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据县志史料记载,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在五六千年前,灵丘就有了先民活动,便产生了原始的自然路,后来逐步有了人工开拓的道路。秦汉时期,飞狐道、灵丘道直通河北平原。门头峪里栈道遗迹至今依稀可见。明代,驿道初成格局,境内通往各州、府、县的铺递道亦得以发展,形成了驿道为主、铺递道辅之的驿传网络。清代改驿道为"官马大路",改铺递道为"小路",但仍沿袭着元、明驿传制。到了20世纪抗日战争前夕,灵丘平川道路依然停留在马车道及高脚驮运路的水平上,地处崇山峻岭中的山民依然在山间小道上攀爬缓行。</p> <p class="ql-block"> 孤山道相对其它村庄较为方便,除古时候自然行成的道路与古代村民修筑出县官道路,通往邻村都有较方便道路,古时候分别为,</p><p class="ql-block"> 灵丘广昌道:由灵丘城南关始,经故城(今固城)、孤山、聚阳埚(今巨羊驼)、招柏、白杨、驿马岭、红泉、艾河、上屯至广昌(今河北省涞源县)。</p><p class="ql-block"> 灵丘通涞源骡马道:云彩岭原名遗钗岭,绵延百里,这座山上有三条古道:一条是从孤山村后小川东侧上到鹰嘴崖,然后翻过云彩岭北麓的隘口﹣﹣钗岭古道,再过老岭沟到腰站村,越过驿马岭到涞源境内;第二条是从孤山村东南到后小川的黄崖门,翻过云彩岭中路的岭口直下风峪沟,达云彩岭公路;第三条就是现在的云彩岭公路,是现在唯一一条通向河北省的驿道。这三条道中走的最多的是钗岭古道,是灵丘通向涞源的商贸古道,昔日赶牲畜的马帮商贩及过往客商经常从这里到涞源赶集贩货。这条依山临崖的羊肠小道险峻难行,赶脚的牲畜不能会面,想要过岭必得从山下派人到山上叫道,如果对面岭头没有过客回应才能上岭通过,否则会与迎面而来的驮队在岭中间无法错开。在这条路上人畜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是一条无奈而又必走的险道。后来,对这条古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这条骡马道才得以畅通无阻。路畅通了,这条骡马道也繁华起来。据腰站村的老人讲,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的村民每年秋冬之际对钗岭古道进行养护,至今仍有遗痕。</p><p class="ql-block"> 驿灵线:该线是晋冀两省交通要道之一。原为史(庄)驿(马岭)线,起于县城西北史庄村,向东经过县城至山西、河北两省接壤地驿马岭,全长46公里。史驿公路所经地形由西北到县城折转向东至落水河段为平川区,从巨羊驼经云彩岭到驿马岭属重岭山谷地段。路贯史庄、城关、落水河、招柏4个乡镇,途经史庄、甄村、韩坪、西武庄、东武庄、李庄、王庄、城内、沙咀、固城、落水河、孤山、巨羊驼、招柏、白羊铺、井沟、腰站等16个村庄。</p><p class="ql-block"> 史驿公路是在不同历史时代修筑而成的。驿马岭至灵丘县城段,于阎锡山统治时期修筑。1941年春,日伪军为了占领南山区,强征民夫,再次修筑灵丘县城﹣云彩岭﹣下北泉﹣上寨段,打通了招柏至驿马岭公路,但路基仅4米宽,标准极低。</p> <p class="ql-block"> 通往县城有:</p><p class="ql-block"> (一)、是出碹门经南豪上台头去原赵国城、幕国城(今天新庄村与固城之间,沙涧),</p><p class="ql-block"> (二)、出碹门经西台直出向西去落水河,</p><p class="ql-block"> (三)、是走现在路(1939开始)下落水河村东河漕向西(解放后光二里半到落水河段改道三次),通往河北道路计有三条,第一条为钗岭,(“蓝顶子”出资,王璠负责组织工匠人员整修钗岭古道。把这条山间小道修成马帮大道,并在岭头险要的地方开凿出上下道,供会面的牲畜错道行走,行走起来非常方便)。第二条为孤山——后小川——黄崖门山路,(日伪时期主要通道,可供骡马行走,沟深处有个住几户人家的黄崖门,并一口山泉水),第三条云彩岭公路,古时候就是一条驿道与商道,是太行八陉之一,浦阴径的旱路。古时候在招柏开过集市,设过驿站、税务机构(古时候招柏直属于京城宛平县管理)。</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主要通道于1939年———1942年敌伪时期修通了驿马岭———灵丘简易公路,(灵丘、固城、落水河、孤山、巨羊驼、招柏、白羊铺、驿马岭)当时基本路基宽四米,山区随地形而定,是灵涞公路的先驱,也是解放后灵丘出省的唯一公路。</p><p class="ql-block"> 1945年初县政府出资(10万元边区币)对头道菜夹沟桥,二道菜夹沟桥进行加固,村派民兵保护,迎接八路军解放张家口。</p><p class="ql-block"> 1948年底为解放省城太原,县委动员群众对驿马岭———灵丘公路桥梁进行了加固维修,迎接解放大军通过。</p><p class="ql-block"> 1965年铁道兵为京原铁路施工需要,对公路维修加宽路基宽,给村民带来极大的方便。行成大同、灵丘出河北主要线路。铁道兵部队与地方公路部门共同护管,并将路基由4米拓宽为6.5米,陡坡段作了缓降,路况略有好转,运输能力增强。</p><p class="ql-block"> 1970年108国道通车(1965年——1970年),后灵丘—水堡(S201线)、灵丘—银厂—上寨县道的通车,驿马岭——灵丘公路交通运输压力减轻,车流量随之减少。