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燃烧的晚霞之一 列车西去</b><br><br></h1><h3> 曾经有个梦想,相约一起去新疆。仿佛那里有块吸石,深深地吸引着我。也许是因为边塞诗歌,也许是冰山上的来客,也许是达阪城的姑娘。或许什么都不是,就是想看一看,辽阔到底是什么模样。<br>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辛丑年,仲夏。其时,我刚过七旬,应该是夕阳西下。觉得“西下”二字有些消极,于是换个词语,叫燃烧的晚霞。虽然是晚霞,仍在燃烧,显示生命力顽强,还有些潇洒。<br> 出发那天凌晨,大雨滂沱。没等闹铃声响,便翻身起床。洗漱,豋车,直奔重庆西站。五百人的队伍,编成十五个团,每个团设有专业的工作人员,配有随团医生。集合时,团旗飘飘,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快乐和兴奋,映在每个出行者的脸庞。我们被编入三团,43个团员,建了一个群,需要发送的信息,在群里交流。三,也谐音山,历来都大有文章。例如,名山大川,绿水青山,三生三世等等。后来的行程证明,三团真的与众不同。我们一行两辈三家,五人,凑巧编为三号家庭,也建了个小群,日后所有的照片,发到群里,互相欣赏。<br> 汽笛声响,专列缓缓启动。欢声笑语,在每个车厢响起。我的心,随着那声汽笛,开始微微激荡,在有节奏的隆隆声中,渐渐飘向远方。那场突如其来的夏雨,仿佛是为我们送行,仍在兴高采烈地吟唱。</h3> <h1><b>燃烧的晩霞之二借道柳园</b><div><br><h3> 汽笛一声长鸣,专列离开重庆,隆隆前行,风雨无阻,直奔此行第一站一一敦煌。</h3><h3> 西进,秦岭是必须穿越的屏障。新建的兰渝铁路,从重庆出发,经合川、四川南充、阆中、广元,抵近秦岭。沿途举目便是河流,山川,城镇,村庄,青翠欲滴,生机盎然。如果用极简短的语言形容这一段风景,最恰如其分的就是青山绿水,隽丽如画。 </h3><h3> 穿过秦岭,列车钻出山谷的最后一个長隧道,到甘肃陇南、宕昌、岷县、渭源等地,则是另一番景象。有山缺少树,有渠没有水,地广人稀,草瘦苗弱。如果非要用褒义词表达此时的心情,我只能说,苍凉是一种悽美,粗犷可以称为豪放。</h3><h3> 灯火阑珊,夜深人静,列车在明月陪伴之下,徐徐通过兰州,进入河西走廊。车厢里,只有微弱的灯光闪烁,节奏不一的鼾声,此起彼伏。每个旅行者,各自做着不同的梦,却在向同一个方向前进。 </h3><h3> 还是睡眼惺忪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惊呼“那是雪山吗"?打开手机一看,发现快到六点,天已大亮,一轮红日初升,光芒万丈。不远处,能看见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勤勤恳恳的列车,载着我们正行驶在万里长城最西边、号称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境内。前方不远就是玉门。玉门除了石油,风力资源十分丰富,铁路沿线的风电设施,清晰可见。还有祁连山雪水和冰川融化之后注入疏勒河,河水清澈,水丰流急,流域内农业发达,草美羊肥。羌笛不再怨杨柳,春风年年到玉门。 </h3><h3> 不到十点,群里已有动静,戴口罩,准备健康码,做好防护紫外线。显然离敦煌不远了。到敦煌要在柳园站下车,再转大巴。柳园,弹丸小站,因周边有众多的红柳而得名,是北上南下的重要节点,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h3><h3> 人流涌出站外,阳光白得刺眼,气温骤升,风声呼啸,团团游的牌子吹得乱翻,举旗不稳。看来,非同寻常的气候已开始向我们挑战!</h3><h5><font color="#167efb">注:疏勒,蒙古语即多水的地方</font></h5></div></h1> <h3><p><b>燃烧的晚霞之三初見敦煌</b></p><div><br><br><h3> 敦煌的名字不止千百遍从眼前飘过,早已烂熟于心。曾有两次机会前往,可惜阴差阳错,总是擦肩而过。有人说一生必去敦煌,否则,遗憾无穷。于我,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全市仅有十九万人,却拥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不可谓不大。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甘肃与青海、新疆的交汇处,因莫高窟和飞天壁画闻名天下。历史上曾与古都西安、江南扬州齐名,中原文化、西亚文化、佛教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旺,不可谓不盛。郑和七下西洋,兴起海上丝绸之路后,敦煌逐渐衰败。<br> 新的“<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24px; font-family: v-sans,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segoe="" ui",="" sans-serif,="" "apple="" color="" emoji",="" "segoe="" ui="" symbol";"="">一带一路</span><span style="font-size: 2em; color: var(--n-text-color); font-family: v-sans,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segoe="" ui",="" sans-serif,="" "apple="" color="" emoji",="" "segoe="" ui="" symbol";"="">”</span>倡议<span style="font-size: 2em; color: var(--n-text-color); font-family: v-sans,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segoe="" ui",="" sans-serif,="" "apple="" color="" emoji",="" "segoe="" ui="" symbol";"="">,重新开启了敦煌的梦想之门。