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场雨,从天而降,有时小有时大,有时金贵如甘露,有时积渊或成灾。</p><p class="ql-block"> 雨是水,积少成多,顺势而流,总能找到它该流去的地方,但有时也会在坑洼处的跌落面,稍有片刻的滞留。而这短暂的片刻,或许会映照出绚丽多彩,变化无穷的美妙影像。</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刻,随下雨而浮现,又随雨歇而消失,虚与实转化,亦真假难辨。</p><p class="ql-block"> 当站在过街天桥,吹着风,冒着雨,打着伞,目不转睛盯着忽隐忽现,被雨滴溅起的水坑,心头总有一阵阵期盼。期盼的不是能否获得唯美大片,而是可否将虚无转化成现实,又将现实化为虚幻。再将虚幻定格成永恒的“画屏”。</p> <p class="ql-block"> 或许有人问像什么:像彩绘,像油画,似“蒙太奇”手法,如抽象派之风,像打翻了的调色板,还是像“涂鸦”肆意的渲染。</p><p class="ql-block"> 其实,像不像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难得的观察与发现,让意想不到的转瞬之美,在不经意间获得了凝固般的“重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颜六色乱涂鸦,横七竖八抹成画。</b></p> <p class="ql-block"> 提起“涂鸦”二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是“泊来”的产物。总觉得其色彩缭乱,图案抽象,甚至有些怪异和荒诞,</p><p class="ql-block"> 的确如此,“涂鸦”一词,出自意大利语,古罗马时期的遗存中,可窥见“涂鸦”的痕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涂鸦”的街头文化现象,在欧美国家甚是流行。</p> <p class="ql-block"> 而在普通的中国人眼里,公共场合“涂鸦”,常常被视为“五麻六道的胡写乱画,是影响和破坏市容环境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影像集里就有一幅:拍摄于老城区(小南门)的涂鸦。估计是夜深人静,作者借助路灯的“杰作”。店铺褐灰色的卷闸门,乳白色颜料,变形的字母和“卡通”模样的人物面部,几乎填满了整块门扇。巧合的是右下方,正好有人用早餐,构成了一幅既有关联,又富有活力的“街拍”组合。</p> <p class="ql-block"> 记得多年以前,在西安城南小寨商圈,不远处的街心文化广场,建有一道二三十米长的“涂鸦”墙,专为喜爱“涂鸦”的年青人,涂抹色彩和放飞梦想,而特设的“涂抹场”。</p><p class="ql-block"> 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涂鸦”词语,就出现在诗文词句中,譬如“韩孟诗派”,卢仝《示添丁》的诗句:<b>“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b>大意是卢仝的儿子“添丁”,幼年时喜欢写写画画,常常把书本涂抹的一塌糊涂。</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佩服,中华语言的丰富与含蓄。涂即抹的意思,而鸦即黑色的乌鸦,代表的是色彩,又与墨汁颜色近似。便赋予了写画凌乱或“乱糟糟”的喻意。</p><p class="ql-block"> 但更含蓄和委婉的是,涂鸦不仅是随意乱写乱画的意思。在华夏历史文化沉淀的“辞海”,成为中国人内敛和自谦的常用词语。如:<b>“涂鸦之作,还显稚气”</b>等等。</p> <p class="ql-block"> 积雨成坑,坑映成像。看惯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熙攘的人群,不妨换个视角去寻找和发现,霓虹灯与路面积水的梦幻交织。用相机聚焦的“笔端”,“临摹”不是现实又似现实的“海市蜃楼”,不是写意又似写意的光影流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雨坑影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色灰暗雨连绵,积水映照画自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揉扫点划三两笔,此时装裱最好看。</b></p> <p class="ql-block"> 图/文:原创(发布时又遇下雨天,遗憾的是不能上街踏雨,只能望雨兴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