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1日,那天,秋阳朗照,金风送爽。那天,数十位上海电视台原译制部的老同事——他们当中有导演,配音演员,有掌控录音技术的工程师,技术员和工作人员等,为迎接一个值得中国影视事业铭记的日子——即43年前上海电视台首部海外影视剧《姿三四郎》在沪公开上演、而37年前上视台扩建设立了实力更加雄厚的“译制部”,为纪念那些“流金岁月”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涵义丰满的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哦,来了,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先后赶到会场里来了!</p><p class="ql-block"> 来吧,合个影吧。瞧,中间那位穿大红上衣的是上视台原“译制部”国家一级导演聂梦茜大姐,右二的那位是国家一级配音演员张欢。是的,当她们和自己的老领导,老同事,老姐妹,老朋友见面时,都高兴的跳啊,笑啊,叫啊!是啊,一晃37个春秋就这样过去,今日重逢,仿佛一切都在眼前。激动,欢笑,泪水,顿时溢满了整座会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春年华,岁月如梦;光阴流金,无私奉献。</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老了吗?不,我们依然年轻!</p><p class="ql-block"> 青春岁月,仿佛就在昨天;昭华年代,又回到了往日影棚!</p><p class="ql-block"> 来吧,摆一个“花儿朵朵”的pose吧。这既是我们当年的金色年华,又是我们眼下的“玫瑰夕阳”!</p> <p class="ql-block"> 见到了老领导,老导演,老师般的老同事,老朋友了?难怪呵,贴着耳边,悄悄话语,想要说的竟有太多,太多……</p> <p class="ql-block"> 紧紧挽着聂梦茜老师的手臂——那位当年同样为上海率先垂范海外影视剧而忘我工作的大姐,也一定是好样的。</p> <p class="ql-block"> 哦,刘家祯来了,赵铭来了,张欢也走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来吧,来张合影吧。</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还未开始,可我周边已挤满了来参加会议的人们。我的机位只有尺盈之宽,只能拍成半身像片了。</p> <p class="ql-block"> 要和刘家祯合影的人太多了。他顷刻之间就被一群与会阿姨们“抢”走了。恭敬不如从命,我也瞬间按下快门。</p> <p class="ql-block"> 他是我非常尊敬与钦佩的孙重亮先生。我和他有过两次较为深入的交谈。记得他曾复员于部队文工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上视台最需要有超强实力的导演人员时,他被邀请进了“译制部”。在他的引领下,在他和他团队的共同奋斗中,一部又一部引人入胜的海外影视剧通过上视台的转播,走进了上海的千家万户。而海外影视剧一时也成了上海滩的家谈巷议,成为潮流,成为海派文化走向改革开放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孙导,你今天能为大家再讲点什么?让我用摄影纪实你在走向讲坛前的凝望与思考吧。</p> <p class="ql-block"> “回顾与纪念”座谈开始了。上海电视台老领导之一,原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赵抗卫先生致开幕辞。他讲得虽言简意赅,但却披露了海外影视剧在上海风靡一时,都曾得到过上海市委分管领导的坚挺。</p><p class="ql-block"> 我在上海党报当记者多年,深知在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日报发表“皇浦平”文章是经历了何等的惊涛骇浪!因此,一部又一部海外影视剧的诞生与播放,当然也是“谁解其中意”?</p> <p class="ql-block"> 在热烈掌声中,孙重亮先生站到了舞台中央。他如数家珍的列举了当年轰动一时的海外影视剧片名《姿三四郎》、《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浮华世家》……等等,他讲了译制,编导,配音,录音等人员的奉献,他还衷心感谢当年电视观众的倾城关注,这一切都曾那样深刻而生动的发生在他的身边,从而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一座海派城市所蕴藏着文化魅力。这更让他在调往上海京剧团任领导时,竟敢把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搬上京剧舞台,并在海外演出中倾倒英国观众。</p> <p class="ql-block"> 她是谁?她一直端坐在“嘉宾席”上。一头银发,却露出了“青葱岁月”中的真诚笑脸。</p> <p class="ql-block"> 对话开始了,主持人邀请嘉宾上台,他们是著名配音演员刘彬与张欢。</p><p class="ql-block"> 刘彬太能说了。瞧,他“飞流直下三千尺”似的打开话匣:讲了他与张欢的合作,讲了他们日以继夜完成了《神探亨特》的配音任务。剧中,他演探长亨特,张欢演女警官麦考儿。他还讲了哪些配音特别难,他是怎么动脑筋“急转弯”。他口若悬河,一气呵成。张欢则静坐一旁聆听,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这才真如她的网名——花儿朵朵。</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来让我说两句我所认识的张欢吧。</p> <p class="ql-block"> 我是在退休后于静安区政协音乐欣赏活动中认识张欢的。她总是听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她总是要反复问清楚下次活动的内容与时间。</p> <p class="ql-block"> 后来,在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静安分会的活动中,我与她的接触开始增多起来。