域内盛产棉花,矿产资源丰富,风电前景广阔,旅游已发展成支柱产业,未来值得期待。唐朝诗人王维著名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耳熟能详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千古名句,均是描写的这一地区。如今沧海桑田,玉门关外,春风得意;西出阳关,还有祖国新疆。<br></span> 从柳园换乘旅游大巴到敦煌,有一百多公里。一条油路像一把巨斧,将戈壁滩劈为两半。无论从那边车窗看过去,都是一望无垠,广袤无边。戈壁滩上,只有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和几簇红柳,象征生命的倔强。绝大多数团友都是第一次到大西北,见到如此恢宏气象,无比震撼,兴奋异常。就像第一次见到蓝色海洋,心潮澎湃。在浩瀚辽阔面前,人会变得坦荡,心胸豁然开朗。纵使偶尔郁结在心头的不愉快,也会顿时烟消云散,眉开眼笑,重新规划生活的方向。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能开阔眼界,启迪智慧,丰富思想。 </h3><h3></h3></div></h3> <h1><b>燃烧的晚霞之四神奇敦煌</b><div><br><h3> 处在西北大漠中的敦煌,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北面是戈壁。常年缺水少雨,年降水量不足五十毫米,蒸发量却高于二千五百毫米以上,绿色只占总面积三万多平方公里的百分之四左右。在自然条件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莫高窟九层楼,鸣沙山月牙泉,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胜地,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h3><h3>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离敦煌市区不到半小时车程。下车后,步行十多分钟,便可看到醒目的标识、高大的牌坊和参天大树。石窟的正中间,是经过反复修葺而成 、具有标志性的九层楼建筑。整个石窟始建于前秦时期,后经历朝历代的兴建改造,在长达一千六百多米的崖壁上,开凿有数千个洞窟。现仍存有洞窟七百多个,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泥质彩塑两千多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h3><h3> 出于对文物保护的原因,平时对外开放的洞窟很少。据说旅游旺季,排队两三小时,参观三十分钟。我们去时,游客不多,等候二十分钟左右,允许参观了四个洞窟:一个大佛洞,一个卧佛洞,两个飞天彩画洞。洞窟里外都有值勤人员,不让久留,不准拍照。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几乎是鱼贯而入,鱼贯而出,根本来不及仔细观摩。不过,佛教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没有研究兴趣的人而言,只是走马观花,立此存照。如果要让心理再平衡一点,也可以骄傲地说:莫高窟,我们来过! </h3><h3> 鸣沙山和月牙泉,这一对大漠戈壁中的孪生姐妹,更能引起团友们的游玩兴趣。景区距市中心很近,只有五公里,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走进景区,顿觉阳光耀眼,天空湛蓝,只有一朵白云点缀其间。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座闪闪发光的沙峰,像一座金山,也像是堆积如山的稻谷,令人惊叹不已!我曾去过内蒙的响沙湾和宁夏的沙坡头,参加过许多娱乐活动。但因沙动而鸣响、面积数百平方公里的鸣沙山,仍勾起我的好奇心。于是便报名、缴费,想再骑一次骆驼攀上沙峰。可景区规定65岁以上的,只能坐穿梭车去鸣沙山下、月牙泉边。而我,已到古稀,不允许再玩冒险项目。于是,拿着退还的百元大钞,望着去冲沙浪和骑骆驼的小伙伴们,追赶早已走远的老伴和妻姐。 </h3><h3> 赶往月牙泉的时候,正是烈日当空,沙漠气温已达三十六七度,同一时段的重庆,摄氏温度只有二十一度。下车时,许多人购买了沙鞋套,一是防沙,二是防烫。但仍有人无所畏惧,我行我素,凭一双便鞋,勇闯沙海,结果烫得双脚直跳,娇嗔的女孩,嚷嚷着让男生背着行走。等我匆匆赶到,先期到达月牙泉边的老伴和妻姐,己经涉过沙海,端坐在一棵勉强能遮挡阳光的小树下,向我频频挥手。 </h3><h3> 四面环沙的月牙泉,携一泓清水,静卧在沙窝里,仿若天的镜子,沙漠的眼睛,任凭风吹沙动,依然宛如弯月,仰望苍穹。泉边有亭台楼阁,不死胡杨和七星草。由于沙漠干燥、炽热,我们只好快速地拍些照片,匆忙返回大巴车,补水、纳凉。沿途都是遮挡得得严严实实的游客,难見真容。鸣沙山上,有勇敢者或上或下,却没见一个人滑沙。也许地下有两军撕杀,也许黄沙在嗡嗡作响,但谁都不曾在意。大家惊奇的是,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淹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景象,的确是沙漠奇葩,天下一绝!