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四十载再回首

枫叶微语🍁

<p class="ql-block">厦门,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有着迷人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还有许多风光值得一来。</p> <p class="ql-block">海风轻轻地吹拂,海浪轻松地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0月22日,一道靓丽的风光,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高光时刻。走进港湾大酒店,只见醒目背景图案以蓝天白云为衬托,"飘扬的八一军旗"、"热烈欢迎海军军医学校80级军医班同学"以及"气贯长虹的军舰",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冲击着内心,久违重逢,瞬间定格…</p> <p class="ql-block">时光倒回1984年,这是我们40年前的毕业合影留念,共97位同学。1980年9月,我们从海军各自所属部队考入军医学校军医班学习四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既为同窗亦为战友,有着更多别样且铭心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毕业前夕丹阳组实习留念,前排就坐的是院领导及各科室主任。1983年7月,我们军医班的同学们暂别军校,分成若干组到不同的医院开始临床实习。40载再回首,照片中的一位同学因病已离开了,回想当年实习情景,他的模样依然还在…🌹</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校园生活很简单,就是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军校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起跑线,是我们走向征程的始发站。全班毕业97人,女生14人,这是我们女生毕业前的合影,一个都不少。</p> <p class="ql-block">1984年毕业后,我们各奔天南海北。那个时期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社会各方面充满了新鲜的活力和深刻的改革。我们在医疗卫生领域努力工作,同时也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毕业16年后的2000年,我们第一次相聚在南京军医学校,那些曾经的记忆和情感勾起了无限的回忆。我们像当年每天排队进入教室一样,也排着队走进了这间最熟悉最亲切的教室,站在讲台前留下了难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除实习阶段外,这间教室陪伴我们度过了三年美好时光,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复习、一起考试,这里不仅是我们刻苦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与交流的场所。同时,我们的存在也给教室带来了活力和意义。一个充满回忆和情感的"家"。</p> <p class="ql-block">每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名字,畅谈毕业后的点点滴滴。这里是一段青春、一段成长、一段军旅和无数个学习元素的集合,这些共同的成长经历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毕业16年,同学们都已褪去了青涩和懵懂,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各自在事业上辛勤耕耘,崭露头角。同学相聚,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致敬,也是对友情和青春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教学实验室前合影。由于毕业已经16年,不少同学工作亦有变动,那时还没有微信这样便捷的通讯工具,是通过拨打长途电话联系,虽然前来的同学不多,但相聚都是珍贵的回忆,瞬间定格成为了永远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阔别军校16年,首次踏足,走在熟悉的地方,望着陌生的建筑,回忆在校的时光,重温那些美好的瞬间,感慨万千…。在这里,我们曾顶着酷暑苦练方队分列式,荣幸参加了1981年南京阅兵仪式,壮观场面,今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学校已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在校门口正准备合影时,偶遇了当年的教员,亲切交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举杯敬酒!在这样一个充满感激和回忆的时刻,非常感谢辛勤耕耘的教员。当年共开设了30多门课程,每科都有具体的授课教员。左边三位是当年授课教员中的代表,他们在讲台上授课的情景至今还依稀记得…</p> <p class="ql-block">晚到的同学惊喜出现,久别重逢,互相拥抱,给聚会现场带来了额外的欢乐和兴奋。</p> <p class="ql-block">犹记当年风华里,刻骨铭心仿若昨。时代在变,人亦在变,不变的中山陵依旧在这里讲述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永远鲜活!历久弥新,永远鲜活的还有我们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时针拨到2014年,毕业30周年相聚在青岛。尽管时光流逝,已过中年,但当再次相聚时,30年的时间跨度似乎在一瞬间被抹去,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份纯真和亲切感迅速将大家拉回到那个美好的军校时代。重逢的喜悦刻在脸上,美好的回忆烙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毕业30年,时间跨度大,有些同学转业离开了部队,有些同学也离开了医疗战线,继续在医疗战线上的有些同学成为了学科专家。我们个人的经历与时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息息相关。然而,无论身处何地,时间如何流转,舞台虽有不同,本色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毕业30年,时代巨变,有了微信,让距离"缩小",地球变"小",我们是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时代的见证者。这次相聚,有从海外回来的、更有一位身患重病前来参加的,近60位同学欢聚在一起。此次相聚后不久,身患重病的同学永远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老人石是大海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大海中历经沧桑,却依然存在。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同学加战友这份情谊也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消失。</p> <p class="ql-block">日出的美景让人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情谊的美好也让人感慨生活中的这份珍贵礼物。</p> <p class="ql-block">时针再拨到2019年,毕业35周年再聚南京。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对于在南京学习生活过的我们来说,更有着深深的情愫——欢迎回到南京。