</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集全村之力对各农田,特别是铁路以西整修了田间道,农田实现了网格化,通道实现林网化。</p><p class="ql-block"> 1975年灵丘西水东调工程实施,拦河大坝的建成,造成了头道菜夹沟桥梁冲断,河道变宽,驿马岭———灵丘公路中断。</p><p class="ql-block"> 1977年初建成,落水河—孤山线(c42140024):起点落水河村,终点孤山村,全长3.543公里,2013年实施了水泥硬化,为公路四级水沦凝土路面,路面宽3.5米。</p><p class="ql-block"> 1979年雁北公路局将落水河———巨羊驼段改线,由省道降为县道,路基宽为7.5米,使孤山不通等级公路,而在2008年灵涞公路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投资将路基加宽到7.5米——8.5米,增大了转弯半径,由8米增至20米,并建成为三级公路(部分二级)水泥砼路面。</p><p class="ql-block"> 2003年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村里主要街道进行水泥硬化。</p><p class="ql-block"> 2010年建成代号(c042140224)孤山———落水河段等级公路,路基宽3.5米沥青砼路面。</p><p class="ql-block"> 2012年灵丘县实施二道河改造工程,建有田间道路,路基宽3米水泥硬化路。</p><p class="ql-block"> 2018年通往孤山通往云彩岭公路进行了改造水泥硬化。</p><p class="ql-block"> 2019年实施革命老区道路建设工程,孤山村西经南河至后川山边通水泥路。</p><p class="ql-block"> 2023年——2024年村內街道分段进行沥青砼路面。</p><p class="ql-block"> 其它通往南淤地建有水泥路,通各处田间道村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不时的整修改造,交通运输工具都能方便到达。</p> <p class="ql-block"> "蓝顶子"修路逸事</p><p class="ql-block"> 遗钗岭北面的钗岭古道是一条灵丘通向涞源的商贸古道,昔日赶牲畜的马帮商贩及过往客商经常从这里到涞源赶集贩货。这条依山临崖的羊肠小道险峻难行,赶脚的牲畜不能会面,想要过岭必得从山下派人到山上叫道,如果对面岭头没有过客回应才能上岭通过,否则,会与迎面而来的驮队在岭中间无法错开。在这条路上人畜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是一条无奈而又必走的险道。后来,对这条古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这条骡马道才得以畅通无阻。有趣的是,这条道是打官司打出来的,驮脚人跟着受益。其实,这是清朝光绪乙亥的恩科副贡王瑶组织人工对钗岭古道进行的修整。据传,三山村王瑶的妹子嫁给了县城里一户有钱有势的人家,绰号"蓝顶子"。后来,因为家庭琐事,王瑶的妹子自缢家中,王瑶得知后便叫屈告官,从而引起了官司,几场官司打下来,互不相让,最后,县官让双方和解。和解时,王瑶向"蓝顶子"提出一条修钗岭古道的要求。"蓝顶子"经过考虑,觉得这是一项行善积德的好事,于是就应承了下来。后来修钗岭古道的工程就由"蓝顶子"出钱,王瑶负责组织工匠人员整修钗岭古道,硬是把这条山间小道修成一了条马帮大道,并在岭头险要的地方开凿出上下道,供会面的牲畜错道行走。路畅通了,骡马道上熙熙攘攘,人欢马叫,好不繁华,后来就有了两个传说的版本,一说是王瑶修的这条道,一说是"蓝顶子"修的这条道。其实两种说法都对。这条道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p><p class="ql-block"> 落水河乡南淤地村 刘德厚 讲述</p><p class="ql-block"> 王建生整理</p> <p class="ql-block"> 云彩岭修路歌;</p><p class="ql-block"> 鬼子带来宪兵队,云彩岭安据点,老百姓倒了霉。天天修汽路,日日盖炮楼。老百姓,无法活。家家添忧愁。汉奸工头。只嫌人不受。个个累弯了腰,打得咱头破血流。汽路修不完,百姓泪涟涟。消灭日本鬼,人民才能得安宁。</p><p class="ql-block"> 冯关讲述,张金兰、雷成海整理</p><p class="ql-block"> 给日本修汽路;</p><p class="ql-block"> 修汽路,磨洋工,屙一次㞎㞎三点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修路日本人走,日本人死在中国人手。</p> <p class="ql-block"> 蔡家沟桥:位于落水河乡孤山村南与巨羊驼村之间,是县城通往云彩岭的必经之桥蔡家沟又分头道蔡家沟、二道蔡家沟,两道沟的山洪水平行由东向西而流。两道沟均架有桥,桥桩为石砌。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均走此桥,1948年秋冬之际,为支援平津战役,灵丘县集全县之力(边币10万元),再次修建此桥,保证了支前运输畅通无阻。"十三五"期间,在头道蔡家沟旧址处架设了公路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