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一个建在大堤上的古镇。堤的外侧是青弋江,内侧是沈公圩,一公里多长的老街在大堤上蛇形蜿蜒,宛如长龙。<br> 西河,一个有着“皖南吊脚楼”美誉的古镇。沿河一侧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耸立,一栋栋旧宅墙高陡峭,凌空飞度。<br> 西河,一个进门总要下几级台阶的古镇。因河堤不断加高,老街路面高于房屋,所以临街窗户低矮,回家要下台阶。<br> 西河,一个几度兴废的古镇。自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建镇,600多年来屡遭兵毁,几度兴衰,但至今风貌犹存。 算起来,已经第三次来到西河了。第一次是二零零几年,那时的古镇虽几近破败,但宁静安谧,烟火依旧,一切是原生态的。二零一几年,再来西河,老街大部分已人去屋空,当地政府正在修缮改造。今年三到西河,老街已修葺完善,新开了不少店铺、民俗文化馆和书画展览馆,恢复了些许人气。 西河古镇,位于芜湖湾沚区、南陵县和宣城宣州区交接处的青弋江畔,因其坐落于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 <br> 老街沿大堤而建,曲折蜿蜒约1200米,粉墙黛瓦,青石长街。沿河一侧的旧宅,屋高墙峭,屹立岸边,有“皖南吊脚楼”之美誉。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因而,进门需下几级台阶。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均,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 老街分上街头和下街头两部分,中间有一旱桥相连。旱桥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桥上连接上下老街,有亭翼然立于桥上,可行走可歇息。桥下连接新街与江边码头,与老街形成十字交叉立体交通。上下街头有章家巷、土地巷、徐会兰巷、江东巷、芮家巷等多条小巷,沿青石台阶上下,内侧通往沈公圩,外侧通向沿河水运埠头。镇中还有古万年台、文昌阁、吕祖庙等遗址。 <p class="ql-block"> 沿着街道行走,修缮后的老街房屋依旧,街巷依存。恢复了一些老店铺,新增了一些民俗风情和书画展览馆,新建了新四军第七支队纪念馆。但满街的披红挂彩只是增添了人造的繁荣,还是老街两头的住户人家,更有生活气息。房前花草鲜艳,屋后菜园青青,门前晒被晒秋,门内尚余烟火,小狗小猫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留守的老人坐在门口择菜聊天。非节假日的街上,鲜有游客,忽然来了一批叽叽喳喳的小学生,引得两条小狗一阵狂吠。</p> 远在西汉时,西河乃湖滩之地,杂草丛生,人烟寥寥,水患严重,俗称"草头湖"。明朝洪武年间,挑圩筑堤后,百姓开始来此安居,遂成为小集镇。清嘉庆年间,设立过军事防务机构,一度曾称之"西河汛"。民国20年,定为建制镇,民国38年冠以标准集镇称号。<br> 青弋江水源远流长,上溯皖南山区泾县、旌德、太平数县,下汛芜湖汇入长江。早在明朝隆庆年间,水路交通逐渐发达,往来船只常停泊于此,古镇逐渐成为山区竹、木、柴、炭销售集散地。来自下游的粮商也在此设点收购粮食,商业市场非常热闹。但万历年间,曾遭兵毁,房屋店铺焚毁严重,民众流离失所,集镇经济萧条。 清朝中期,集镇复于繁荣。竹木手工制作业盛行,街头巷尾遍布竹木器店铺商行,大户人家开设粮行,收购粮食运销沿江城市,还新开槽坊(酿酒)、糖坊、药铺、烟店、客栈、饭馆等,商业再次兴旺。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兵在此筑营鏖战四年之久,店铺多为倒闭,居民背井离乡,街镇再度衰败。 民国初年,集镇又趋于复兴。青弋江过往船筏增多,大批的竹木排筏由山区运来,停靠于此,船只往来也很频繁,西河成为内河天然码头。集镇商业随之发达,糕饼店、药铺店、杂货店、布店、粮行、浴池、茶馆等各种店铺多达一百多家,纺纱、织布、找线、织袜、刺绣等手工制作也开始盛行。<br> 天然水运码头,使西河古镇古往今来商业极为发达,南来北往商家络绎不绝,特色小吃也闻名遐迩。古镇上的王家腊肠腊肉,有近300年的历史,肉香醇美,回味无穷。混饨、羊肉、蛋糕、油炸臭干子、方片糕、青弋江小鱼等都具有特色。 现代交通的发达,使西河古镇逐渐失去了内河航运优势,逐渐没落,昔日的繁华不再,老街老房破旧不堪。如今修缮成为景区,保留了一些历史的记忆,算是古镇的新生吧。 <p class="ql-block"> 站在通往码头的台阶上望去,青弋江依旧静静地流淌,江面上一片安宁,不见往来的船只,古渡口的趸船也是静静地泊在岸边。偶尔有一只小船打破宁静划过江面,许是打鱼的船只吧。回望老街,格局依旧,景象全非,再也不见商贾云集,再也难寻米市春秋。由此想见,兴废更替,历史规律;兴旺繁荣,皆由经济。</p><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文图</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