还要破烂。然而,建筑师王澍却因这座建筑荣获了普利茨克建筑大奖,除美籍华裔贝律铭先生外,这是中国建筑师第一次获得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p> <p class="ql-block"> 颁奖词说:“不仅照片上看令人震撼,置身其中更令人感动。这座建筑将力量、实用及情感凝结在一起,曾经非常有争议,但它获得广大市民的首肯与喜爱;体现了一座独立的、植根于本地历史传统的建筑有强大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2004年在德国GMP、法国AREP、清华大学、北京建院、浙江大学等七家设计单位的两轮激烈竞赛中,王澍的方案脱颖而出,主因是他新颖独特的设计理念。</p> <p class="ql-block"> 王澍认为,山和水是中国古今人生哲学的核心。设计师正是从古人《万壑松风图》等一系列画作中,汲取了“山峰交错,山体相叠”的启发,他“以山造型”~室外长长的台阶象山谷间的登山石梯;室内七转八拐迷宫般的人群动线,则有“上山观景”的深刻寓意。更重要的是,设计师让施工方回收地块上所有民居的砖瓦残片,采用浙东“瓦爿墙”的古老技术,把当地人祖祖辈辈的生活记忆嵌入了新的建筑。……新馆落成时,每天上万人前来参观。老居民们从外墙就找到了当年的记忆,让建筑本身成为“有体温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仔细参观馆内两个大型的历史陈列。《东方神舟》追溯宁波的历史至河姆渡文化,迄今已有7000年。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始建句章城。秦朝时宁波属会稽县。到六朝佛教传入宁波影响深远。唐朝称宁波为明州,市域范围逐渐形成。五代时宁波属吴越国。吴越王钱缪的富民政策大大发展了宁波经济。</p> <p class="ql-block"> 宋代,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大学者使宁波形成“耕读传家,商儒并生”的历史传统,本土“四明学派”出现。南宋时人口南迁,更使宁波在农业生产与文化繁荣中皆有长足进步,对外贸易又推进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p><p class="ql-block"> 元代宁波已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明代倭寇进犯和海禁政策令航运业衰败,而宁波商帮恰在此时迅速崛起。</p><p class="ql-block"> 清代,宁波出现了影响全国的著名学派“浙东史学”,与东亚、南亚及欧美西方的交流日渐频繁。接着就是“五口通商”与近代化 ……。</p> <p class="ql-block"> 《阿拉宁波 ——传统民俗陈列》则是铿锵宁波话,袅袅烟火气。偌大的展厅里,以声光电形等各种形式,将古明州以来的民俗风韵、市井人文铺展开来,生动而诙谐,博大又细致~让人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 “十里红妆”是浙东地区的传统婚俗。大喜日子里一担担、一杠杠,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吉祥喜庆的队伍里,万工轿是最亮眼的那一抹。传说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被金兵追击,逃到宁波一村庄,得村姑相救。后来高宗传旨遍寻“救驾”的村姑未果,于是下旨特许宁绍平原女子出嫁时“享半副鸾驾、半副凤仪”,即乘坐四抬花轿,轿厢可雕鸾画凤。</p> <p class="ql-block"> 这乘花轿集宁波朱金木雕工艺之大成,正顶跃立魁星点斗,四周装饰和合二仙、麒麟送子等300余人物瑞兽千姿百态,间缀衬大量绣片、珠翠、流苏、镜片等,金碧辉煌喜庆洋溢。因造这乘花轿耗时万工,故称 “万工轿”。</p> <p class="ql-block"> 天一阁位于月湖之滨。阁名天一,取自《易经》“天一生水”之意,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嘉靖年间(1561~1566)所建,楼上一通间,楼下分六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范钦取名“天一阁”是想以水制火,还特别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意外。</p> <p class="ql-block"> “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道出了 “天一阁之奇”:1. 奇在庞大的藏书数量,珍本充实、缥缃盈栋;四库七阁、慕名仿效。2. 最堪称奇的是它传承十三代,历经四百年,范氏家族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功德无量,彪炳史册。</p> <p class="ql-block"> 范钦晚年给两个儿子分家产,先将一般家产分为二份,另外再拿出一万两白银,与天一阁藏书一并供两房选择。大儿子范大冲接受了藏书,二房则接受了万两白银。这个“代不分书”的故事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出“天一阁”步行半小时,便来到莲桥文化街区。这里以唐宋时期“一塔两寺”遗存为核心,保留了20多处历史建筑。其中有始建于明朝的毛家大院,“红色资本家”卢绪章旧居,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故居,诞生三代宁波帮巨子的莲桥李宅;还有荣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居住过的老院子。</p> <p class="ql-block"> 孙传哲(1915~1995)浙江宁波人,新中国邮票设计事业的开拓者和设计家。他参与设计的 “开国大典” 邮票,独立设计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梅兰芳舞台艺术》《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黄山风景》《金鱼》《苏州园林》《台湾风光》等,为世界邮坛所瞩目,也是新中国几代集邮爱好者收藏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先生,出生在宁波,青少年时期在莲桥区塔影路读书生活。小院清幽宁静,有一尊她少女年纪的坐姿塑像;还特意种植了几丛带给人类健康的葱郁青蒿,让人们观赏。</p> <p class="ql-block"> 小院的回廊里,是一个中国现当代医学、药学等自然科学成就的展览,煌煌巨子、恢宏业绩令人肃然起敬;特别是连排成列的宁波籍 “两院院士” 逐一介绍,更打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回顾历史,古往今来宁波都人才辈出,如群星璀璨 ——</p><p class="ql-block"> 虞喜:古代天文学家,首次记录了恒星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虞世南:唐代书法家,“一代书宗”</p><p class="ql-block"> 史 浩:南宋大臣,诗人。</p><p class="ql-block"> 张可久:元代散曲家。</p><p class="ql-block"> 方孝孺:明代大臣。</p><p class="ql-block"> 全祖望:清代大学者,成就斐然。</p><p class="ql-block"> 潘天寿:现代著名国画家。</p><p class="ql-block"> 林汉南:教育家文学家历史学家。</p><p class="ql-block"> 殷夫、柔石、苏青:“五四”著名作家</p><p class="ql-block"> 蒋梦麟:任职时间最长的北大校长</p><p class="ql-block"> 萧 珊:女作家,巴金的妻子。</p><p class="ql-block"> 邵逸夫、包玉刚:著名华人企业家,1980年代积极支持改革开放,在内地大量投资兴办企业、支助教育。创办了宁波大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就要离开宁波了。推开紧临三江口大桥的酒店楼窗,我向每天与之对视、英姿飒爽的宁波行注目礼 ——</p><p class="ql-block"> 回忆在宁波的日子,梳理在宁波的思绪,蓦然想起博物馆的《东方神舟》展厅里有句话,就当作我的赞美词吧:</p><p class="ql-block"> “代代风云聚天海,</p><p class="ql-block"> 半城才子半城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