</h3></div></h1> <h1><b>燃烧的晚霞之五回望敦煌</b><div><br><h3> 旅游归来几天了,梦里还在大西北,还在沙漠中踟蹰不前,怀疑我的魂魄是不是存放在敦煌,留在了祁连山下。要怎样才不致于魂牵梦绕,释放那份牵挂,让激动的心尽快平静下来。我一时有些茫然! </h3><h3> 曾经听朋友聊过敦煌,媒体也多有介绍。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見。亲临其境,虽然只是蜻蜓点水,匆匆一瞥。但敦煌文化的灿烂輝煌,却比以往了解得更加深刻,领略得更加透彻。 回望敦煌,惊叹于历史的毅力和宗教的影响力。一个远离中原王朝的边陲小镇,没有皇室的资金支持,历经千年,將一座长达一千六百多米的山崖,开凿出像蜂窝一样大大小小的洞窟七百多个,形成规模巨大的佛教艺术地,确实令人震惊!一段历史时期,几乎形成全民开窟的局面,望族开大窟,民众开小窟。最大的洞窟面积两百多平方米,小的洞窟不足盈尺。由此,可以想象当时三危山开洞造佛的盛大场景,也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对民众的影响何其深刻。踏过历史长河,莫高窟的命运虽然起起伏伏,藏经洞的瑰宝也所剩不多,但它依然闪烁着艺术的光辉,成为后世景仰的文化胜地。 </h3><h3> 回望敦煌,难忘月牙泉的静美。鸣沙山下,大漠烈日,一泓清水深不过五米,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二十五米,无论怎样风吹沙移,热气蒸腾,历经千年,始终形似月牙,晨迎朝阳,夜望星辰,无不让人瞠目结舌,交口称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一度使月牙泉濒临干涸,四周沙山坡脚向泉边移动,被称为“沙漠奇观”的月牙泉面临着沙山掩泉的威胁。后经紧急治理,全力拯救沙海明珠,如今月牙泉碧波荡漾,水草丰茂,犹如镶嵌在沙漠里的一颗蓝宝石,璀璨、晶莹。 回望敦煌,留下不舍的情结。此行虽然只停留了短暂两天,敦煌却走进了心里。第一天入住酒店时,遇到突然停电。团里三分之二都是老年人,有的本来腿脚因年老生疾,行动不便,提着行李爬五六楼显然有困难。因此在大厅等待了二十多分钟。本是一件小事,但酒店非常重视,分别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特地给每个房间赠送水果,表示歉意。第二天离店时,酒店有关人员又登车、鞠躬致歉,令团友们感受到了敦煌人的纯朴、善良,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了润泽酒店释放的一片真诚。 </h3><h3> 大西北的黎明比我想象中起得早,微风拂面,非常舒服。临别那天早餐后,一行人不经意漫步到党河风情线,甚是惊讶!也许是那两天看多了戈壁、大漠,经历了酷热、干燥,忽然見到一河碧水,波光粼粼,好像見到了久违的亲人,又仿佛看到了敦煌的未来。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就象一队队英武的士兵,守卫着敦煌,守护着那块神奇的土地。党河,敦煌的母亲河,来自祁连山的圣水,养育了流域内所有的生命,也是月牙泉永不干涸的源泉。顿时,内心油然升起一片祝福,祝愿敦煌这片沙漠绿洲,更加异彩纷呈,光艳夺目! </h3><h3> 再见, 敦煌!</h3></div></h1> <h1><b>燃烧的晚霞之六 奔赴伊犁</b></h1><h1><br></h1><h3> 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遍大江南北,痴情的牧羊小伙儿,还在可可托海苦苦等候,可视为心上人的养蜂女,却已远嫁伊犁…… </h3><h3> 伊犁在哪里?在祖国遥远的西北边疆,在许多人一生很难梦到的地方。那里被称为塞外江南,蓝天白云,瓜果飘香,有奔驰的骏马,成群的牛羊。 </h3><h3> 从甘肃敦煌到新疆伊犁,仍然要到柳园站转乘火车。前面曾提到过柳园,虽然并不起眼,却是北上南下的咽喉锁钥,曾几何时,更名为敦煌火车站,也许试图考虑与其旅游相匹配。后来不知何故,又恢复原名。两过柳园,明显感觉小站陈旧,拥挤不堪,跟不上时代发展,与所担负的任务极不相符。这里是进入新疆的一道防线。一下大巴车,顿觉气氛异常,全副武装的警察,反复提醒大家手持身份证,戴口罩,出示绿箭码,依次过安检。本以为这是我人生最严格的一次安检,谁知更严的还在后面。 </h3><h3> 点开百度查询, 从柳园到伊犁,大约一千七百公里,沿着河西走廊继续西行,然后再穿越整个新疆,火车要奔跑二十多个小时,真可以比喻为“遥远。”火车启动不久,暮色降临,列车进入夜间行驶状态。白天大家游玩了鸣沙山月牙泉,有些疲惫,躺在像摇篮般的铺上,很快走进了梦乡,一夜无话。</h3><h3> 一觉醒来,列车正通过乌鲁木齐。车上开始供应早餐,有稀饭、馒头、花生米、咸菜。平心而论,专列上的餐食供应还不错,中午晚上提前预订,两荤两素,价格也合适。还可以去餐车小炒。营养搭配合理,完全能满足身体需要。仔细想想,简单生活不断重复,就是幸福;每天早上能见到太阳升起,就是快乐! </h3><h3> 长途跋涉,以为车上会很枯燥乏味,其实不然。同行的亲友,各自都有不同的经历,肚子里装有故事,一路说说笑笑,时间如白驹过隙。列车风驰电掣般飞奔,笑声在车厢里迴荡,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体验。主办方考虑很周到,先后在车上举办了才艺表演和麻将大赛,以活跃大家的旅途生活。团里有几个年轻人表演了小合唱,我也凑热闹朗读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散文诗《故乡河畔的明月》,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后来三团还在麻将比赛中获了奖。 </h3><h3> 在欢声笑语中,列车载着我们又跑了很远的路程,不知不觉进入伊宁境内,忽然眼前一亮,雪山,草地,骏马,羊群,小河静静地流过村庄,雄鹰盘旋在天空,十足一幅风景画,美不胜收。下午六点半,火车抵达伊犁,通知全部要做核酸检测。组织工作井然有序,七八个窗口同时进行,五百人半个小时全部检测完毕。入驻酒店后,天色尚早,决定到附近“丝路之光”旅游小镇走走。照样经过戴口罩,出示绿色健康码,刷脸,过安检一套程序。与其说小镇,不如说是规模超大的夜市。中亚风格建筑,分室内和室外,每天都有各种演出。当天正是六、一儿童节,台上的主角都是孩子,非常热闹。市场内人声鼎沸,游客川流不息。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座位,点了几样小吃,融入在其乐融融的异域风情之中,至今难以忘怀。</h3><h3> 当晚十点,我見到了祖国最西边的那抹晚霞,像团烈焰熊熊燃烧,炫丽辉煌。耀眼的光芒又将满天星空点亮,边疆小城魅力四射,仿若梦幻天堂。</h3> <h1><b>燃烧的晚霞之七情迷那拉提</b><div><br><h3> 伊犁的第一个行程是到那拉提草原。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写点关于导游的话题。伊犁之行,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从事旅游工作二十年,做导游十七年的张义华。初次見面,她便以干练的形象,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态度获得了大家的好感。在后来的两天接触中,又以良好的服务,展示了一个旅游工作者应有的素养和精神风貌。<br> 第二天一大早,义华便到酒店接大家。那拉提是伊犁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歌曲《可可托海牧羊人》风糜后,更是名声大震。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但凡到伊犁,必去那拉提。伊宁距那拉提两百多公里,大巴车要开三个多小时。借途中时间,义华为我们介绍了伊宁、伊犁和那拉提。<br>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光明显达,形容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西域同文志》中,伊犁为维语,取义于“犁庭扫闾”,意即将庭院犁平整用来种地,把里巷扫荡成废墟,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现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部伊犁河谷内,全州总面积两万六千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二百八十四万多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七、八、九和第十师,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新疆褐牛、中国美利奴羊的主要培育和生产基地,沿边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等9个国家一类口岸。<br> 伊犁河谷是亚欧大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物产丰富,素有“塞外江南”、“苹果之乡”、“天马故乡”之美誉。伊宁市横亘于伊犁河谷中部,是州府所在地,也是整个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神秘的森林,以及遍布周围的雪岭冰川,高山湖泊,森林公园,草原毡房。也是东西陆路交通要冲,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埠。伊犁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文化风俗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又各自保持了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如俄罗斯族的踢踏舞,哈萨克族的赛马、叼羊,以及姑娘追和阿肯弹唱,为边城增添了无穷魅力。</h3></div></h1><h3> 义华的介绍滔滔不绝,风趣幽默,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为了活跃气氛,主动献唱了一首乌鲁木齐民歌,与大家一起开展有趣的娱乐游戏。她让每个人各出一个成语,然后在成语前面加上“我的新婚之夜”,于是就变成了:“我的新婚之夜青山绿水/我的新婚之夜一踏糊涂/我的新婚之夜语重心长……”等等,引得车内笑声不断。她还从家里带来伊犁特色的烙饼、煮玉米和酸奶,分送给大家品尝,感觉很贴心。<br> 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突厥语意为“白阳坡”。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谁也没想到,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即有太阳)。从此,“那拉提”的名字便流传至今。从西汉起,哈萨克族人就在这里以游牧为主,繁衍生息,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等文化。