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明寺,又称栖灵寺、西寺、法净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 年),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区西北郊蜀冈风景区,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有“扬州第一名胜”之称,也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千年古刹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而得名。隋朝仁寿元年(601 年)建栖灵塔,后多次更名和毁坏,如唐会昌三年(843 年)栖灵塔焚毁、会昌五年大明寺遭毁坏,后在清康熙、乾隆时期成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历史上大明寺几经劫难,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年间重建。1973 年建成鉴真纪念堂,1979 年寺庙全面维修后香火不断。1980 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复名为“大明寺”。</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正门上额的“大明寺”三字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集隋代《龙藏寺碑》而镌。殿内供有弥勒像,背面为护法韦驮,两旁分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有“国泰民安”四字,阴有“风调雨顺”四字。殿内法相庄严,经幢肃穆,法器俱全。正中的释迦牟尼大佛被尊称为“大雄”,两侧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附近有 1985 年建成的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 鉴真纪念堂: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 1963 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 1200 周年时奠基,1973 年建成。它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模式,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共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七百平方米。碑亭内耸立着汉白玉须弥座横碑,正面为郭沫若所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为赵朴初撰书纪念鉴真圆寂 1200 周年的碑文和颂辞,被誉为当代的“三绝碑”。正堂仿鉴真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金堂,正中供奉着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的鉴真法师坐像。坐像前有一只铜香炉,为日本天皇所赠。纪念堂门厅对面原为晴空阁,现为鉴真生平事迹文物史料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在扬州大明寺内的欧阳祠中,高悬着“六一宗风”的匾额。这一匾额是为了纪念欧阳修而设,强调了他的文学成就和个人志趣,也体现了欧阳家族的“家风”。</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颇高,他的文字从容宽厚、真率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 年)任扬州太守时,修建了平山堂,常在此与文人墨客饮酒赋诗。其弟子苏轼也曾三过扬州,并留下了追怀欧阳修的词作。</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雕像</p> <p class="ql-block">谷林堂位于扬州大明寺内平山堂之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56岁任扬州知府时为纪念恩师欧阳修而建。</p><p class="ql-block"> 堂名取自苏轼自己的诗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以诗的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谷”“林”为堂名。谷林堂面北朝南,面阔5间,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连。</p><p class="ql-block"> 苏轼对欧阳修的感情深厚,欧阳修曾对苏轼有过重要的提携。欧阳修在扬州构筑了平山堂,苏轼则建谷林堂以作纪念。苏轼一生中曾多次来往于扬州,每一次都会到平山堂朝拜、凭吊,以怀念老师。</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画像</p> <p class="ql-block">- 平山堂: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p> <p class="ql-block">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有一块“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p><p class="ql-block"> 这四个字中有两个所谓的“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关于这样写的原因,一种说法是刘坤一为追念曾在扬州任主政官的欧阳修所作,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与文坛领袖,名气极大,绯闻也极多。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写一点,意思是希望为官者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同时也曲笔点出欧阳修当年行为上的不检点。</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内的乾隆御碑亭,位于西园拾级而下的入口处西侧,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檐下置挂楣,亭柱16根,红色油漆,周遍设透空坐栏,栏面黑色,透空坐基白色,色彩分明。地面为正方形水磨青砖铺地,亭中置有三块御石碑。</p> <p class="ql-block">1980 年,鉴真大师坐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重建栖灵塔被提上议事日程。1987 年开始筹建,1991 年 5 月 6 日奠基,1993 年 8 月 13 日破土动工,最终建成了如今所见的九级仿唐古塔。重建的栖灵塔通高 73 米,屹立于蜀冈之巅,成为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塔的风格仿唐,平面为 22 米×22 米,底层面积 484 平方米。九级佛塔置于 2.5 米高的承台之上,塔下设 4 米深的地宫,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木构楼阁式,总建筑面积 1865 平方米。其各层高度不一,第一层 8.2 米、第二层 6.3 米、第三层 6.2 米、第四层 6.15 米、第五层 6.1 米、第六层 6.05 米、第七层 6 米、第八层 5.95 米、第九层 8.5 米,塔尖 10.55 米。塔上现供奉着 6 粒珍贵的舍利,第二层塔心中四立柱之间的仿唐佛龛须弥座佛龛内,贮有 15 公斤重的舍利金塔和舍利水晶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