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马赛族部落行摄

剑舞.麦田

<p class="ql-block">  那年随岷江国际摄影俱乐部组织的摄影团前往向往已久的肯尼亚。在裂谷省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附近有一处马赛人居住的部落。这里住着大约几十户马赛人。</p><p class="ql-block">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100万。马赛人使用马赛语,相信万物有灵。马赛人至今仍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盛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马赛马赛人的日常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们口干了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们喝饮料。</p><p class="ql-block"> 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批“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马赛人女性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马赛人大部分都缺少两个门牙下齿,这是从小拔掉的,为得是灌药方便。此外,马赛人都随身携带一根圆木或长矛用于防身、赶牛。</p><p class="ql-block"> 马赛人的村庄是由泥土堆砌成,排成圆环,圆环外用带刺的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圆形篱笆,每个村庄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马赛人的传统的屋子像倒扣的缸,开一个很小的门,人只能弯腰才能进去。</p><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左右在导游引导下,来到这个马赛部落。在部落外的空地上,马赛人用传统的部落“跳跳舞”欢迎我们这些远方来客。他们排成一队,领头的拿着根长长的木杵,高声吆喝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其他人嘴里哼着或像狮吼,或像鸟鸣的语调。而后列成一排,每个人出列原地蹦高。真感叹这些黑人汉子的体能,蹦的最高的绝对超过一米多。出行前已经通知带些文具、糖果、旧衣物什么的,在进村前被村长收走。被告知进村发放会引起孩子们围缠哄抢。导游告诉我们这也是村长的小权利,好一点的衣物,他优先自家选用。参观门票大约每人40美金,属自费项目。</p><p class="ql-block"> 进村观看马赛人的古老的钻木取火表演,参观他们的手工艺品摊群,而后就是自由活动。由于买了门票,也就有了在村落里随意拍摄的特许。不过你拍到每个家庭或在屋檐下闲坐的老妪和孩子们时,他们会伸手向你讨要。孩子们给一两颗糖果也就过去了,妇女和老人就会朝你要“美刀”。因为提前准备了些一美元的零钱,拍满意了就给他们一两元,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马赛人实际上已经不是纯原始的游牧部落了,已经是靠旅游挣钱的样板村了。原始部落的马赛人几乎是赤身裸体的,妇女喂奶都不避闲人。这里的马赛人的衣着齐整,孩子们穿的虽然脏了些,也都是印着各种文字的游客们捐赠的服装。</p><p class="ql-block"> 面对我们的镜头孩子们似乎习以为常了,可是我发现大多数的孩子脸上并没有欣喜开心的表情。他们在伸手讨要和与你交流,甚至在你满足了他的要求,招手表示感谢的时候,脸上还是一副惊恐木然的表情。是什么让他们这般冷漠地面对来客的造访?他们的心底埋藏着怎样的难以融入外来社会的情绪和心境呢?而他们的父母们却早已用周到的礼遇和友善的微笑,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尽管属不同的种族,我还是衷心祝愿马赛人生活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马赛族民在村口举行欢迎仪式,表演跳跳舞。</p> <p class="ql-block">  马赛族村民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表演原始的钻木取火。</p> <p class="ql-block">  捐赠仪式后,在村里可以不避讳地拍摄。</p> <p class="ql-block">  坐在屋墙下的妈妈和她们的孩子表情真实丰富。</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从他们的表情动作上可以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母爱也随时展现在她们的脸上。</p> <p class="ql-block">  喜欢坐在屋墙下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  在马赛族部落族民家里给些小费,他们也让你随意拍摄。</p> <p class="ql-block">  手机并非奢饰品。</p> <p class="ql-block">  族民用心地制作手工艺品,卖给游客。</p>