<br> 那拉提草原与一马平川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不同,这里是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属高寒草甸类型,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880毫米左右,是重要的夏季牧场。</h3> <h1><b>燃烧的晚霞之八 从果子沟到赛里木湖</b><br><br></h1><h3> 赛里木湖离伊宁市区160公里,大巴车要行驶两个小时,其间要经过伊犁名声大噪的果子沟风景区。一上车,义华不知从那里弄来一些苹果。她说伊犁的苹果声名远扬,让大家切开尝一尝。由于一路安检严格,连一个别针都不让带,那来水果刀。此时,义华便展示出西北人粗犷的性格,硬生生用手将苹果一分为二。大家一面吃着水果,一面听她侃侃而谈。<br> 果子沟全长28公里,海拔800至3000多米,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在古代,这里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咽喉,被称为“铁关”,同时也因为它宜人的风光被誉为“伊犁第一景”、“奇绝仙境”,古人赋诗赞其“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 <br> 果子沟地势险要,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开道,曾架桥48座,路之险峻,略见一斑。闻名遐迩的果子沟大桥就架在这里,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br> 果子沟也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雨水充足,溪水丰富,整个沟谷的河滩、山坡,长满了野生的苹果和山杏、核桃,“果子沟”之名由此而来。义华告诉我们,四月,满山遍野开满鲜花,香气袭人,风景如画。在密密的山林里,还有许多野兔、狐狸、狼、熊、野猪、马鹿等走兽飞禽出没,是一个环境非常优雅的天然动物园。<br> 大巴车从海拔620米的伊宁市,一路徐徐上行,绕过盘旋的果子沟大桥时,海拔高度已过2000米,波光粼粼的赛里木湖便映入眼帘。<br>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乐市境内、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语称“赛里木卓尓”,意为“山脊梁上的湖”。湖泊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45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86米,湖略呈卵圆型,湖面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最高,湖面最大的高山冷水湖,素有“高山明珠”的美誉。<br> 新疆的降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但即使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抵达新疆的伊犁河谷一带也是强弩之末。这里是大西洋水汽最后能输送到的地方。因此,赛里木湖被诗意的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h3><h3> 赛里木湖风景区是以赛里木湖为中心,包括湖周围风光旖旎的山地森林和湖滨草原,组成一个湖泊型风景名胜区。<br> 我们的大巴车围着湖滨路行驶,沿途停靠了几个宜于游玩和拍照的地方,让大家零距离接触了赛里木湖。湖水坦荡,碧绿清澈,四周群山巍峨,层层叠叠的松柏苍翠墨绿,幽林绣草;湖滨碧草繁花,毡房星星点点,碧水与蓝天一色,白云与天鹅共舞,草原与雪山相映,生机盎然,赏心悦目。<br> 一湖水,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映出雪山草地,可以倒映蓝天白云。当然也可以照人,你是什么样子,镜子里便是什么样子,你若满面春风,镜子里一定是一缕阳光。那天,我们笑声爽朗,笑亮了一湖碧水,笑开了遍野山花!</h3> <h1><b>燃烧的晚霞之九 走近喀赞其 </b> <div> <br><h3> 从赛里木湖回到伊宁市,还有充足的时间,迎着午后的阳光,我们走近了 “喀赞其”。<br> “喀赞其”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铸锅为业的人”。相传维吾尔族人从南疆迁居到伊宁时,大部分人以传统手工业为生,其中多以铸锅为主业。久而久之,一提到“喀赞其”,便知道是指铸锅为业的人。如今的喀赞其,却是北疆唯一一个以维吾尔族民族风情为主体的、大型原生态人文景区,是伊犁城市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它涵盖了厚重的维吾尔族文化,又不失北疆维吾尔民族独特的民风民情。走进这里,吃、行、游、购、娱乐,都能体验到浓郁的新疆味道。<br>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东南的一片老城区,临近汉人街和人民广场,面积约22.9平方公里,核心区12.8平方公里,是以维吾尔族为主,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人口近10万。伊宁市不少少数民族作曲家、作家以及知名人士都出生在这一地区,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br> 刚到景区,一个高大英俊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滿头大汗的跑过来,向我们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当他说出一长串维族名字时,大家报以会心一笑。