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亲逝世已经五周年了,但母亲的音容笑貌和历历往事不时地在我眼前浮现,她的谆谆教诲不由自主地在我耳边响起。</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身于农村一个普通家庭,过去因条件所限没有上过学,但她的所想、所为、所现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妇女。她穿戴朴素精致,待人和气友好,举止言谈文雅,做事有条不紊而且很精细,看不出与知识女性有多少差别。好多不了解我母亲身份的人都以为我母亲出身于大戸人家。</p><p class="ql-block"> 母亲特别注重对我们兄弟姐妹的培养。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有些人家的孩子是不让上学的,即使上学也只念完小学四年级就不再上学了。但我母亲却不是这样,不管她与父亲有多累多辛苦,总是尽全力让我们兄弟姐妹去念书,多念书,多增长知识和才能。也正是由于念书增长了知识和才能,我们兄弟姐妹的命运才得以改变。</p><p class="ql-block"> 母亲还特别注重我们兄弟姐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记得小时候睡觉前,我们这些小孩子必须到房子外面把身上的灰用手巾抽打干净才能上床;口水和痰不能吐在房间地面上,必须吐到灶台的灰堆里或屋外面的草地上;锅盖揭开后不能乱放,必须翻过来放在干净的地方;吃饭必须將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不得剩下一粒饭;夹菜必须用公筷且不能将装菜碗底下的菜往上翻;外出做客上桌吃饭只能夹自己面前碗里的菜;……。总之,小时候,母亲对我们做事要求特别严格,没有做好,必须重做,直到真正做好为止。<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当时看起来都是些细小事,但对我后来在求学和工作中能形成“严谨、一絲不苟”的作风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span>善”,“讲良心”也是母亲对我们讲得最多的话。她常常把我外公在村里如何从善的事迹讲给我们听,她自己也常常给村里困难的人家送米送菜和衣物。</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关系处理上,母亲特别强调我们四兄弟姐妹要树立大家庭观念。她常说:一个小家庭过得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兄弟姐妹都过得好才是真正的好,因为都是一根藤上的瓜,彼此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我们兄弟姐妹确实都有大家庭观念,哪个有困难就帮那个。</p><p class="ql-block"> 鉴于母亲对我们的要求与期望,我们立了一条“诚于做人,恒于做事。”的家训,以此告诫和警示家里的后人。</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才是我们真正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母亲对我们小时候的教育为我们后来的健康成长和努力工作奠定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础,为我们做人与做事指明了方向。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遗传吧!</p><p class="ql-block"> 母亲值得回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做子女的只能将这些回忆珍藏于自己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借助AI绘画工具,给母亲画的像并配以简单的解说,以示对母亲逝世五周年的纪念。</p> 一 <p class="ql-block"> 母亲满头银发、皱纹交错,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对子女无尽的关爱与牵挂。她喜欢坐在老式竹椅上。母亲怕热,一到夏天,手中轻摇着纸扇,仿佛在为夏日的炎热带来一丝清凉。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刻下了沧桑,但那份母爱的光辉依旧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 二 <p class="ql-block"> 母亲83岁之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83岁之后,她开始信奉佛教,究其原因,原来是要为家人们祈福,说她自己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希望子孙后代幸福安康。从不玩佛珠的她有时也玩起了佛珠,有时还不由自主地念上几句。看她的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那份宽容与宁静的气质,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三 <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宠物,尤其是喜欢小猫。当子女与孙辈不在家时,她常将小猫抱在自己的怀中,似乎是要与小猫对话。小猫的存在为我们这个家增添了一份家的温馨,也为母亲减轻了难言的那种孤独感。</p><p class="ql-block"><br></p> 四 <p class="ql-block"> 母亲没有学过裁缝,但她自己穿的衣裤从来就是自己动手做,而且做得很精致、很合身,样式也与众不同;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穿的衣裤也都是母亲做的。看她手中拿着一件正在缝补的衣物,专注的神情流露出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她的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在回味着孩子们儿时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br></p> 五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手指灵巧地穿梭在针线间,正在细心地为孙辈编织一件毛衣。她的眼神专注而深情,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对家人的爱与关怀。俺兄弟姐妹小时候穿的毛衣都是母亲编织的。</p><p class="ql-block"><br></p> 六 <p class="ql-block"> 母亲不但会编织毛线和缝织衣服,而且还会绣花。眼睛虽然已有些许皱纹,但依然透出坚定与温柔。她手持绣花针,灵巧地在布上穿梭,能绣出栩栩如生的花鸟来。</p> 七 <p class="ql-block"> 记得1964年,那大概是年岁40的母亲最忙、最辛苦的一年。父亲主外赚工分,母亲主内,种菜、喂猪、家务事全一个人包下,还得织布到墟上去卖,以赚得家用钱和我与姐姐上学的钱。因为白天母亲要忙晚上不能干的活,所以,织布只能放在晚上来织;儿时的我,经常半夜还听到隔壁房里的梭子声响。唉,那时真的不容易!</p> 八 <p class="ql-block"> 我与爱人育有一对儿女。儿女一生下来母亲就开始替我们为孩子操劳,吃喝拉撒样样都得管,因为我们要上班工作。那时,几十元的工资,生活够困难的,根本就请不起保母,如果没有母亲的亲力亲为,那真不知道两个孩子如何才能拉扯得大。现在一想起母亲无私为我们所付出那么多的心血,我常常暗自落泪,母亲的恩爱真的是重于泰山,哪有道理不永远铭记于心呢!</p> 九 <p class="ql-block"> 母亲步伐稳健,经常一大早就穿梭在热闹的菜市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精明和节俭。那时候她在菜市场上买菜,凡是买那些穿着破烂或老人的菜,都不会去讨价还价,有时零钱都不会要他们找。她常说,这些人是底层人,生活不易。</p><p class="ql-block"><br></p> 十 <p class="ql-block"> 在我爱人没有退休之前,厨房里的事几乎是母亲一手包了,爱人有时想插手,她还嫌她做不好。母亲很讲卫生,爱干净,东西收纳合理,摆放整齐、得当,井井有条。</p> 十一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成家就将娘家(普通人家)吃公筷的优良传统带过来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从小在家(普通人家)用歺就是用公筷,这在农村普通人家是很少见的。后来我们兄弟姐妹都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城市,这一吃公筷的传统没有丢弃,而是在下一代继续传承。这要由衷的感谢母亲,使得我们这个大家族养成了这一卫生用歺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br></p> 十二 <p class="ql-block"> 我们因工作忙,有时很晚才能归家。此时,母亲会到屋子外面不时地抬头望向远方,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独,充满了浓浓的乡愁和不尽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工作结婚后,母亲从农村来到了城里就一直与我们在一起生活,直到2019年母亲去世,在城里整整与我们一起生活了41年。在这41年中,母亲与我爱人相处的非常和谐,如同母女,俩婆媳从来没有斗个半句嘴,实在难得难得!在此,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爱人,如真有来世,再成一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十岁母亲照</p> <p class="ql-block"> 五十岁母亲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附刘家家训“诚于做人,恒于做事。”</p><p class="ql-block"> 数字人解说视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