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苏沪杭五日游之一

美友5077126

<p class="ql-block">起飞🛫</p> <p class="ql-block">到达!</p> <p class="ql-block">2024.10.16上午,常熟沙家浜。</p> <p class="ql-block">今天可巧拉来了一车车的中小学生,可真是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水和芦苇荡是这里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常熟沙家浜/看一场演出/芦苇烽火,忆当年!</p> <p class="ql-block">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五A景区,沙家浜旅游风景区位于明媚秀丽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景区占地6000多亩,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参观具有红色文化气息的现代化革命历史纪念馆,深入了解沙家浜军民革命的背景和特点,乘船畅游在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荡中看碧水蓝天、白鹭翱翔,完全融入另一个自然世界。</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镇位于常熟市东南隅,与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交界,原来是个地处偏僻、河荡如网、交通闭塞的地方,是常熟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镇原名横泾公社。在抗战时期,沙家浜是新四军英勇战斗、发展壮大的地方,也是新“江抗”部队诞生的摇篮。自从现代京剧《沙家浜》在全国唱红后,百姓自发办起了“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p>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初,常熟横泾改名“芦荡乡”。展览则更名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许多新四军老战士到此寻访当年的足迹,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旅游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1988年7月22日,“沙家浜革命传统展览馆”和“沙家浜游泳场”同时对外开放的消息在上海各大报纸披露后,好奇的上海人蜂拥而至。</p> <p class="ql-block">1992年3月,芦荡乡正式改名为沙家浜镇。</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占地6000亩,利用革命历史、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建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沙家浜湿地公园、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先后形成了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演艺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旅游产品,是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之水</p> <p class="ql-block">刁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门当与户对。</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人又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从“红色游”延伸开来,发展了体味芦苇荡、江南田野风光的“绿色游”和赏金秋风光、品阳澄湖大闸蟹的休闲美食“金色游”。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日臻完备,发展为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的综合游览区。</p> <p class="ql-block">赠送特色演出,芦荡烽火。实景剧、京剧表演、石湾山歌等众多演艺节目现已成为沙家浜又一大特色品牌。</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全力打造的大型实景剧《让子弹飞》《芦荡烽火》已相继上演,运用现代高科技特效手段,讲述军民紧密配合,共同抗击日顽的英勇斗争故事。</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由北京京剧团出品,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执笔,该剧是根据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创作的现代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京剧剧目。1968年,该剧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p> <p class="ql-block">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景区以大自然生态和野趣为追求,营造水乡“森林公园”,各个不同的地块,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万竹岛,同时追求“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绿化与芦苇构成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p> <p class="ql-block">苏州四大园林之一-有假山王国之称的狮子林。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园林路23号,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狮子林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为0.88公顷。园内以假山叠石为主体,拥有中国最大的古代假山群,被誉为“假山王国”。</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的寺庙园林。</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最初由高僧天如禅师的弟子们建造,最初名为“狮子林寺”,后更名为“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元末明初,狮子林逐渐荒芜,后被黄熙的家族购得并整修。</p> <p class="ql-block">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购得狮子林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使其成为著名的私家园林。1953年,贝润生的后代将狮子林捐献给国家,1954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和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狮子林以假山叠石为主体,园内有乾隆皇帝题写的匾额16处,厅、堂、殿、阁、亭等建筑20余处。主要景点包括燕誉堂、花蓝厅、问梅阁、石舫和古五松园等。园内的假山群以“透、漏、瘦、皱”的太湖石堆叠而成,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被誉为“假山王国”。</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不仅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狮子林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的湖石假山出神入化,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苏州老街平江路-一朝入姑苏·满眼是江南。</p> <p class="ql-block">游览苏州最具人气的【平江路历史街区】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在平江路,走几步便能听到古琴悠扬,再行几步,又是一种江南丝竹之声,喜气热闹,听上一段弹词,看台上人说噱弹唱,不由得神采飞扬,余音更能绕梁不绝。</p> <p class="ql-block">市井生活与清修别院从来便是互为表里,共为苏州文化空间的魂魄,清雅高远的文人趣味自然提炼了苏州的精神气蕴,而"大隐于市"的美学体味却也需要人间烟火来成全。</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不仅保留了古代的建筑风格,还融入了现代商业化的元素。这里汇集了特色美食、‌昆曲、‌评弹等传统文化表演,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苏州的历史文化底蕴。2009年,平江路被评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古街之一,成为古城保护发展的典范。平江路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聚集了众多‌艺术家和游客,共同为这条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唐时为‌苏州,宋时为‌平江府,1276年改为平江路。</p> <p class="ql-block">为了体现烟雨江南的特色,今日老天一日格外赏脸,一直断断续续的下着蒙蒙的细雨来衬托景色!</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并保持着活力。</p> <p class="ql-block">【苏州古运河】,坐游船看到的夜景非常漂亮,绚丽的灯光与苏州古城建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坐游船看到的夜景非常漂亮,绚丽的灯光与苏州古城建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令人陶醉,让你充分领略了千年古城苏州的柔美和精致。沿途将经过盘门、胥门、金门、闾门等10座苏州古城门和20座风格不一的桥梁,许多桥洞下还配有精美的浮雕,这更是乘坐游船才能欣赏到的特色美景。</p> <p class="ql-block">追根溯源,京杭大运河的发端在扬州。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左传》)。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就是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的。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古运河河道虽历经迁徙,但扬州的中枢地位却从来没有变化过。邗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扬州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国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p> <p class="ql-block">  在船上听着评弹也是也是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苏州古城河,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犹如玉带一般环绕着美丽的苏州古城。古运河风貌保护带,不仅是苏州的一条环城绿廊,并将苏州的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联结了起来,成了中外游客的热点旅游线。</p> <p class="ql-block">2024.10.17日上午,乌镇记忆:也许你来过乌镇,它一定是你再次踏足的必然。儿时的矛盾曾躺在家里看星空,屋下有潺潺的水声,安静又灵动,美好又平和,他的童年是我们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来过,不曾离开。</p> <p class="ql-block">乌镇镇,原名乌墩,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乌镇境内水系属太湖流域,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镇。</p> <p class="ql-block">乌镇镇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p> <p class="ql-block">乌镇古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2013年起,举办乌镇戏剧节;2014年起,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矛盾先生在《我走过的道路》一文中写道:“祖父的生活很规律,每天上午,或到本地绅士和富商常去的访卢阁饮茶,或到西园听拍曲。”我想这就是水乡最令人向往的生活,喝喝茶听听曲,住上一晚,听听蝉鸣,吹吹晚风,留下一段乌镇记。</p> <p class="ql-block">乌镇水乡,是岁月沉淀的温柔,是江南独有的风情万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乌镇水乡,梦开始的地方,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乌镇之美,不仅在于水乡的景致,更在于那份宁静与淡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