他知道没人记住他的名字,只好说叫他小夏就行,是我们的向导。跟着小夏我们走进了喀赞其,首先欣赏到了地地道道的民族歌舞,热烈、奔放,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年过八旬的维族老人,仍风彩依旧,充满活力。演出快结束时,许多游客被邀上台,一起载歌载舞,成为了民族团结的践行者。<br> ` 其间,主人不断送上自制的酸奶,冰淇淋,卡瓦斯(一种饮料)。他们最引以自豪的是手工冰淇淋,号称中国的哈根达斯。用料纯,制作精,前后需要两天时间,经过煮熟、晾熟、转熟等工艺,呈现出来的产品色泽明亮,口感舒适。我是外行,不敢妄加评论,但随行的吃货们边吃边点头称赞,看来的确名不虚传。<br> 令大家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乘座“哈迪克”走访民居。哈迪克是维吾尔语,以前也叫“六根棍”,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翻译过来就是四轮马车。其车身短窄而轻便,一般可以坐7人左右,是一种很实用的交通工具。赶车的维吾尔族大爷蓄着标志性的胡子,戴着特色小帽,手里还握着漂亮的马鞭,脸上露出迷人的笑容。<br> 坐在哈迪克上,仿佛被带入到中世纪异域的一座梦幻小城。马蹄哒哒,铃声清脆,大家谈笑风生,逍遥自在,十分享受。路边有很多维吾尔族古色古香的别致小院,富有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我们要走访的乌孜别克族和维吾尔族民居,就在其中。<br> 走进庭院,一种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房屋建筑多为一至两层,均在百年上下,精致而纯净,主色调为蓝色。每间房内都铺有民族特色的碎花地毯,地板、房顶和墙壁以实木结构为主,长长的餐桌旁铺着坐垫。窗棂雕花考究,窗帘搭配巧妙,也陈设有民族特色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主人并不刻意推销。门前有果树,院内有花草、蔬菜和葡萄,满眼翠绿。在他们的世界里,蓝色象征大海,绿色代表生命,两者都无比可贵。</h3></div></h1><h3> 如今的喀赞其,传统的铸锅业已经销声匿迹。但民族手工艺品却繁花似锦,如维吾尔族的手工花帽、手工绘品、手工地毯,哈萨克族的手工刺绣、手工马鞭、马鞍,俄罗斯族的手工点心,乌孜别克族的手工冰淇淋等等,深受消费者喜欢,有的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br> 喀赞其,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特色,植根在深厚的民族文化沃土里,绿色的生命一定会蓬勃向上,生生不息!末来的前景也会象海洋一样,无比辽阔,湛蓝深远!</h3> <h1><b>燃烧的晚霞之十 惜别伊犁, 打卡天池</b> <div> <br><h3> 离开伊犁,总觉得意犹未尽,有点恋恋不舍。两天时光,甚是匆忙。有许多风景未能欣赏,许多美食没来得及品尝。还有边塞的风,河谷的雨,毡房的奶茶,夕阳西下的骏马,都值得去体会和探访。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去伊犁,找个牧民的冬窝子,住上一段时间,自由地闲逛,让心飞翔。然后再好好写两首诗,存在记忆里,留待以后步履维艰时,慢慢回味,慢慢翻阅。<br></h3><h3> 在伊犁虽然时间短暂,我们却分秒必争,在霍尔果斯口岸和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也留下了两行脚印。<br> 霍尔果斯是蒙古语,大抵意思是驼队经过的地方,或驼队中途休息的地方。隋唐时代就是古丝绸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设立口岸至今。目前是新疆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是新疆口岸之首,连霍高速(连云港到霍尔果斯)的终端,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疫情期间,进出物资畅通无阻,人员往来暂受影响。我们去时阳光刺眼,气温很高,停留时间很短,匆匆忙忙拍几张照片,也算不虚此行。<br> 薰衣草项目属于国家战略,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试种,几经周折,终获成功。已经在伊犁州霍城县大面积种植。我们去时,正值花期。那纤柔的轻到不能碰的紫色,梦幻而神秘,淡雅的芳香,沁人心脾。六月,霍城的原野成了紫色的海洋,风吹草动,层层叠叠的香花上下起伏,非常漂亮,深受年轻人追捧。<br> 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呈现给人们的主要是薰衣草文化博物馆,用那些紫色植物加工制成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在货真价实的商品面前,团里许多人慷慨解囊,精油、香料、香皂买了不少,据说消费额在整个专列名列前茅,给义华的成绩薄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r> 离开伊宁时,经历了个人史上最严格的安检。在多次出国旅游中,记得从日本回来,检查比较严,男士要解皮带,脱鞋。进伊宁火车站时,除例行检查外,连钱夹子都要反复翻看,绝不漏掉任何一个角落,头上的太阳帽取下来搜索了两遍。其严查细致程度明显比柳园站有过之而无不及。<br> 六月的第一个周末,我们便登上了天山天池。 我所在的城市和周边地区也有天池风景区。两相比较,无疑是天山天池更美,无愧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地。