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最激励我的奖</b></p><p class="ql-block"><b>从1971年至2013年,在职42年,工作也算努力,奖状也有一大摞,但最激励我的还是这本词典。四十多年了,我和女儿两代人用过,虽已破旧,但现在还珍藏着。</b></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内蒙古日报社》奖励给我的。</p><p class="ql-block">没有通知,没有仪式,没有证书,只是在词典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枚简单的,印有“奖给优秀通讯员——内蒙古日报”的印章。奖品是用包裹由邮递员送来的。当我打开,看到是实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和“奖给优秀通讯员”的印章时,觉得这是一个大荣誉,兴奋不用说了,内心还有些许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虽因家乡美林是一个贫困山区,小学就流转了湾子、椴木沟门、羊草沟门、麻秆干沟门、旺业甸五个学校,其中三年级还上了一年复式班。。中学考上王爷府中学,却又赶上那个特殊的年代,只读了一年就成为“还乡青年”回生产队劳动,始终没有能够好好上过学。幸运的是,当时下乡知青和“五七战士”曾叔来到在我们生产队,一起劳动了二年多,又一起在孤山大队搞了近一年的斗批改,受他们的影响和熏陶,形成了一个喜欢看书看报和记点什么的习惯。参加工作后在乡下邮电支局当话务员,因和邮递员是一家,看报纸、刊物非常方便。一次,看到自己熟悉的大队团支部书记在《昭乌达报》上的一篇文章,虽只是不足三百字的小稿,但让我羡慕的不得了。我也学着投了几次稿,但当时连信纸和稿纸都分不清,更别说内容了,石沉大海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后来,工作变动,调到了旗委政研室,开始跟着老同志下乡搞典型、政策调研,回来编简报下发。开始是老同志写,我负责抄。一段时间后,我也开始学着自己写。</p><p class="ql-block">因搞的都是典型调研,适合报纸广播采用,我也试着给旗广播站、昭乌达报投稿。</p><p class="ql-block"><b>当第一次听到旗广播站播我的稿件时,正好骑车在回家的路上,我激动的下了车,静静的站在马路边听完;</b></p><p class="ql-block"><b>当第一次在《昭乌达报》看到“本报通讯员范东兴”的名字时,我激动的把它从报纸上裁下保存起来,虽只是不足三百字的“豆腐块;</b></p><p class="ql-block"><b>当第一次收到用绿色的汇款单寄来的稿费时,更是激动不已。虽攒在一起还不足十元,我还去银行专办一个存折单独存起来。</b></p> <p class="ql-block">那时,人们对能写点什么都很向往,认为是“有才”。给广播、报社投稿,真的是名利双收!我也像着魔一样,无论是下乡,还是在办公室,甚至是放假,都好去思考、观察、搜集一些信息线索,一旦觉得不错,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赶写出来发出去,保证不过夜。我也更爱看报纸听广播,特意用稿费买了一个红灯牌的小收音机,旗、盟、自治区的新闻报道一个不落全听,就是为了跟着人家好好学。我也更注重搜集信息,积累资料,以备日后所用。</p><p class="ql-block">对采用的稿子,我除专门订一个本子保存着,还每次都和自己的初稿核对,看编辑给改了什么,思考为什么这样改?时间长了,我慢慢的掌握了观察采访的角度和写作的技巧,越来越有灵感,采用率也越来也高,胆子也越来越大,自治区的报纸、电台也敢投稿了。</p><p class="ql-block">真没想到,还得到了这个:内蒙古日报优秀通讯员奖!</p><p class="ql-block">可能沾这个奖项的光吧,我还被推荐到旗委办公室当秘书了!</p><p class="ql-block"><b>我总在想:培养一个好的兴趣,并为之努力,收获还是满满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