</p> <p class="ql-block">从2000年首聚南京,19年的时间跨度,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迁。在时代大背景下,校区已不存在了,这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校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变迁的兴衰,着实令人感叹。原校门前合影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相聚欢笑,举杯挥洒。时间急促的脚步浸没了我们的青春和中年,时间在变,容颜在变,不变的永远是那份最真挚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多少感慨在重逢的美酒里…</p> <p class="ql-block">多少点点滴滴,让我们感怀和回忆。"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p> <p class="ql-block">集体出发,前往牛首山。北宋初年,僧人将佛顶骨舍利带到了当时北宋的首都开封,之后便流转到了南京。2008年大报恩寺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这块佛顶真骨舍利。2012年确定在牛首山建筑地宫安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2015年正式开园。</p> <p class="ql-block">在唐朝时牛首山与清凉山、峨嵋山并称为佛教的三大名山,同时也是中国禅宗牛头宗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禅的根源"。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登塔远眺,可以俯瞰牛首山全景。</p> <p class="ql-block">佛顶尊胜道的无忧门,是根据释迦牟尼佛出生于无忧树下而设计。门上方汉白玉雕刻的人物是刚出生的释迦牟尼佛,他出生便会说话和走路,每走一步地面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接受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金碧辉煌的殿堂宏大威严。</p> <p class="ql-block">如此多繁杂的工艺手法和众多艺术家的碰撞,形成了一个震撼的佛教艺术空间。</p> <p class="ql-block">35年前,我们毕业于南京;35年后,我们相聚于南京。岁月流淌,情谊俞浓。</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男同学,曾是我们军医班的男高音,后来是他所在医院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时他唱的那首《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p> <p class="ql-block">时间拉回到此刻,40年前,同学们离开学校踏上征途,跨越了四十载的悠悠岁月,今天,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在此相聚重逢,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一位同学的脸上。</p> <p class="ql-block">厦门同学精心准备了纪念品:纪念徽章、德化茶具、茶叶和杯子。德化白瓷温润如玉,象征着同学们纯洁的情谊;茶文化历史悠久,传递着修身养性和健康祝福;杯子上印有纪念字样,饮水思忆。纪念品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周年,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里程碑;毕业四十周年,一个充满感慨和回忆的时刻。报到当晚,欢聚一堂,时光机此刻被永远定格…</p> <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周年,从青春年华到步入花甲之年,我们这一代经历了许多变化,也见证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同学们都已经退休,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两位厦门同学为此次活动精心策划和准备,辛苦劳累,付出很多。在此,道一声——你们辛苦啦!🌹</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上的海军战士方队,是1981年南京阅兵式,其中就有我们的同学。43年前的1981年,我们参加了这次阅兵式,那口号震天的场景,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那壮观热烈的气氛,成为了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上台发言的同学难掩内心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敬礼!致青春——那穿着一身军装的军旅生涯是成长自豪的见证;致青春——那穿着一身军装的军校生活是无法忘怀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曾经同一区队的你我、同一班上的你我、同一宿舍的你我、同一上下铺的你我…</p> <p class="ql-block">曾经一同听着起床号、一同排队出早操、一同排队去食堂、一同被子叠成豆腐块、一同排队上下课、一同学习专业知识、一同听着熄灯号…</p> <p class="ql-block">曾经一同参加军训、一同参加劳动、一同走进实验室、一同操场看电影…</p> <p class="ql-block">太多太多的共同经历,构成了我们军校生活的主旋律,它们是我们集体的记忆,是情谊的见证。这些回忆,如同一首永恒的歌,永远在我们心中回响。</p> <p class="ql-block">相聚一刻,互诉衷肠。举杯相庆,为重逢干杯!为健康干杯!</p> <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欢乐洋溢,在温馨气氛中享受重逢美好的时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p> <p class="ql-block">翌日,同学们统一着海魂衫出发,镜头缓缓滑过每一位同学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台依山临海,始建于光绪20年(1894年),历时两年建造完成,距今已有130年历史。胡里山炮台是保存较完整的海岸炮台,也是研究中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重要史迹。</p> <p class="ql-block">1841年6月,在浙江镇海抗英期间,林则徐与铸炮专家龚振麟在镇海首创全国最大、最重的大炮和最先进的炮车。这种炮车的设计亮点在于其高度的机动性与操作便捷性,展现了林则徐在军事技术和战术应用上的前瞻性和实用性。</p> <p class="ql-block">威斯窝斯炮,属英国阿姆斯特朗炮系列,1840年由英国乌理治理兵工厂的工程师威斯窝斯发明,并以其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28生克虏伯大炮由德国埃森克虏伯兵工厂于1893年生产,清政府以每门8万多两白银的价格购得。2002年1月,德国克虏伯历史档案馆确认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为"世界上现仍保存在原址的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p> <p class="ql-block">西炮台原本也配备了同款大炮。1957年全国大炼钢铁,西炮台大炮被拆毁运到厦门铁厂时,被下基层检查工作的时任厦门市委书记发现,他指示将东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作为历史见证保护下来。