<br>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距乌鲁木齐一百公里左右,位于天山东段最高峰一一博格达峰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面积仅4.9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主景区离大巴车停靠点很近,沿着一条木质栈道,步行二十分钟即可到达。跨入景区,便见高矗入云的博格达峰巍然屹立,白雪皑皑,一池碧水波光粼粼,雪峰倒映,云杉环抱,风光无限。景区人头攒动,标志性的景点要排队拍照。<br>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山天池之胜,不仅因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神话传说名传千古,更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而蜚声四海。景区有八大景点,由于时间有限,未能一一游览。但天池的旖旎风光,足以让我们为之倾倒,铭记于心!</h3></div></h1> <h1><b>燃烧的晚霞之十一凉热各异吐鲁番 </b> <div> <br><h3> 还记得“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那首民歌吗?曾经勾起多少人对吐鲁番的向往。当我第一次仔细品味歌词的时候,期待有朝一日能踏上那片热情的土地,尝一尝那里的葡萄,感受不一样的风光。这次终于如愿以偿。<br> 去吐鲁番的前夜,昌吉市旅游部门为专列游客举办了盛大的欢迎晚宴。昌吉,取昌盛吉祥之意,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乌鲁木齐的卫星城市,也是自治区首府的后花园,天山天池座落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天池游览归来,500多游客和东道主欢聚一堂,气氛热烈。当地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舞蹈艺术家翩然献舞,赢得掌声不断。旅游团也精心准备了一些节目,以感谢热情好客的昌吉人。<br> 新疆,素以辽阔著称,各州县之间距离较远。从昌吉到吐鲁番盆地,有两百多公里,大巴车要开三小时。清晨,太阳从厚厚的云层缝隙挤出万道霞光,我们便开始穿天山、越峡谷、过达阪城。举目四望,山峦起伏,黄土高坡被大自然雕刻得光怪陆离,寸草不生。进入南疆,要通过三十里风区。有人调侃说那里一年只刮两次风,每次刮半年。巨风肆虐时,能掀翻汽车。所谓的新疆十八怪,风吹石头砸脑袋,就是指那一带。那里的黑脸姑娘,歪脖树,斜肩男人,都是风的作品。国家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兴建了风力发电厂,从不停转动的风柱上,看到有“中国华电”字样</h3></div></h1> <h1><b>燃烧的晚霞系列十二 去宁夏</b><br><br></h1><h3> 曾经去过宁夏,贺兰山脚,细品古老岩画。那些攀岩的山羊,四处寻觅食物,却也一天天长大。黄河岸,榆树下,举目皆是沙。今又去宁夏,风光依旧在,难忘羊皮筏。<br> 吐鲁番到宁夏,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两个多小时。或许火车出门久了,也开始想家,和我们一样归心似箭。宁夏的防疫形势没有那么严峻,入住酒店省略了一些程序。大家很快拿到了房卡,痛快淋漓地除却了旅途的疲惫,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此次出行前,主办方曾安民告示,提醒大西北条件有限,可能住宿不会很好,让大家有点心理准备。一路过来,除了第一次在敦煌和后来在银川遇到短时间意外停电外,其它一切正常。住宿,应该算是差强人意。<br> 中卫的晨曦也来得早,五点多天就亮了。起床,洗漱,早餐,八点半出发,参观黄河宫。<br> 黄河宫,一个关于黄河的教育基地,位于宁夏中卫市黄河北岸。抬头远望,九曲黄河水,滔滔不绝,似一条金色的彩带,自西向东缓缓流淌。中卫地区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也是宁夏“黄河金岸”城市经济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br> 黄河宫主体建筑高36.9米,采用唐朝诗人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词寓意,将黄河之水凝练成水滴建筑形态。宫中分别设立了天降黄河,九曲巨龙;中华母亲,民族摇篮;黄河资源,物华天宝三个展区。主要介绍黄河的起源,流经区域和巨大作用。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五大长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人称黄河为“中华母亲河”。<br> 对于一群来自长江或嘉陵江边的人而言,对水司空见惯,并不陌生,也不惊讶。第一次靠近黄河,只是觉得新奇。但对于大西北广袤无垠的沙漠和戈壁,一滴水可以照亮天空,一滴水可以孕育生命。水,比油值钱,比黄金珍贵!就在中卫,豋上沙坡头,踏进无边大漠,便能体会到水的重要!<br> 沙坡头,集高山,绿州,沙漠和黄河于一地。<br>位于宁夏中卫城区西部,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长约38公里,宽约5公里,海拔1300~1500米,总面积4599.3公顷,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天下黄河第一索、古老水车、羊皮筏子,偶尔还会看到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游玩项目多样,咫尺之间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上次来是五月,天气凉爽,尝试了滑沙的快乐。