在我们开展的活动中,她从不推诿,总是满腔热忱的上台为大家朗诵。她的声音总是那么清纯,总是那般能渗进聆听者的心间。大家都喜欢和她交朋友,都热爱她的朗读,敬畏她的为人。</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邀请她参加由谢永来老师编制拍摄的大型公益纪录片《一代人》,她愉快的答应了。这部片子中,尽管她只有瞬间的露镜,但她和聂导还是很高兴的参加了《一代人》的首映式。是的,当她重新回坐到寻常百姓席间,当有观众认出她并与她争相握手时,她突然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观众记住她所配音的角色,她被深为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 刘彬还在讲,张欢还在听。</p><p class="ql-block"> 当然,她也穿插过一些话语,字字珠玑。</p> <p class="ql-block"> 听过专家对张欢配音的点评——清纯。</p> <p class="ql-block">听过张欢对自己配音的回忆,她说:“我希望在配音中,自己就成了银幕上的那一位她”。</p> <p class="ql-block"> 在刘彬与张欢访谈中,第一次知道美国《神探亨特》出版方竟会破例邀请配音演员,对,中国配音演员到拍摄出版这部电视剧的美国去造访。这是刘彬在访谈中披露的,而我和张欢的谈话算是很多了,她可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件事。这就是张欢,低调,乐观,简单而开心。</p> <p class="ql-block"> 这两位著名配音演员的访谈也非常具有可读性。</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那位气质优雅的女演员,她在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中,出奇成功的为影片中的男孩配音。男孩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她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把影剧中的那位男孩配“活”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那位美国“大男孩”竟找到了中国,他要看看中国上海的那位阿姨是怎样把他的声音给“顶替”了,上海配音演员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 他坐在台下时,我就感到他就是上海人很崇拜的那种“老克拉”。</p><p class="ql-block"> 上海滩,特别是上海文化界有许多这样令我崇敬的“老克拉”。臂如画家陈丹青,作曲家陈钢,钢琴演奏家孔祥东,还有“业余”朗读者林栋甫等,我都为他们拍摄过照片。当我断定他也是一位著名配音演员时,我果断的按下了快门。</p> <p class="ql-block"> 他和张欢在主持人邀请下,走上了主席台。他大名王玮,曾与张欢合作,为影视剧《伊丽莎白.泰勒》配音。他缓缓叙来,讲述了他们合作的过程。他说,要配好一部影视剧很难,要配好一部富有曲折情节的电视剧则更难,要配出男女主角各自鲜明性格的影视剧是难上加难。</p> <p class="ql-block">王玮与张欢在主席台上接受采访。</p> <p class="ql-block"> 张欢接着也谈了自己与王玮老师合作配音的经过着,她说与王老师配合挺默契,很享受。</p> <p class="ql-block"> 其实,张欢对朗读,对配音,对现场参加话剧演出,每一次,每一刻,每一瞬间,都是很认真,很仔细,很投入。</p> <p class="ql-block"> 她还一再强调,上海电视台“译制部”是一座大学堂,一个大教室,有许多著名的导演,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演员,还有许多像“录音师”那样的幕后英雄。大学习,大交流,大合作,最终出的都是大成果。</p> <p class="ql-block">来,姐妹们,咱们再合影一张。</p> <p class="ql-block"> 来,看看观众席上吧。聆听得是那样的投入,</p> <p class="ql-block">观看的是那样专注。</p> <p class="ql-block">感受到的是那样的甜美,</p> <p class="ql-block"> 给予的是那样真诚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投入的拍一回,</p> <p class="ql-block">把瞬间定格在手机里,</p> <p class="ql-block">把画面长久的留在美好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她俩都是朗读专家。</p> <p class="ql-block"> 和姐妹们在一起,她们都是上海顶尖朗诵组织的成员。</p> <p class="ql-block">来,看看我邀请来的观众。她们当中有报社领导,有著名编辑,记者,还有电台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 还像当年一样,在参与“回顾与纪念”活动中,她们都已打好腹稿。回到家中,在键盘上快速敲打,当晚就拿出了图文并茂的稿子。文字记者,摄影记者都是干活的“命”。但我们习惯了,有“高大尚”的活动,我们都乐意落笔与拍摄。</p> <p class="ql-block"> 谢谢张欢,在做这个冗长的美篇过程中,你给予了很多帮助。</p> <p class="ql-block"> 我还得为聂梦茜大姐说上几句。坐在她身旁的是她的爱人,也是我的好友,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的著名教授与导师。在聂导整天忙于她的海外影视剧时,陈教授在华师大也是挑大梁的角色。但他们夫妻之间总是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现在,他们都已退休,但仍恩爱如初,互相爱护,互相照顾。海派影视剧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但美好的生活,高尚的情操,高贵的品质都还在我们中间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