于是这门大炮躲过一劫,真是不幸中的万幸!</p> <p class="ql-block">克虏伯大炮前集体合影留念。百年大炮威武霸气!胡里山炮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血与火,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坚定意志,历史告诉我们建立强大武器装备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最有吸引力的是一国两制沙滩,海岸边矗立着巨幅红色标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p> <p class="ql-block">黑面妈祖雕像。传说当年郑成功把妈祖请到船上,沿途军士日夜供奉香火不断,到了台湾后妈祖便被熏黑了,被称之为黑面妈祖。黑面妈祖面朝大海,对面是金门,身后不远处是醒目"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其寓意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海岸线,迷人的沙滩,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更有深厚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日光岩寺,一座"小巧玲珑"的袖珍式寺庙。飞檐翘角,垂柱花篮,斗拱彩绘,琉璃映辉,琉璃歇山顶点缀在欧陆建筑的楼群里,中西文化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日光岩,别名"晃岩",是鼓浪屿岛上的最高峰。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丝毫不逊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原本的"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p> <p class="ql-block">明未清初,郑成功以厦门为抗清复台基地,修城筑寨、演武练兵,在此指挥操练水师,后人相沿称之谓水操台。寨门右侧有一巨大岩石北对鹭江, 摩崖上有民国李增霨题名的阴刻楷书"闽海雄风"遒劲有力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登上日光岩顶,极目远眺,蔚蓝的海水与天空融为一体,海天美色一览无余。此刻,身穿海魂衫的我们,也是鼓浪屿岛上最高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十二洞天"景石大假山,采用道教里"洞天福地"理念造景,山中洞洞相连,石阶高低错落,小径迂回盘旋,幽旷有致、超凡脱俗。</p> <p class="ql-block">欣赏镇馆之宝-诺曼·比尔管风琴演奏《鼓浪屿之波》。这台琴1909年产于英国,琴身高达6米,有1350根音管。我们可以360度观赏到它的"风采",得益于八卦楼的建筑构造。</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祝愿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早日实现!🌹</p> <p class="ql-block">一朝从军行,终身军魂铸。无论是从军队退休还是从地方退休,军人的本色都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p> <p class="ql-block">漫步鼓浪屿,尽享海岛浪漫风情。我们的海魂衫亦成了浪漫的点缀,只要有海魂衫出现,多为同学们的身影。以至于傍晚打车返回酒店,一上车司机师傅连连说,哪儿来的海军,来了多少人…😀</p> <p class="ql-block">正式晚宴前,同学们依次从镜头前走过。这一走,从1984至2024年,穿越的不仅仅是时间的长廊,也是成长和变化的见证,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让我们从青涩走向了"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的人生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载,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有一种情怀叫留恋,有一种快乐叫本色,有一种幸福叫回忆…</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同学战友情谊,如同陈年老酒,越陈越香。为曾经的青春岁月干杯!为明天的健康生活干杯!</p> <p class="ql-block">"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毕业40周年,弹指一挥间…</p> <p class="ql-block">人生倏忽而过,晃晃悠悠便已往前走了几十年,脸上写下了沧桑,发髻留下了斑白,额头刻上了皱纹。任时光流转,心如初,情谊驻…</p> <p class="ql-block">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相聚总是能让人感受温暖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对酒当歌中开怀畅饮,在人生几何中互道祝福…</p> <p class="ql-block">欢聚此刻,把酒言欢,"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p> <p class="ql-block">唐忠宁同学此次未能前来参加,写下毕业四十周年同学会感怀:"素心渐忘世间名,蜗室更无闲事惊。欣闻同窗聚鹭岛,喜听战友诉丹心。四十寒暑留风骨,花甲岁月合性情。有梦依然在海疆,抱枕犹听浪涛声。"(右二为唐忠宁同学,2019年南京相聚负责组织)</p> <p class="ql-block">谭孟云同学曾作为干部交流先后几次去了西沙和南沙群岛。他发朋友圈曾写到:傍晚看着满天晚霞,一直延伸至天边同大海融合,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大海。景色很美好,环境很艰苦,但苦中有乐。</p> <p class="ql-block">他用罐头盒子种的太阳花,退潮拾的各种造型漂亮的贝壳。右图中间贝壳叫唐冠螺,是南海四大名螺之一,形似唐朝官帽故而得名。左图下是气鼓鱼,长像很吓人,背上全是刺,捅它一下,肚子立刻鼓起,以此吓退进攻者。(来自他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四十年,让我们从青春走向成熟;这四十年,让我们懂得生活不仅是一场赛跑,更是一次漫长旅程。如今,我们已不在年轻,生活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共勉!🌹</p> <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周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坦然,且行且潇酒,且行且从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处处都是好风景,处处都有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再次感谢吴晓良、孔德军同学为这次相聚付出的全部辛苦!再次感谢杨区为这次相聚带来的精彩画面!相聚短暂,回忆永驻。毕业四十周年快乐!🎈</p> <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周年,珍藏青春回忆。同学情战友情就像这座集美跨海大桥一样,它连接着共同经历建立起的纽带,无论走到哪里,这份情谊都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祝大家健康!愿岁月静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