这次,除了乘坐沙漠天梯、揽车、深入沙漠腹地以外,还坐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了一回。<br> 羊皮筏子,是牛、羊宰杀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经过处理,用嘴吹胀。再将9---12个绑为一个整体,即“皮筏”。它是黄河上游最古老的运输工具。古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描写皮筏破浊浪,过险滩的情景。<br> 据说“吹牛皮”的俗话也来源于此。羊皮筏子呈正方形,木架子上铺几块垫子,乘客盘腿两俩背靠背坐好,筏子便离开码头,在黄河上顺水漂流。说心里话,由于筏子没有栏杆和其他任何遮挡,刚坐上去难免紧张。随着和筏子客(驾驭筏子的人)攀谈转移注意力,加之几个筏子聚在一起,唱些当地民歌,半个小时很快就到了。人生,又多了一道体验,算不上惊心动魄,但却记忆深刻。<br> 宁夏,也称塞外江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有南国水乡的温婉,又有大漠边陲的壮观!还有我此生念念不忘的羊皮筏子!</h3> <h1><b>燃烧的晚霞系列十三 燃烧吧 美丽的晚霞</b><br><br><br></h1><h3> 隆隆的列车声音渐渐从耳畔远去,大西北之行,已画上圆满句号。<br>十余天,马不停蹄,东奔西跑,行程七八千公里,既领略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又感受了蒼茫大地,一望无际的辽阔。虽是走馬观花,却也刻骨铭心。众多的自然景色和引人入胜的故事,都变成了一种难忘的经历。<br> 专列离开吐鲁番转赴宁夏期间,我曾发过一次朋友圈,简短地回顾了一些值得记忆的趣事,略作改动,收录于此,对了解游记有所帮助。<br> 最神秘 数莫高窟。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700多尊佛象,迄今为止,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全貌?藏经洞流落到海外的大批珍宝,什么时候能回到故国?<br> 最壮观 数鸣沙山。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浩瀚无垠,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辉煌壮丽,引人神往。<br> 最温婉 数月牙泉。一弯碧水,静静地躺在沙漠的臂弯里,看日月星辰,听狂风呼啸,历经千年而不涸,身处沙漠而不浊。<br> 最浪漫 数那拉提。山地草原,牛羊成群,毡房点点。雄鹰展翅恨天低、骏马奔腾任风啸。一首流行歌曲,更加名声大噪。<br> 最浩渺 数赛里木湖。在海拔近2000米的山脊上,400多平方公里的湖水,皑皑雪山作陪,万年云衫守护,草青水碧,蔚为壮观。<br> 最惊喜 数坎儿井。劳动者用智慧,利用自然坡度,将天山脚下的地下水,用竖井、暗渠、明渠、错现形式,引到地上自然灌溉,让沙漠变成绿洲。<br> 最干燥 数火焰山。八百米高的火焰山,传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炉掉落的砖头。粗看,倒很像一堆干得风一吹便会四处飘飞的炉灰,灰堆里仍能看见未燃烬的烈焰。<br> 最拥挤 数柳园火车站。滴水贵如油的地方,是去敦煌的枢纽。可车站弹丸大小,拥挤不堪,与时代极不相称。<br> 当然,此行还去过很多地方,譬如天山天池,宁夏沙坡头,镇北堡影视城,水洞沟等等,种种原因不再多着笔墨,只能留在各自的脑海里或相册中,闲时翻翻。<br> 千里跋涉,必有万种风光。奔驰的列车,沿途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流动的画卷,时而绿意盎然,时而戈壁千野;时而激动不已,时而扼腕叹息。旅游本就如此,同样的风景,别人见惯不惊,游人分外惊喜。行万里路就是涨见识,拓宽视野,愉悦身心。<br> 报团旅游,总是和导游相关联。本系列以肯定的语气,提到过伊宁导游张义华。记得在法国巴黎也遇到一个很棒的导游,湖南人,留学法国,带团很有经验,身后跟了两个实习生。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人感觉舒服,有亲近感。张义华是我见过的屈指可数的、合格的旅游工作者之一。从事旅游工作二十多年,做成领头羊,必有过人之处。导游有自己的利益,大家心照不宣,也无可厚非。但要溶进优质服务之中,导游把客人当亲人,游客自会投桃报李。宁夏那位导游,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年轻气盛,受到投诉进而被处理,后果截然相反。一个优秀的导游,就是一张名片,从中可以窥见当地的文化和风尚。<br> 大西北少雨,气候干燥,晚上洗的衣服,晾在房间,早上可以穿。流传的“早穿棉,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场面,迟迟沒有等到,每天都是艳阳高照,早晚稍微凉爽一点,一件外套足够应付。临行前,反复提醒让带的厚衣服,羽绒服,躺在箱子里,一直没有机会一展风彩,中途只有主人帮忙翻过身。<br> 或许是巧合,归来时正是傍晚,夕阳西下,又看见了晚霞。七彩的霞光,犹如一只神奇的巨手,徐徐拉开柔软的帷幕,浪漫而迷人,天空很亮,大地豁然开朗。<br> 燃烧吧,美丽的晚霞!</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